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艰难的川藏路之--鲁朗至通麦(16)

 菊苑杂谈 2012-07-05
鲁朗—排龙—通麦

  8月3日:行驶367公里,总开支1219元,入住林芝地区波密县波密宾馆
  在鲁朗石锅王客栈吃过午饭后,于14点57分发动车辆,驶离饭店停车场,穿过鲁朗小镇的街道,往川藏线上的波密县城进发了,因为今晚要入住距离此地160多公里远的波密宾馆。
  

据说从鲁朗镇到波密县城的道路非常危险,特别是排龙村至通麦镇不到20公里的路段,连年塌方不断。不是山体滑坡,就是路基空陷,如果路遇道路中断,想调头回来都找不到比车身长度宽的路段实施调头,这段路被驴友形容为天下最危险的生死线。
  有北京的驴友奉劝我不要在这个最危险的时期走川藏线,果真想走川藏线也要错过七八月份的雨季,选择五月前或十月后,比较安全。
  正当我在徐州踌躇满志、信心百倍一切准备完毕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于2011年7月13\14日新闻中报道了如下的新闻:
  


川藏线最美风景318国道因新都桥、雅江、理塘等多处泥石流中断。
  万康华西都市报记者7月13日20时报道:
  ●截至昨晚,国道318线约68公里路段、20处路基被山洪冲毁,还有2处路基遭受山体滑坡及塌方●雅江县电力中断,全县停水,目前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踪,被困群众已全部解救
  从12日开始,甘孜州多地遭遇特大暴雨,持续暴雨造成多处灾情。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当地政府部门获悉,暴雨酿成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险情,使国道318线新都桥、雅江、理塘等段多处被冲毁,交通完全中断,当地正组织全力抢通。
  险情接二连三>>>
  雅江段道路全中断
  昨早6时左右,大雨造成318国道雅江70公里到73公里段突发泥石流,道路被中断,这里变成“国道孤岛”。昨晚9点,雅江县消防大队大队长汪骑说:“该段道路已完全中断,政府已发布通告,疏导两侧的车辆就近安置。”
  截至昨晚,国道318线东俄至海子山公路改建道路,在前夜到昨日凌晨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造成雅江县城国道318线27公里加135米处至95公里处,约68公里路段、20处路基被山洪冲毁,还有2处路基遭受山体滑坡及塌方,坍塌达2万方土方量,东海路已全面中断,保守估计在14日能抢通。
  雅江全城停水停电
  昨晚10时,暴雨造成泥石流等灾情,已造成雅江县电力中断,全县停水。目前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踪。另外,记者核实得知,昨日下午,雅江当地一家液化气瓶仓库被洪水泥石流冲毁,导致大量液化气瓶被冲进雅砻江,当地公安、消防正投入此项抢险。据央视报道,被冲走的液化气瓶为1500只。
  救援惊心动魄 >>>
  桥梁被冲毁,合力营救受困工人
  除了雅江县,康定县也连降暴雨,造成全县河水水位超出警戒水位1米多。昨日中午,著名旅游胜地新都桥处的泥鳅河水位突涨,造成泥鳅河沙场通往河岸唯一的桥梁被冲断。
  桥梁冲断时,沙场有2名工人未能及时撤离,结果被困在一座孤岛上。消防官兵利用射
  绳枪将小绳射到孤岛上,利用小绳将救生保险绳引导到孤岛,并随即将救生衣和轮胎顺着绳子送到对岸,被困人员穿上了救生衣。围观群众和部分游客纷纷上前参与救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位被困者成功获救,1小时40分钟后,第二名被困人员被营救上岸。
  游客躲孤楼石头上写求救电话
  昨天早上7时,雅江县公安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四名雅安游客被困在雅江至理塘县71公里处的路边四层小楼上。
  雅江县消防大队刘真夕告诉记者,他们派出16名消防员火速赶往现场,凶猛的泥石流已侵袭国道路面。泥石流来势凶猛,把道路上的20多台轿车全部卷走,所幸车上的人都及时下车,没有人员伤亡。
  消防人员对4名游客展开救援。泥石流已冲垮了小楼的大部分外墙,泥石流裹着石块滚滚而过,现场轰鸣声不断,救援人员大声喊话,被困游客根本无法听清。情急之下,一名被困男子把手机号写在一块石头上,使劲扔到消防员手中。
  通过通话了解清楚情况后,消防员立即部署救人,他们先用射绳枪把绳子射到楼顶,四人赶紧接住固定好,然后一名消防员通过绳子横渡到楼顶。中午12点过,四人被全部成功救出。
川藏公路这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虽然打乱了我的出行计划(原计划是经川藏线进藏的,后改道青藏线进藏了),但也等于提前向我做了预警,万一等我过了成都到达雅江县城再发生泥石流等灾害,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啦。
  正因为这些自然灾害发生在我出行前不久,所以,当我那些亲爱的朋友们在得知我从林芝没有返回拉萨,而是继续沿着川藏线东行的时候,都纷纷打电话给我,劝我调头走青藏线回归,不要走川藏线。他们在电话中提醒我:“看中央台气象预报,最近时期川藏线沿途还要下雨,不能走就在县城住下吧,哪怕是耽误行程也不要紧,生命攸关啊”;“你真够大胆的,一家子在一辆车上走川藏公路”。我感谢完那些关心我的朋友后,放下手机,跟老婆调侃道:“反正已经踏上了生死川藏线了,就闯一闯吧,万一遇到灾害发生,大不了丢个车子,凭借我的聪明智慧,即使我牺牲了也要保住你和孩子的生命安全。不走川藏线,一生遗憾啊。现在是川藏线最危险的季节,单车独闯川藏线就一生无憾了。”其实我也不是盲目的冒险,从拉萨去雅鲁藏布大峡谷途中,路过百巴镇停车吃午饭的时候,与邻桌从成都方向过来的自驾游驴友交流过,从对方那里得到川藏线已经全线通车的消息后,才敢如此冒险的。老婆儿子听完我的分析和决策后也都给我打气,使我更加坚定地踩下油门踏板,向那生死线挺进……
  车辆驶出鲁朗小镇街道后约几公里,国道318又把我们引入了茂密森林的峡谷之中。

