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太极拳理论的现代解读

 聽雨軒sjh 2012-07-08

传统太极拳理论的现代解读(转贴)

引言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的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物质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人类更加追求自身的生活质量,在人类的生活质量中,身体的健康无疑是最重要的。
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最近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太极拳锻炼的行列,其中一部分人把太极拳作为终身首选的健身方式。
太极拳受到大家的欢迎的重要原因有四点:1、太极拳柔和缓慢的动作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人们追求慢节奏锻炼的需求;2、太极拳练习能给人们带来一种身心的愉悦与平和;3、太极拳理论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在练习和研究太极拳的过程中可以感受中国文化的精妙;4、对太极拳理论的体悟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的准则。
与太极拳迅速发展的现实相比较,太极拳理论研究近年来进展缓慢,理论研究的滞后直接制约着太极拳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历史上,太极拳是传统武术中理论最为完整的武术拳种,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等留下了大量的拳论,其后的众多太极拳名家也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和心得。今天看来,要读懂这些太极拳的传统理论却非易事。本文试图从太极拳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结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对传统太极拳理论进行现代解读。
一、太极拳发展的历史轮廓
从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就开展了对太极拳历史的研究,直到今天,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公认的研究成果。
太极拳在起源和发展的初期,不象现在这么有影响,因此早期的记录特别少,多是一些传说,这样就给研究太极拳历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关于太极拳起源的问题,我们目前能够知道的是最早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开始在社会上公开传授太极拳的是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最有名的理论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当然也有人认为起源于张三丰,甚至有人把老子奉为太极拳的始祖,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著名武术史学家唐豪认为是陈家沟陈王廷创的太极拳,另一学者徐震(哲东)则认为是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至陈家沟。目前所有的结论均缺乏直接的证据,以致逻辑推论难免武断,其结果也仅是一家之言,难以令人信服。
不管是张三丰、陈王廷还是王宗岳创太极拳,都缺乏直接的证据。但是太极拳历史上有一些事实是比较清楚的:1、杨露禅是第一位到北京公开传授太极拳的人,杨露禅和杨家的后人使太极拳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2、杨露禅学拳于河南温家陈家沟;3、太极拳最早的系统理论是《太极拳论》,有专家认为太极拳的名称是在武禹襄得到《太极拳论》以后确定的,是否如此需要进一步考证。4、杨式太极拳在社会上取得影响后陈式太极拳才开始在社会传播。5、上世纪二十年代后,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开始出现一批太极拳理论著作,太极拳研究和推广成为一个高潮,一直漫延至今。

二、太极拳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不管是张三丰、陈王廷,还是王宗岳、杨露禅,他们都生活在宋元明清这个大的历史范围内,跨度在300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的主流思想是宋明理学,也有人把它称作宋明道学。宋明理学的实质是儒家的大师们把佛教(尤其是禅宗)和道家的理论揉进儒家的经典,以解决儒学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先天的不足。
太极拳正是产生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之下。宋明理学不仅仅是儒学,其实质是儒、释、道三家合流。基于太极拳产生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认为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影响,而不是某些学者说的以《易经》为主要理论基础,或者另一些学者说的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理论基础。将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归结于传统思想中的某一家、某一派或某部著作都是片面的。
因此,研究太极拳理论必须从中国哲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中国文化对于太极拳理论产生的影响,其直接的理论渊源则可追溯至宋明理学。

