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师交朋友》案例及评析 环节一:音乐配景,激情导入 展示课件一:魏巍《我的老师》的背景图片。以《好大一颗树》作音乐背景,向学生表达我对学生的深爱之情、关切之情以及渴望与学生交朋友的情感需求。 教师: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老师也不例外。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对自己的老师,却是敬爱有余,亲近不足。直到有一天我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突然发现老师竟然也可以是这样,从此我确立了将来要当一名像蔡芸芝那样老师的想法。所以才有了今天我站在这里,这些年来,我一直很渴望成为学生的朋友,也一直努力去做,但仍然发现还有许多学生与我有很深的隔阂。良好的师生关系依赖于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同学们想和老师交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与老师交朋友。 【案例评析】采用音乐配景以及富有情感的自我表白,从而强化学生的“向师性”,为本课的顺利进行奠定感情基础。魏巍的《我的老师》学生在小学五年级学习过,对此比较熟悉。蔡芸芝老师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教师形象的代表。老师以自身的经历与感受,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环节二:师生互动,心灵沟通 展示课件二:课堂调查 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主动与老师交往 这次调查由一份国内知名青少年杂志负责,涉及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时,结果76%的学生表示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说话。其中,有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的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有与老师主动交流。这些原因包括“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老师太严肃”、“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对老师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敞开你的心扉,说出你的心语心愿。 出示讨论题目:1.你与老师相处得怎样?2.你是否害怕与老师主动交往,你有过哪些担心?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要认真倾听,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案例评析】新课改强调生活化原则,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此环节设计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的讨论、交流,认识到旧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阻碍师生交往的重要原因,对如何形成新型师生关系有自己的认识。 展示课件三:传统的师生关系 漫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猫和老鼠。 师: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 有人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比作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还有的人比作“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请同学们自由结合,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一则小品, 并上台表演。看谁表演的最逼真。 【教学评析】青春期的中学生,内心虽然脆弱,但自尊心很强,就像蜗牛,用厚厚的壳将柔软的身体包裹起来,总是对他人心存戒备。因此通过夸张、幽默的图片,形象揭示了传统师生关系的危害。小品的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长期以来,正是由于我们把老师看作“高高在上的权威”、“绝对的管理者”,才使我们对老师们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敢主动与老师交往。老师不是统治者更不是猫,也没有哪位同学希望自己变成可怜的被统治者或仓惶逃窜的小老鼠。到底我们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呢? 展示课件四:新型的师生关系 漫画:和谐相处共度难关的,猫和老鼠。 小组合作探究:1、通过两段动画片的对比你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自己和老师交往中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类似旧版“猫和老鼠”的关系? 3、这些行为的危害是什么?应如何改正? 通过本环节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改变以往把老师当成猫的错误观念,通过自身的体验主动意识到要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交往,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学习进步,生活快乐! 环节三:彼此分享,心灵沟通 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上课小测验,陈蓓蕾同学作弊被我发现了,她感到很羞愧。这件事过了几天,我都已经忘了,课后他给了我一张小纸条:“老师,是我错了,再给我一次机会,你不要放弃我,不管我!”我感觉这个同学态度诚恳,很有上进心,就找她谈心、交流从多个方面给与他肯定和鼓励,并表示自己并没有放弃他!之后,我们成了好朋友,现在他已经参加工作,我们还将经常联系,我常以此为荣! 问题:如果你是老师,在发现学生作弊时你会怎么做?在接到小纸条后会怎样处理? 如果你是陈蓓蕾同学你会怎么做? 其实,只要你主动与老师沟通,把你想表达的心里话说出来,老师就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解;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怪。也许师生情谊就会情深似海。 【教学评析】情感是行为的前提和动力。配乐讲述从多方面调动感染了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主动与老师交往的快乐。这种在不改变教材思路的前提下,用“本班师生关系”的相关情境替代教材创设的情境,其理论根据是新课改强调生活化原则,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
浏览:23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