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得累

 hhzh 2012-06-27
1、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得累!
 好多成绩优秀的孩子,能够轻松取得非常好的成绩,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表现为学习特别吃力,甚至费力又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相比其他同学努力程度要尽心许多,但就是成绩上不去。一个孩子,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往往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够的重视或根本就不会重视,孩子不会了就讲,不学了就陪着、盯着、催促着,最终结果就是学习时间并不少,但是学习效率非常低。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高年级或中学,家庭教育最容易出现失控!根本的原因在于“学习心态差”,也就是“不够努力”。孩子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总觉得学习就是家长逼迫的,大一点了,即便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想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可成绩和知识点落差太大,努力几天不见效果,内心也就放弃了,性情就会向叛逆转移,常立志不立长志就是这些孩子的共性心态!

图片

 


2、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系统化学习能力培养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只是学习中的表象,每个孩子具体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同样,希望成绩快速提高,也必须本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原则,具有针对性的了解和选择,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我们通过大量的学生疏导经验研究总结出,影响孩子成绩提高的、最常见的有6种学习现象:根本就不努力、孩子基础落差太大、很努力但缺乏方法、学习习惯粗心浮躁、抗挫折能力差心理压力过大、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没有计划性。只有对上述6大要素按照重要程度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确诊”判断,家长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调整方法。同时家长在给孩子找老师或培训机构时,要注意“讲题”、“讲方法”与“调整学习心态”之间有着“治标”和“治本”的区别。 没有好的学习心态,学习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讲题”只能是过耳的风,吹过不留痕迹!“讲方法”也只能是看似听得很认真,实际并不会触动孩子的内心世界,结果学了很多方法,最终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方法!学习心态中的敷衍不能真正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图片


3、切合实际的管理孩子的学习过程
  学习成绩是刻苦学习的结果,没有刻苦就一定会导致敷衍,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家长就必须从控制学习过程开始,也就是如何确保孩子按照已订的提高策略与计划,合理的开展每一天的学习,合理的利用每一天的时间,只有循序渐进,孩子才能不断从逆境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学习责任感和学习激情得到有效的培养,经过我们大量经验的积累,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由于处在特殊的心理敏感期和心智模糊期,家长所扮演的主导角色尤为重要,家长是教育孩子的,而不是孩子来对抗家长的,既然属于矫正孩子的成长心态,就不能事事听从孩子的安排,如果孩子合理安排了就必须执行下去,家长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一久,你的家庭教育就会彻底失控,你非但教育不好孩子,反而会被孩子教育,家长没有了这种管理能力,即便你再为孩子找优秀的老师或机构,孩子怕吃苦、不努力、学习敷衍这些心态,一旦遇到原则性的要求和学习中的挫折,回归家长身边就成了他首选的避风港湾!

