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陈式太极拳的盘架/陈太平

 太极拳养生 2012-06-23

在阅读此文之前首先声明:
  对于大极拳练法,前辈们著书立说颇多,总结了他们自身的习拳心得,给后学者以启迪。毫无疑问,这些经验、法则对初学者是有很大助益的,但也必须注意,即:太极拳的内涵靠语言文字是无法尽述的,非经亲身体认,不可能有全面、透彻的认识,毕竟这是靠身体来表达的艺术,语言、文字描述只是部分内容,如同豹之一斑,不能代替大极拳的整体内涵!作为初学者,在入门时必须有明师指点,方能少走弯路。

                                                                                                                                                                       ——笔者

 

  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也是太极拳各种单练功法的有机结合。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如书法中的笔画,盘架则是把笔划组合成一个个完美的字。十大要论:“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太极盘架中的每一式乃至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渗透着太极阴阳哲理,如果不懂其理,即使习练数十年也终属下乘。盘架的目的必须明确:通过盘架,很好地把握自身整体运动的规律,达到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的协调统一,周身一家。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古人云,大匠授人以规矩,初学者在人门阶段,关键是要学好规矩。我们必须掌握每一势的来龙去脉,明确每势在运动中的虚实、开合、方位、角度以及手足的运行路线等等。另外行拳时要掌握头、胸、腰、腹、背、肩、肘、胯、膝、足的基本运行原理。在每一势的演练中,虚实的变化、松紧的转换、运行的轨迹,时时处处都在运动中变化。任何一个动作的形体的要求都是不尽相同、随势而变的,绝不可拘泥,否则无法领悟太极拳的实质。
  如太极拳谱中“沉肩坠肘”一句,实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要求,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拘泥执守,不求变通。太极拳实质是阴阳转换、圆形运动。既然是圆形运动,就应该有起落、开合、旋转。如果始终保持着沉肩坠肘这种状态,不求变化,必然出现运转不灵,僵滞不化,又何谈“九曲连珠,节节贯通”呢?前辈们在授拳时对每势都有明训。拳法一道,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任何一势的拳法,都要伴随着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周身各部位的关节及精神意识等方面都要有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拳法的要求。任何一样基本的要求都应该辨证地看,它的要求是有一种针对性的,初学者要明白在拳法的演练中,有时需要松肩、开肩、转肩、沉肩,坠肘、沉肘、拧肘等都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随时演变的。虽然沉肩坠肘在太极拳拳法中是比较重要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它不能够以点代面,替代在某些情况下其它的要求和特点。在习拳的动作变化中,要严格遵守规矩,细心体察。这些最基本的形体要求,虽然繁复,习拳者却不可不知,这是构成拳术的基石,只要认真练习,短时就可掌握。如果训练时就不求变化,不明所以,如何能在技击中运用呢?待形体运动基本符合要求,则应逐步学习太极拳八门五步的实际应用,搞清楚每一式的技术含义,明确力起何处,终于何处,学一套明明白白的拳。以上只是盘架的第一步,拳不可练死,随着功夫的进展,要明白上中下三盘各有其用,空间中六方来力都有其应对之法。古人所言的拳中有拳,术中有术正是此意。因此,拳不可练死,在拳法训练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式必须要明白多角度,多变化,这也是从练到用的一个必经之路。拳术修正过程中,从守规矩到化规矩,而处处不离规矩。
  陈氏太极拳的拳架有严格的规矩和要求,虽然前辈名家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和体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包括我的老师也在拳架中有所变化,但是首先要了解传统的应该怎么练,传统拳架的每一式的变化,从起到落,从开到合都是由一定的攻防意识、间架转化构成的,是攻防兼备的。从接触到击打都能很好地对自我进行防护,同时能够更有效地遏制对方,绝不能为了拳架的舒展、大方、好看而违背了拳法的技击要求,学者不可不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级阶段的习练虽然停留在形体之圆的层次上,距内在人圆的距离尚远,但为后面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初期阶段练习非有明师正确引导不可,只有将太极理法融于行拳走架之中,方可步人正途,以期有得。

