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德国二战时期著名的坦克歼击车,自行火炮一览

 皖林 2012-06-29
德国二战时期著名的坦克歼击车,自行火炮一览
2008-07-21 18:13

StugIII 3式突击炮 E型

    Stug III - 3式突击炮/坦克歼击炮是二战中德军主力装备之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炮塔,它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所以德国各军工厂生产的数量非常高。

    1936年6月15日,军方要求开发一种装有75毫米或以上口径主炮的步兵支援车辆。1936/37年,埃克特Alkett公司制造了试验性的0系列。它一共制造了5辆,使用的是Pzkpfw III B型的底盘和低强度钢制的上部结构,装有24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 StuK L/24)。1940年1月,经过广泛测试和改进,3式突击炮A型(1系列)正式投产。1940年晚些时候它出现在法国战场,其优异的表现得到了肯定。作为一种步兵支援武器,它在攻击时的主要目标是碉堡、机枪阵地、反坦克炮阵地以及其他障碍物。那以后,3式突击炮参加了北非、俄国、诺曼底等地的作战,直到战争结束时还有它的踪影。开始时,3式突击炮编成突击炮营,后来编成突击炮旅,一般作为独立部队配属给集团军一级。只有精锐的国防军部队(如大德意志师)和武装党卫队(近卫师、帝国师、骷髅师)才在师一级编有突击炮旅。突击炮是作为一种进攻武器开发的(突击炮assault gun也可译作冲锋炮),但后来常被用于防御任务。晚期型号——Stug III (40)也装备了不同的猎坦克营(坦克歼击营)。1944年的时候,它常被用来代替Pzkpfw III, Pzkpfw IV, 甚至Pzkpfw V(豹式)装备坦克营。实践表明这是一个错误,但绝望的形势和总体上坦克的短缺使得这种做法成为必要。

“元首立刻确信“灰熊”突击炮绝对可以满足前线部队对此类装备的迫切需要。”——阿尔贝特·斯佩尔

--------------------------------------------------------------------------------


1942年早期,埃克特Alkett公司被要求在克虏伯Krupp公司的协助下开发一种新的突击炮(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原型车在Pzkpfw IV式坦克的改进型底盘上开发。由于以前所有的类似车辆如42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Sd.Kfz. 142/2和33型150mm自走重步兵炮Stug 33等都被认为是“临时措施”,阿尔贝特·施佩尔下令发展的这种突击炮成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Stug 33实际上可以被认为是“灰熊”的直接祖先。在1942年10月2日的会议上,施佩尔发布了新的突击炮计划。1942年10月14日,该车的设计向元首做了展示。希特勒根据设计,立即下令必须在1943年春天完成40到60辆这种突击炮(有说法认为这是考虑到1943年春将列装的“斐迪南”驱逐坦克的数量,很明显希特勒希望将这两种武器配合使用)。新的突击炮采用4式坦克的底盘,装备一门43型12倍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150mm StuH 43 L/12),由斯柯达Skoda公司在sIG 33炮的基础上开发。同时,希特勒还要求在这种车辆上配备210mm或220mm重迫击炮, 但这个计划从未实现过。1943年2月,斯柯达公司完成了新的IV式突击炮Sturmpanzer IV(也被称为43式突击炮Sturmpanzer 43)的原型车。

 


IV式突击炮的原型车
很快陆军就订购了60辆IV式突击炮。1943年3月,生产完成了6辆;4月底时完成了另外40辆;5月完成了14辆,第一批制造任务完成。所有60辆突击炮都使用了翻新的IV式坦克底盘(60辆初期型中,52辆使用IV式坦克G型底盘;8辆为E或F型),同时也作出了在未来生产中全部使用翻新底盘的决定(到战争结束时,这种突击炮的生产主要使用了翻新底盘,但也有一部分使用了新底盘)。这些车辆通过了广泛的测试,同时由于前线部队的急切需求,希特勒下令开始IV式突击炮的正常生产。4月14日,全部的成品都转属古德里安将军(当时的装甲兵总监)直属(!)。60辆产品中,50辆送到前线,10辆作为后备储存。5月4日,希特勒的瞎指挥又开始了:他命令将突击炮的战斗室和车体制作为可分离式,理由是“便于修理”。考虑到乘员的生命安全,该命令没有被执行。1943年5月15日,IV式突击炮正式向第三帝国的领导人们做了展示。

