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古钱概述

 古典的心 2012-07-21

我国钱币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钱币萌芽时期,纪地钱币时期,铢两钱币时期,年号钱币时期。

  钱币萌芽时期从公元前12世纪的商代晚期开始,到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初年结束。先后经历了四百多年,这一时的钱币形态还很原始,与一般的生产工具不易区分,而且钱币上没有文字。

  纪地钱币时期从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初年到公元前3世纪末的战国晚期结束,历时五百多年,这一时期的钱币上开始出现文字,但钱文的主流是纪地,钱币的种类进一步增多,币材由单一的金属铜逐渐向多种金属发展。

  铢两钱币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前621年唐高祖下令铸“开元通宝”钱结束,共八百余年,所谓“铢两钱币”就是钱体上铸有标明钱币重量的文字,也称作“纪重钱币”,这一时期的钱币钱文由原先纪地的性质变为纪重性质,钱文以篆字为主,在南北朝时出现了由篆书向隶、楷过渡的趋势。多种钱币形态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钱币的形制得到统一,方孔圆形钱成为货币的主流。钱币的材料仍以铜为主,但也出现了贱金属铁质的钱币。

  年号钱币时期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铸“开元通宝”开始到清王朝覆灭结束,先后历时一千二百多年。这一时期以“通宝”、“元宝”、“重宝”等为名称的“宝文”钱币取代了沿袭已久的纪重钱币,从此进入了以年号为主的新时期,钱币的名称多为“##(年号)##宝(通宝、元宝等)”。年号钱的推行是货币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钱文上不再标明自身币值的价值,加强了钱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在这一阶段铸钱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以后开始采用样钱翻砂铸钱法,与过去的范铸法相比,这种技术对于提高钱币的产量,降低成本的作用明显。同时币制钱法也日趋完善,对铸钱的原料、成色、大小有了明确的规定,钱币的材质多样化,以铜钱为主,在不同阶段又兼有其他质料的钱币,最具历史意义的是纸币开始出现。

  一、货币的产生

  最早的货币是海贝,贝因其美丽的外观,很早以前就为人们认识和使用。贝开始被用作货币大约是殷商到西周间的事,贝之所以能被用作货币是与其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首先它具有自身的功用,常常被用作饰品,其次它具有天生的单位,并且坚固耐久、便于携带,但并非所有的贝都能用于交换。作为货币使用的最广泛的是齿贝,学名叫做货贝。现在所发现的贝币,都是背面磨平,有一个或两个穿孔。

  贝在殷商时仍是一种贵重物品,甲骨卜辞中常常提到,经常与车马、奴隶、田地等一起作为赐品出现,古代人们用贝多是将其串起来,一串称为一朋,所以贝、朋两字时常连在一起出现。

  由于天然海贝只产于海滨,不易得到,因而人们就用其它材料仿制,仿制贝都是以货贝为模本。材料有骨、石、陶、玉、铜、金等,在各种仿制贝中,以铜贝最为重要,因为它的出现标志着金属铸币的诞生,已发现的最早的铜贝出于公元前12世纪的商代,它的发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

  二、先秦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经济逐渐得以确立,商业往来日益增多,因而各种铜质铸币广泛通行,但直到秦统一以前我国的钱币一直处于多元化状态,钱币的形制、大小、质地因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而差异很大。出现四个铸币体系,即: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

  布币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源于农具铲。始铸于商周,东周以后渐渐成为专用通货。早期的布币有装柄的銎,即空首,所以称为空首布。形制接近于实用工具,流行于春秋时期,最晚至战国早期消失。空首布到战国时逐渐演变为布首扁平,无法装柄的平首布。平首布是布币中的先进形制,流行于整个战国时期。布币除了可以分成空首、平首两大类型外,每类中根据首、肩、足部的变化,又可以细分为许多类型,布肩的变化较大,有平肩、耸肩、斜肩、圆肩等;布足有尖足、方足、圆足、桥足、弧足等类型。

  刀币:起源于东方的齐国,后逐渐遍及齐、燕等地。刀币又称刀化,是由手工工具刀削演变而来,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环几部分组成。刀首是划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据,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和平首刀。按刀背分为磬折刀和弧背刀。齐国的刀币可分为春秋与战国两大时期。春秋时期的一般都较长大,出土很少,价格昂贵,有“齐建邦长法化”、“安阳之法化”等五种。战国齐刀主要是“齐法化”和“齐明刀”。燕国刀币始于战国早期,流行尖首刀、针首刀,战国时发展成截首刀与燕明刀。赵国刀币铸于战国晚期,以形体较小且直背的直刀为主,有“甘丹、柏人”等。

