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性老年人如何安全度过六十至六十九岁多病期

 云中公子 2012-06-19

目前,我国人均寿命正在延长,不少老人虽已臻垂暮之年,其精力仍然不减,体格犹健。但老年人在机体代谢功能和抗病能力等方面都以减弱和下降。所以,如何合理地调整饮食,科学地安排生活,使老人们欢度晚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专家认为,“60~69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同志,在身体方面的确是多事之秋。”老年医学研究所自50年代初开始对200名男性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的追踪观察,到84年5月为止点,这些老年人平衡年龄为71,岁最大的96岁。追踪时间为23年。当时这200名老人均健在。从追踪观察情况看,各种老年性常见病,多发病的初发年龄比较集中于60~69岁之间。从发病图谱看,这些人45岁以前健康状况良好,45岁以后疾病慢慢增多,到60岁以后发病率趋向高潮,一直到69岁,其主要疾病为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痔疮,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冠心病及前列腺增生等,其次是肿瘤。70岁以后开始减少,75岁呈正常趋势。

易患上述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男性老年人在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内分泌失调有关。在老年内分泌“大动荡”时期,体内各种功能都在发生变化或衰退,很容易出现从生理到病理的改变。当你适应了各种调整以后,患病机会又相对减少。因此,关健的问题是如何使老年人安全渡过这个“调整期”。

在这个时期老年人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概括起来就是注意卫生,合理营养,加强锻炼。”所谓“合理营养”专家说,就是要根据这个时间的营养需要安排日常饮食。有些人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多吃点鸡,鸭,鱼,肉就行了,这是极不科学的想法。其实老年人不需要太高的热量,应多吃富含各种维生素食物,主要是维生素B,C,E和高蛋白质食物。高蛋白主要为豆类蛋白和少量动物蛋白。蛋白质每日每人应摄取80克,若少于60克,同盟会导致维生素A,B2,C以及铁,钙等营养素的缺乏,而出现贫血;若每日摄取90克以上,则必需营养素和能量都过剩,必然导致肥胖病。最理想的长寿食单是:蛋白质12%,脂肪30%,碳水化合物58%。所补充的蛋白质,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如豆腐,坚果)对防止衰老是极为重要的。

专家强调,老年人的日常饮食一是要清淡,吃得太咸对肾功能,血压等都不好;二是不能太油腻,太油腻不得老年人消化;三是不得太甜,因为老年人糖的代谢功能减低,食糖过多易患糖尿病。老人一天的饮食安排应为早,中多吃,晚饭少吃。总之,只要老年人合理地调整饮食,加强身体锻炼,一定能快乐地渡过多事之秋的岁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