15点42分刚驶过拉月村后不久,左侧塌方的一处山体,还在往下滚落石块,瞅准石块滚落的时间空隙,加大油门闯了过去。
  驶过拉月村沿着川藏线拐了一个大弯后,眼前的景色把我们震撼得连大气都不敢喘息了,唯恐那高高的山脉连同原始森林把我们窒息而死:左-前-右三个方向被三面雄伟的高入云天的山坡夹持着,想看天空的话,必须仰直脖颈把目光垂直向上才能见到位于头顶的一小片天空,加上阴雨的潮湿和原始森林的气魄,我们被这浩大的场景震撼着、压抑着,耳朵也好像乘飞机刚刚降落机场那样沉闷哑然,就感觉外界是如来的仙境,所以我们凡人就听不到任何声响了。
  无意存盘的车载视频记录仪是超广角镜头,回看记录下来的视频无法感受那高大震撼的视觉效果,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悟到自然界的强悍和人的渺小、脆弱。置身如此环境之中,就会有超脱世俗的灵性,名誉、金钱、权利的纠缠立马被扫荡殆尽,难怪那些得道的高僧、奇人都会把居所安置在高山深谷之中,这里确实能涤荡人的心灵,不被世俗玷污。

由于耳膜受到压迫,对外界感知沉闷,遂将车窗玻璃降下,放松油门踏板缓速前行。就在外界空气涌入车内的一瞬间,我们忽然觉得心旷神怡、神情爽朗,原来是富氧的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作用于血液的效应,如此美妙的环境,就多享用一会儿吧。随着车轮的滚动,我们在这天然的氧吧里免费的受用着。不一会,国道的右前方出现一块巨石,被人工劈开后雕刻八个大字“雪域江南 天然氧吧”。看来我的判断与本地人不谋而合啊:刚想对妻儿说这是个天然氧吧,就遇到了这八个大字。你看这事闹的,想显摆一下我的判断都不能让我提前表现一下,哈哈。
15点44分驶过105大桥后,川藏公路的柏油路就变成湿滑泥泞的土路了。车轮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极易打滑,加上拉月曲的水面有时比公路路面凹下数米,形成一个陡峭山崖的状况,不得不减低车速,小心驾驶。
   柏油路到前方20公里限速路牌结束,泥泞的土路开始了。
  车辆刚踏上土路,就开始颠簸震动起来,立即轻点刹车,再次降速以减轻震动。


  随着G318国道的延伸,泥泞的川藏公路也越来越窄,大部分路段仅能容下单车通行;拉月曲的河水也越发湍急,隔着车窗玻璃就能听见激流的水响,河面也越来越宽了;小雨点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敲击着挡风玻璃,天空在阴沉的气氛中显得灰蒙蒙的;云朵紧贴着山脚一动不动,心中不禁问起那低沉的云朵:你是被湍急的水响掩盖了我们产生的杂音,还是被这压抑的气氛闭塞了听觉,而没有感觉我们的到来呢——总该舞蹈一番以示迎候吧。


  在到达排龙乡排龙村之前,又出现过一次遮蔽天日、三面耸立的高山峡谷之浩大壮观场景。

  到达排龙村之前国道被山上泻下的雨水冲出一个豁口,好在我们大汉的底盘比较高,就涉水驶过了。
  刚从水漫国道的豁口爬过来,就见前面路边堆放了好多枕木一样的物件,继续往前开行,原来是路基被雨水侵蚀造成空陷,让本来不宽的国道,在这里变得更加窄滑起来。好在我们幸运,修路工人刚刚加固好空陷的路基,让阻塞的车辆临时通过一阵子,马上又要封路,修补塌陷的大坑了。


  


  


  15点58分终于来到了驴友心目中著名的排龙驿站了。
  国道318公路上的排龙驿站,是排龙乡排龙村的一个驴友歇脚的地方,并不是排龙村委会的驻地,排龙村委会驻地在距离这个驿站约两公里的东北部,但排龙驿站的繁华程度远远超过了村委会周边地区。为什么驿站远离村委会驻地呢,因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前来探险考察的驴友们都在这里歇脚休整,然后步行经过排龙乡政府驻地后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马蹄形大拐弯的观景点(扎曲村)。



  排龙驿站
 【排龙天险】
  排龙天险位于林芝县排龙门巴族乡,算是川藏线最难走的一段路。从鲁朗桥沿318国道一路向东北方向约58公里到达排龙乡的排龙村。
  排龙天险是指自排龙驿站开始到通麦镇这段14公里的国道。该路段具有窄、烂、险的特点,以险峻闻名于世。由于山体疏松、脆弱,导致落石遍布,且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导致交通中断;即使是旱季,也会由于大车的碾压,道路车辙严重,小轿车通过时经常会擦底。如果运气好的话,遇上了一个好的天气,走这14公里的路也得一个多小时。