IV式突击炮初期生产型第38号车(照片请点击放大)

“灰熊”的车体由奥地利的斯太尔-戴姆勒-布福公司的尼伯龙根工厂制造,战斗室由杜尔斯堡市的克虏伯公司埃森兵工厂制造,火炮来自捷克的斯柯达工厂。按计划全速生产应该在1943年5月下旬开始。初期生产型的主要问题是重量:12倍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对于IV式坦克底盘来说显然过于沉重,行走装置明显超负荷。而且头重脚轻的整车重量分布也带来了许多其他问题。另外引擎功率不够,耗油量极大。150mm炮的球形底座安装在100mm厚的前装甲板上,但初期生产型缺少一挺车体机枪,使它很容易成为反坦克步兵的猎物。作为补救,通常一挺MG34机枪会配备在车体内以提供近战防御。初期生产型由四人车组操纵而不是通常的五人,装填手还负责承担无线电操作员的工作。第一批生产的IV式突击炮还有许多由于捷克工人的颠覆活动带来的机械问题。

大多数初期型号都在库尔斯克会战及其后的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斯特Dneprstroy等地的战斗中损失了,特别是在一个叫Himmelreich的小村庄战斗中损失极大。10月进行了萨波罗季防御战,直接和T34交手(!)。一共大约损失了20辆。


1943年秋季,第216突击炮营的IV式突击炮在意大利。
(初期生产型)
1943年10月,根据反馈开始了对上部车体(包括观察镜)和火炮的改进(主要是减轻重量),还恢复了五人车组。1943年12月,新的较轻火炮研制成功,命名为43/1型12倍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150mm StuH 43/1 L/12)。直到那时,全速生产才正式开始。这种以IV式坦克H型为底盘的突击炮称为中期型,至1944年4月共生产了60辆。1944年1月,IV式突击炮正式获得了“灰熊Brummbaer”的命名。许多初期型也被改装成了中期型。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杀手♂ 2007-6-15 23:26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德国军事】德国二战时期著名的坦克歼击车,自行火炮一览


IV式突击炮“灰熊”
(中期生产型)
1944年中,“灰熊”的上部车体再次为提高防御性能而作了改进。这种设计的IV式突击炮生产一直持续到1945年3月。晚期生产型的“灰熊”装备了一挺球形安装在前装甲板上的MG34车体机枪(从虎式坦克的车体机枪改进而来),改善了近距离作战性能。炮身和整个上部车体的外形都为了减少车高而作了改动。晚期生产型还装备了裙板,表面经过“Zimmerit”(防磁涂料)处理,以减小苏军大量使用的磁性防坦克手雷的危害。车体上还有新的指挥塔和防空机枪。经过这么多改进的晚期生产型“灰熊”大大超越了它的前辈们,成为德军装甲兵手中的利器。另外这种“灰熊”都建造在IV式坦克H型和J型的底盘上。


“灰熊”在战场上

1943年3月到1945年3月,一共有298辆(一说306辆)IV式突击炮“灰熊”被制造出来。这些车辆全部使用了翻新的或新建的IV式坦克底盘,许多家分包商提供的部件均在德国埃森工厂Deutsche Eisenwerke进行组装。

“灰熊”还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战斗室内的狭小空间,不到40发的150mm炮弹只给五人车组留下了很少的操作空间,所以身高较高或体胖的乘员显然不适合这种车辆。IV式突击炮为街道巷战而设计,在对付步兵掩体、战壕和建筑物以及坚固碉堡方面非常有效。