都说中国家庭教育有三个误区的,也有说五个十个的,总之说几个的都有。纵观误区,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误区都是家庭教育方法与技术上的误区。所以家长们就纷纷奋起学习,以补所谓的方法与技术上的欠缺与不足,于是所谓的方法与技术方面的家庭教育专家也就纷纷涌现!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个误区,方法与技术是基于解决问题的,甚至是基于“治疗”的,而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基于防患于未然的,更是基于孩子发展性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与技术无异于弃本逐末,甚至弄巧成拙。很多家长在和我QQ(949771208)交流中,那种急切,那种无奈,那种迷茫,字里行间始终贯穿了不自信,即便知道一些真理性的方法,也是有太多“如果”了怎么办?手里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就暂时有效,过后孩子依然不吃你那一套!!
    其实,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方法与技术,甚至方法与技术都泛滥都成灾了。家庭教育真正缺的是专业性(有效性)与社会化(可行性)!专业性的核心就是理念(家庭教育文化),理念大于天!如果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既不能防患于未然,更不能解决孩子的学习与心理行为问题。没有理念指导下的任何方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孩子起床问题,你不厌其烦天天去喊,去提醒,又嫌孩子不自主,唠唠叨叨的,既想培养孩子的独立,又怕孩子承担迟到的后果,有些家长还怕孩子不吃早饭去上学,理念上知道自己培养了孩子的懒散,依赖家长的提醒,方法上又奢望十全十美一些,现实中,这种完美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孩子一旦出现了问题,家长认识并领悟了教育理念,又有了知识与技能,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吗?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吗?答案是:已经有点晚了!此时的家长不管你用何种方法,孩子早已摸透了你的脾气性格,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过渡中家长是不愿意等的,一实施就想立马见效果,效果慢了家长就会重新轮回自己的苦口婆心或暴躁无奈!其根源就是中国的家庭教育缺少可行性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亲子关系的社会化。
     亲子关系还要社会化?家长们能做到吗?通过我培训过的学生来看,家长很难做到!就拿今年春节来说吧,一名初一的中学生寄宿在我们大家庭,经过我几个月成长心态的调整,孩子的成绩和学习心态都已经变得非常好,和家长的亲子关系也变的很融洽了。春节半个月假期后,家长来到我工作室无奈的说:“你得再教育教育我孩子的花钱问题,过了一个年,零花钱就花掉了我两千多元,老毛病又犯了,不给他吧,我又怕他不高兴,给我使性子!!!”我听后无语了好一阵子,我真的为孩子感到可怜(孩子是无辜的),家长太容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只能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更加贪婪。这种亲子关系就是血缘的,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家长对孩子的迁就、溺爱、视如自己的命根子,真真切切的剥夺了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懒散的习性就很难承担学习中的压力、社会中的挫折、满嘴都是他自己的理由,这样的孩子,年龄越大,调整过来的机会越少!为此,家庭之亲子关系的社会化正是家庭教育的盲区。
       所以,中国的家长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教别人的孩子,兴许还行,这就叫做“易子而教”。我们当老师的都有体会: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自己班上,更不愿意在家中亲自教他,甚至我写过一篇文章,站在一线的老师很难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因为创办我们家庭教育机构十多年来,我调整和培训过的老师的孩子不计其数,他们比普通家长更迷茫,这些老师往往都是学校的骨干,培养出来的学子都非常优秀,恰恰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绞尽脑汁,无可奈何!为此,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双方都有一种心理上的排斥感和教育过程的不畅感。为什么能教别人的孩子,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呢?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秘密。“易子而教”!典出孟子《离娄》:公孙丑问孟子“为什么君子不肯亲自教导自己的孩子呢?“孟子回答:这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允许啊。大凡一个执教的人,必是以正道教导受教的人。如果做父亲的如此教导孩子,孩子却不能接受,父亲必然会很生气。一生气,就可能伤害到孩子的感情。另外,如果孩子反诘问父亲的言行并不都是依循正道,这岂不又伤害了父亲?如此一来,父子间就等于相互伤害彼此的感情了。所以,古时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来教导,这就是所谓的“易子而教”的道理啊。
     所以,在QQ中和我聊过家庭教育的家长都知道,我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建议家长在当地找优秀的老师来调整孩子的成长心态,因为,孩子的成长心态和学习习惯一旦出现问题,家长的十句话,孩子可能连一句都听不进去,甚至嫌你唠叨,不够理解他,甚至针锋相对,用逆反的情绪来对抗;而优秀的老师,可能用几句话就能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心智上很快就能领悟,成长是需要肩负责任的!!!