  排龙天险是川藏线上最惊险的路段,这段路的北起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老虎口(位于排龙驿站附近)。这段惊险的国道,宽度不如北京的绝大多数的自行车道宽,而且还是泥泞不堪的土路,加上峡谷常年阴雨,道路可谓一片狼藉。就是这种路却还要跑越野车、大型货运卡车以及双层卧式大巴车,狭窄的路旁就是帕隆藏布江,一条滂沱的大河。
  下面是一个驴友与我行驶方向相反通过这段天险道路时的描述,原文粘贴在这里,供大家体验这排龙天险道路的凶险程度吧。
  我们的车小心翼翼地沿着“天险”前行。山里的天 黑的透彻,借着车前的两盏大灯照明,前方的道路果然十分险恶,狭窄的土路弯急坡陡,右边是壁立千仞,左边是悬崖万丈,下边湍急的江河,车行其中,真有命悬一线的感觉。仅容一辆车行驶的窄道,会车就成了难题,需要时刻留意前方的车灯,择地避让,稍不留神,就会狭路相逢,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往排龙方向行驶的车还好,可以紧贴着山岩 石壁等候会车,往通麦方向的车可就惨了,车轮边不足半米就是万丈深渊,胆小一点儿的人看一眼都会眼晕的。  短短十几公里的“天险”终于走完了,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死里逃生,如释重负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一位驴友通过这段险道后的心得:
  1 尽量不要自己开车,除非心脏非常强劲
  2 一定要争做头排,这样才能看到自己是如何在生与死的边界擦肩而过(往往只是一个车轮的差异)
  3 如果晕车,最好不要来这里,即使要来,也要吃晕车药;如果是晕车+恐高的,那么要缩在后排,享受漫长颠簸之旅。
  4 走这段路,最好把车窗玻璃降下,并解开安全带,万一遇到危险比较容易逃生。
  过了排龙村驿站后几百米,来到帕隆藏布江和拉月曲交汇的地点,这里被藏民挂满了五彩的经幡,这个江河交汇点位于国道的一个大拐弯的顶点外侧,拐过这个弯就是著名的文革大桥了。



[文革大桥]
  文革大桥长约20米,宽约2.5米,限重15吨。大桥为钢架结构,桥面由5条纵向铺设的木板构成,湿滑的泥泞附着在木板上,车轮压上后不能踩制动,否则会发生横滑,虽然两侧有钢架护栏,但为了爱车不被划伤,还是谨慎驾驶勿用刹车为妙。


  文革大桥每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如果发生会车,必须有一方在桥外开阔地带停车让行。


  文革大桥附近刚被抢通的塌方路段


  等待会车



  绝壁窄道的路基塌陷刚被修复
 驶过文革桥约5分钟,来到一个养护路简易的临时道班位置,老远就见两名武警战士在路边向着我们的方向翘首瞭望。随着车辆的驶近,一名武警战士向我们靠过来,估计是有什么话要说,于是将车窗玻璃降下询问他有什么事情。原来是询问能否搭载他们到20公里外的军营。可能是好多车辆路过没有搭载他们的原因吧,另一名战士站在原地好像没有多少成功的把握,当询问我们的那个战士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两名战士喜悦之情全部写在了脸上。我让儿子从前排的副驾座上下来,让给那个班长,并且把后排座脚踏板空间原来放置水果、饮水、食品、毛巾、水壶等常用物品收拾到后备箱中,让老婆、儿子、和那个询问的战士乘坐。两名战士好像觉得满脚的泥泞不好意思上车,就在车下用力甩脚上的泥巴,我跟他们说“不用甩了,反正车子上有塑料脚垫,外面很冷的,赶快上车吧”。
  在两名战士上车后,才知道他们是刚从文革桥附近修复塌方后来到这里的。没有他们这些战士保障川藏公路的畅通,哪有我们如此幸运的旅程呢,有什么理由不捎带他们,退一步讲,在这种地方就是遇到驴友、路人要搭车,只要空间允许也该捎带的。


  从武警战士上车的地点往后,路况更加糟糕,泥泞的土路不仅湿滑,而且还时常出现被大车碾压破损后形成的无数“弹坑”。在这种“弹坑”的道路上,有大大小小像被炸弹炸过的一个个凹坑,直径大的弹坑有一两米,直径小的也有五六十厘米,弹坑的布局没有规则,路面上什么位置都会出现,而且因为阴雨,弹坑内积满了泥水,搞不清哪个弹坑深,哪个弹坑浅。所以,遇到弹坑路段,不敢开快,只能慢慢的被它折腾着在路上颠簸着前进。



  单车道的邓西桥


  武警战士用小石子填补弹坑路上的“弹坑”


  一个急弯处狭路相逢一辆货车,我方倒车到宽路段为其让行。


  悬崖+急弯+单车道+湿滑+泥泞,喇叭+低速+谨慎

16点26分车辆在驶过一处刚刚修复的塌方地点后,就见前方不远处一帮修路的民工,在六七米深的悬崖道路上紧张的填补塌方的路基。当车辆驶近后,发现这个地方属于两种塌方共存的路障:路基塌方+山体塌方。
  我们非常荣幸的是:在我们到达的时候,塌方的路基已经填补很宽可以通过车辆了,道路上方山体塌方下来的粘土和石块也快被工人师傅清理完毕了,但还不能通车。
  看到道路上方滚落下来尚未清理的巨大石块,心中真的有点发憷:这么大的石块如果在发生塌方滚落的时候,正好有车辆从这里路过,那还不车毁人亡啊。
  在车辆驶过路基塌方地点时,副驾座上的武警班长跟路边的工人讲话、打招呼。从他们简短的谈话我明白了:这沿途抢险修路的民工都是武警部队花钱雇用的。


