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与贪嗔痴

 竹影清风008 2012-06-20

《西游记》与贪嗔痴

(2007-10-22 08:57:08)
    《西游记》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古典名著,所讲述的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广为流传。就《西游记》的佛法内涵来说,它一方面说明了大成佛法的难遇难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取经(修行)的道路是非常艰难曲折的,这其中尤其表现在如何克服唐僧三个徒弟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所代表的“贪”、“嗔”、“痴”三种业障上。

    若想成佛,首先必须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是身三业、意三业、口四业。身三业包括“杀、盗、淫”三种恶业。杀指杀害众生,尤其指杀人;盗主要是指窃盗他人钱财;淫针对出家人,在家人则指邪淫(邪淫系指非人、非时、非处行淫)。口四业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不妄语就是不说谎,尤其不要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而有意说谎;如果是为了救人一命而不得不说谎就不在此列,因为这时说谎出于救人的至善之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最初释迦牟尼师尊宣扬佛法时,当时人们的根器很高能够自觉履行戒律,所以对于这些戒律就没有具体施设,但是随着学佛之人根器日益低下,往往不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自己的行为,反而因为学佛而起烦恼,于是师尊就针对这种情况施设了各种戒律。戒律是“制心”的手段,其根本还是为了保持自身心灵之善,以便机缘成熟时,反观内心,一念相应,明心见性。十善业及五戒是菩提道的根基,若是不能受持这些戒律,则人身不保,况复学佛?另外,不妄语还特别强调的是不能说大妄语,比如否定真如佛性,否定西方净土,乃至自己没有悟而说自己悟,或故意暗示开悟的样子让人误以为是初地圣人或几果等等,这就是大妄语。口四业中的两舌主要指搬弄是非,绮语主要指讲话不正经,恶口主要指骂人。

    意有三业,即“贪”、“嗔”、“痴”。这是行菩提道最为重要,也最难做到的方面,因为这三种业障与众生息息相关,须臾不离,极难克服,但是如果不克服它们,就根本不可能反观自身的真如佛性。在学佛之人没有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只有去掉这些业障,让心镜保持明净,我们才能进一步去修行。

    在《西游记》里,作者正是通过对唐僧三个徒弟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的刻画来说明取经道理就是修行理,就是克服“贪”、“嗔”、“痴”的道理。

    猪八戒代表贪欲重的众生,贪色、贪财、贪名、贪利、贪吃、贪睡……所以给他取名叫八戒,意思是只有守戒才能息灭欲望,只有守戒才能获得智慧,所以叫悟能。如果想修证菩提或者解脱成阿罗汉、辟支佛,就必须守持戒律,修十善业。在这之中,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五戒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切戒的基础。所谓五戒是不杀、不盗、不淫(在家为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种称之为性戒,后一种称为遮戒。性戒和我们的本性相关,遮戒为遮止我们不去犯戒,酒戒仅有佛教才有,是为了防止我们不犯其它的重戒。五戒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它们与五常相关,五常是人间的根本,所谓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为仁、不窃盗是为义、不邪淫是为守礼、不妄语是为可信,不饮酒是为智(所谓“酒能乱性”就是谓此)。

    五戒俱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人身不保。而五戒中最难克服的是戒淫,猪八戒的“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贪色(其实贪睡也是一种贪,明明睡八个小时就行了偏要多睡两个小时),可以说,贪的克服首要指的就是克服淫欲,十方世界的三界众生都是这样,通常要修到三果才能远离,那也是断五下分结以后的事了。猪八戒正是代表的不能持戒的这一类人,一开始就因为调戏嫦娥而受到报应,失去人身,投身猪胎;接着在取经的过程中,也是他的态度最不坚定,一遇到困难就想着分东西、“散伙回家”。最后的结果呢,他的果位是很低的,是净坛使者。为什么猪八戒不能进入菩提道呢?因为如果是解脱道的话,那么只要不实际上犯戒就行了,但是修菩提道的关键是要保持心意的纯净,必须不动犯戒的念头,一旦动念,就算没有实际行动也是犯戒——这也是“意业”更难持守的原因。比如猪八戒调戏嫦娥,在取经路上碰到美女就“心自摇摇不能谴,只恨无邪缘相凑耳”,虽然猪八戒没有犯下邪淫的实迹,但是一旦动念就已经犯戒。所以猪八戒的取名以及最后获得的果位已经暗示了他只能先持戒、净心,才有可能踏上大乘菩提道的道路。