  圜钱形制的由来是古代玉壁或纺织工具纺轮,最早出现在战国时的三晋地区,最早的圜钱是魏国所铸的“共”、“垣”、“共屯赤金”等,圜钱主要流行于三晋两周地区。圜钱是战国时期最为进步的一种金属铸币形态,它体积小、便于携带,铸造工艺简单,因此战国中期以后,各国的铸币都有圜形化的趋势,尽管圜钱出现的时间较晚,由于它是一种先进的形制,因而能后来居上,随着行用圜钱的秦国统一中国,以“半两”钱为代表的圜钱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形制统一的法定货币。

  蚁鼻钱是楚国铸币,是由商周时的铜贝演化而来,是铜贝的高级形态,椭圆形,重量自两克到四、五克。铸币学家称这种小铜贝为蚁鼻钱,现已发现的蚁鼻钱有“君”、“匋”等10多种,它广泛流行于南方地区,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货币形态之一。

  上述的四大类钱币都为铜铸币,先秦时的金属铸币还有金币,最重要得当属楚国的爰金,楚国在古代是盛产黄金的地区,楚国的黄金一般都铸成金饼或金钣,打上阴文印记,所以又称“印子金”,其上的文字已知的有五种,以“郢爰”最为多见,而其他几种也多称“爰”,所以得名“爰金”。

  三、秦汉钱币

  秦代最重要的货币当属“半两”钱,史载“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钱”,一般认为这就是秦国初铸半两钱的年代。秦始皇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刀、布等旧钱,将“半两”定为法定货币,标准秦半两重十二铢,钱文高挺,无轮廓,但大小、轻重往往差异较大,早期的秦半两书法古拙,钱文隐起,行笔粗放率意,以后字形转而宽阔工整,笔画多方折,渐有隶意。

  半两钱的出现将先秦时期各种原始形态的货币统一在方孔圆钱之下,中国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以后直至清末的两千多年再没有改变,影响极其深远,周边的一些国家受中国影响也曾长期使用方孔圆钱。

  汉初仍继续使用半两钱,因秦钱厚重不便使用,就减重铸行,并允许民间自铸,因而铜钱减重剧烈,最轻的轻如榆荚,称为“荚钱”。吕后、文帝、景帝相继执政,钱法多次更易,先后出现了“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但币轻质劣,私铸泛滥的问题仍无法解决,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沿续到武帝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因为半两钱盗铸不止,就下令新铸五铢钱,并允许天下郡国铸造,通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更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称“三官五铢”,从而第一次全面完成了我国货币的标准化,建立起一套严格的五铢钱制度。汉五铢重约4克左右,直径2.5-2.6公分,标准化程度很高,与大小轻重不一的半两钱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后虽然代有兴亡,五铢钱却行而不废,一直流通了七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通行时间最长的钱币。

  王莽本是汉朝的外戚,公元9年王莽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王莽自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到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的短短七年间,,共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先后使用不同样式、质地、单位的货币达33种之多,他的几次改币,本质上讲是通过发行一系列不足重的虚价大钱(如契刀五百重不过五铢钱的五倍,却要当五铢钱的500枚),来收刮民财,史称其“每一易钱,而民用破业”,这样的币改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给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激化了原已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是两汉之间社会大动荡的直接原因之一。

  王莽的币制改革是失败的,但其钱币的工艺水平无论从设计、铸造、书法等各方面来看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例如货布、布泉等钱文为悬针篆,线如游龙飘逸秀美;第一次币改时铸造的“一刀平五千”,又称“金错刀”,因其造型别致,工艺精巧,玲珑可爱,自古就为人们所喜爱,历代题咏不绝。

  东汉初年还继续使用王莽的货泉,直到光武帝建光十六年(公元40年)才铸五铢钱,此后史书不再提铸钱之事了,直到灵帝时,才明确提到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行“四出五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铸行了一种无文、无轮廓的小钱,这也是刘汉政权下的最后一种钱币了。