  路基塌方点



  山体塌方点



  为了尽快脱离这段险境,我将车辆驶过路基塌方的位置,停止在山体塌方位置前,把档位拨到P,踏下驻车踏板,确认车辆停稳后,嘱咐车内的四人不要下车,我单独一人下车,从工人师傅手中借过铁锹,协助工人师傅一起把阻滞车轮通过的石块清理掉后,再铲些小石子和软土铺垫在车轮通过的线路上,防止尖锐的石块刺破轮胎。
  当我从车上下来,脚踏泥泞地面后,道路上的泥泞把我穿的军用野外迷彩胶鞋没过了鞋口,直达脚踝位置,烂泥中的水分很快浸透了袜子,泥水有些冰凉刺骨,早知道泥泞这么厚,就找两个塑料袋把鞋套上了,可是现在已经晚了。


  协助工人师傅把道路清理能够通行后,跟工人师傅说:“请你们停一下,我把车先开过去,你们再继续清理”。于是工人师傅停下了手中的活,到悬崖边上等待我开车过去。我把泥泞的鞋子简单清理一下,上车准备起步时,对面却驶来一辆不听指挥的林芝地区本地户籍臧G的越野车,把我的前途堵住了。那辆车的驾驶员还趾高气昂的让我往后倒车给他让行,在我前后观察路况的时候,搭乘我车的武警班长跟我说,我们后面的窄道很长,还是悬崖,不能倒车了,让他倒回去。于是我就没有实施倒车,就这样双方对峙约2分多钟时间,还是武警班长把头伸出窗外向对方喊话:我们这边不能倒车了,你往后倒。对方才倒车让行。当我们驶过拐弯后,发现有好多越野车和大客车全部紧挨着山体停靠在路边,为我方车辆让路。这辆车估计仗着是本地的,就不顾制造堵车卡死的危机,超越一辆辆停靠礼让的车辆,加塞到我跟前的。



  驶离刚才的塌方路障不远,来到一悬崖拐弯处,发现右侧悬崖处的一个弹坑边缘正在塌陷,赶快从靠山一侧硬实的路基上逃过,如果在塌方之后到达这里,就要在这个危险地带过夜了。


  过了这段危险的路基后,道路仍然是窄窄的单车悬崖道路,不过我方靠近悬崖的一侧被浓密的蒿草和高高的灌木遮挡住了视线,在视觉上减低了恐惧的心理状态。
一个坑洼的小上坡到了,正准备加油爬坡,刚刚接近坡顶,就见坡的那边一个红色大卡的顶棚显露出来,对面的这辆卡车也到达了坡顶,吓得我一身冷汗,赶紧踏下制动踏板、将变速杆换成倒档R,一秒钟的耽搁都没有,就将车辆往后倒行起来,如果操作稍微慢了点,就可能撞车了,在这悬崖的地方撞车,后果不堪设想啊。


  我将车辆倒在一个稍微宽阔一些的地方停下,让对方的卡车优先驶过。


  山崖道路没有了蒿草遮挡视线,帕隆藏布江又出现在视野之中


  16点43分,在驶过一个大拐弯后,三辆摩托车驴友向我们相对驶来,当他们靠近我们发现我的车牌照后,用一只胳膊扬起来跟我们打招呼,并且还大声的喊:“徐州的老乡,徐州老乡…”。我也按着喇叭表示亲热,毕竟在这远离故土的困难时刻,遇到老乡是非常亲切的,虽然在家乡并不一定熟悉。儿子说:这几个人估计是徐州籍的,即使不是徐州籍的也是徐州附近的,否则,稍微离徐州远些地方的人是不会知道苏C是徐州的车辆。在我准备停车和他们交流时,估计他们以为我方没有交流的意思(因为我们的车窗玻璃是关上的,从侧面他们看不见车内情况),也没有减速就擦肩而过了。


  这样危险的雨季,三人骑行摩托车闯川藏线果真是英雄男儿啊。


  三人骑行摩托车闯荡西藏高原,我认为比汽车走川藏线的安全系数要高些,因为路遇塌方时,四轮的汽车只能停车等待道路畅通后才能通行。而轻便的摩托车则不然,通过拆解行李后,如果塌方面积很大,一时不能修通道路的话,三五人就可以把摩托车及其拆解下的行李抬过塌方路障地段,重新上路前行。还有,如果路遇小的塌方,汽车因为需要道路太宽而无法通过时,摩托车有20公分宽的路基就可以通过了。


  左边是滚石松动的峭壁,右侧是三四米至十多米深的帕隆藏布江陡崖


  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远处又一仙境美景



  
  16点50分,通麦天险大桥出现在视野之中。


  


  等候过桥的车辆,在武警战士的指挥下靠边停车等待。


【通麦大桥】
  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大桥设计为双塔双跨悬索桥,跨越易贡藏布江,全长258米,主跨为210米,高31.5米。
  原来这里有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为3孔50米钢桁架梁桥。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特别是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下泄湖水超出意料之外,一夜之间致使通麦大桥路段近lOkm的公路路基全毁,绝大部分路段成为悬岩绝壁,冲毁了通麦大桥及其它四座桥梁,导致川藏公路交通完全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根据西藏自治区抗洪抢险指挥部要求,要在最短时间内修建一座临时保通桥梁,该桥结构体系为双塔双铰单跨悬索桥,主跨跨径210m,桥梁全长258m,桥宽5.2米,净宽3.7米。
  现在的通麦大桥是一座临时保通性工程,该桥的建成,使中断的318国道又得以畅通。转眼到了2011年了,这个临时了十多年的大桥还在承载着川藏公路的咽喉重任。
  现在通麦大桥驻有部队,大桥两头都有全副武装的武警士兵看守,每次只限一部车辆过桥梁。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到铁索桥在颤抖。 不知出于军事机密还是其它原因,通麦大桥是不能拍照的。


