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苏迷 2012-06-24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2011324中午到苏州,游观前街景区,为了找网吧,偶然来到街巷深处,眼前是官太尉河、官太尉桥、官太尉巷、袁学澜故居,绵延的河流、幽静的街道,河上古朴的小桥、岸边葱郁的古木,间或的行人、普通的商铺,尽显千百年来苏州独具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水城风韵。漫步其中,满目生辉,足以引发思古之幽情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小河呈南北走向,由石块垒砌成直立河岸保证河道的深度,便于行船,河边有石栏围护,防止行人落入,间或有河阜,可拾级而下临水,也方便河中行船停靠,船上之人登岸。河水静缓、不息地流淌,微风吹拂,荡起涟漪。千年水巷依然,只是少了水上往来小舟中看景的世子游客,显得有点寂寞。沿河建有绿化带,垂柳、香樟、石楠等花木掩映,曲廊和小亭错落其间。阳光灿烂,春光明媚,可行人、可歇脚、可观景。河东为唐家巷,河西为官太尉巷,典型的两街夹一河的格局,河东卤菜馆、炒货铺、智力网吧一字排开,河边建有一间公共厕所,河西为粉墙青瓦的深宅大院,代表着苏州古城旧时风貌,居民们过着平静恬淡的生活,我想这小巷里面一定有当代的“甄士隐”。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河上横跨一座造型古朴古老的石桥,河边立有石碑,表明此桥名为官太尉桥,苏州市199811月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200210月立碑。该桥是单孔梁式石桥,由花岗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跨度3米,长15.6米,宽2.5米,桥面由五块条形石板构建,两坡步阶各11级,卧条石桥栏。桥梁侧面正中阴刻正楷大字桥名,其旁刻小字“光绪四年六月”字样,饰卷草花纹,字迹斑驳,辨认颇为不易。官太尉桥始建于宋代,桥名因姓官的太尉居此而得。太尉,唐宋时为“三公”之官,与丞、御使大夫并列。

 官太尉桥西首,为一所坐西向东临巷而建的大宅院,隔路东面立有影壁,影壁为三面墙呈凹形相连,上覆青瓦,正中粉壁上装饰一块方形的砖雕,图案为一古松下寿翁和一群兽首人身的精怪在分享仙桃。大门为一三开间的硬山顶两面坡平房,当中一间向内缩进半间形成门厅,露出四根立柱,上面建成卷棚顶,两扇朱红大门,门前一对三狮戏球抱鼓门石,门上匾额 “吴都会馆”, 黑底金字为罗哲文先生所题写,上悬两只大红灯笼,门边有说明牌:袁学澜故居,袁学澜(1803~1894字文绮清代诗人,著有《姑苏竹枝词百首》、《苏台揽胜百咏》、《吴郡岁华纪丽》等。故居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以卢氏旧宅重修而成,自题 “双塔影园”。现存乾隆时钱大昕题“云开春晓”砖雕门楼等。门牌为官太尉15号,大门南侧立有石碑:袁学澜故居,苏州市人民政府20097月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201012月立碑。门南面墙面为圆形砖雕梅花兰草假山麒麟图,门北面墙面为圆形砖雕松竹假山双鹿衔灵芝图,它们和影壁上的砖雕一起形成了精湛砖雕装饰风格,传承了苏州民居“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传统,雕镂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厚图必有意,意在吉祥,在朴素中见华贵,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勃发的生机。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站在官太尉桥上向袁学澜故居院内张望,只见一片粉墙黛瓦、飞瓴翘角、树木掩映、重重院落,但大门紧闭,无从进入,令人遗憾。苏州印象:袁学澜故居、官太尉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