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理念: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的养成,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合作学习,实现师生平等,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 (2)、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 (2)、善于用名人、伟人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
环节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朗读同学春节发给老师的祝福短信,同时也现场祝福同学,然后设疑提问:这些祝福都能真的实现吗?引发讨论,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这个情景,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 环节二:典例分析,构建新知 邓亚萍的故事(多媒体显示邓亚萍的成长经历) (为讲解挫折含义作准备) 从邓亚萍的乒乓球冠军成长的道路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碰钉子”。“碰钉子”之后就会产生紧张、消极或烦躁的情绪反应。这种人生道路上的“碰钉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因此,挫折是指人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比如,邓亚萍在听到省队不批准她加入时失声痛哭,这就是她的有目的的活动遇到挫折时而产生的伤心情绪反应。 设计意图: 运用典型事例能够直观表达所要传授的信息,同时将知识内化在事例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之中构建知识,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方法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环节三:猜一猜
环节四:分享交流,加深理解 环节五: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室 让学生为小龙诊断,并说出造成挫折的原因,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明确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以突破本课的难点。 环节六:情感升华,感悟提升 谈名人或者自己遭遇挫折而最终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走向成功,并谈谈深刻体会 设计意图:学生良好世界观的形成,离不开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四要素,所以要注意挖掘了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创造情感体验氛围,帮助形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板书设计 挫折的含义 挫折与人生相伴 人生难免有挫折 造成挫折的因素 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不同的态度, 不同的结果 青少年应该选择做意志坚强的挑战者
本课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填补选择,还有待深入研究。最好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 今后的改进措施:课前多收集相关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素质,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加深与学生的感情。
教学亮点:本课从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等各方面都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利完成知识点教学,力争做到人文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度大,积极性高。达到预期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