三、用现代语言解读太极
用现代语言去说明太极这一概念,是今天的人们理解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已经用古人能够读懂的语言对太极作了深刻的阐述。理解太极不能仅仅从对古人的解释入手,而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探视。
为了理解太极,我们先引入高等数学的极限概念,在高等数学中,极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极限可分为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详细了解数学极限的概念,可以参阅有关的参考书。数学上的极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无限接近但不可达到。
从物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抛小球的实验来说明。把一个小球抛向空中,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产生向上的运动并具有速度,但是速度不断变慢。小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速度为零,向下的重力加速度仍然不变。在到达最高点的一瞬间,由于速度为零,小球也就不存在向上或向下的运动方向。
现在定格到这一瞬间,并取名叫极点。在时间上从极点向前取极限,即时间往回推一点点,我们发现,小球在运动上具有一个无穷小的速度,从这一时点到极点,小球由动变静。在这一时点,小球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进一步在时间上从极点向后取极限,即时间向前推一点点,我们发现,小球在运动上也具有一个无穷小的速度,从极点到这一时点,小球由静变动。在这一时点上,小球的运动方向是向下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极点,在极点情况下,小球没有速度,在动静上为静。如果将向上的运动定义为阳,向下的运动定义为阴,那么在极点时,小球在运动方向上也没有阴阳。这种没有运动、没有方向、不分阴阳的极点可以理解为无极。
但是这种没有运动、没有方向并不是真正的没有运动、没有方向,结合极点前后的两个极限来看,极点在动静上正是一个由动到静,由静复动的转折点,在方向上也是从向上运动到向下运动的转折点。极点加上与极点接近的前后两个点,就是太极。这些特性完全符合王宗岳“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描述。在这个极点上,我们完成了无极、太极的统一。
我们也可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去理解太极。宇宙从何而来,归向何处?目前没有公认的结论,只有假说。在所有假说中,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较为公认的。按照霍金《时间简史》和《宇宙简史》的观点。现在的宇宙起源于140多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一个体积无穷小、质量无穷大的奇点。随着它的爆炸,体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今天的宇宙。这个奇点很象我们描述的太极。那么在奇点之前是什么?霍金的解释很简单,在奇点之前,没有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时间。连空间和时间都没有的物体,我们是不能说的,即使说了也跟没有说一样。这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不可言说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极。

四、中国哲学史上有关太极的理论
为了进一步说明太极,我们需要了解太极理论发展的历史,太极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古老的概念,但在宋明理学之前太极并不是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无极一词,最早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在宋以前的中国哲学中,太极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哲学概念存在。无极、太极是中国哲学历史长河中长期被湮没的哲学概念。
宋代的周敦颐(1017—1073年)继承《易传》和道教、佛教思想,在对道教重要人物陈抟(?—989年)《无极图》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其重要的哲学著作《太极图说》,以太极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开篇便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宋明理学中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大师朱熹(1130—1200年)在解释周敦颐思想的基础上,将太极一词进一步上升为哲学的总概念,“总天下之理,便是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在宋明理学中,至少在部分有影响的哲学家的理论中,太极已取得与道、理、天、心、气、空、无一样的哲学地位,成为哲学本体论和宇宙发生论核心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中,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始,即有探寻哲学本体的传统,尤其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从非常抽象的哲学思辨高度,将哲学本体定义为道,并定义了道的无和有的属性。孔子把他的最高本体叫做天。汉代佛教传入后,他们说是空,魏晋玄学表述为无。宋儒表述就更乱了,理、气、心都用,各家各主一说。
不管是道、天、空、理、气、心,都是古代汉语中的通用词。就象通用词用于商标时很难表达商标的独特性一样,当作哲学基本概念使用时,容易与其日常意义混淆和交叉。
周敦颐的贡献在于,他将太极一词引入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极是顶点、最高点,太极是顶点上的顶点,用它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是再合适不过了,清晰、明了,一看就是本体论的概念。太极能把所有以前中国哲学所使用的道、理、天、空的哲学属性囊括进去,同时又去掉了这些词的日常意义。太极一词因此成为宋明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
从哲学本体论上说,无极是一个比太极更根本的概念,无极为什么不能取得与太极一样的地位而只是太极的陪衬呢?这正是中国哲学家聪明的地方,在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老子那里,就非常严肃地提到了“象帝之先”的问题。当哲学家们从哲学本体论和宇宙发生论的角度,把最根本的概念推到太极之后为什么不再往前推了呢?再往前推就是无极。无极是什么?无极就是没有。什么都没有,纯粹的没有,连说都不能说。对于任何哲学体系来说,这是非常恐怖的,会滑向极端的不可知论。佛教虽然说空,但是他那个空不是真空,是有内容的,俗一点说的话,就是太极、无极都在其中。虽然有一点不可知论的趋向,但是离真正的不可知论还是有距离的。