  四、魏晋南北朝钱币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我国历史上最长的动乱时期,期间只经历了西晋短短几十年的统一,大部分时间是处在分裂、混乱和战争之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出现重物轻币的现象,金属铸币的流通范围明显减少,货币功能萎缩,钱币的标准不一,形制各异,减重普遍,这一时期是铢两钱制向年号钱制过渡的历史时期,铢两制钱币时期的一些传统渐渐被打破,出现了我国货币史上很多个第一。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曹魏政权,此后吴蜀相继立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曹魏初期提倡用谷帛,至魏明帝时才铸“五铢”钱,这是曹魏仅有的一种钱币。吴蜀的钱币则十分复杂,蜀钱有直百、直百五铢、犍为五铢等。吴钱都是高值大钱,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四种,其中大泉五千传世甚少,是泉界瞩目的大名誉品。

  公元266年,西晋建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西晋时一直未曾铸钱,以使用汉、魏旧钱为主,兼用谷帛等实物,东晋建立之初,也是沿用孙吴的各种钱币,后来出现一种五铢小钱,钱文作“五朱”,相传为沈充所铸,所以又称“沈郎五铢”。

  在北方地区,西晋时期相继出现了一些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这一时期很多独具特色的钱币出于他们之中。“丰货”钱为后赵石勒于公元319年所铸,钱文不纪重,这是对五铢钱制的一个突破。“汉兴”钱铸于成汉国汉兴年间(338—343年),是我国最早的年号钱。“凉造新泉”和“大夏真兴”是东晋时期最为珍贵的两种钱币,凉造新泉一般认为是前凉(312—396年)张轨所铸,大夏真兴是匈奴族赫连勃勃在建立夏国之后于公元419年所铸,大夏为国名,真兴为年号,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国号加年号钱。

  公元420--589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史称南朝。南朝铸币名目复杂,民间私铸普遍,劣钱泛滥。刘宋政权先后铸过6种钱,分别是“四铢”、“孝建四铢”、“大明四铢”、“两铢”、“永光”和“景和”。永光钱和景和钱铸于前废帝时(456年),钱文为韭叶篆,形体薄小,由于通行数月即废,所以存世极少。萧齐建于公元479年,史载齐武帝时曾在四川铸钱,但是哪种钱现在已不得而知了,萧梁所铸的第一种钱是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所铸的“天监五铢”,此钱面、背皆有郭,制作精整,接近标准五铢。以后又铸行了一种有内郭而无外郭的五铢,俗称公式女钱。上述两种钱都是梁武帝所铸,后来的梁元帝与梁敬帝分别铸造了面有两星的两柱五铢和面背各有两星的四柱五铢。陈朝的钱币比较精美,其中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始铸的“太货六铢”,钱文为玉著篆,轮郭深峻,十分精整。

  从公元388年北魏建国到公元581年隋朝统一北方的近200年时间,在北方先后出现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称北朝。北朝钱币的钱文开始摆脱纪重的限制,向新的阶段迈进。北魏时最重要的两种钱币是纪年与纪重合体的“太和五铢”和“永安五铢”。“太和五铢”的“太和”两字笔画方折,文字介于篆隶之间,这种方折篆常见于北魏墓志,入于钱文,此为首见。“永安五铢”始铸于永安二年(519年),到东、西魏时仍有续铸,以后西魏又曾铸过一种“大统五铢”,文字纤细、高挺、“五”字直笔交叉,这一风格为后来的“隋五铢”所继承。北齐代东魏之后,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开始铸行“常平五铢”。此钱篆法精妙、笔画圆润流畅,十分精好。北周灭西魏以后铸行了“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三种钱,钱文均为华丽的玉筋篆,加之制作精美,为人所喜爱,被誉为“北周三品”。在南北朝晚期,中国钱币的艺术水平突然提高,南朝的陈钱与北朝的周钱都异常精美,而且在形制上很相像,均为狭缘,书法近乎玉筋篆,南北钱币在制作上的这种接近是当时整个中国造型美术发达的具体体现。

  到了隋代则专用五铢钱,“隋五铢”在形制上仿西魏“大统五铢”,大多制作精良,整齐如一。当时为防止私钱流通,曾于各地关卡置钱样检查,因而又称“置样五铢”。“隋五铢”五字的交笔呈直笔,与内郭相接,恰似一“凶”字。后期的隋五铢因铜料中含锡较高,颜色灰白,所以又称“白钱”。

