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量运动规律【悟道】

 杂货店伙计 2012-07-15

 

 

 

 

能量运动规律【悟道】

 

 

 

能量运动的规律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我们所看到的水的流动就是能量运动规律的最好写照。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能量总是从高端流向低端,水往低处流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将能量的这种运动规律称之为“损有余而补不足”,他在《道德经》的第七十七章中阐述了这一点,原文是这样的: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是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这是遵循天道而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在这里老子首先以张弓射箭为例来揭示天道的运行规律,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就是说自然规律,就像拉弓一样,居高的箭向下压制,居下的弦则向上托起。削减凸出的,补足缺陷的。天道中有一种潜在的运行机制,会自动平衡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就像一张拉开的弓弦一样,盈亏损欠机制就在其中自行调整。透过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段话的深层意思是说,合乎道的社会规律不就象拉弓一样吗?统治者压迫人民,人民就起来推翻它。剥夺官僚豪绅的多余财富,分给贫苦的劳动人民以补其不足。

 

矛盾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矛盾的双方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一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否定的否定乃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所以,全则缺,盈则亏,极则反。自然法则就象张弓开弦一样,弦位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不足就补充些。

 

老子还进一步地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的运行规律,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也就是说自然之道,是削减高出的,填补低洼的。合乎自然规律的社会规律应当是减少富有者的财富,来补足贫穷者。但是,世人所遵循的道路则是减少贫穷者的财富来不断增加富有者的财富。而只有那些有道德的人能主动地把多余的财富奉献给天下的穷人。在这里,老子把“天之道”和“人之道”作了鲜明的对照,借“天之道”来衬托“人之道”的不公。“天之道”体现的是均衡,“人之道”体现的则是不均。这种不均的“人之道”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的根源。

 

天之道体现了能量的运动总是从高端流向低端,以求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老子希望人类社会也要效仿天道的这种运动规律,要“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社会行为应该符合自然法规,然而社会世俗的作法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这极不公平、不合理,不合客观自然法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明白这自然法则并能自觉实行的人。

 

其实天道永远都在以其固有的规律掌控着宇宙的平衡,能量的运动规律是总趋势,归根结底总会发挥它的作用,只有坚持“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下面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有两个人死后来到了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德簿后说:“你俩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过不断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则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乙见此情景,别无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不断付出、给予的人生。

 

结果,甲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投胎转世后,成了一个乞丐,每天都在索取和接受。而乙呢,因为选择过付出、给予的人生,转世后,变成了一个富人,每天都在给予和付出。

 

在这个故事中天道就很好地发挥了它的作用,有付出才有收获正是天道的体现,所以精彩的人生应该是奉献和付出的人生,只有乞丐才会去不断的索取,世间绝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也绝没有无回报的付出。

 

老子从天道中得出了得道者采取的行为,他说:“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就是说圣人推行天道,不去凭借自我之智,而是充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功德圆满而不居功自傲,不依仗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这是因为圣人不想显示个人的贤能。圣人推行天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以名利之心诱导人民,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的道德风范,这就自然成为人民群众道德实践的楷模。

 

谁能例行天道以有余而奉天下呢?唯有修行大道的人,由于他们的无私,不惜人世间的任何得失,使众生能够明白宇宙特性在人世中的真实体现,明白真理,能够得救或自救。所以自古以来,也唯有修道之人能做到为而不恃有,功成而不居功,不自圣而成其圣。我们要学习得道者的这种道德风尚,把握住世间的平衡规律,坚持“损有余补不足”的理念,以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胸怀,积德悟道,这才是一切成功者应走的康庄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