分享

中国书法艺术大搜集

 博文众采 2012-06-14
  • 元代对书法的重视不亚于前代,书法得到一定的发 展。据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记载,元代书法家达300余 人,其中以赵孟□、鲜于枢、康里□□等成就最为突出。元代书法,在至元以前多受金代影响,继承颜真卿 和苏轼、米芾的余绪,善书者虽不少,但成就不十分显著。大德至延□间赵孟□、鲜于枢等人崛起,提倡广泛师法古人名迹,特别强调直接取资晋、唐,轻视南宋的 近体。他们身体力行 …
  • 中国五代、宋、辽、金,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的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五代十国书法这一时期,朝代频繁更替,战乱不已,人们有一种不安的心绪,再加唐人已把书法上的法 度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境地,于是书法家们转向以书法抒 发个人意趣的轨道,在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是杨凝式。杨凝式,擅长楷、行、草书,具有奇险、雄杰的风格。他师法唐欧阳询、颜真卿 …
  • 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繁盛的时期。隋代书法隋代立国时间较短,书法虽臻于南北融 合,但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仅为唐代书法起了先导作 用。隋书法家有僧人智永曾用30年时间,书写《真草千 字文》800本,分送浙东各寺院。其书法传王羲之法而有 所变化,平正和美,体兼众妙。有石刻《真草千字文》 传世,流传日本的《真草千字文》墨迹,亦传为智永所 书。另 …
  • 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 的时期。这时,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书 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阶段发展成今草,行书在隶楷递 变过程中从产生经过发展到成熟,涌现出了众多著名书 法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为中国书法 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魏、西晋书法从三国到西晋,隶书仍是官方通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大都用隶书写成。曹魏著名 …
  • 中国秦汉时代,汉字的变迁最为剧烈,大篆经过省改 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 和楷书也在萌芽,书法家也随之大量产生。文字的变化 和书法的成就,给以后书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秦汉书法留存今天的墨迹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 画、陶瓶上的题字;其他实物资料有金属器铭文、石刻、 砖瓦、漆器等遗文,这些都是研究秦汉书法的重要资料。秦代书法 …
  • 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 阶段时产生的。商、西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和章 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方面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 初步形成。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 商、西周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其 文字是记录当时占卜的内容,故又称卜辞,是十分成熟& …
  • 行书的起源,相传有两种说法:一、据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二、据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锺繇书有三体: 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 ,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由是而知行书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 …
  • 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 …
  •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 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 …
  • 草书是中国文字最为简约的书体。草书的起源,亦如行书,或其他书体,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 …
  • 隶书是由古文篆文渐次演变而来,据说是秦人程邈所创。隶书又分"秦隶"与"汉隶"。"秦隶"结体浑圆,相近与篆文,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汉隶"世人又称为"八分"体,变圆曲为方直,结体宽扁,逆笔突进,波磔呈露,此种字体,因演变成於汉,故称为"汉隶"。古隶,自秦 …
  • 中国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古文,除甲骨文外,大都是铭刻在铜器上面的文字。因铜器为金属物,故称为“金文”,“吉金文字“。铜器中以钟鼎为国家最重最多之器,故又称为「钟鼎文」。铜器的种类繁多,现存者即有数百种,大部分为宗庙礼器或祭祀用。金石考古学者,如罗振玉、容庚、苏莹辉诸氏,各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其中苏莹辉氏在五十年中国艺术品赴美展的铜器一文,根据容氏分类法,加以阐释,条理分明,其分类如下:食器类有:鬲、鼎 …
  •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 …
  •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评点]书家精神的好坏,对其书法创作的效果关系极大。迫于事势。情绪不好,就是有最好的毛 …
  • 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繁盛的时期。隋代书法隋代立国时间较短,书法虽臻于南北融 合,但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仅为唐代书法起了先导作 用。隋书法家有僧人智永曾用30年时间,书写《真草千 字文》800本,分送浙东各寺院。其书法传王羲之法而有 所变化,平正和美,体兼众妙。有石刻《真草千字文》 传世,流传日本的《真草千字文》墨迹,亦传为智永所 书。另 …
  • 艺术一般是以两个层面存在的:一个层面是民间艺术的形式,亦即大众艺术。这种艺术是以一种易懂的形式在大众中传播和存在,易于被民众和具有一般专业水平的受众所接受,这或许称之为平民艺术;艺术的另一个层面就是纯粹艺术,存在于具有较高专业水准或具有很高欣赏能力的受众之中,读者群小,接受困难,但艺术含量高。这就如同毕加索的画不是一般喜欢美术的人就能理解的,歌剧不是一般人喜欢看且能接受得了的。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这 …
  •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中国黄河中游的“ 仰韶文化时期。”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笔墨纸砚的出现,它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是汉字的书写形式,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打从汉字一产生,便出现了书 …
  •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还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从而成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这里,着重介绍《书谱》对书法艺术"表情"本质的揭示与阐发。 书法艺术的根本追求何在?书法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 …
  • 人是有生命的。所谓生命,可以概括地理解为生理与心理(即肌体与精神)的依存。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肌体,精神无以寄托,生命就不存在;徒有肌体,但缺乏精神,生命也难能延 续下去。生活实践证明,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对于人的健康长寿的确有一定作用。 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年龄情况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人活七十古来稀",而历代书法家却有很多 活了七八十、甚至八九十高龄。 …
  • 一、书法美的表现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书法艺术以实用的文字来体现,是否有神韵、有美感,是欣赏书法最基本应注意的。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即"形质"与"性情"两大方面。1、"实"(形质)方面: " …
  • 一、书法与文学在创作途径上的关系:被称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和"文学"有相通之处。书法和文学艺术虽然分属两个范畴,但就创作途径而言,书法和文学都是通过"字"作为创作载体的艺术,"字"的结构和含义,是书法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和文学用"字"作为载体,共同传递着不同 的理 …
  •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篆书(1)介绍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 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 …
  •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
  • 前言:1、为什么要分析现代书法各种理念?本人7岁学书法,中学开始沉迷现代书法,到大学终于发现“现代书法”各种流派观念的根本性错误。所以有必要写出来,与众人交流。学术争论肯定要否定很多思想。先敬请诸位谅解。所有语言纯粹为了艺术真理。内容虽然主要是中国的现代书法,但顺带牵涉日本现代书法,也会顺带牵涉到中国前卫艺术。2、现代书法分类:中国的“现代书法”大概可以分为下列一些类型:A、书法行为派B、文字观念 …
  • 前言嚴格說來書法的蓬勃昌盛起始於紙張的發明,在此之前有簡書,也就是在木或竹片上書寫文字,數量多的 再用皮革或繩索串編成冊,因受限於空間,也就很難有多面貌的藝術發展,至於更早的書法文字紀錄則脫 離不了刻及鑄的範圍,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碑刻及金石璽印,而這個範圍的資料在清代晚期及民國初年被當 時的書法家大量的運用,又開創出了書法更多的創作空間及可能性;這是另一個範圍,我們暫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