  好多人认为通麦大桥是架设在帕隆藏布江上的,其实不然,通麦大桥是架设在易贡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江交汇处的易贡藏布江上的,通麦大桥大致为东西走向。
  在驶近通麦大桥后,我将车辆对准排队的行列,准备参加排队等候放行,武警班长跟我说:“我们俩因为施工抢险尚未吃午饭,要尽快回营区吃饭,不要参加排队了,从右边往前靠吧”。我于是右打一把方向,将车驶离排队行列,经右侧的空地往大桥的桥口靠了过去。
  可能是因为距离远,大桥执勤的武警战士并未发现我车上搭乘的两名武警战士,见我车辆有投机的倾向,老远就示意我停车等待,车上的武警班长仍然让我往前开,当车辆靠近后,守桥的战士才发现我车上的两名战士,并且聊了起来。原来他们是一个连队的,后来在桥口执勤的守桥班长也过来和车上的武警班长打招呼。车上武警班长询问他们什么时候能放行,对方答复是:现在桥面的木板有损坏,已经更换一个多小时了,很快就更换好。于是我将车辆熄火,拿着相机准备拍照,守桥的战士对我说:通麦大桥不允许录像和拍照,我也就自觉的收起了相机。
  在易贡藏布江西岸等待了约10分钟时间,武警战士们已经将大桥桥面上被压坏的木板更换修理好了,因为我车载的两名武警战士要急于回到连队吃中午饭,原本应该先放行东岸车辆通行的,临时改为让我方优先通行,等我的车辆通过后,再恢复秩序让对面的车辆通行。
  在车辆驶过桥口上到桥面后,我悄悄将视频记录仪打开,录下通麦大桥这天险桥梁的通行实况,供网友们鉴赏。
  据武警战士介绍:通麦大桥按照双向轮流放行的方式通车,每次桥上只允许两辆小型客车或者一辆大型货车或大巴车承载在桥上行驶,桥面安全承载重量是15吨,如果有货车超载,要先在桥头开阔地卸载后上桥,卸载的货物要分批次来回捣腾到桥的另一端,然后再集中装载上车继续旅程。对于大型客车,乘客要先下车,待客车空载驶过桥梁,人员步行过桥后再上车。
  在我们的车辆驶过通麦大桥后,发现对面等待过桥的车辆排了好远,在川藏线上,因为车辆稀疏,能排队200多米长的队伍至少需要2个多小时,也就是说因为更换、修理桥面上的木板,等待过桥的车辆中,最早到的车辆已经在这里排队等候超过2个多小时了,而我们才刚等待10分钟就赶上桥面修理好了,总觉得我们这一路还是很幸运的。


  通麦大桥西端


  通麦大桥中间


  通麦大桥东段


  通麦大桥东端



  通麦大桥东端超载、超限检查区



  通麦大桥距离通麦镇不到3公里,过了通麦大桥后国道318就是平坦的双车道柏油路面了。
  由于通麦镇处于川藏公路最艰难危险的路段中央,所以这个镇受到交通运输的限制最严重,好多物资无法运抵这里,就严重影响了这里的经济、文化、建筑等建设。但也正因为没有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才无形中保护了这里仙境般的原始风光。
  【通麦小镇】
  通麦镇隶属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通麦镇位于318国道4097公里里程碑两侧,海拔只有1800多米,属峡谷地段,丰富的雨水常将谷地两侧的山石冲垮,通麦至排龙14公里的帕隆是川藏线上闻名的天险。
  “车过帕隆道,险处不许看”,这段仅长14公里的帕隆峡谷道,通常需走3 个多小时才能通过。帕隆藏布江从通麦流过,它与雅鲁藏布江交汇之处就是著名的马蹄形大拐弯的弧顶处。
  川藏公路从林芝县城开始到通麦大桥为止,这段125公里的路程,基本走向是西南—东北的方向,过了通麦大桥后,公路的走向开始变为西北—东南的方向,一直到220公里外的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镇。通麦镇正好处于川藏公路拐弯过渡段的顶点上,国道318由西向东横穿通麦小镇的街道后,再入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


  17点10分,车辆来到武警部队的营区,在营区大门口,两名武警战士下车,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了,武警战士对我们表达谢意之时,我们也对他们说:谢谢你们武警官兵为川藏公路畅通所付出的一切。
  武警部队的营区位于通麦镇南部,川藏公路的南侧,据搭车的武警班长讲,他们部队所负责养护的路段,西起色季拉山口,东至四川巴塘西侧的金沙江大桥,全长1000多公里的路程,并且这段道路是世界上最危险、最困难的道路,由于大型机械施展不开,所以维护保养的难度相当大。

(17)通麦-古乡湖-波密
通麦—古乡湖—波密县城
  
  8月3日:行驶367公里,总开支1219元,入住林芝地区波密县波密宾馆
  
  17点10分将两名武警战士送达通麦镇东的武警部队营区后,沿着国道G318公路,在干净平整的柏油路面上向深山密林中驶去。
  乔木簇拥着的柏油公路似一把倚天长剑,剑锋尽处是巍峨的远山;朵朵白云立在半空,在青山绿树映衬下,好像从天而降的仙子们手拉手跳那动人的锅庄舞蹈;驾车在如此似幻亦真的仙境之中,好像自已也变成了神仙。
  


  


  

进入深山之后,路况逐渐变差,下图照片中靠外侧的这段路基已经出现下沉,好心人用石块摆在这里,防止车辆从上面驶过。
  


  

