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识:入伏(数伏)怎么算? 吃什么?

 哈哈笑铁592 2012-07-17

入伏(数伏)怎么算?

算法一:人们常说“夏至三庚入伏”,就是夏至的第三个庚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也是初伏的第一天。

就今年来说,先从网上找到万年历,6月21号是夏至日,这一天也是壬辰日,往后找29号是庚子日,也是第一个庚日;7月9号是庚戌日,第二个庚日;7月19号是第三个庚日庚申日,那么这一天也是初伏的第一天,也就是说进入伏天了。

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只有中伏是变化的。如果中伏过了10天还没有到立秋,那就要再延长10天,中伏就是20天了。如果中伏到了10天,已经过了立秋的节气,那就是中伏是10天。拿今年来说:初伏7月19号——28号,中伏是7月29号——8月7号,末伏是8月8号——17号。正好8月7号是立秋,那中伏就只有10天了,那么今年的伏天也就是30天了。

算法二:有一个说法叫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数伏,但是日历上没有庚日是哪一天,天干地支许多人不会,我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快算出来,首先知道单数或双数年份,如果是单数年,就在立秋那一天的基础上向前推算25天,双数年就在立秋日向前20天,例如2010年是双数年,立秋是8月8日,向前20天,就可以知道。。。。7月19日开始数伏。单数年伏天为40天,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双数年头伏中伏末伏各10天,另外逢到闰年开始数伏还要增加一天,这样就可以推算任何一年的数伏了。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怎么计算呢?这就要牵扯到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纪月、纪日。因此,如果你只要知道某一个公元日期对应的的干支日期,就能够推算出另一个公元日期的干支日期。这里有人总结出一个公式: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97

  除以10 余数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下面我们来算一算公元2010年哪天开始数伏:

    2010年的夏至是6月21日。用以上的方法可以计算出6月21日是壬寅日。天干上“庚”是第七位,“壬”是第九位,因此夏至后的三个庚日应该是夏至后的第28天,也就是2010年7月19日,就是今天哦!

为什么说头伏饺子二伏面?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