  五、唐代钱币

  唐高宗五德四年(621年),铸行了一种新钱“开元通宝”。钱文为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书法凝重端庄、结体严谨。“开元通宝”钱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的铢两货币体系,此后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开始以纪年为主。开元钱每十文重一两,每文重一钱,使“两”以下的重量单位的十进制原则得以确立,促进了中国古代衡法的演进。

  开元钱的形制虽然比较统一,但因铸年长久,所以版式极多。不少开元钱上有星、月、孕星、重轮等纹饰,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背有月文的,月文又称“甲痕”,因为民间传说这是杨贵妃手掐进呈的钱样所留的甲痕。但实际上只是当时的工匠为区分版别而做的一种标识而已,初唐的开元钱都是背无文字的,至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下令废佛,毁佛像、法器用以铸钱,并于钱背铸名纪地,有昌、京等二十二种,这种背有文字的开元钱被称作“会昌开元”。

  “乾封泉宝”铸于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是唐代第一种明确的年号钱,此钱稍大于开元钱,却当开元钱十枚,为民间拒用,行用不到一年就告废止,存世较少,后来五代的楚国也曾铸此钱,钱径较大,较为罕见。

  “乾元重宝”始铸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是最早的一种“重宝”文钱币。乾元钱版别比较复杂,大小相差很大,但铸量较大,较为常见。

  除上述三种钱外,唐代钱币还有“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这几种钱都十分少见,其中咸通玄宝存世至罕,历来被视为名珍。此外还有“得壹元宝”与“顺天元宝”两种当百大钱,均为安史之乱时叛将史思明所铸,都是旋读隶书、阔缘大钱。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梁朝,从此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梁、唐、晋、汉、周五个小朝廷史称“五代”。而环绕中原先后立国的十个地方政权,称为“十国”。

  五代的钱币与十国的钱币相比,铸量要少的多,每一朝代只发行一种新的年号钱。后梁铸“开平元宝”与“开元通宝”,均是大钱,楷书、旋读、存世各仅一枚,十分珍贵。后唐铸“开成元宝”,小平钱,隶书、旋读也较少见。后晋铸“天福元宝”,为小平钱,隶书、旋读,多粗恶。后汉铸“汉元通宝”,小平钱,对读、隶书。后周铸“周元通宝”,对读、隶书,制作精整,是五代钱币存世最多的一种。

  与五代相比,十国的钱币则显得混乱而复杂。这些地方政权在短短50多年间先后发行20多种大小、轻重、材质各异的钱币。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高额面值的钱币多,动辄当百、当千,其次铸钱时铅、铁等贱金属被广泛采用。对宋代铁钱区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三,钱文相同、书法异体的对子钱出现,对宋代钱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十国中最重要的当属南唐,南唐钱币的种类也最多,先后铸行了“大齐通宝”、“保大元宝”、“永通泉货”、“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南唐所铸“开元通宝”文字较小、阔缘,明显有别于唐开元,且篆、隶成对。后来北宋盛行的对子钱就来源于此。另外比较重要的钱币还有楚国马殷所铸的“天策府宝”大钱,此钱素为藏家所重。闽国所铸“永隆通宝”铅、铁钱。“天德通宝、重宝”,“天德通宝”背文有穿上“殷”字的,系纪国号文字,传世绝少;南汉的铸币主要为“乾亨通宝”与“乾亨重宝”,有铜、铅、铁三种,文字多漫灭,制作不精;位于四川的前后蜀共铸币8种,其中前蜀所铸6种均为年号钱,分别为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钱文均称“元宝”。都是小平、旋读、隶楷体。后蜀铸钱2种,“广政通宝”与“大蜀通宝”,钱文对读,隶楷体,传世绝少。

  六、宋代钱币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铸币业极为发达的时期,不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是继新莽之后的又一高峰。宋钱铸量极大,全盛时每年高达550万贯,我国现存的古钱中,宋钱约占三分之一;年号钱从宋代开始才真正盛行,几乎每改年号就铸新钱;对子钱起源于南唐,但发展起来却是在宋朝,自宋仁宗天圣年后,差不多每个年号都有对钱,直至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才停止。全盛期长达150多年。此外宋钱铸工精良,书法优美,艺术价值很高,钱文真、草、隶、篆各体兼备,且多出自帝王、名家之手。宋钱铜、铁兼用,呈现出很强的地方性,四川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并用,其他地方专用铜钱。