时常遇到弹坑路段


  
  一个拐弯处,堆放好多刚刚砍伐的树干,原以为是盗伐原始森林呢,待驶过弯道后,发现这些圆木是准备用来修补因塌陷而造成空心的路基。
  


  

路基塌陷,连悬崖边上的栏杆都因没了根基而下坠弯曲了,也不知道我们脚下的路基空心了多大面积,每次从塌陷的路基上驶过都提心吊胆,唯恐空心的路基承受不了我们的重量而出现意外。
  自从过了通麦镇以后,好多山体被人工劈成垂直的立面,然后用钢筋水泥加固成立墙,再用钢筋混凝土巨型“铆钉”铆在山体的岩石上,花费如此经费加固塌方频发路段的山体,就是为保护过往车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视频截图中可以推测这种工程的施工难度应该是很大的。
  


  

上图弯道处,是一美景观赏点,几名自行车训练队员停车赏景,但对与我们来说,在这危险路途上行驶,欣赏风景只能排到第二位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尽快通过这段危险路段,早点赶到波密县城。
  17点20分,来到一处路基塌陷后刚被修复的路段,道路看似很宽,但右边靠近悬崖的一侧是刚被填覆的软土,虽然被挖土机用履带压实过,但窄窄的车轮压上后还会下沉很深。会车时,谁都不想走那外侧的松软路面,万一侧翻,就跌入十多米深的山涧了。
  

虽然我的车辆按照交通法规,应该靠右行驶在外侧软土的路基上,但这毕竟涉及到生命的安全,每次在这种路段遇到对方有来车,我都要抢占先机:左打方向将大汉逆行驶入道路的内侧,找寻一个相对更宽的地点停下,让对方车辆从外侧驶过。如果遇到对方也不愿意走外侧,因毕竟我方占据了对方的车道,理亏在先,那就在内道往后倒车,直到对方经外道能够通过为止,因为,即使在内道倒车也比外道行驶安全的多啊。
  


  

路边出现了好久不见的民居,虽然只有两户人家,但仍然让磨难的旅程有些亲情的感觉。
  

这两户人家,对于穿越这段艰难道路的过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驿站了。
  

上图道路看似很既平坦又坚实,但右侧是六七十米深的悬崖,只是被低矮的灌木遮挡了镜头的视线,但我们身临其境,眼睛不会像镜头那样只盯着前方,每每路过灌木稀疏之处,深渊的悬崖就会让人手心出汗。
  

由于川藏线沿途人烟稀疏,探险猎奇的驴友们又比较多,旅行方式也多种多样:汽车自驾游、摩托自驾游、自行车自驾游,就连苦行僧式的步行者也屡见不鲜。护路的武警部队为防止各类驴友们在中途遭遇雨雪、塌方等灾害被困时有个临时的避难处所,就在公路的沿线不时设置一些像上图照片中的那样铁皮小棚子,供过客遮挡风雪雨水之用。
  

又一峭壁、悬崖、美景之处


  

又一悬崖路基塌陷路段,柏油路基下面的山体被帕隆藏布江水冲走了一半,因为一时无法修复这样巨大的塌陷路基,只好在路的中央用彩钢板隔离,防止车轮压在空心的路基上面。
  

在川藏线上行驶,每次遇到修路时,绝大多数的车辆都能够提前选择宽阔路段停车避让对方的来车,很少有类似内陆城市那样加塞、抢道的现象发生。
  


  

川藏线一直伴随着帕隆藏布江在深山中蜿蜒,时而落差近百米,时而落差十多米、数米,但很少有路面与江面等高的,只要江面与路面高度相近,江水就会冲刷松软的路基,导致塌陷情况的发生。所以,这是一个矛盾:行车人不想走悬崖道路,但如果不是悬崖道路,那路基就更加危险了。
  


  


  

位于4059公里里程碑处的索通村,一绺白云像哈达一样横卧在远山的腰际,风光醉人。
  

17点45分驶离索通村约4公里,一个大拐弯后,帕隆藏布江的河床变得宽阔起来,正如前文所述,因江面与路面落差变小,川藏公路的路基又被江水冲刷成一个巨大的塌陷区。
  

这段四五百米长的路基塌陷区,比前面经过的要更加危险。左侧的山体陡峭松软,承载巨石的松散山土在开辟新道路时被挖掘机切开后,尚未实施混凝土墙壁式的加固防护处理,时刻都在向刚开辟的公路上滚落巨石,车辆震动稍微大一些,就会把山体上的巨石“惊醒”而落下,从这里开车经过,就好像从沉睡的鳄鱼唇边悄悄逃生一样心惊胆跳。
  即使这样的道路,如果保持畅通也罢了,可是偏偏又因一辆藏民的卡车抛锚而堵塞,车辆停止在这个危险的路段,非常凶险。本想往后倒车退出这危险的路段,但后面尾随的车辆逐渐增多无法后退。于是,就下车前往抛锚的卡车处一探究竟。
  

