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痰”派老中医治疗痰湿(1)(2)(3)

 幸运草wrh 2012-06-24

“痰”派老生化痰湿(1)痰湿与脑梗,

清头醒脑方、脂溢性脱发内服与外用方、祛痰湿小方

   本期节目请来的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并且已经家传四代,他就是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的原主任宗修英老爷子以及他的儿子及学术继承人,北京友谊医院宗文汇大夫。他们家一直在北京的南城行医,宗老的父亲宗维新当年人称“宗八味”,以开药十分便宜,简便,大多只开八味药,就能把病人治好而著称。

   宗修英,原籍山东省历城县,祖上明末清初逃荒至北京南郊西红门务农,历经八代。至祖父宗世明,学徒于北京南山堂药店兼学医术。数年后乃行医、售药于乡里,颇有声誉。父亲宗维新生于1900年,长大后随祖父学医,为乡里诊病,声誉日噪。1910年前后,因不堪两次强盗劫掠,遂迁居北京城内,考取中医执照,约于1920年即悬壶于宣武区烂缦胡同90号。1926年7月25日宗修英即诞生于此。

   宗文汇,宗修英之子,自幼侍诊祖父宗维新、父亲宗修英左右,秉承家学,聆听目睹前辈论医临诊。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药学会举办的消化、妇科等各种高研班的学习,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学习脾胃病、血液病、妇科病、心脑血管病、咳喘及疑难杂症的诊治经验。对中医理论体系及西医知识均有较好的掌握,诊治力求博极医源,用药灵活,不拘一法一方。长期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教学任务,致力于脾胃病、妇科病、咳喘病、心脑血管病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发表文章十余篇。作为科研课题主要成员参加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整理与研究。

   宗老80岁退休,今年已经85岁了,二十多岁行医,已经六十年了。凡是有痰湿的病人都用他所创的痰湿理论来治疗。

   举例:九几年有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又咳嗽又喘,又吐痰,睡不好来看病,手上干裂,裂口大而深流着血还有白色的东西,让人不忍去看,好多年了,都没有治好过。医生开的处方都是养血润燥的药,中医理论讲燥而润之,这是正治的方法,可对于这位病人来说就是不见效,为什么呢?

   这位老工人又咳嗽又喘,又吐痰,吃不下东西,喝水也少,大便还有点溏泄,小便一点颜色也没有,白的跟水一样,而且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出汗,湿是在里头,出不来。

   宗老用健脾、化湿的方法,用解表让他出汗,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可是被表皮固住了,出不来,所以就用发汗解表的药将他的汗给发出来,并且内在的给他健脾去湿,结果他的病开始一天比一天好,原本老工人是来看咳喘的,最后连手也好了。

   什么是痰湿?

   痰湿是两个病,就是咳嗽,咳是干咳,叫咳,嗽是有痰又咳,叫嗽。这两个经常在一起,所以就叫咳嗽。这种情况在中医里比较多,如眩晕,也是两个病,晕是头晕,眩是眼睛看东西天旋地转,这是两个症状两个病,可是一说就是眩晕放一块说的多,因为它们是分而不分的。痰湿也是这么回事。

   那么痰湿究竟是什么呢?

津,是人体的津液,它要是停滞了或部分停滞,就变成了湿,形成了病态。

湿,湿要是停聚了就变成了水。

水,要是积聚了就变成了饮,就是泡沬痰,吐出来之后带水。

饮,再一凝滞了就变成痰了,成块了,变成了痰湿,这就是形成的过程。如水肿、眼皮肿,痰湿走到哪,哪儿就有问题。如果走到头,就会出现脑梗,头晕、脱发,在皮肤可能就会出现湿疹,在脚会有脚气,在关节就会出现风湿性关

节炎,在胸中会胸闷气短,在气管可能就会有痰,在胃肠会肠鸣、腹泻等等。

甚至在妇科会出现不孕症、肥胖、或月经不调等。

   那么痰湿患者都有什么样的表现体症呢?

  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来,体型偏胖的标准:肉人、脂人、膏人。

肉人,是比正常偏胖的健康的人,他们的肌肉比较结实,四肢匀称,属于力量型的。

脂人(穿格子衬衫的),身体里有多余的脂肪,外头看上去也胖乎乎的,肉不结实,松松软软的,没有力量,比肉人出现病态的现象了。

膏人(穿红衣的),四肢并不显得胖,但是主要胖在肚子上,大腹翩翩,在这三类人中危险性是最大的,是典型的痰湿体质。

   是不是胖人都会出现痰湿,瘦人就没有呢?

   瘦人同样可能会出现痰湿。因为瘦人也有脾虚,也有功能代谢失调。胖人多痰湿,绝大部分都有痰湿,但是不全是痰湿。

   脑梗跟痰湿有什么关系呢?

   痰湿是导致脑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举例:一位男性50多岁,块大膘肥,大腹翩翩,身体看上去非常非常的棒,自己说从来没生过病,从不体检,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有信心,但是却得了脑梗了,这个人老婆孩子都没有工作,家里靠他一个挣钱糊口,比较辛苦比较累,所以他认为要对得起自己,因此中午和晚上都要吃肉喝酒,说没有肉吃不下饭,无肉不欢,越肥的肉越爱吃,劝也没用,他还有家族高血压病史,本人也量过血压,是典型的高血压,但他从来不吃药,说一旦吃药了就离不开了,所以坚决不吃药,其实这个说法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不吃药使得病情不断发展,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有很多人突然犯病,最后很难医治。

   宗医生建议大家

   第一,定期检查身体;第二,有病按时服药;这么做是对自己和家人非常负责任的态度。

   脾气与痰湿之间的关系

   如果这个人正好生气上火了,又赶上他是个痰湿体质的人,两者相结合,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病,尤其会出现如心梗、脑梗这种非常重的突发的急重病。

