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指导:高考文言实词题常见设错方式

 逸心茶舍 2012-07-09
原文地址:作者:柳岸钓客

高考文言实词题的考查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选出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二是“选出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但是,不管是要求选正确的一项还是选错误的一项,命题者设置错项时都不会无中生有,而是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因此,把握命题者设置错项的规律对解答文言实词题会有很大帮助。下面,笔者就以2009年的五道高考题为例,谈一谈文言实词题常见的设错方式。

设错之一:忽略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比如,甲类词会临时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被临时用作乙类词。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里叫词类活用。于是,高考考查文言实词时,命题者就有意忽略某一词的活用现象,用活用前的词义解释它,给考生设置答题陷阱。

示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009年高考广东卷)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起: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弛:延缓

分析:按照一般的语法规律,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形容词如果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定它被活用成了动词;形容词如果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而它又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构不成偏正关系,则可以判定它被活用成了动词。A项中,“奇”在代词“之”前,可以判定它为动词,因此将它解释为“奇妙”显然是错误的。其实,A项中的“奇”是意动用法,意思为“认为……惊奇”。另外,C项中的“诛”为“诛杀”之义,D项中的“弛”为“松弛”之义,故答案应为B项。

设错之二:忽略一词多义

古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一个词往往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高考考试大纲》中所列的120个实词,就都是非常典型的一词多义词。于是,高考考查文言实词时,命题者就常常借助古汉语词汇的多义性特点设置错误,给考生设置答题陷阱。

示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9年高考湖南卷)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季节,季候

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零:降落,落下

C.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

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分析:“季”在古汉语中有五个义项:①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三个月;②季节,如雨季;③指一个时期末了,如季世;④指一季的第三个月,如季春;⑤在兄弟排行里指老四或最小的人,如季弟;⑥姓。显然,A项对“季”的解释是选用了“季”的第二个义项。但是,秋本来就是一个季节,再将“季”解释为“季节”似乎有重复之嫌。再联系“天地始肃”一句,我们即可知道A项中的“季”其实应解释为“季”的第四个义项,也就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故答案应为A项。

设错之三:忽略文段语境

要正确解释文言实词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即必须熟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但是,解释文言实词时如果只是生搬硬套,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是会出错。所以,高考考查文言实词时,命题者往往会故意忽略文言实词的语境,给考生设置答题陷阱。

示例: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9年高考北京卷)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分析: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你等真是……的儒生”,以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当时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而是认为他们“见识浅陋”。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设错之四:忽略词间搭配

这里所说的搭配不当,主要是指句子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搭配不当,以及附加成分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不当。高考考查文言实词时,命题者常常会通过故意忽略词间搭配形成错误,给考生设置答题陷阱。

示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9年高考宁夏、海南卷)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分析:C项中,“薄”与“营”搭配,如果将“薄”理解为“削弱”,那“薄其营”译成现代汉语就应该是“削弱其营寨”。众所周知,“削弱”的只能是战斗力、实力、地位等,而不能是“营寨”。再联系成语“日薄西山”中“薄”的意思为“逼近”或“迫近”,代入文中,即可知道不正确的一项就是C项。

设错之五:忽略句式特点

古代汉语中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特殊句式。高考考查文言实词时,命题者常常会借助这四种句式设置陷阱,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

示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9年高考江苏卷)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分析:结合短文可知,D项出自“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一句。再结合语法知识分析可知,“如”字后面是一个句子作“如”的宾语,而且这个句子很明显还是一个判断句,及这句是要突出表现通明的这一类人是什么样的人。因此,翻译时需要补充一个判断动词“是”。于是,“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一句既然已经有一个判断动词“是”作谓语,就不能再将“率”翻译作动词。其实,D项中的“率”在句子中是修饰谓语动词的副词,可翻译为“大都”。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