  北宋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行的“宋元通宝”是宋代的第一种钱币,形制、文字仿“周元通宝”,分铜、铁两质:宋太宗铸有“太平通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至道和淳化钱均为太宗御书,是最早的御书钱;宋真宗铸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通宝”、“天禧通宝”;宋仁宗铸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嘉祐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至和元宝、通宝、重宝”,“皇宋通宝”是宝元年间所铸的一种非年号钱,内有一种钱文为九叠篆,极为罕见。九叠篆在宋元时常用于官印,入钱文者此为仅见;宋英宗铸有“治平元宝、通宝”;宋神宗铸钱4种,“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和元丰通宝”;宋哲宗铸有“元祐通宝”、“绍圣元宝、通宝”、“元符通宝、重宝”;宋徽宗先后铸钱11种,“建国通宝”、“圣宋元宝、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宋徽宗是个十分优秀的书画家,所铸钱钱文多出其手,文字清劲挺拔、铁画银钩,间架布局巧妙,给人以不能增损之感,加之精工细作,铸工绝佳,为宋钱之冠。宋钦宗铸有“靖康通宝、元宝”,钦宗在位不足两年,宋便亡于金人,所以靖康钱传世很少。

  此外北宋初年四川发生王小波、李顺起义,曾铸“应运元宝”、“应感通宝”两种铜钱,都极为珍贵。

  南宋时海外贸易兴盛,大量铜钱外流日本、南洋诸国,加上铜源缩减和纸币的推行,钱币出现了一些不同于北宋的变化。南宋钱以铁钱为主,币值多为折二,与北宋时以小平铜钱为主的情况有所不同。南宋自淳熙年以后就不再铸对钱,而且书体也统一为楷书宋体字。南宋末年还出现了一种铜钱的代用币“临安府行用钱牌”,铜、铅两质,形体长方形,分“准壹拾文省”以及“两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几等。我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出现的“交子”,但交子的使用并不普遍,地域也仅局限于四川,到了南宋时纸币的流通范围就比较广,种类也增多,最初使用的称为“关子”,但最为通行的是“会子”。

  南宋初年铸钱仍沿袭北宋遗风,钱文有几种书体,而且成对。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始铸的“建炎通宝、元宝、重宝”,和绍兴年间(1131—112年)所铸“绍兴元宝、通宝”都是这样。宋孝宗铸钱7种,为“隆兴元宝、通宝”、“乾道元宝、通宝”、“纯熙元宝”,淳熙的年号,仅用了6天就被废除,改为淳熙,因此“纯熙元宝”传世极少,仅存1枚,以后又铸“淳熙元宝、通宝”。北宋钱风只维持到淳熙六年(1179年),自淳熙七年起对子钱废铸,书体也一律改为楷书,并在钱背加铸“柒”字纪年,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纪年数字的钱币。宋光宗铸钱2种,为“绍熙元宝、通宝”(1190年)。宋仁宗是铸“庆元通宝、元宝”、“嘉泰通宝、元宝”、“开禧通宝、元宝”,嘉定年间除了铸“圣宋通宝”、“嘉定通宝、元宝”外,另铸了17种钱文的嘉定铁钱,有崇宝、全宝、永宝、至宝、珍宝等,创我国古代钱币宝文品种之最。宋理宗改元八次,铸钱16种,“宝庆元宝”、“绍定通宝、元宝”、“端平元宝、通宝、重宝”、“嘉熙通宝、重宝”、“淳祐元宝、通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此外宝祐年间还铸行了一种非年号钱“皇宋元宝”。宋度宗铸“咸淳元宝”钱,度宗以后诸帝就再未铸钱。

  辽的铸钱早期受五代影响,后期受宋钱影响较大,多是小平钱,铸量较少,制作多粗糙,文字仅隶、楷体,没有对子钱,辽钱中“天显通宝”、“会同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十分罕见。“大辽天庆”为大钱,是国号、年号合一的钱币,此外还有契丹文的“天朝万顺”等。

  西夏钱币有两大类:西夏文钱和汉文钱。西夏文为从前的钱币学家所不识,称为“屋驮钱”,西夏钱法受宋影响,多年号钱;且钱形规整,文字精好,工艺水平比辽钱要高。其西夏文钱币的铸行早于汉文钱,有“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祐宝钱”、“天庆宝钱”、“大安宝钱(折二)”。