我在自己的教育案例中,不断提到孩子在小学时期的养成教育,孩子习惯的养成与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取决于3岁——10岁之间,这时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显得犹为重要。要与孩子交朋友,要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这些理念在亲子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运用不当就变成了没有味道的说教。在我多年调整过的众多孩子案例中,大多数孩子懂得道理并不比家长少,往往有些家长把一些浅显的根本不用讲道理的事情,不厌其烦的变成一大堆道理与孩子沟通交流,结果把有理的变成了没有理,孩子所做的没理的事情却变成了硬道理。bu
孩子起床慢、穿衣慢、吃饭慢,家长总能与孩子讲道理、摆事实,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结果孩子的习惯没改成,却被反咬一口,家长落了个“太唠叨”的罪名。这个道理孩子比家长都懂,这一点不是家长用嘴去讲的,而是需要用行动,用家风去制约的。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夏季五点起床,穿衣、洗漱、整理床铺只有十五分钟,迟到一秒钟就得在广场的晨练中多跑三圈,每天早晨铃声一响,个个生龙活虎,井然有序,谁都不愿意落在后面;吃饭只有30分钟,到时间就会有值日生收拾碗筷桌椅,有些新来的孩子刚开始不适应,不出三天就变成习惯了。所以,家长对待这些事情最好少讲道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环境、工作特点做出变通性的安排。_fd
前不久一个家长领着一名五年级的孩子来到我的工作室,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尤其家庭作业的磨蹭让她操碎了心,道理说尽了,也沟通了,也交流了,可孩子就是不改。之后我与孩子交流后,安排他到我们的教室做一些题,十道题孩子做错了六道,基础知识差的不及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怎么能快起来!还有一些中学生,成绩已经在班里变成了倒数,数学、英语只能考二三十分,老师讲课多数听不懂,每天像个人桩似的戳在教室里活受罪。很多家长一脸的无奈,满口的怨言,嫌孩子不再与家长交流,如此处境的孩子没有谁不愿意去学好的,问题是,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中学的“课时”都安排的很满,孩子就是想去追,各科老师在课堂上都把时间占用了,一天又一天的白白浪费时间,苦恼、郁闷、自卑时刻都侵袭着孩子的心灵,这时候家长不管怎样为孩子讲道理,像个朋友似的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最终也很难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一些性情好的孩子就会变的常立志而不立长志,像个滚刀肉似的说话不算话,性情不好的就会拿起逆反的武器抵触家长的道理。所以,这时候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那些大道理,需要家长用爱心、用同情心倒出孩子的苦恼,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暂时休学、退级、请全职家教等)释解孩子心灵上的压抑感和自卑感。{n!~,
还有一种现象比较普遍,孩子本来非常聪明,他在学校适应老师的课堂教育,完全可以把当天的功课学会学懂,家庭作业属于家长检验孩子课堂学习效率的一种手段,总有一些家长耐心有加,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就开始灌输上学的道理:你应该上课好好听讲、不会的应该去问老师、你应该认真完成课堂作业……这些本应该做好的事情你讲的太多了,就会在孩子的脑子里产生逆向思维,最终起到相反的作用。还有孩子在写家庭作业时,家长一看孩子有不懂的就马上过去大献殷勤,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实这是对孩子大脑思维能力的替代,孩子没有了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学习过程中挫折,他就无法收获解决困难后为他带来的成就感,失去了成就感也就丧失了学习兴趣与激情,大脑越变越懒,刚开始属于虚心求教,后来就变成了与家长玩儿智商,学习时投机取巧、写作业不过大脑,一副懒洋洋的状态,家长傻忽忽自然而然的步入了陪读、陪写、陪算的教育误区!真是费力不讨好!近几年我所调整过的小学生多数属于此类型,培训和疏导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学会装傻、装笨,一些孩子上课不听讲,书上的例题都没看,一张口就问。我一般回答很坚决:“我也不会,你比我聪明,你试试,看一眼例题,分析一会儿,你很快就会弄懂,我相信你!”循序渐进,孩子的学习习惯逐渐会步入正规,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也会改善,有些孩子说我们是千里眼,能看到他们在教室里的表现。其实不然,我们只是运用责任自担的技巧,疏导他并建立学习中的责任感。_$Z:
还有一些家长一只手为孩子讲勤俭的道理,另一只手无节制的大把大把给孩子零用钱,购买高档的衣物,把学习与物质待遇挂钩,导致孩子的自我认知畸形,事事与家长讲条件、论人权,享用家庭财富属于家长对他的义务,富裕的家庭如此,不富裕的家庭也用孩子做活广告进行攀比。我遇到过这样一个中学生,爸爸每月工资不足900元,孩子与家长逛商场一张口要买800多元的一双品牌鞋,家长为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沟通交流了好一阵子,结果收获了孩子的不高兴!当家长的都心软,那能忍心看着孩子不快乐,第二天爸爸就从商场把那双鞋买了回来,没过一星期,因为孩子学习态度问题,妈妈为那双鞋唠叨了孩子几句,孩子反目从脚上脱下鞋摔在了妈妈面前:“谁让他给我买了,就挣那点钱买这么贵的鞋,纯粹发贱!”这位母亲泪水汪汪的说:“这个没良心的,他居然说我们发贱!”当然,我接触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太多太多,我希望大家从这些家长的无助和无奈中,深深的反思自己,我们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家风。lVv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渗透性,即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把孩子的幸福奠定在德行和良好的自我认知上,是惟一可靠的办法。所以,给孩子讲道理,做沟通交流一定要看在什么事情上,什么境域中,再好的教育理念,如果用在的场合不当,它就是一味毒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