小部分中/晚期生产型的“灰熊”还被用作指挥车,配备了额外的电台和天线,编号Bef.Stu.Pz.IV。克虏伯公司还计划过用“灰熊”的底盘和车体建造一种IV式自行反坦克炮,装备4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 L/71),但一共只造了一辆原型车。



法国塞缪尔战车博物馆的IV式突击炮“灰熊”(晚期生产型)
IV式突击炮“灰熊”的第一次露面是在1943年夏季随第216突击炮营(陆军中校荣根费尔德(Jungenfeld)的第656重型猎坦克团的一部分)在库尔斯克作战。荣根费尔德在库尔斯克会战后获得骑士十字勋章,在随后的哈尔科夫作战后晋升上校。第216突击炮营后来活跃在意大利的安奇奥战线。后来另外三个突击炮营——第217、218和219突击炮营组建后分别在东线和西线活动,每营装备46辆“灰熊”和85辆其他车辆(如SdKfz.9装甲车等),他们在前线一直作战到战争结束。“灰熊”还装备了一个特殊单位——第218连级特遣队(Kompanie z.b.V. 218),出现在镇压华沙起义的德军部队中。“灰熊”在部队中还另有一个外号“斯图帕(Stupa)”。



IV式突击炮“灰熊”指挥型(晚期生产型号)
今天,这种有趣的IV式突击炮“灰熊”(晚期生产型)还可以在法国塞谬尔战车博物馆和德国蒙斯塔战车博物馆中看到。

根据在东线早期战斗的经验,德军发现自己缺乏跟得上装甲部队前进速度、能提供及时火力支援的“移动炮兵”支持。1941年晚些时候,军方作出了在3式坦克(Panzer III)底盘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榴弹炮载运车的决定。1942年早期,一辆在3式坦克(Panzer III)底盘上安装带有炮口制退器的105mm leFH17型榴弹炮的原型车完成了。由于当时已决定将采用4式坦克(Panzer IV)底盘,这个设计没有被接受。但总体设计思想得到了肯定,所以很快一辆在4式坦克(Panzer IV)底盘上安装105mm leFH17型榴弹炮的原型车被制造出来了。1942年7月,军方又要求采用威力更大的不带炮口制退器的150mm sFH 18 L/30型榴弹炮配合埃克特Alkett公司发展出的新底盘Geschutzwagen III/IV,它结合了3式(主要是J型)和4式坦克(主要是F型)的部件。开始时,“野蜂Hummel”是作为一种过渡期的方案,准备用到新的自行火炮专用车体/平台开发出来为止。为了提供足够大的战斗室,底盘被少许延长,引擎从以前的位置(车体后部)向中间移。这种Geschutzwagen III/IV底盘还用于“犀牛Nashorn”自行反坦克炮。1942年年底时,由埃克特Alkett公司设计、德国埃森工厂Deutsche Eisenwerke制造的第一辆“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生产完成。至1944年,德国埃森工厂共制造了666(一说724)辆“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和150多辆“野蜂Hummel”弹药载运车。

Munitionstrager Hummel- “野蜂”弹药载运车

“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弹药(只能携带18发150毫米炮弹),为解决这个问题,1943年制造了大约157辆“野蜂Hummel”弹药载运车。战斗室中设置了特殊的弹架,原来顶部的开口被一块装甲板遮住,很重要的一点是“野蜂Hummel”弹药载运车在必要时仍可以搭载榴弹炮,而且这种改动在野战工厂就能完成。1944年早期,为给驾驶员和机电员更大的空间,重新设计了车体前部结构(特别是驾驶室部分)。“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顶部敞开的战斗室仅依靠帆布来遮蔽风雨,而且缺乏一挺车体机枪,通常一挺MG34或MG42机枪会配备在车体内以提供近战防御。1944年11月1日,有过在“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车体上改装380毫米火箭炮的计划,但后来被“突击虎Sturmtiger”计划所取代。第一批100辆“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在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中接受了考验,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产品。它们装备了各级装甲炮兵单位,在前线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事实证明了这个“过渡期的方案”是一种对德军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武器。