  金灭北宋后,取得了宋朝在陕西的铸钱力量,所以金的钱币品种虽不多,但每一种钱都很精美、工整,尤其是篆书“泰和重宝”钱,钱文玉筋篆为著名书法家党怀英所书,制作十分规整,号为一绝。此外篆书“皇统元宝”,也极为少见。传世数量较多的是“正隆元宝”,还有“大定通宝”、“泰和通宝、重宝”、“崇庆元宝、通宝”、“至宁元宝”、“贞祐通宝、元宝”,这几种钱皆是珍罕钱币。金人扶持的刘豫伪齐政权,曾铸过“阜昌元宝、通宝、重宝”,有楷、篆两体,俱是书法优美、铸造精整,均十分珍稀

  七、元代钱币

  到了元代,由于受西域及阿拉伯、波斯的影响,白银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同时元朝自建立之初就大力推行不能自由兑换的宝钞,使纸币成为流通中的基本货币,又曾多次禁用铜钱,铜钱在流通领域中已不占有主要地位,所以元代钱币虽然种类较多,但其数量与唐、宋钱相比却少的多,而且制作水平与宋代相比也倒退了。

  元以前的蒙古汗国时期曾铸造了两种汉文钱,一是“大朝通宝”,另一是忽比烈铸的“中统通宝”(公元1260-1263年),改国号为“元”之后,又铸行“至元通宝”(1285年),这是元代的第一种钱币,钱文为蒙文与汉文两种。需要注意的是元末顺帝时也曾铸过至元通宝,不过形制比元初的要规整,而且背有文字。元代总计改元14次,铸了三十多种面文的钱币。元代铸钱以武宗至大年间和顺帝至正年间为两个高潮期,尤其是顺帝所铸的至正钱传世数量较多,钱郭整齐高峻,文字遒劲、秀丽,是元钱中最为精整的。

  元未有许多起义的汉人也曾铸造钱币,张士诚铸“天佑通宝”,韩林儿铸“龙凤通宝”,徐寿辉铸“天启通宝”、“天定通宝”,陈友谅铸“大义通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曾铸“大中通宝”,以上诸钱之中,除大中钱之外,其余都很难得。明代也曾铸过“天启通宝”,但“启”字写法不同于徐寿辉所铸,铜质也不同,其存世数量远多于徐天启钱。

  八、明代钱币

  明代一直是大力推行纸币,实行钱钞兼用,钞为主,钱为辅的货币制度。明代白银的使用更加广泛,嘉靖以后,白银已成为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所以明朝铸钱也不多,虽多于元,但远逊于汉、唐。明代钱文不称“元宝”,因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讳,所以大中钱开始,一律称“通宝”。明朝建立之后,颁行“洪武钱制”,铸造了五等币值的洪武钱,背文复杂,有纪地、纪值、纪重几种。洪武之后的永乐、宣德、弘治三朝铸钱极少,仅有少量小平钱。到了嘉靖时又开始大量铸钱,并恢复了洪武年的五等币值制度。到了穆宗朝又铸行隆庆通宝小平钱,黄铜质,制作较工整。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铸万历通宝,时间长达四十七年,多次铸造,传世较多,分小平、折二两种,多为铜质;也有银质的,钱背有“矿银”两字,极其稀少。熹宗时铸行“天启通宝”,并补铸了光宗的泰昌年号的铜钱。到了崇祯年间,明朝在内忧外患夹击之下,国势更衰,钱法也极其混乱,私铸公行,崇祯通宝钱也越铸越小。崇祯钱币值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种,但版制却多达百余种,背文极其复杂、有一种穿下有奔马纹的,俗称跑马崇祯,当时有民谣说这是“一马乱天下”。

  明末天下大乱,爆发了农民大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建大顺政权,改元永昌,铸“永昌通宝”,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种。同年张献忠在都建大西政权,建元大顺,铸“大顺通宝”,系小平钱,黄铜质,个别有背文,今已很少见。还有一种“西王赏功”大钱,有金、银、铜三质,形制规矩,制作精美,传世稀少,素为泉界所重。“兴朝通宝”系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1647年所铸,有大、中、小三等。

  明亡之后,明的残余势力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南明,其中鲁王朱以海铸“大明通宝”,福王朱由崧铸“弘光通宝”,桂王朱由榔铸“永历通宝”。             

