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师表比较阅读2

 舒兰 2012-06-26

阅读二  (11)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比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魏公叔痤(cuó)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①,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③。”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④乎! 公叔痤死,公叔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即不可讳:万一发生什么不幸。②御庶子公孙鞅:御庶子,官职;公孙鞅:即商鞅变法商鞅。③竟:通“境”,边境。④悖:荒谬,糊涂。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翻译下面的句子。(2)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文段()中诸葛亮分别推荐了文臣和武将,从文段看,他推荐文臣的标准偏向于“德”能表明这一点的语句是“                             ”;推荐武将则是            ,能表明这个标准的语句是“                              ”。(3)

 4.结合文段()和文段(),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4)

 

 

17、遗:给予。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每空1分,共2分)

18、亲近奸佞小人,疏远贤良忠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2分)

1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德才兼备;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每空1分,共3分)

20、德能兼备的贤臣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可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如文段(一)中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忠心为国效力,可以使汉室兴隆。(2分)但贤臣如果得不到国君的重用,往往会成为国家的威胁。如文段(二)中的商鞅虽有才但不被魏惠王认可,到秦国辅佐秦孝公,使秦国强大,而魏国变得薄弱。(2分)或:任用“贤臣”治理国家,可以使国势兴盛;反之,则会使国运衰微。(2分)从文段(一)中诸葛亮对“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分析以及劝刘禅亲近贤臣;(1分)文段(二)中公孙鞅到秦,秦则日益强大,离开魏,魏则日渐衰微,均可以看出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重要作用。(1分)

21   亡国之君的孤独寂寞

22、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或:借丝的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表达作者内心愁思的纷繁和复杂。

魏相公叔痤病了,魏惠王去探问他,说:“公叔病了,如果有什么不幸,国家大事可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说:“我手下有一个御庶子公孙鞅,希望大王就把国家大事交给他吧。如果您不愿意交给他,就别让他离开魏国。”惠王没有吭声,出来就对左右的大臣说:“难道不可悲吗!凭公叔这样贤能的人,却让我把国家大事交给孙鞅,这不太糊涂了吗?”

  公叔痤死了,公孙鞅听说后,就逃跑了,向西去到秦国,秦孝公接待了他,并且任用了他。秦国果然渐渐强盛起来,魏国渐渐衰弱下去。这不是公叔糊涂,而是惠王糊涂啊!糊涂人的祸害,本来就是把不糊涂的人当作糊涂人造成的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