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冷症的辩证与扶阳治疗

 贤然 2012-07-13
  女性冷症的辩证与扶阳治疗 

李德民★

北京空达维尔医学研究院   北京100010  

 

摘  要  目的:介绍女性冷症的定义及辩证分型,提出扶阳论治的方法。方法:文章对该症辩证分型,通过介绍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该症作出一些探讨。

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该症的临床表现,第二部分介绍了该症七大类型:心阳虚 、脾阳虚、肾阳虚、脾胃虚寒、肝气郁结、热邪内伏、血虚寒凝。第三部分对症指出了药物的治疗方法和常用的食物疗法,自我意象疗法扶阳与按摩疗法。结论:该症可以采用药物、食物、自我意象疗法扶阳与按摩疗法综合治疗。

关键词  女性冷症 意象疗法 按摩疗法 扶阳疗法 临床经验

 

“女性冷症”,又称“女性冷感证”、“女性手足冰冷症”,是由于营养缺乏、贫血、低血压、肠胃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久病体虚、月经不调或体内雌激素的含量比较高等诸多原因,引起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均可导致手脚冰凉。女性尤其是白领女性常见的、多发的一组病症。“女性冷症”,不仅是严重的亚健康问题,而且是疾病的表现,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使其生活质量下降。

 

一、女性冷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异常怕冷、畏寒、喜热、喜暖。在秋冬季节,即使穿了很多衣服依旧手脚冰凉。有些女性即便是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也手脚冰凉。

部分女性同时可伴有:懒 ,就是疲乏无力,不愿活动;肿,就是面部及下肢水肿,尤其在晨起时比较明显,尿常规化验正常;烦,就是心烦易怒,遇事烦躁。

此外,有的女性还可以见到诸如腰痛、夜尿频、尿少、胸闷、气短、睡眠不好、月经失调、痛经、性冷淡,习惯性便秘,肩膀酸疼,疲劳不堪,容易发胖等临床症状。甚至偶有肢体末梢循环障碍,手足冰凉的女性,在冬天还容易发生冻疮。

 

二、女性冷症的中医辨证

 

中医理论根据“冷症”的临床表现,辨证为肾阳虚弱。“阳虚则寒”,“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是指当阳气虚损时,气血就不能温煦脏腑和四肢末端,很多手足冰凉的病人都是由此而来;“阴盛则寒”,意思是说,寒邪入侵身体,寒湿中阻,阴盛内寒,这也是让手脚容易冰冷的诱因。

中医认为女性的躯体阴柔娇嫩,心灵细腻感性,以血为本、阴中含阳。

肾主一身之阳,肾是人身体内阳气的源泉。由于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肾阳气不足。阳虚则外寒;肾主水之开阖,肾阳不足,水开阖失司,故肿;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故阳虚则懒动;肾阳虚弱,阴寒内盛,胸阳不展,故见心烦。

当然,“女性冷症”的病因亦不都是“阳虚”。常和“四逆”、“血枯”相区别。

 1、“四逆”可见手脚冰冷。“四”就是四肢的末端;“逆”就是厥冷的意思。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能达到四肢的末梢,因而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肢体寒冷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有论述:“‘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其意是说,手脚冰冷,就叫“厥”,手脚冰冷的发病机理是,阳受气于四肢,阴受气于五脏,当阴阳两气相贯,人才会健康并且精力充沛,如果二气不能相接,就会造成“厥”。它的病因可以有很多,而不仅仅是“阳虚”。

2、“血枯”病,就是血液干枯减少导致的贫血而畏寒,这是需要补血。女性在特殊生理期间也容易因贫血而引起畏寒,还有血液流失过多的人,也会有贫血畏寒现象。

阳虚是引起手足冰冷的重要原因。心阳虚、脾阳虚,或者是肾阳虚的症状中都有“形寒肢冷”的表现。首先辨明“冷症”主要是因为哪一脏腑的“阳虚”引起。

1、心阳虚

表现:除了畏寒肢冷,还会出现心悸、怔忡,容易出虚汗、胸闷等。

2、脾阳虚

表现:四肢困重、乏力、畏寒、腹泻、脸色苍白、腹胀、食欲不佳等。

3、肾阳虚:

表现: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精神萎靡、气短、气促、水肿等。

4、脾胃虚寒: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阳气虚衰,血脉无力或中焦寒盛,寒邪凝滞,气血滞行不能到达四肢末端。

表现:没精神,脸色黄,胃口不好,舌淡脉弱。

5、肝气郁结:肝气被遏抑在内,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气血不能外达,导致手脚冰冷。

表现:胸闷、腹胀、双肋胀痛、精神抑郁,并伴随手足冰冷,舌苔白。

6、热邪内伏:热邪在体内不能透发,阴阳二气不能相接,就会造成“厥”故四肢发冷。

表现:烦热口渴,舌红苔黄,便秘,腹胀。

7、血虚寒凝:本有失血、贫血,又受到寒邪入侵,血液循环凝滞变慢,就会引起手足冰冷。

表现:头晕,面白,肢麻,体痛,女性经量少,色暗。

 

三、女性冷症的扶阳治疗与调理:

 