  {2)混元一气 大极之本
  通过太极拳的盘架可训练周身整体混元力(即脏腑混元气)。关于整懒昆元力,各派训练方法虽有不同,但原理基本相同,“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笔者就早年所习的陈氏太极老架谈一下其基本要求。盘架每一势都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起于丹田,贯于四梢,归于丹田,以丹田内转带动周身旋转(丹田发动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注:阴阳两气须在转换中升降);双升为浮,双降为滞;上下贯通,川流不息,身如气囊,无微不至,同时贯穿的整体运动。行拳时有牵一发而动周身之势,一动无有不动,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通过训练使颈、背、腰、胯、膝、踝、肩、肘、腕九曲联珠,节节贯通,通过周身螺旋运动使周身各关节劲力贯串一体,四肢百骸总归于一气。只有把内外训练有效结合起来,使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整体混元力。太极拳拳法当中要求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如何去合,这是太极拳训练的关键所在。
  心为万念之源,意为万念之主使,意为指令,拳谱中所说的意到气到,气力相合。首先要知道气的根源所在,力的根源所在,只有两个根源的所在能够有效地融合到一起,才能发挥人体的应有的功效。至于外三合,后面有详述。整体混元力是推手、技击的保障。陈氏太极拳的一切劲法均来源于整体混元力。武谚云:练成丹田混元力,走遍天下无人敌。如果单靠肢体的变化及灵敏性是不可能发挥出太极拳技击的真实水平的。  ,
  作为陈氏太极拳的整体浑圆,主要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训练:
  首先就是从自身浑圆开始练起,前面我已概括地讲述了一点,由于篇幅太长,我另有专文。
  第二个层次自身与外界相呼应,合为一体的整体浑圆,其训练方法可以从精神意识上加以训练,如与空气之间产生一种感应,一种摩擦,一种阻力等等,待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第三个层次,自身与一种潜在的意识求整。这种灵性的整非常适合于突发状态下的浑圆。这种求整首先是在空、虚的条件下进行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训练,可以打开毛孔,提高人体的肌肤的敏感程度,使人的神经系统得到一种全方位的训练,同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调动人体各脏腑的机能有效地开发出来,在此基础可以进行高层次的训练,以至气机的训练。
  但是这步层次的训练,笔者仅见过一人,是我一位道家的老师,因此对这方面有所见闻,对其系统的训练方法略知一二,只把其原理简述一下。人和宇宙之间本身就有一种磁场,地球南北极就是两个大磁极,而人体具有导电性和生物电荷,人体运动在磁场中,由于对磁力线的切割,会产生微弱的电流。如果人体的敏感性足够高,在他周围一定的范围之内,他都应该有所反应,这种反应同时可以作用到对方的身上。但是这种浑圆功夫的高低决定了应用的效果。但是笔者和这个层次相差甚远,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
  第一步训练都有一定具体的要求,可以说一'步一个验证。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每一个层次训练的实质是有所不同的,望太极拳爱好者有所启迪。

  {3)养练并重内外兼修
  先贤有云:“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作为内家拳,无时无刻不把养生练气作为一个基本的要求,祛病健身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坚持盘架可以强身健体,养生延年,这是太极拳风靡神州大地乃至欧美、东南亚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人习练太极拳多年,虽在技击方面有一定成就,却往往忽视了养生调养,过分重视技击,以至戕伐自身,针药难施,造成很大伤害。小船装大炮,虽然能够伤人,但是也很容易毁坏自己的船,因此养生和技击进步必须是同步的,匹配的。因为人自身的潜能是有一定极限的,超负荷的训练,人体的机能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长期以往就会造成疾病的根源。另外有些训练方法未必科学,也会对人体的某个脏腑器官产生负面作用,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将会给身体造成极大隐患。有些很有才华的武术家英年早逝,抱病而终,成为武林界的一大憾事,对此问题,习武者应充分重视。就养生健身而言,太极盘架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之一。若能常年坚持,按标准习练,在增强体质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太极门中有五行调节法,根据五脏六腑的病症不同,在同一套拳法之中,即可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练法,通过肌体与意念调整,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辨证地调整脏腑的机能、气血的平衡,使脏腑疾患得到调整。太极盘架可把有限的能量依据五行生克乘侮原理,用于调养某个需要的脏器,能够很好地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通过采用盘架的整体疗法,使气血在周身运行通畅,调养五脏六腑,而这种方法相对普通疗养方式更直接一些,能够更好地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可充分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因为从阴阳学的理论来讲,病理是辨证的,如一位太极拳爱好者肾脏有毛病,引起肾脏毛病的原因是很多的,从中医的理论概括地讲,他可能是肾阳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肾阴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是辨证的针耐性的训练,很难保证他的锻炼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古代名医华佗给两个同样病症的人开不同的药,别人问他原因,他说你们两个病理不同,体质不一样,自然用药不同。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在没有深究所以的情况下,通过训练病情得以好转或者痊愈,因为有些病因是气质性的病变,同时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可以提高人体的基本素质和一些方面的免疫能力,而人体素质提高以后,元气充足,一些病灶会有明显的减轻或治愈。而这种方法相对治疗单一疾病的某一常规方法,其治疗的速度相对的慢了一些或有些锻炼效果又不够显著,但对习练者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则有较为理想的效果。作为真正的太极拳养生爱好者,应该能够辨证地去认识,不能因为好转而忽视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解越深,自身的养生效果更加稳妥。祛病延年毕竟不是赌博,如果能把人体的各项机能,遵循自然规律在太极拳修炼体系中辨证地、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延缓人体的衰老,增强机体的活力,那样太极拳的养生作用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更多太极拳知识延伸阅读: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19958724.as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