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调水调沙进入调沙阶段,传闻会有“流鱼”,黄河大堤一下热闹起来
本报提醒:这两天黄河水流较急,一些滩地易出现塌方,大家千万不要为了捉鱼而做出危险行为
核心提示
“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昨天,黄河调水调沙进入第16天,开始进入调沙阶段。因风闻上游的沙子昨天流到郑州黄河段,很多鱼儿会被“呛”出水面,数千名市民涌到郑州的黄河大堤上“守河待鱼”,平日里冷冷清清的黄河大堤突然变得熙熙攘攘,俨然成了“捕鱼大道”。截至昨日傍晚记者发稿前,鱼儿还未到来,众多市民依然在大堤上坚守。
现场
5公里大堤成“捕鱼大道”
(此情此景:有人卷起裤腿从较浅的黄河里通过,往黄河中间的滩涂走去……)
昨天下午2时,记者来到黄河大堤花园口段,只见大堤上车水马龙,除了汽车外,还有电动车、三轮车,与往日不同的是,很多车的后备厢上都放着抄网、粘鱼网,浩浩荡荡的车辆绵延开来,5公里大堤简直成了“捕鱼大道”。人们谈论的话题都是“啥时候来鱼”。
一位捕鱼者告诉记者,昨日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黄河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河水中下层的鱼受到泥沙冲击浮上河面,促成“流鱼”现象,所以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捕捞。
沿着大堤,越往东,路越难走,甚至在个别路段已出现堵车,本报的新闻采访车在一个地方被堵了20多分钟,有很多路段简直成了停车场。见堵车厉害,一些小贩推着小车过来,兜售饮料、食品。
记者看到,大量渔民驾着小船在水中游弋,黄河中间的滩涂上,同样站了很多人,大家手里都拿着渔网,而这些滩涂离岸上的距离有三四百米远。两个年轻人卷起裤腿从较浅的黄河里通过,往黄河中间的滩涂走去。“这样真是太危险了,万一大水突然过来,或者有大浪过来,跑都跑不及啊。”在岸边,不少观者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焦急
等了一下午,鱼儿不见来
(此情此景:截至昨晚7时,成群结队的人还坚守在黄河大堤上。)
“往年‘流鱼’,大鲤鱼仰面或侧身在水面上密密麻麻地漂浮一层,鱼跃波闪,场面壮观。”住在黄河边的孟老汉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每年小浪底调沙的时候,周边十里八村的老乡们从白天坚守到深夜,手拿袋子肩扛抄网,有的甚至是全家出动。大家来到黄河岸边,沿着河岸排成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一个个睁大眼睛、全神贯注,“鱼下来的时候就集中在两三个小时内,到时候只要将抄网往水中一扎,鱼儿就乖乖地进入网中了”。
“这鱼咋还不来啊?真是急人。”昨日下午4时,市民刘先生说,他从前日下午守候到昨日凌晨3点,但始终没有发现鲤鱼的踪影,昨日下午,他再次从家赶来,“今天捞不到鱼就不走了!”刘先生赌气地说。
“等鱼来了,只要你想捞,用不了多长时间,保你拿不动、吃不完。”一旁的老乡们笑着说。但究竟鱼儿啥时候能来,谁也说不准。
现场,不少人都是一家老小一同前来,不少人席地而坐,一边游戏一边等鱼。“其实,也不一定要捕着鱼,就是过来看看黄河调沙的壮丽场面,来看看风景,凑凑热闹。”市民赵先生说。
随着日头西下,大堤上的人并不见减少,握着渔网的人们心情逐渐焦躁起来,“这鱼还能来吗?”不少人开始望河兴叹,“今天晚上鱼肯定能下来!”一些市民仍然信心坚定。截至昨晚7时记者发稿前,成群结队的人还坚守在黄河大堤上。
说法
调沙阶段不一定都能捕到鱼
(温馨提醒:鱼捕没捕到关系不大,一定要注意安全。)
市民李先生说,这几天黄河沿线的群众都在捕鱼,上游的群众早把鱼捕得差不多了,到了花园口段鱼已很少,所以很多人要空网而归。
郑州河务局的蒋先生昨晚8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昨天人们在花园口段没有捕到鱼,同该段黄河里含沙量多少、鱼的数量多少、时间段都有关系,含沙量再大,黄河里的鱼数量少,肯定也捕不到鱼。所以,明天能不能捕不到鱼也不一定。前几年就曾出现过调沙时段捕不到鱼的事。
蒋先生还特别提醒,到黄河边去捕鱼,鱼捕没捕到关系不大,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两天黄河水流比较急,一些滩地易出现塌方,而每年因浅滩塌方造成溺水死亡的例子也不少,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几条鱼而酿成事故。
释疑解惑
何谓“流鱼”
黄河水利科学院泥沙研究所的退休副总工程师王国栋告诉记者,黄河“流鱼”现象,分为自然“流鱼”和非自然“流鱼”。黄河流域的雨季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雨水将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大量的泥沙带入河中,使河水变得浑浊,水中氧气减少。因为泥沙的比重比水大,所以越往下游水中的氧气就越少。当水中的氧气满足不了鱼类的需求时,它们就会浮到水面上寻求氧气,从而形成了自然“流鱼”现象。自然“流鱼”一般一年一次,当然也有一年两次或三次的,主要由降雨量多少来决定。
近年来,由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河道里自然“流鱼”现象已不多见。而小浪底建成后,由于调水调沙、泄洪又形成了非自然“流鱼”,每年7月初,黄河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出库,含有大量泥沙的浊流流向下游河道,高含沙量的河水供氧不足,造成生活在黄河里的各类鱼虾缺氧,小鱼被呛死,部分大鱼浮出水面吸氧,顺流而下,因而形成“流鱼”现象。
黄河鲤鱼
昨日,郑州市农委水产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河干流的宁夏、山东、陕西、山西、河南5个省份都盛产黄河鲤鱼,但郑州的黄河鲤鱼最受欢迎。因为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在这里聚集沉淀,成为黄河鲤鱼的天然食料,这也是黄河郑州段盛产优质黄河鲤鱼的主要原因。今年1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示“2012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郑州黄河鲤鱼”就名列其中。据了解,野生黄河鲤鱼的价格是每斤40元,普通黄河鲤鱼的价格是每斤8元。 (记者王玮皓周广现实习生渠雪冰张阅文记者晋远平伟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