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分类 三【牙璋 璋 圭 笏板】
牙璋、璋、圭、笏板的功能基本相同,也属于礼器。
三,牙璋
所谓牙璋是一种有刃的器物,底部两侧有突出的鉏牙,也就是两虎牙形状,下端呈长方形。它主要出现在夏商两代的黄河中下游一带与四川。出土的范围比玉戈分布要少,玉的质量比玉戈略好,包括成都金沙遗址也出现了大量牙璋。还有比较特别的成都三星堆的玉牙璋。牙璋的后部都扉牙,扉牙中间往往饰弦纹数道,便于系牢与其他物品上,且牙璋比较厚实,加上许多有明显的使用痕迹,估计牙璋除了礼仪功能外,还有实际使用功能,比如杀死俘虏或者就在战争中当兵器一样使用。夏商时代的璋出现了镶嵌、穿孔、单阴线砣文等,其中单阴线砣文最为丰富,镶嵌类也多为镶松石,少量的镶红色或者其他颜色的宝石。并且运用了锯、凿、挖、琢、钻、磨、雕刻及抛光等工艺。
河南 偃师二里头
该牙璋两牙没有对齐,有齿,穿多,玉质地明显比大多玉戈好。
河南省新郑市望京楼新村乡出土,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长39.2、宽10.2厘米青玉。体呈刀形,前端刃内凹弧,两面磨刃,后部两栏均为扉牙,中间饰弦纹数道,内有一单面穿。两面纹饰相同。 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3000年前跨度在500年的大量牙璋与这件很类似。

这是现在在四川开采的长石类青玉石料。说明古代四川本地有大量的这类材料可以利用。
二,璋
1,现在被当作璋的有两种,一种是有一个尖牙的,被认为是当做符节器用的,它的材料一般。

一个尖牙的璋
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说文》
璋
2,第二类是前端平,质地也明显较好。
“秉璋以酢”《书·顾命》说明璋是重要人物或者邦国之间交往的象征;
“大宗执璋”《礼记·祭统》表明重要人物的身份;(殷代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官,为天官六大之一。周代改为大宗伯。《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郑玄注:“盖殷时制也。周 则大宰为天官,大宗曰宗伯,为春官。” )又如:“以赤璋礼南方”《周礼·大宗伯》。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说明这个时候圭与璋的作用类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