1941年冬天,德国设计师们决定在3式或4式坦克(Panzer III/Panzer IV)的底盘上发展新的自行反坦克炮,但由于车体结构并不适合,这个设计没有通过。同时埃克特Alkett公司发展出的新底盘Geschutzwagen III/IV,它结合了3式(主要是J型)和4式坦克(主要是F型)的部件,被认为很适合作为新的自行反坦克炮底盘。

1942年2月,埃克特Alkett公司在Geschutzwagen III/IV的底盘上装备了4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 L/71),设计定名为"Hornisse" (大黄蜂)。1942年晚些时候,这种车体还被用于“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编号Sd.Kfz.165)。引擎被移到中间,车体被延长以容纳长身管的88毫米反坦克炮,同时还可以平衡整车的重量分布。由于火炮的巨大重量和车体承载能力的限制,乘员组只能受到轻型装甲的保护。1942年10月,整车模型向希特勒本人做了展示,得到了批准,他还希望生产能于1943年5月开始。

1944年早期,驾驶室前装甲板的布置在生产中有了变动,火炮也变为43/1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1 L/71),这样该车就有了两种不同的型号。1944年2月24日(一说27日),希特勒下令将第二种型号命名为"Nashorn"(犀牛)。“大黄蜂”和“犀牛”除了驾驶室前装甲板的布置和火炮型号外没有任何区别,而这两点变动都是无关紧要的。尽管缺少装甲防护,二者都为威力强大的88毫米反坦克炮提供了急需的机动性。战斗室的有限空间使载弹量受到限制,通常在24-40发之间。“大黄蜂”和“犀牛”顶部敞开的战斗室仅依靠帆布来遮蔽风雨,而且缺乏一挺车体机枪,通常一挺MG34或MG42机枪会配备在车体内以提供近战防御。从1943年2月到1945年3月,由埃克特Alkett公司设计、德国埃森工厂Deutsche Eisenwerke制造的“大黄蜂”和“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产量很低,分别为20辆和474辆。

这两种型号的自行反坦克炮都装备了重型坦克歼击炮营,第一次作战是跟随第655重型坦克歼击炮营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它们表现得很成功,所以以后一共装备了6个这样的重型坦克歼击炮营,出没在各条战线(例如1944年第525重型坦克歼击炮营在意大利战线作战)。最后它们逐渐被威力更大、防护更好的自行反坦克炮如Jagpanzer IV(4式自行反坦克炮)和Jagpanther(猎豹)所取代,但它们的战史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也是唯一在欧洲战场上摧毁过美军新型的M26“潘兴Pershing”重型坦克(配备长身管的90毫米坦克炮、重型装甲防护)的武器。1945年3月6日,一辆美军第3装甲师的M26在250米的距离上被一炮击毁,这个“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杰作发生在Cologne以北的Niehl镇。

4式自行反坦克炮是在3式突击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更新的一个产品,准备用来取代它。1942年12月,作出了在Pzkpfw IV-4式坦克的底盘上发展出一种新的装备75毫米炮的自行反坦克炮的决定。设计开始于1943年早期,在1943年5月13日,沃马格(Vomag)公司完成了一个木制模型,向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做了展示。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一种自行反坦克炮,第一辆原型车于1943年10月完成。1943年12月,Jagdpanzer IV - 4式自行反坦克炮正式定型,沃马格(Vomag)公司被要求立刻开始生产。1944年1月,第一辆正式生产车离开了生产线,它使用的是改进过的F型4式坦克的(短)底盘,并被命名为F型4式自行反坦克炮,编号Sd.Kfz.162。早期预生产型装备的是身管较短的39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3)而且不带炮口制退器,后期预生产型和量产型装备的是39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且带炮口制退器。两种型号的火炮都只能向左侧或右侧偏转10度。同时早期型号安装有两挺 7.92mm MG42机枪而后期型号仅安装一挺。开始时,计划在4式自行反坦克炮上安装KWK公司的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坦克炮(75mm KwK 42 L/70,与豹式坦克的主炮相同),但由于生产上的问题,最终采用了39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3)来代替。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装甲倾斜度很理想,为四人乘员组提供了非常好的防护。 4式自行反坦克炮首先装备了猎坦克营(坦克歼击营),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是1944年与赫尔曼·戈林师一起在意大利作战,低矮的外形、良好的机动性、强大的火力使它成为盟军的可怕对手。编号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的生产结束于1944年11月。随着生产的进行,各种改动使不同时间生产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看上去有些微小的差别。1944年9月,还曾经试验过刚性连接方式安装的39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共制造了两辆原型车,但实验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最后没有采取这种安装方式。(试验没有白作,最后“追猎者”坦克歼击车Jagpanzer 38(t) Hetzer采用了这一方案。)当编号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生产结束时,还有26辆车体未经使用,最后都被改装成其他特种车辆了。