(一)自我意象疗法扶阳与按摩治疗

1、自我意象疗法扶阳

①  把能量灌注到手掌、手指

意念中使体内的能量从丹田经胸、肩、上肢涌向手掌、手指,想象手掌、手指在迅速胀大,且无限大。然后再使其缩小,如此反复21次。

然后从肩内俞穴开始,从上往下捶手臂,重复十次,注意,方向是从上往下,不要来回捶打。

②  把能量灌注到足底、脚趾

意念中使体内的能量从丹田经小腹、大腿、小腿涌向脚、足底、脚趾,想象脚、脚趾在迅速胀大,且无限大。然后再使其缩小,如此反复21次。

然后再先捶打“风市”200下,再从上到下捶打大腿、小腿三遍,先捶外侧,再捶内侧。

 “风市”穴是腿部的阳经——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击打它可以激活下肢的阳气。捶打大小腿的目的则是为了把血液输送到足部,促进血液循环。

③  意守丹田

中医有“气归丹田”的说法,“丹田”内汇聚了身体的真气;掌管气血的关键穴位叫“气海”,在肚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将两手叠放在这里(女的右手在下,男的左手在下),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60下,再放在这里不动,深呼吸三次。同时意念中全身能量向丹田汇聚,后再使丹田之能量灌注全身,但应避免上注清阳。

意象医学治疗时应注意:必须选择幽静环境,闭目端坐、静心平气,周身放松,避免焦虑过度、压力太大、心生杂念。

2、自我按摩治疗

①按摩上肢六大穴位

按摩“曲池”,“列缺”,“合谷,“内关”、“外关”, “劳宫”穴各20次。

这些穴位是位于三大阴经和阳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它们可以调节阴阳;特别是“曲池”和“合谷”穴,在阳气最盛的大肠经上,是激发阳气的关键穴位。

②揉捏指关节,搓手、甩手。

按摩、揉捏指关节,从小指、无名指依次按摩到大拇指,再搓摩两手的手背、手心,最后做甩手动作。增加手掌和手指上的血液流通量,促进气血循环。

③按摩下肢四大穴位

按摩“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各20下,按揉或是摩擦“涌泉”穴100下。

   “血海”穴在足太阴脾经上,是治疗内分泌失调,调节气血平衡的穴道;“三阴交”穴在三条阴经的交汇处,是非常重要的穴位,中医上常用按摩“三阴交”穴来治疗失眠、月经失调等多种病症。“涌泉”穴更为重要,中医上把这穴道称为“接地气”的枢纽,按揉它可以调节气血、治疗失眠。

④拧动脚趾

用手拧动脚趾,拧到发热为止,同样是从小趾到大脚趾,然后转动踝关节10-20下。 促进血液循环,活动关节。

(二)营养调理与扶阳药膳治疗

1、冷症的营养调理原则

针对不同病因,应多食具有扶阳、补气、养血,补肾的性平、温热类食物;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平衡免疫功能,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2、选择适宜的食物

可多食一些具有补肾阳虚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一伏可食用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补人体之阳。还可以吃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

另外,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以提高机体耐寒力。常见的温热食物有:牛肉、大蒜、辣椒、生姜、圆葱、山药、桂圆、当归等。

3、饮食禁忌

1、尽量避免吃一些生冷的、破气耗气、性寒凉、辛辣油腻的食品。如冰冻饮品、冰激凌和生冷瓜果等。办公室白领女性,,最好选择热的饮料. 热茶等。

2、在吃温补食物的同时,尽量避免同时食用滋阴类食物,出现相互抵消滋补功效。

4、扶阳药膳

①、归杞生姜羊肉汤:

用当归45克,枸杞子20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水煎服。煎好后吃肉喝汤。中医称“人参补气、羊肉补形”,羊肉中的脂肪含量仅有猪肉的1/2,因而女性不必担心因摄入过多而引起肥胖。

②、月枣姜汤:

主要原料为:月季花3克、大枣10枚、生姜5片、红糖适量。具体做法是: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后泡月季花3克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可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手脚自然就温暖起来。

③、杞竹鹿肉粥:

枸杞子20克,玉竹20克,鹿肉4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

④、参芪归姜羊肉粥:

黄芪30克,西洋参2克,当归20克,生姜10克,生羊肉250克,粳米80克。黄芪、当归先煮20-30分钟,将药渣捞去,留汁炖西洋参、羊肉,待羊肉烂后,放入生姜,陈皮丝(5克),粳米煮30-50分钟,即可食用。

⑤、猪蹄花生大枣汤

猪蹄2只,花生50克(连衣),大枣10枚,调味品适量。将洗净猪蹄、花生、大枣一同放进锅中,加水共煮至熟烂,加入调料即可。 既健脾胃又养血,如有贫血或哺乳期乳汁不足,可以多喝常喝。

 

(三)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冷症属肾阳不足,阳虚则外寒。

临床上常用中成药有肾宝、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亦可用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调理。

1、温肾助阳法

方药:附子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白芍15克,续断15克,杜仲10克,淫羊藿8克,肉桂6克,吴茱萸6克,菟丝子9克;随症加减,每日一剂内服,连服5-7天。

2、强心壮阳法

方药:淡附子12克,桂枝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淡干姜6-9克,五味子9克;随症加减,每日一剂内服,连服5-7天。

3、健脾扶阳法

方药: 理中汤化裁——人参、炮制干姜、炙甘草、白术各10克,炙附子6克;随症加减,每日一剂内服,连服5-7天。

或香砂六君子汤化裁——人参5克、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9克、半夏3克、砂仁6克、炙附子6克,木香4克;随症加减,每日一剂内服,连服5-7天。

4、解郁宣阳法

方药:四逆散化裁——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桂枝;随症加减,每日一剂内服,连服5-7天。

 

★    李德民(1947-) “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原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先生弟子、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外治分会委员 

北京空达维尔医学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中医教授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