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转载)

 朝阳山房 2012-07-14

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心揪啦一下。。。。。。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 

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由六个玻璃空心塔组成,塔壁上刻有集中营囚徒代号和幸存者的语录。一九九三年四月十八日(大屠杀纪念日 Yom HaShoah)在纪念碑下埋入永久封箱,内中保存由新英格兰地区民众提供大屠杀中的死者名单。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马丁·尼莫拉牧师在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的那段著名文字的原文:

In Germany they first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Then they came for me -

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 Pastor Martin Niem?ller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译文)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另一个译本。个人比较喜欢上面那个。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尼莫拉牧师。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铭文。1945年。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1892—1984,德国人,新教牧师。成为牧师前,尼莫拉曾在一战中指挥过潜艇,支持过掌权之前的希特勒。纳粹媒体还因为他在一战中的表现而树为先进典型。不久,尼莫拉与纳粹决裂,1937年被捕入狱,囚禁在集中营里,战争即将结束时险被处死。战后,备受折磨的尼莫拉走出牢房,讲出了这段话。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马丁·尼莫拉牧师文字的铭文碑刻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纪念碑内景 

上面这段话,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上面这段话取自1989年8月28日出版的时代杂志上一篇为纪念二战爆发50周年而撰写的文章。这首诗有多个译本。但是,诗的作者经常不被人提及。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忽略并不重要。其实,马丁·尼莫拉是一位直言不讳的倡导者。他极力主张,必须要对德国在二战期间犯下的罪孽承担集体责任,以此作为救赎德国苦难的途径。

另一方面,如果人们不了解上面这段文字来自于一位发誓“宁可烧毁教堂也决不宣扬纳粹主义式三位一体(种族、血统和土地)”的人士,他们就可能由此而失落了某些重要的东西。 

尼莫拉曾经受到人们的误解。在成为牧师之前,他曾在一战中指挥过一艘U型潜艇。也曾在希特勒掌权之前支持过他。实际上,纳粹媒体曾因为他在一战时的表现而将其树为样板…

[新闻周刊1937年7月10日,32页] 

但是,尼莫拉很早就与纳粹决裂。在1933年,他组织了牧师紧急同盟,以保护路德宗的牧师免受警察的骚扰。他是1934年巴门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这次会议确立了认信教会的神学基础。尽管受到迫害,认信教会依然成为了德国人反抗希特勒的永恒象征。 

从1933年到1937年,尼莫拉一直致力于粉碎纳粹所维护的东西。有一次,他宣称要谈论德国人(路德)而不谈及犹太人(基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路德)谈到了他(基督)。

[引自 Charles Colson, 冲突中的国度]

他对纳粹曲解所谓“积极的基督教”以反对“消极的基督教”嗤之以鼻。“积极的基督教”将德国人民的“特殊美德”树为不言自明的公理,而“消极的基督教”则坚持认为所有的人——无论其属于哪个种族——都犯有原罪,因此都需要悔改。时代杂志 [1928年2月21日,25-27页]曾刊登过他的一段布道词:“我忍不住要直言不讳地说:犹太人之所以陷入悲惨而屈辱的境地,就是因为它们所自恃的‘积极的基督教!’,他们之所以在世界历史上承受咒诅,就是因为他们所愿意接受的弥赛亚,仅仅是那种他们认为能够帮助他们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他们自身的计划和目的的弥赛亚,这样他们就抛弃了上帝、上帝的道和上帝的约。所以当拿撒勒的耶稣[犹太人]显然不肯停止呼吁[犹太人]悔改和信靠上帝时,他们就排斥他,并把他交于死地。由此尽管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是自由、强大和骄傲的人民,属于一个血统纯正、种族观念强的民族,他们依然要背负咒诅。

犹太人想要的就是所谓‘积极的基督教’,但这是与耶稣本人所体现出的‘消极的基督教’相抵触的。‘消极的基督教’所说的和所行的,都与悔改和相信耶稣是罪的救主紧密相连。朋友们,如果我们的国家没有对罪的宽恕,没有所谓的‘消极的基督教’,我们能与之安然相处吗?我不能,你不能,我们的国家也不能。‘所以来吧,让我们转回到我们的主那里去!’”

1936年奥运会前夕,在一份以典型的77宪章风格写就、并被偷运出国境发表的著名宣言中,他与另外9名牧师写信给希特勒:“我们的人民正努力使神所确立的联合归于破裂。那是一种对抗神的人类自负。就此而论,我们必须警告元首,那就是屡屡向他表达的敬意只能归于神。几年前,元首反对将他的照片悬挂于新教的祭坛上。而今天,他的思想不仅成为政治决策的依据,也成为了道德和法律之源。他本人享有着祭司一般的尊严,甚至成为了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 我们要求给予我们的人民自由,以使他们未来能在基督的十字架标记下独立自主,免得我们的子孙诅咒他们的长辈,因为他们将孩子们置于一个与上帝的国度相隔绝的状态中。”

[摘自 时代杂志 1936年7月27日]

在1937年以前,马丁·尼莫拉牧师受到外国媒体和柏林上层有影响的朋友的保护。但最终,他被捕入狱。也许是由于外国压力,他被判有罪,但刚开始只是缓刑。然而,在希特勒的直接指示下,他旋即再次被捕。那时候起,直到二战结束,他被囚禁在萨克森豪森和达豪集中营里。在战争即将结束时,他险被处死。

[引自 Charles Colson 冲突中的国度]

战后,尼莫拉走出牢房,宣讲了文章起始处的这段话,并广为人知… 他帮助起草了斯图加特悔罪书,在这份声明中,德国各新教教派的牧师正式承认他们对希特勒统治下的苦难负有连带责任。1961年,他当选为世界基督教协会的六主席之一,这是一个基于新教信仰的普世教会团体。

尼莫拉也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他极力鼓吹和解。他积极谋求与东欧的接触,1952年他访问了莫斯科,1967年访问了北越。他于1967年获得了列宁和平奖,1971年获得西德大十字奖章。马丁·尼莫拉于1984年3月6日在西德的威斯巴登去世,享年92岁。

[选自 大英百科全书]。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POCO经典桌面资源站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我不说话:意味着什么?

http://blog.sina.com.cn/wanju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