编号Sd.Kfz.162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
1944年8月,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开始被安装在车体上以取代旧的39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39 L/48),主要目的是加强火力(装甲穿透力),新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编号为Sd.Kfz.162/1。也曾经试验过在车体上以刚性连接方式安装42型70倍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75mm PaK 42 L/70),但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新车大体上没有太大变化,但采用了新的H型4式坦克的底盘,装甲厚度增加到80毫米。加长的身管和加厚的前装甲使得车体前部重量太大,整车的机动性和操作性能也明显下降。其实4式自行反坦克炮(其他突击炮/无炮塔坦克也一样)最主要的缺点是由于缺乏炮塔,开火时一定要将车头对准目标,使操作很困难,也容易暴露目标。1944年12月时,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彻底取代了以前的产品,在沃马格(Vomag)公司一直生产到1945年3月(4月?)。随着生产的进行,各种改动使不同时间生产的这种4式自行反坦克炮看上去也有些微小的差别。沃马格公司生产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被命名为Jagdpanzer IV/70(V) (V代表(Vomag)公司),也有人干脆叫它V/70型4式坦克(Panzer IV/70(V))。编号Sd.Kfz.162和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经常安装有装甲裙板(Schurzen)以提高防护性能。


埃克特(Alkett)公司生产的Jagdpanzer IV/70(A) / Sd.Kfz.162/1的原型车
1944年8月,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也被安排在埃克特(Alkett)公司生产,他们的产品代号是Jagdpanzer IV/70(A) (A代表(Alkett)公司)。尼伯龙根工厂Nibelungenwerke负责将经过微小改动的沃马格(Vomag)公司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Jagdpanzer IV(V)上部结构直接安装在未加改动的H/J型4式坦克(Panzer IV' Ausf H/J)底盘/车体上。埃克特(Alkett)公司的设计使制造更容易,但同时也意味着车高的增加。 同样随着生产的进行,微小的差别也出现在不同时间生产的这种4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生产一直持续到1945年3月,它也被称作Jagdpanzer IV/70(A)“暂时解决办法”( "Zwischenlosung"),也有人叫它A/70型4式坦克(Panzer IV/70(A))。1944年11月,克虏伯Krupp公司计划改进编号Sd.Kfz.162/1的4式自行反坦克炮以装备43/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3 L/71),但看上去不太可能(前重后轻,行使、操作严重不便),这个计划始终只停留在设计阶段。由于它们的重量(分布不均), 4式自行反坦克炮转弯时摇摇摆摆,所以驾驶员们给了它一个外号:“古德里安的小鸡/鸭子”("Guderian's Chicken / Duck")。

1942年,克虏伯-古森Krupp-Gruson公司设计了这种非常有趣的自行榴弹炮(德国人叫它Waffentrager-武器载运车),使用的是埃克特Alkett公司发展出的新底盘Geschutzwagen III/IV,它结合了3式(主要是J型)和4式坦克(主要是F型)的部件。它拥有可360度回转的炮塔,而且此炮塔可以非常简单地用车后部安装的吊车卸载下来。卸下来的炮塔可以用车上携带的拖车拖在车体后部行军,也可以安放在一个准备好的混凝土平台上作为装甲碉堡使用。没有炮塔的车体可以用来运送弹药或执行其他运输任务。