五、王宗岳对太极理论的贡献
既然周敦颐对太极理论有如此重大的贡献,那么王宗岳为什么还要搞出一套新的说法呢?为了比较方便,我们先列出周敦颐和王宗岳理论中有关的表述: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周敦颐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王宗岳
表面上看,两人的理论基本上差不多,都是无极、太极、动静、阴阳。仔细分析,二者还是有分别的,正是这种分别,使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成为千古不朽的历史名篇。
王宗岳和周敦颐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或者说王宗岳对周敦颐的突破在哪里?
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无极就是太极,太极就是阴阳,甚至更进一步,阴阳就是五行,五行产生万物,万物都具太极,这也是朱熹认可的说法。周敦颐的理论在逻辑上是有矛盾的,从中国传统哲学来说,有阴就有阳,动不仅仅产生阳,同时也产生阴,静不仅产生阴,同时也产生阳。周敦颐的动静、阴阳从逻辑上说不是很严谨。
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无极——太极——阴阳是有顺序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太极是动静的机关,阴阳的母亲,动则分,静则合。
根据前面讲的宇宙大爆炸的模型,王宗岳的说法更加接近现代宇宙学的假说。
中国文化强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超越有形的物体之上的东西,既然已经超越有形的物体,那么当然就是无形无象,可以说是无极。形而下就是有形的物体和附着在有形物体上可以描述的东西,阴阳、动静、虚实等概念就是一种形而下的抽象。连接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就是太极。太极既有形而上的特征,又包含形而下的基因,是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的中转站。

六、太极拳对太极理论的应用
由于王宗岳是一个武术家而非纯粹的哲学家,因此他在发展了太极哲学以后,并非是作纯哲学的思辨,王宗岳的太极理论是为太极拳的习练和应用服务的。
从太极拳理论角度来看,太极拳的太极就是哲学本体论上的太极。中国哲学是一种体悟哲学,正因为基于天人合一的考虑,因此任何对于本体论的思考一定可以反映在人的自我感悟上。对哲学终极本体的思考一定会带来身体上的感受。尤其是从唐朝开始中国文化三教合一以后,这种特征更加明显。正是基于此,可以说哲理即拳理、拳理即哲理,不仅反映在太极拳上,也反映在其他武术拳种的理论上。当然,在气功、艺术、甚至中医方面,这种特征反映得也很明显。