   肝火上炎,绝大部分都是说的实证,爱着急、爱生气、爱发火。脾气比较急,肝火旺盛,肝火特别大。

   水不涵朩,是一种虚火,叫肾虚肝火旺,肾主水,水可抑制火,如果这个人肾水足的话,肝火就不会太旺,也就没有多大脾气。肾水不足,肝的虚火就会上炎,人容易烦、急。如果与痰湿再结合的话,就会出现危重的病如心梗或脑梗等。

   头如裹如蒙,头重、头沉,可以说是脑梗、血压高的先兆。如果这个时候不管它有可能会走到极端。要是如果吃点药,用个小方清清头,会避免发生重病。

   宗老清头醒脑小方

   这三味都是很普通的草药,省头草又名佩兰,味有点香,白芷也有点香,这两味药都有芳香的意思,中药里讲芳香的药物可以化去污浊、秽浊之气,所以头脑不清醒,由痰湿引起的,可以用它来芳香化浊、芳香化湿。菖蒲是个清心的醒脑的药物,让人头脑清醒、让人提神的。

   此方药简比较灵便,拿它泡水喝,或在火上稍微煮一下,续水喝也行。在没有形成脑梗之前,有上面说的迹象时用作预防的措施还是可以的。

   也可以将白芷做成香包配戴在身上。烧肉吃可以放些白芷,能提升肉的香味,还能解腻。腻其实就是痰湿,白芷既是药材也是食材,在肉制品加工上用上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去腻,醒脑开窍。

   困倦是痰湿人体症的一个典型症状,再厉害的叫嗜睡。

   举例:一位大一的男孩,1.70米左右,250多斤,很胖。上课就睡觉,同学打睹,谁能把他叫醒,谁赢。就是说怎么也叫不醒,到这种程度。他本人也很痛苦,打饭时排队能睡着,上厕所睡着,更痛苦的是,排便后要擦手纸吧,但他够

不着,太胖了。这就是痰湿体质导致肥胖嗜睡的典型例子。他的湿停滞在体内肯定是有诱因的,肯定是脏器的功能失调,导致多余的水分停留在体内,形成了痰湿。

   头上冒油,也是痰湿吗?

   头上冒油是脂肪多了,也是内在的脾运化失调,吃的油腻偏多,结果脂肪代谢出现问题,脸上、头上都冒油,而且这个油有的时候洗不掉,有两天不洗的话,会堵塞毛孔,毛发营养跟不上,使得新的毛发无法生成,然后就脱发,叫脂溢性脱发。

   治疗时必须内外兼治,内健脾,助运化,不更多的去产生油,治脏器是治本。外治可以用点治标的药,宗老介绍一个外治经验方治疗脂溢性脱发方

   用手抓一把煮水洗头,男女都一样。不分头发长短用量一样。用来洗头皮,不是洗头发。主要去油,不能天天洗,否则头发会变黄变脆了,五、六天洗一回。也可以十天左右洗一回。

   宗老的内治方

   白茯苓研面,白瓷勺每天吃一勺。时间要长要坚持,严重的可以喝2勺。这是内治治本的方法。

   还有个不花钱的外治法,不但去油而且乌发。淘米水搁上三、五天有点发酵了,用它洗头。

   宗老提供一个预防痰湿的小方:

   生山楂消肉食的力量很强,解腻更好,炖牛肉都会放些山楂,这样易烂不会老。萒蔚子是活血药,是去头上的瘀血,奔头的,是益母草的子,而益母的调经的,红花都是活血药,决明子又降压、又平肝、又明目,要是有大便比较偏干的,它还能够润便。这几味药泡水喝或煮水喝,现在药理研究说明:凡是活血化瘀的药物,多多少少都有些降血脂的作用,所以本方降血脂、祛痰湿,解油腻,宽中的作用。后面的这个药决明子,如果有血压高可以用,如果是大便稀的,常闹肚子的这个药就去掉。就用前三个药

养生堂-“痰”派老生化痰湿(2)痰湿困脾胃药方、痰湿困肺咳喘排痰方

   中医有句话叫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宗修英宗老告诉我们脾主运化,身体中的水湿主要是靠脾的运化功能输散到全身,如果脾出现了问题,痰湿就容易困住脾阳,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宗文汇大夫告诉我们,痰湿在脾轻则引起口干、口黏、困倦、沉重等症状,而严重的能引起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如何判别自己是不是有痰湿困脾的问题呢,宗大夫告诉大家可以通过看舌象来了解,舌体胖大、有齿痕而且舌苔厚腻,是痰湿困脾的典型舌象。而宗老也给我们带来了健脾祛湿的小方。
    肺为贮痰之器的意思是,水谷精微由脾运化,输入到肺,再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的功能转输到身体其他部位。因为担任着这个重要的角色,也会经常出现痰湿阻肺的情况,身体中的有形之痰就会贮存在肺里。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肺脓疡,甚至
肺癌等严重的疾病。由于肺、脾、肾都是主管水湿的脏器,有些疾病很可能是因为痰湿同时困住了它们其中的两个脏器,甚至是三个而引起的。这种时候,一个方子用到底的办法就不管用了。为此,宗老归纳总结了两套方子交替治疗。
    除了方子以外,宗大夫告诉大家一个日常生活中自我锻炼的小动作。源自于八段锦中的第八式背后七颠。意思是让大家平时可以有意的把脚跟抬起来,微微颤动,或者踮着脚走路。这样可以起到颤动全身、内脏、关节等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内脏蠕动,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 

“痰”派老生化痰湿(3)痰饮病痰湿在四肢手脚凉、怕冷、老寒腿痹症,痰湿在皮肤湿疹

 转载自石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