位于这辆皮卡车前方200多米远的一辆蓝色藏民卡车抛锚了
  越过在我前方的皮卡,步行两百多米到达加长的蓝色卡车处,见两个藏民司机已经把发动机引擎盖撑起,二人蹲在车头上方,在琢磨什么事情。我在车辆下询问他们需要多长时间能排除故障,他们的答复是:不清楚。
  在初步摸清要在这里停留较长时间之后,迅速继续向前方又奔跑了大约三百多米路程,拐过一个大弯后,找到正在指挥铺路施工的带队武警战士,我把堵车的情况跟他做了说明,让他在此不要放行任何车辆过去,防止卡死在弯道后面的几百米凶险的咽喉临时道路上,造成进退两难的“卡死”现象。
  跟武警战士交代完毕后,迅速奔回故障卡车地点,爬上发动机侧翼,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司机告诉我,给发动机供油的一根皮管被磨破导致漏油,找不到备用的油管更换。
  我从他们手中接过那根被磨破的油管,仔细观察后跟他们说:“这个地方太危险了,随时会塌方和巨石滚落,我们要尽快逃离这个地方,我说这话你们认可不?”对方非常赞同我的意见,但他们说没有油管替换,车子开不了啊。
  我把他们随车的工具箱彻底翻找了一遍,也没有找到能替代的油管,只有琢磨现有的这根漏油的油管了。
  这根油管长度约40厘米,在中间位置出现一个4毫米左右的椭圆形的漏洞,在测量这段油路两端衔接点间距后发现,只要35厘米长的油管就可以了。于是,在征得他们同意之后,我把这段油管从漏油处截断,剪除漏油的段落,然后用他们的火机慢慢烘烤其中一段的端部,边烘烤边用手辅助其缩小外径。
  烘烤过程要把握分寸,既不能将油管烧焦变形变硬,还要能使油管软化收缩。待这截油管外径被处理完后,将其插入另一段皮管的内侧,然后再慢慢的烘烤将两截油管粘连起来,并确保不渗漏汽油。
  没有想到当年在部队汽车教导连为奔赴中越前线做准备的自救技术在这里用上了。
  待两根油管充分连接好后,我担心他们安装会扯断熔接点,只好亲自动手,小心谨慎的将这根应急的油管连接到了发动机上。然后告诉他们先发动车辆把汽车开出这个要命的地段,如果能坚持开到波密就更好了。但也叮嘱他们要过一阵子就停车勘察一下,防止油管漏油造成燃烧事故。
  正当我准备离开故障车辆返回的时候,一辆施工的红色卡车从对面开了过来,又奔跑到那辆不听前方武警战士指挥而唐突驶入的红色卡车前,见年轻的司机还在呕着气,于是我的口气也缓和了些,防止继续激怒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小兄弟,你把车辆停在那个宽一点的地方,不要再往前走了,前面都是单车道,我们那边的车辆过不来,你也过不去。你停在这里吧,等我们过去了你再走,好吗?”就这样连哄带安慰的把小伙子哄好了,他停在我指定的地点没有继续往前开。
  一切处理停当后,我跑步回到大汉跟前,通知在我车后面排队翘首以待通行的司机们:可以通行了。司机们纷纷返回驾驶舱,发动引擎准备前行。
  当我发动大汉等待我前方的皮卡开动时,皮卡的司机却坐在驾驶位置上没有动静,就把头探出车窗询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可能是电瓶坏了,发动不了。
  

皮卡的司机建议我从他车左侧的缝隙通过。只有左打方向,将车头对准皮卡与山体之间的缝隙,慢慢尝试了。
  皮卡左边的山体巨石棱角锋利,尖锐突出,缝隙又狭小,当时我抱着宁可刮碰皮卡也不触碰巨石的心态,一寸一寸的挪动着,最终还是完好地通过了皮卡与山体之间的缝隙。
  驶过皮卡后,左上方一块巨石纵向出现一道大大的裂缝,好像马上就要塌下来,吓得我随着大汉的慢慢移动,眼睛始终盯着它不敢移开视线,只能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前进的方向,精神高度紧张起来。心中盘算着:如果巨石在我前方开始松动塌落,就迅速刹车;如果在我到达它正下方松垮,就迅速踏下油门高速逃离,而现在则要慢慢的行驶,不要惊动它为好。
  

驶过巨石崩塌危险的地点后,来到红色卡车前,红色卡车傍山停靠,留给我的是被江水不断冲刷着的垂直松土,右侧轮胎距离崖边不足20厘米,波涛的江水在路面下方约5米深处啃食这松软的路基,见前方一辆越野车辆驶过没有大碍,我也硬着头皮开了过去。
  


  


  

与红色卡车会车后,路面离江水更高了,左侧的山体更加险峻起来,所有的石块都是遥遥欲坠的姿态,好像时刻准备落下,要砸烂过往的车辆。
  


  


  

在驶过这段提心吊胆、惊魂落魄的生死路段,见到柏油路面后,一种死里逃生的超脱感,让紧绷的神经获得了释放,在连续几个长长的深呼吸后,超越那辆油管故障的蓝色大卡,继续向波密县城奔驰而去。
本以为见到柏油路面就会一马平川到达波密县城的,可是开行了不到3公里,路边一个牌牌,红纸白字“道路中断 请走便道”,就顺着武警战士出来的岔口驶入了便道。本以为便道顶多几百米,哪知道驶入后才发现别有洞天啊:原来这便道也不方便,也在施工,且全部是军人施工,没有民工。坑坑洼洼、曲曲折折,如此浩大的便道工程还有钢架桥梁,难道以后这便道就是主道了?不知是否隐藏着一个什么秘密工程呢。  

驶过4054公里里程碑后,号称西藏瑞士的波密风光逐渐呈现在视线之中。
  


  

国道两旁开始出现原始森林的杉木


  

18点18分穿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后,川藏线到达一处开阔地带,青山白云之下,一处长达百米的人工瀑布,将山水均匀的倾泻在国道的东侧,清澈的水流漫过公路向西流淌,大汉的轮胎在这清澈的山水之中欢快的戏水而过,美丽的山水画卷也冲刷净化了我们先前压抑的心情。
  


  


  


  