太极拳的训练包括身心两方面,太极拳从练习上要求“松、静、柔、和”,不管是站桩、练拳还是推手,都有一定的意念要求。意念是什么,意念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北京中医学大学刘天君教授把这种心理活动叫做具象思维。具象思维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操作的手段。对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尤其是对于哲学终极本体的概念理解得越好,这种具象操作就可能越清晰。
气功和武术功法里打坐或站桩,一般都有意守丹田或类似的练习。意守丹田看似简单,其实单纯意守是守不信的,一定要借助其他辅助的意念训练。这种训练被称为具象操作。这种具象操作就要求对于哲学本体的概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按照王宗岳的太极理论,从哲学的层面上分为阴阳、太极、无极,从练习的阶段来说,又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从总体上说,着熟对应阴阳,懂劲对应太极,神明对应无极,在着熟、懂劲、神明的每一个阶段,又有相应的阴阳、太极、无极。
王宗岳强调“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着熟是一个分解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要求分清方向、虚实、动静;懂劲是将动静、虚实、方向、包括身体的感受融为一体的过程;神明阶段则需要放弃动静、虚实、阴阳,到达无物无象,无牵无挂的状态。对于太极拳的练习来说,着熟、懂劲、神明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循环的过程。从阴阳、太极、无极的角度来看,无极是一种只可追求,不能达到的状态。实际上太极拳的练习就是不断地从阴阳到太极,从太极返回阴阳,不断接近无极的一个过程。这可能是太极拳叫做太极拳而不叫无极拳的一个理由。
在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与王宗岳的“着熟、懂劲、神明”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检验是否真的懂老子哲学甚至中国哲学的试金石。
为学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认识一件事情,了解一件事情,当然是知道得越多越好。为道是一个本体论方面的问题,对于本体的真正感受是一个消去知识,返归本源的过程。拿学车做比喻,刚开始学车的时候,要学交通法规、机械常识,以及驾驶技术上的油离配合、方向把握等,知道得越多越好,这就是为学。在驾校里学习完所有开车的理论和技术以后,并不意味着会开车了,真正学开车还得到马路上去。当学习到的东西化为一种本能,开车时不再思考技术要领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说会开车了。
因此,为学和为道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为学是过程,为道是结果。过程要求清晰,结果要求简单。
理解了太极的理论意义后,如何将这种理解转化为练习太极拳的法则呢?我们还是要回到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去。
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点。天人合一是讲人应当按照自然本性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也就是说人应当效法天、或道或太极的原则。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高的法则是什么?是自然。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自然界的自然。自然是什么?自是自己,然是对。自然就是自己就是对的状态。自己对是什么意思?《庄子?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对此做了注解,庖丁之所以成为高手,不是因为他有特别的技艺,而是因为他了解了牛的结构,按照本来的规律做事。“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就是这样,不是追求特别的方法,而是按照自然的方法去做。这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
对于太极拳来说,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在练习过程中寻找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如果不舒适就应当调整。在练习的时候用思想,用意念去反观自己的动作,感觉自己身体的状态,只要有不舒服的地方就应当调整。
舒适的衡量和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一个主观体验,另一方面是客观的技术要求。从身形上说,要求“立如秤准,活似车轮”,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的最基本要求。在动作变化过程中要求“往复须有折,进退须有转换”。
《太极拳论》讲到“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很多太极拳的著作在讲到这段话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虚实或者阴阳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数年纯功不能运化,不是仅仅通过虚实能解决的。拳论中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并没有说练阴阳。实际上到了这个层次,应当超越阴阳,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是一个整体的空灵状态。正如前面讲到的,阴阳、虚实、动静是着熟阶段的重点。懂劲阶段一定要超越阴阳,也就象开车一样,要超越具体的技术要领,让技术融入身体,实质就是一种太极状态。
太极拳理论区别与其他拳种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舍已从人”。非常不幸的是,在所有的太极拳的书中,无一例外都是从推手的角度去谈舍己从人,大概意思都是推手的时候对方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说得也不错,但是层次不够。
舍已从人是中国非常古老的思想,“舍己”的思想见于春秋战国各家,庄子有“舍己效物,求之分外”的说法,《管子》有“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的说法,《孟子》有“舍己从人,善与人同”的说法。但是这都不是最古的说法,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尚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中国文化后来将此上升到道德的最高层面,即所谓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高僧传》中讲了15个高僧(正传11人,附见4人)“亡身”的故事。
太极拳讲放松,讲引进落空。怎么松?怎么空?当然是有所舍才能松,有所舍才能空。所以“舍已从人”不光指推手,练拳的时候也得舍。舍掉身体,舍掉思想。如果不对中国哲学有所了解,尤其是对老庄哲学和佛教哲学有所了解的话,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空和松的。空和松对思维来说是过程,对身体来说是结果。在推手的时候,只有真正把自己空掉,才能做到“发人如放箭”,这种空只能是平时练习的结果,不是方法。
“舍己”是什么?舍己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人全部修养的体现,没有境界,不是说你想舍就能舍的,“从人”是一种功夫,没有功夫,想从人也从不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舍得”,说有舍才能得。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从逻辑上说,得到了才能舍。从佛教修炼的角度来说,一定先要功夫上身以后才能舍。什么都没有,怎么舍?中国禅宗从六祖慧能开始,对中国整个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那就是所谓的“顿悟”。什么都不用练,什么也不用修?只要能够“顿悟”就行,禅宗实际上演化为一种口头禅,参话头,讲禅机。禅宗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不可小看的,使中国哲学知行合一的传统演变为只有知,而不讲行。
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光有境界,没有功夫,是一种空境界,光有功夫,没有境界,是一种蛮功夫。


中国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以后,将太极作为哲学最高的本体概念导入了传统的哲学体系。以太极为基本概念的理论后来被武术家引入太极拳中,对太极拳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太极拳的理论反过来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准确理解和把握太极拳理论,对于太极拳的练习有着至关重要决定作用,同时对太极拳的练习也可以帮助习练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并将这种对于哲学的理解应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