 


“蝗虫”(10)自行榴弹炮的炮塔正在卸除


卸除炮塔后的“蝗虫”(10)自行榴弹炮正在行军
原型车的炮塔上安放了一门18/1式28倍口径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105mm leFH 18/1 L/28),投产后准备使用一门43式28倍口径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105mm LeFH 43 L/28)。它的五人乘员组受到10-30毫米厚的装甲保护。原型车使用的是12缸、360马力的马巴赫Maybach HL90引擎,投产后准备替换为12缸的马巴赫HL100引擎。底盘基本与“野蜂Hummel”自行榴弹炮的一样。1942-43年间,克虏伯公司仅仅只造了3辆原型车(生产流水号582501 - 582503),取名为“蝗虫”(10)自行榴弹炮。但是从未正式投产过。


正常状态的“蝗虫”(10)自行榴弹炮
同时克虏伯公司的竞争对手波尔舍公司也在德国埃森工厂Deutsche Eisenwerke制造出了一种类似的自行火炮,使用的是相同的底盘,装备18/40/2式28倍口径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105mm leFH 18/40/2 L/28)。斯柯达Skoda公司也有类似计划,使用T-25中型坦克或VK 1602“豹式Leopard”样车的改型作为底盘。最后还有一种用Pzkpfw V“豹式”坦克底盘发展“蝗虫”(15)自行榴弹炮的计划,但只停留在了纸面上。

试验场上的

“蝗虫”(10)自行榴弹炮

总的来说,整个“蝗虫”(10)自行榴弹炮的计划就是为了尽力给炮兵火力提供足够的机动性,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担负起固定火力点的角色。最终德军还是选用了“野蜂Hummel”150毫米自行榴弹炮和“黄蜂Wespe”105毫米自行榴弹炮来承担机动炮兵的任务,当然没有移植可拆卸式炮塔的概念不免有一些遗憾(多好玩^_^)。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基于38(t)坦克的底盘上研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制的最后一种坦克歼击车。古德里安于1943年3月提出研制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建议,以弥补德军反坦克能力的不足。德国陆军兵器局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943年12月下令研制“战斗全重为13t的38(t)轻型突击炮”,并且明确规定,这种轻型突击炮和38(t)坦克零部件的通用性要达到80%,由捷克的BMM公司负责研制。BMM公司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第一辆样车,随着一系列车体改装工作的进行,“80%通用性”这一指标便无法实现了。1944年4月20日,有20种新型坦克歼击车参加了希特勒生日进行的兵器展示,希特勒大喜过望。同年6月19日,这种坦克歼击车被命名为“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从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产了2584辆。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外部特征很明显,它的一直到顶的车体首上甲板及两侧的斜甲板,突出的火炮防盾和火炮轴线明显偏右,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它认出。“追猎者”的主要武器是一门75mm的火炮,炮弹有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车内还有冲锋枪一挺,手榴弹50枚,用于进行近战。
虽然德军装备了两千余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但是由于它是轻型反坦克炮,又是战争后期才投入使用的,根本无法阻挡如潮水一般涌向德国本土的苏军和盟军坦克集群,所以“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战期间瑞士军队就在38(t)的基础上研制过自行反坦克炮,二战结束以后,从1947-1952年,瑞士又从捷克进口了158辆由“追猎者”改装的坦克歼击车`,定名为G13自行反坦克炮,它在瑞士陆军中一直服役到1970年。

Marder系列是二战德军最早大量装备的坦克歼击车,尽管它的产生有很大的应急的成分,而且作为过渡车型在1944年就停产,还是有近三千辆Marder系列装备了若干“装甲反坦克营”(Panzerj?gerabteilungen)配属于坦克师和机械化师。更重要的,Marder系列确立了德国坦克歼击车的发展方向,并为建立相应的部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德国人制造了近万辆各型坦克歼击车,留下了一个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武器家族。