  清初的“三藩”也曾铸钱,“三藩”是指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他们起初都是明将,降清后受封为王,分别镇守南方的云南、福建和广东,称为“三藩”。康熙年间,三藩发动叛乱,最后被清兵以优势兵力所镇压。其中吴三桂铸“利用通宝”、“昭武通宝”,耿精忠铸“裕民通宝”,吴三桂之孙吴世璠铸“洪化通宝”。

  九、清代钱币

  清朝的钱币,大体上是银钱平行本位,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只是白银的地位更加重要。铜钱和银两之间的比价,起初为钱一千文换银一两,只是到道光年之后这个比价才渐渐不能维持。清朝的铸钱在最初的两百年间,是沿袭两千年以来的传统,采用模型铸造制钱,到了末年,才开始仿效外国,用机器铸造新式的铜钱和铜元。

  满人在入关之前就开始铸钱,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国用天命年号,铸满文的天命汗钱和汉文的天命通宝,到了皇太极又铸造了天聪汗钱(满文)。1644年,清兵入关之后,沿袭明朝旧制,在京师设工部宝源局和户部宝泉局,开铸顺治通宝。顺治钱有五种形式,称为“顺治五式” 。

  第一种是光背,这是仿古钱。

  第二种是背有一汉文局名,计有二十余种,如户、工、河、西、江、广等。

  第三种是顺治十年(1653年)始铸,背有局名和“一厘”文字,为权银钱。

  第四种是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背有两个满文,穿左宝字,穿右局名,仅源、泉两局。

  第五种同样是始于顺治十七年,背为满汉合文,左满右汉,均为局名。

  康熙钱分两种,在北京所铸的,采用的是顺治四式,外省所铸的是采用顺治五式,即满汉文线。康熙年间,宝泉局曾铸一种钱,颜色金黄,熙字的左边没有一竖,民间俗称“罗汉钱”,有人认为这是康熙帝六十寿辰时宝泉局特铸的万寿钱。

  雍正以后,制钱一般都采用顺治第四式,雍正钱一般形制规整,较为精美。

  乾隆时,内陆各局略有增减,同时又在新疆设了几个钱局,所铸钱用红铜,背后有回、满文纪局,与内陆的黄铜钱不同,所以又称“红钱”或“普尔钱”。

  嘉庆钱和道光钱各有十九种,嘉庆道光年间,因白银外泄,银价上涨,加之铜运艰难,铸钱成本升高,于是有人主张造大钱,但没有被采纳。

  到了咸丰年间(18511860年),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同时国内南方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清廷为筹措军费,推行膨胀通货的大钱政策,同时国内的铸局也大为增加,大量铸造咸丰重宝、元宝等大钱,版制种类之多,为清钱之最。在计值方面,咸丰钱分十六级,自一文到当千,大抵平钱称通宝,当四到当五十称重宝,当百到当千称元宝。

  同治年间铸钱很少。只有宝泉和宝源两局的当十“同治重宝”比较多。

  光绪年间(1875-1908年)铸“光绪通宝、重宝”,钱多轻薄不足重,后来又出现了用机器制造的制钱,有小平和当十两种,钱文有“光绪通宝”、“天子万年”、“一统万年”等。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铸造了“光绪元宝当十铜元”,开我国机制铜元之先河,由于机制铜元质划均一,图案精美,一面市就大受欢迎,于是各地竞相效尤,纷纷设厂造币。此后机制铜币逐渐取代了制钱成为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

  宣统年间(1909-1911年),铸宣统通宝,小平钱,此时,由于机制铜元的兴起,方孔圆钱铸量很小,全国只有几个钱局铸造。

  清代除了官铸钱外,还有一些农民起义军也曾铸钱。清末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军自咸丰三年(1853年)攻入南京后,开始铸钱,当时正值清廷大量铸行各种大钱,所以太平军用的钱币受此影响,也多大钱。“太平天国”既是国号,也是年号,其国字从“王”不从“玉”,钱币称为“圣宝”是受其宗教纲领所影响,钱背均有文字,无光背者。

  除太平天国钱币之外,还有其他起义军的铸币,如小刀会在上海铸“太平通宝”背“明”字钱,天地会铸平靖胜宝、通宝,开元通宝、天朝通宝、明道通宝、皇帝通宝、嗣统通宝等,一般存世不多,是比较珍贵的古钱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