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黄帝内经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蔡灸哥 2012-07-05
原文

  【 XJ】 黄帝内经玉版论要篇,讲的是什么呢?主要是两个意思,第一是辨别什么病是正常,什么是反常,进而辨别病之深浅来给予治疗;第二,是对病色出现的部位,以及脉与四时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说明揆度和奇恒的运用方法。

 

精读黄帝内经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什么是玉版?在这里,是指言内容重要,应予重视,刻于玉版之上,作为重要文献,以传后世的意思。玉,珍贵之意。

 

  不过,说实在的,本篇虽然文字很少,但因其原理不好把握,因而,我们很难对此做深入解读,只能从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希望大家理解。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

 

  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胜,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可复数,论要毕矣。
黄帝问曰:余闻揆奇恒所指不同......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揆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点评】本段主要说明的疾病的研判及预后情况。

 

  ①揆度(kuí duó):揣度,估量

 

  ②奇恒:这里指奇怪的病

 

  ③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这里强调的是神,什么是神,就是你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睛中看到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精气神。如下图:

 

src="http://image53.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7/0516/25312181_2.jpg"

人的眼睛,代表了人的五脏

 

  因此,一个人是不是有神,完全可以从眼睛中看出来。有其外,必有其内。

  

  【整段翻译


  黄帝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的诊法,运用的地方很多,而所指是不同的,究竟怎样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一般来讲,揆度是用以衡量疾病的深浅,奇恒是辨别异于正常的疾病。请允许我从诊病的主要理数说起,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等,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的气血随着四时的递迁,永远向前运转而不回折。如若回折了,就不能运转,就失却生机了!这个道理很重要,诊色脉是浅近的事,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可以与《玉机真藏论》合参的。


  面容的五色变化,呈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其深浅顺逆之要领。如色见浅的,其病轻,可用五谷汤液调理,约十天就可以好了;其色见深的,病重,就必须服用药剂治疗,约二十一天才可以恢复;如果其色过深,则其病更为严重,必定要用药酒治疗,须经过一百天左右,才能痊愈;假如神色枯槁,面容瘦削,就不能治愈,到一百天就要死了。除此以外,如脉气短促而阳气虚脱的,必死;温热病而正气虚极的,亦必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原文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

 

  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胜,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可复数,论要毕矣。

 

  【点评】此段重点讲述的是脉诊,由于脉诊不易被人掌握,十个人诊脉,十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对此,我们对原文,只能做翻译,很难做点评。

 

  ①上为逆,下为从:这里的上下,及下文的左右,均不好理解和判断。我认为,疾病的发展变化,不应该是具体在某个方位上,而是一种程度的体现。比如,感冒最初,病症是以表及里,由上呼吸道,发展成下呼吸道,但好,也要顺着这个来,由下呼吸道,发展成上呼吸道,由里转向表,因此,你很难从上下左右病情的变化,一判定病情是由好往坏,还是由坏变好。

 

  ②易,重阳死,重阴死:这里的易,是指更换、替换的意思。

 

  【整段翻译】面色见于上下左右,必须辨别观察其要领。病色向上移的为逆,向下移的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倒顺为逆,那就是重阳、重阴了,重阳、重阴的预后不好。

 

  假如到了阴阳相反之际,应尽快衡量其病情,果断的采用适当的治法,使阴阳趋于平衡,这就在于揆度、奇恒的运用了。


  脉象搏击于指下,是邪盛正衰之象,或为痹证,或为躄证,或为寒热之气交合为病。如脉见孤绝,是阳气损耗;如脉见虚弱,而又兼下泄,为阴血损伤。凡脉见孤绝,预后都不良;脉见虚弱,预后当好。

 

  在诊脉时运用奇恒之法,从手太阴经之寸口脉来研究。就所见之脉在四时、五行来说,不胜现象(如春见秋脉,夏见冬脉),为逆,预后不良;如所见之脉是所胜现象(如春见长夏脉,夏见秋脉),为顺,预后良好。至于八风、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是循环无端,终而复始的,假如四时气候失常,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之要点都论述完了。

 总结

 

  关于中医的脉诊,一直是被西医所诟病的。脉诊,靠的是经验和悟性,不像掌诊和面诊,看得见,摸得着,因而看起来多少有一些玄学的成份。西医为什么能普及,在于其标准化和看得见摸得着。因而,在诊断下,西医确实功不可没。

 

  但同样,西医在治疗上,又往往陷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思维模式上。而在这点上,中医又确有其独到之处。上周我写的两篇文章,正是揭示了中医的这种辩证治病的奥妙之处。

 

  牙龈肿痛,不是去扬汤止沸地去治牙,去引流,去洁治,而是要用釜底抽薪的方法去捏脚;湿疹不是去用激素软膏封堵,而是用按摩、刮痧、拔罐的方法助其表出体外;脚气,不必过度治疗,因为它是人体的一种自保过程,将体内的湿毒排出体外,只需要顺其自然就行了。这些理论和实践,虽然让西医所不齿,做确实有效。医学就是这样,是一门经验科学,凡是有效的方法,都被一代一代地留传下来了,而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学习中医,要去粗取精,取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明白了原理,现今,不同于古人,互联网发达,具体的知识点,网上全有,手机一查就知道了。但是,如果不明白原理,只知道死记硬背,就不会灵活的应用,这种情况,在中医爱好者中很普遍,甚至有一些职业中医,都是这样。这不能不说是中医教学当中的一种悲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