18点23分到达波密县的古乡小镇。古乡的谐音是故乡,一种家乡的暖意涌上心田。心里闪过钱红的《故乡》,那依旧熟悉的旋律和铭刻在心的歌词,“我的心在飞翔 故乡的呼唤在心上 我梦中的故乡 魂牵梦绕的地方 多年以后心在遥望 故乡的云啊在飘荡。”
  


  

古乡小镇的太阳能路灯

  驶过古乡小镇后,帕隆藏布江汇入古乡湖,川藏公路沿着古乡湖的东岸前伸。
  

古乡湖



帕隆藏布江上的喀达桑巴大桥

  【古乡湖】
  古乡湖位于林芝地区波密县古乡的古村,距离波密县城33公里,距离林芝地区210公里,湖面海拔2600米。古乡湖长达5公里,最宽处2公里,最深处20多米,面积2万平方米,是一个淡水堰塞湖。湖中有一小岛,岛面积1千多平方米,该湖地处318国道上,交通便利,是一个天然公园。
  

该湖是因1653年古乡雄隆给尼冰川活动,引起卡贡弄巴沟(古乡沟)爆发巨大泥石流,堵塞帕龙藏布江而形成的。
  过了帕隆藏布江上的喀达桑巴大桥后,一路下坡。18点50分到达波密县城西北城郊的洗车点,在洗车点花了20元洗刷掉一路的泥泞后,驶入不远处的加油站,用220元将油箱补满。由于波密县城不大,就开车在县城里兜了一圈。
  波密县城的布局呈西北—东南方向,川藏公路贯城而过,这条公路也是波密县城的主街道;帕隆藏布江在波密县城的南侧平行着川藏公路依城流淌。
  与县城主街平行的318国道上,有一条岔路。这是通往全国唯一的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墨脱的。
  波密县城只有一条大街,但中心广场很大,修得很气派。广场上铺着水磨石地面,广场四周安装了7+7+2+2=18根太阳能路灯,那路灯的造型时尚新颖,一点都不比内陆大城市逊色。广场的北端还有一个很大的LED电子显示屏,我们到达的时候,它还在播放着公益节目。
  波密县城,四面青山环抱,云雾缭绕。
  

波密县城西北入城街景

  【波密县】
  波密,藏语意为“祖先”。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全县总面积1657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在扎木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1959年12月设波密县,隶属于林芝地区,1964年划入昌都地区,1986年元月又划归林芝地区。
  波密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北高南低,高山连绵,中部为帕隆藏布河谷和易贡藏布河谷,支流数十条,流域面积4549.6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6648米,最低2001.4米。县城所在地扎木镇的海拔是2700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度8.5℃ ,1月均温-0.2℃,7月均温16.5℃,年降水量 900毫米。农作物主产小麦、青稞、油菜等,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有海拔最高的茶园133公顷,所产茶叶质量颇佳。也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岗乡自然保护区是山地温带针叶林的典型。境内海洋型冰川发育极好,有著名的卡钦、则普、若果、古乡等冰川。其中卡钦冰川长35千米,面积172 平方千米,冰舌末端伸入森林,下达海拔2500米的地方,蔚为壮观。
  

波密县城主街道(318国道)

  

江北路上的县刑侦大队,路南是帕隆藏布江

  

波密县商业步行街显得很冷落

  

位于商业步行街上的神鹰大酒店,算是波密县城档次最高的宾馆了,但已经客满,只好导航到波密宾馆下榻。
  

波密县委、县政府办公大院

  

县城中心广场附近的318国道

  

左侧是波密中心广场,右侧是装修中的波密宾馆
  波密宾馆在波密县城已经算是比较有档次的宾馆了,但房间内的设施真是不敢恭维。水龙头能够跟随混水阀的把手左右上下的晃动,要想放出自来水,必须一手稳住混水阀下体,一手转动混水阀把手。座便器的盖子不仅破旧而且还摇晃侧滑;可能是阴天的原因吧,床上的被褥湿漉漉的。服务员服务也很一般,找她要什么东西都没有,好在我们自带了卫生纸和牙刷、牙膏、毛巾等必须用品。就这样的房间,也没有什么可挑选的余地,因为你不要的话,就会被别人“占领”了。县城小,就那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宾馆、旅馆,过往客人很多,稍微到达晚些就没有房间了。
  我们得到的这个“标准间”的价格是一天380元,还不供应早餐。
  波密宾馆没有网络节点,不能上网。
  

波密宾馆的后院

  

波密宾馆后院的停车场
  
19点35分将车辆停在波密宾馆后院的停车场,在我们进入停车场的时候,发现停车场内已经有八九辆丰田霸道停在这里了,估计是与我一样的自驾游过客吧。
将车辆驶入停车场的时候虽然是阴天,但尚未下雨,等到开好房间到车场取行李的时候,雨已经很大了。
  到达房间推开后窗,远山美丽的风景与近处的破烂后院极不协调。这还是县城中心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段,由此可以看出波密县经济的落后。
  

从波密宾馆后窗拍摄的山景

  

波密宾馆的后院

  


  


  
  

波密宾馆前面的县城中心广场

  


  

在波密宾馆房间内把行李、床铺收拾好后,步行在波密大街上寻找晚饭的落脚点,最后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小饭店,点了三菜一汤。
   在等待上菜的时间,发现邻桌一家四口是从成都方向自驾去拉萨的游客,我们就边吃边聊了起来,因为我们双方拥有的路况信息是对方需要的。从对方了解到,波密至雅安之间道路艰难,弹坑路多,因修路会中断通行,堵车是家常便饭,轿车很难通过。
   在得到以上信息后,决定饭后将一天来的照片和视频资料下载后就休息,为明天艰难的跋涉养精蓄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