在入侵苏联以前,德国人已经制造了少量的坦克歼击车,但这些产品的表现默默无闻。它们的反坦克战绩甚至比不上客串的III号突击炮。T34坦克的威胁使得德军迫切需要火力更猛的反坦克武器。在仿制T34失败后,德国人迅速找到了一个替代方法:将T34主炮或相似的长身管75mm炮装在自己的坦克底盘上,作为支援武器协同装甲部队作战。于是几种型号的Marder几乎在同时投入生产。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现有设备拼凑而成。MarderI,II的威力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80-90mm的装甲,而到了MarderIII,这距离已经达到2000米。

Marder I / Sd.Kfz.135:在三种不同的法国坦克底盘上装上了德国人的75mm Pak 40 L/46 火炮。1942年到1943年生产了204辆

全重: 8200kg
乘员: 4
引擎: DelaHaye 103TT
最大速度: 34-38km/h
公路行程: 135-150km
越野行程: 90km
在油量: 111升
车长: 5.38m
车宽: 1.88m
车高: 2.00m
火力: 75mm Pak 40/1 L/46 + 1 x 7.92mm MG34
备弹量: 75mm - 40 7.92mm - 600
装甲: 5-12mm

Marder II / Sd.Kfz.131:在II型坦克底盘上加装75mm Pak 40/2 L/46火炮,1942年6月到1944年3月共生产了576辆,另有75辆由II号坦克改装。

全重: 10800kg
乘员: 3
引擎: Maybach HL 62 TRM
最大速度: 40km/h
公路行程: 190km
在油量: 200升
车长: 6.36m
车宽: 2.28m
车高: 2.20m
火力: 75mm Pak 40/2 L/46 + 1 x 7.92mm MG34
备弹: 75mm - 37 7.92mm - 600
装甲: 5-30mm

Marder II / Sd.Kfz.132:在II型坦克底盘上加装经过改进以适应德国弹药的T34/76的76.2mm Pak 36(r) L/51 火炮。弹种与Pak40系列相同。1942年4月到1943年6月共生产了201辆。

全重: 11500kg
乘员: 4
引擎: Maybach HL 62 TRM
最大速度: 55km/h
公路行程: 220km
越野行程: 140km
载油量: 200升
车长: 5.65m
车宽: 2.30m
车高: 2.60m
火力: 76.2mm Pak 36(r) L/51 + 1 x 7.92mm MG34
备弹: 7.62mm - 30 7.92mm - 900
装甲: 5-30mm

Marder III / Sd.Kfz.138在PzKpfw 38(t) Ausf H/M底盘上加装
7.5cm PaK 40/3 火炮。这是产量最大的一型,共生产了近1400辆。

Ausf H Ausf M
全重: 10800kg 10500kg
乘员: 4 4
引擎: Praga EPA/2 Praga AC
最大公路速度: 35km/h 42km/h
越野速度: 24km/h
公路行程: 240km 185km
越野行程: 140km
在油量: 218升 218升
车长: 5.77m 4.95m
车宽: 2.16m 2.15m
车高: 2.51m 2.48m
火力: 75mm Pak 40/3 L/46 + 1 x 7.92mm MG37(t)
备弹: 75mm 38/7.92mm 1200 75mm 27/7.92mm 1200
装甲: 8-50mm 8-20mm

Marder III / Sd.Kfz.139:在Panzerjager 38(t) 底盘上加装76.2mm Pak 36(r) L/51火炮。42年4月到当年11月共生产344辆,
另有19辆在43年改装。估计这一型逐渐被Marder III 138代替了。

全重: 10670kg
乘员: 4
引擎: Praga EPA或Praga EPA/2
最大速度: 42km/h
公路行程: 185km
越野形成:140km
载油量: 218 litres
车长: 5.85m
车宽: 2.16m
车高: 2.50m
火力: 76.2mm Pak 36(r) L/51 + 7.92mm MG37(t)
备弹: 7.62mm - 30 7.92mm - 1200
装甲: 10-50mm