    孙悟空代表那些虽然有本事、有能力但是脾气大,经常发火的人,这种业障就是“嗔”。“嗔”是众生无始劫来的习性,想要完全克服非常困难,而“嗔”的危害却非常大,所谓“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入菩萨行·第六品安忍》)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孙悟空每每遇到妖魔鬼怪,一言不合立刻大打出手,而且最受不得别人的讥笑,比如一有妖怪直呼其为“猢狲”或者揭他不光彩的老底“弼马温”时立刻就火冒三丈。瞋恚心是最不好的,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云:“瞋火能烧功德林。”功德林是一棵棵种植,好不容易种成一片树林叫功德林,但瞋火一发,全部烧光了。给孙猴子取名悟空的道理,就是要他明白一切无常、万法皆空的道理,以“空”去除他心中的怒火,只有“空”才能显现真如的本性,才能得到般若智慧。在持戒上来说,虽然孙悟空打杀妖魔不少,但是并没有杀错好人,这是摧邪显正、除魔卫道的一部分,即使刚踏上取经之路的时候杀了一只老虎做虎皮裙,那时候他心中也并无为杀生而杀生的杀念,而首先是为了保卫师傅的念(从这一点来看,在“意业”的克服上孙悟空远高于猪八戒)。而且随着取经的进行,他的自我克制能力也不断提高,不再如先前那样无法无天,想怎样就怎样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虽然孙悟空尚有缺点,但由于功劳大(这也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思想纯正,最后获得获得了斗战胜佛的果位。不过从这个名号上也可以看出,孙悟空尚有执着(对争斗还是有执着),只有完全去嗔,才能成究竟佛。

    沙和尚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实人”,思维不多,往往陷入“愚痴”的业障。比如在开始取经之前,他在流沙河以吃人为生,这就是不明白佛法的愚痴,唐僧给他取名“悟净”就是要他修净行,因为要想出三界就必须首先做到慈悲不杀。对于沙僧来说,他不贪、不嗔,但是却因为“痴”而不能明白佛法的道理。这个痴也就是“无明”,这种无明代表的众生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有的人为了求长寿过生日,却以杀生为代价来大办酒席,这就完全颠倒了。但是沙僧有一个好处,就是意志坚定,虽然无明,但是能够听从师傅的教诲,而且他能够严格守持戒律,不仅不在现实中犯戒,而且在思想上也不犯戒,所以尽管他没有完全明白菩提道的真谛(因为没有完全克服“愚痴”),但是他能够修到四大皆空,成就“金身罗汉”的果位。

    如果我们从六度诠旨(与“四谛缘生”声闻法与缘觉法不同,“六度诠旨”是菩萨法)来看,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猪八戒始终停留在持戒的阶段,比如回到高老庄还是念念不舍自己的妻子,所以连基本的“四谛缘生”都难以完全做到;孙悟空虽然在取经中不断增长有对般若智慧的认识,但需要完成的是“忍辱”的阶段;沙僧能够持戒,也能够忍辱,但不能明瞭佛法第一义,如果他能够去除愚痴,悟得般若智慧的话,就能够进修菩提,乃至究竟成佛。而唐僧作为师傅,六度皆行,最终得以成就“旃檀功德佛”。

    如果我们从整部作品来说,《西游记》不仅仅说明了要克服“贪”、“嗔”、“痴”三种意业,而且借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说明了大乘佛法才是究竟成佛之道。在佛法之三藏十二部八千余卷经典中,小乘是释迦牟尼师尊一转法轮所说,大乘及唯实经典是师尊最后所说。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僧从长安出发,西行出敦煌,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入那难陀寺求学,学成后周游10国,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唐僧原来自己修的就是小乘佛法,由于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观世音菩萨就化身为一个老和尚,指点唐僧去西方拜见佛祖,求取大乘经典。显然,整部《西游记》首先隐示的是大成佛法是究竟之道,作为解脱道的小乘佛法不是究竟。西天取经的路实际上也就是唐僧师徒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在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观世音菩萨教唐僧所念的《心经》,心经是大乘般若类经典的精华,这也可以看出唐僧在取经之前是不知道大乘经典的。修行之路不是平坦的,充满了艰难险阻,每当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唐僧都是依靠《心经》来坚定自己的志向。

    而且,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也说明了“神通不是佛法,佛法是般若而不是神通”的道理。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出不了如来佛的手掌心,这本身就说明了神通终归是有限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佛想把大乘经典交给唐僧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或者由孙悟空自己去取不就行了吗?所以说修佛的目的不是为了神通,而是为了解脱,求得大智慧。唐僧不会腾云驾雾,不会变化,只知一心念佛,显然他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有神通。神通本身是有限的,只有般若关乎的才是“如如不动”、“恒常不变”的真如佛性,所以即使是大闹天宫的孙猴子遇到妖怪手里的宝物时也往往没有办法,只能到处去请救兵,而一心念佛的唐僧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帮他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也说明了念佛、信佛人能够得到佛菩萨加被的道理)。在这里需要说的是那些妖魔鬼怪多半是哪位圣人的侍者或坐骑之类跑下来作怪,这应当理解为菩萨、仙人为帮助唐僧早证圣果,有意制造的障碍,这些障碍能够帮助唐僧师徒克服心中的贪、嗔、痴,能够帮助他们忍辱、精进,最后明瞭般若智慧——这其实也就是学佛所必须经过的道理。如果我们在学佛法的过程中迷恋神通,这就是“贪”,就有可能陷入《楞严经》里面所说的被五十阴魔迷惑的境界;如果以神通显世,自以为已经开悟,然后以此高己卑人,这就是“慢”,这就是“妄语”,如果进而反对其他的真善知识,这就是“嗔”;不明白这些道理,就是“痴”,就是“无明”。

    所以,从整部《西游记》来看,显然,它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刻、非常丰富的,佛法在世间,当我们重新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如果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些佛法的真意,能够有所觉悟,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