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豫园端午文化节

 陶然秋缘 2012-06-23

2012豫园端午文化节

                                                          2012-06-22 本文行家:刘亚桢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民俗中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端午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豫园2012端午文化节于6月8日拉开帷幕,将持续到6月24日端午假日结束。

P1170059P1170059

又一次走进豫园。

P1170060P1170060

豫园的建筑古色古香;

P1170061P1170061

豫园内又分为几大版块,这里是:豫园老街。

P1170062P1170062

豫园老街,位于豫园商城北端,每逢庙会假日,芸芸众生,扶老携幼,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幅“吃、玩、带”的民俗画,一派“国泰民安”的好风景,尽收眼底。

P1170063P1170063

豫园老街全长百余米,宛如镶嵌于豫园商城中的一朵异花奇葩,一条绚丽彩带。

P1170064P1170064

老街集聚了三十余家极富中国民族风情的特色商铺,涵盖了居家用品、工艺礼品、喜庆用品和传统特色商品四大板块;

P1170065P1170065

有全国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专业户(如筷子店、手杖店等);

P1170066P1170066

集中了上海老城隍庙地区的传统特色商品,充分反映了“名、特、优、精”的经营特色:既有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的中华老字号(如王大隆、丽云阁等),万余种传统商品汇集一市,数十家特色商店同处一街。

P1170067P1170067

在这里可欣赏到九曲桥中心的古亭——湖心亭,这是上海开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P1170068P1170068

这是九曲桥荷花池中的精灵——

P1170069P1170069

豫园九曲桥,全长18米,宽2米,曲折迂回,桥体雕刻精美,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P1170070P1170070

曲桥如玉带浮水、桥水相映、水桥一体、波光潋滟;

P1170071P1170071

湖心荷叶,待开满荷花之日,别有另一番美景。

P1170072P1170072

“一方平台演尽古今风流,数尺之基走遍天南地北。”看西洋镜,梦回清朝。

P1170073P1170073

还可以在这里拍摄老上海的风景照。

P1170074P1170074

装饰的灯红酒绿,十里洋场上海滩。

P1170075P1170075


豫园时尚街,全街约60米长,由生活用品、工艺礼品、休闲食品、咖啡饮料四个板块组成。豫园时尚街集中代表了当今时尚消费的发展方向。整条街布置的高雅,富丽堂皇,人气旺盛。

P1170076P1170076

豫园商城中心广场上,豫园2012端午文化节就在这里拉开帷幕;

P1170077P1170077

 

P1170078P1170078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怀抱竹简,仿佛正在吟着“抒怀吟诗”。

P1170079P1170079

这里除了各种口味、各家字号的粽子外,还有各种食品一起亮相。

P1170080P1170080

 

P1170081P1170081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与中国的中药有关,比如:雄黄酒、香袋、艾叶、点朱砂等等。

P1170082P1170082

各种形状的香袋,非常可爱;

P1170083P1170083

 

P1170084P1170084

还有以十二生肖制作的香袋哦。

P1170085P1170085

久违了!很多像我一样上了点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小时候立夏时的情景,那个煮鸡蛋决不会爽快吃掉,放在这样编织的网兜里,挂在脖子上,互相之间还比较网兜里谁的鸡蛋大些,炫耀自己的网兜好看——

这叫:五彩缕,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P1170086P1170086

好像有记者采访哦——

P1170087P1170087

 

P1170088P1170088

豫园商城广场内,老规矩,一字排开牌匾,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民俗中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端午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P1170092P1170092

端午节的来历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午、端阳、中天等。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1)纪念屈原说—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2)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
3)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4)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P1170093P1170093

端午节习俗
1)五彩缕——亦称长命缕、延年缕、长寿线等。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于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2)画额——旧时端午节有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据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虫,二借猛虎以镇邪。
3)戴香袋——香袋又叫香包、香囊、荷包等,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年青人间互换,保佑幸福安康。
4)洒蒲酒——蒲酒味芳香,至今在一些地方仍保留着逢端午时,将一包包的药料,包括桃仁、蒲片、艾叶等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P1170094P1170094

5)采茶——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喜于端午采摘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队健康也有好处。
6)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种古俗。选择艾、谱、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制成药水,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沾上药水,点撒众人,防疫、去邪、祈求健康。
7)挂菖蒲、榕枝——通常将艾、菖蒲、榕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辟邪/
8)挂红蛋、立彩蛋——端午节队小朋友来说,不仅能品尝粽子,更是玩乐的佳节。动手绘制一枚彩蛋,带着美好的愿望。在孩子们认真专注的神情中,彩蛋稳稳当当“立”了起来。

P1170095P1170095

还有各地方习俗;

P1170096P1170096

各地方粽子的特色;

P1170097P1170097

还有赛龙舟——

P1170098P1170098

端午节在国外——了解外国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P1170098-P1170098-

 

P1170099P1170099

 

P1170100P1170100

豫园商城内有一大看点:土耳其冰淇淋。

P1170109P1170109

都是老外哦!手舞足蹈的边舞边做冰淇淋。

P1170110P1170110

 

P1170097111P1170097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