这几个型号的差别不是很大。全重都在10吨出头,属于轻型履带战车。而且都重火力而轻视防护。表现在不仅装甲薄弱,而且战斗室是开放式的,并且很高。这一系列作为德国坦克歼击车的先驱,一举确立了坦克歼击车的发展方向:小车带大炮。具体来说,Marder用轻型坦克的地盘带中型坦克的炮,犀牛和猎豹用中型坦克底盘带重型坦克的炮(令人兴奋的71倍口径88mm Pak43)。

尽管如此坦克歼击车的发展还是可以找到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Marder-〉犀牛-〉象,第二个阶段是追猎者-〉猎豹-〉猎虎。以1943年为分水岭。在第一个阶段当中,突出的特点就是战斗室巨大并靠后,以支持重而长的主炮。到了象式被发展到了顶峰,Marder和犀牛都装甲薄弱,完全难以抵挡大多数坦克的正面一击。我个人推测,由于库尔斯克战役的迫切需要,而且又有波尔舍公司那90个现成的重型底盘,因此顺理成章地大幅度加强装甲,就产生了象式。

实际上加强坦克歼击车装甲的需要早在1942年就已经提出,经过两年的研制,到44年IV号歼击车,猎豹,追猎者和猎虎才开始生产,而产量最大的又是威力最低的IV号,此时面对蜂拥而来的盟军坦克,包括苏联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这些新型的坦克歼击车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尽管我毫不怀疑它们击毁盟军坦克的效率,但它们和虎式豹式这些装甲利器势单力孤而又缺乏必要的保障,这对战争的进程已经影响不大了。

而此时,尽管还有不少Marder系列在役,但以它们薄弱的装甲,和1000米不到100mm的穿透力已经无法作为真正的坦克歼击车存在了,此时苏军大量装备的T34/85坦克的正面装甲已达110mm。实际上,由于豹式和虎式的出现,Marder已经不再是反坦克的主力(好可怜,名字叫坦克歼击车,造出来不久就不是反坦克主力了。)这恐怕是德军装备最多(跟IV号歼击车差不多)而又最默默无闻的坦克歼击车了。

Ferdinand自行突击炮又称“象”式坦克歼击车。该种歼击车的底盘在“虎”式坦克底盘研制的时候就已经有了。1941年5月26日,德国军方决定研制新型重型坦克,研制的代号为VK4501,由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竞争,后来亨舍尔公司的样车VK4501(H)被军方选中,定型后便是“虎”式重型坦克。而波尔舍公司的VK4501(P)样车已经生产了90辆,公司的总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向希特勒建议将这些底盘改装成重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1942年9月26日,希特勒批准了这一建议。随后,波尔舍公司利用VK4501(P)的底盘生产出90辆重型突击炮,最后命名为“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后来又改称为“象”式坦克歼击车。
“象”式坦克歼击车装备有一门88mmPak43/2型火炮。首次使用就是在库尔斯克战役,德军装备了两个“象”式坦克歼击车营,分别是第653,第654装甲营,各营下辖“象”式坦克歼击车45辆。在会战第一天的进攻中“象”式坦克歼击车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由于这种坦克歼击车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设置自卫的机枪和一些机械问题,在突破苏军的防线后被苏军的步兵摧毁了。为了可以射击靠近它的苏军士兵,德军临时采取了在车体后部搭载装甲掷弹兵的方法,不过这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人员的巨大伤亡。尽管如此,“象”式坦克歼击车还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摧毁了苏军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并在德军进攻阶段取得一定的突破。可以说是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威力最大的一种坦克歼击车了。库尔斯克会战后剩下的50辆车都装上了MG34型7.92mm机枪,由机电员操纵射击。其后,“象”式坦克歼击车还参加了苏德战场上其它的战役以及在意大利的战斗。
“象”式坦克歼击车火力强大,防护性能超群,但是机动性却较差,而设计思想上的大胆创新,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使“象”式坦克歼击车确立了它在世界战车史上应有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