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循—个原则,讲究三种方法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7-21

遵循—个原则,讲究三种方法

---福建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创意解答

近年高考福建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由3道选择题9分、1道翻译题6分组成。文言文3道选择题---词语解释题、信息筛选题、分析概括题的解答,有其一定的规律,如果把握好这些规律,悟出解题的方法,就可以把3道选择题9分收入囊中。

一.遵循一个原则:自后而前的原则

做文言文阅读选择题,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文段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暂不去管它。我们在大脑中应快速存贮以下信息:文章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官运仕途、从政业绩、人品性格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但我们如果做完其他题再考虑“信息筛选题”与“分析概括题”,又必须重读选文,费时费力。而“分析概括题”的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是大致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因此这四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时的“导引”,另外,“筛选信息题”,在题干中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中心”往往是阅读材料内容的中心,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抓住题干所规定的这些筛选信息的“中心”,再去读文章,就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词语解释题和翻译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因此,精读原文之后,接着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从后往前做题,这就是所谓的“自后而前”原则。

二.讲究三种方法:对照法、排除法、推断法

1.分析概括题——对照法

此类题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或是张冠李戴(把几件事的经过混在一起,把彼一时的事安放在此一时的事上,把这一人的事安放在另一人的事上,把这一事的原因和另一个毫不相关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或是节外生枝(这是指原文无此意,而选项中平添了内容),或是文意相反(选项中的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文意思相反),或是望文生义(以字词的今义解释文词的古义),或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照,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注意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是否准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例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11年高考福建题)

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 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可知是因为牧羊亭破败不堪,在场的彭泽县令认为是自己失职所致,羞得无地自容。作者在此并无任何指责彭泽县令失职之语,故B项信息乃无中生有,所以是错误的。本题误区在于望文生义,对原有信息没有仔细的推敲与揣摩。如果注意运用“对照法”对照原文语境,就可选对答案。【答案】B

例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10年高考福建题)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意的能力。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辨别各项的概括、分析是否正确、合理。A项,运用对照法,从原文中“其先绍兴人,徙杭州”“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这些信息中可知此项理解分析有误。

例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9年高考福建题)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 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解析】B项中的“无法与他们交流”与原文中的“与之语,不答”进行对照,可以看出,它们在意思上不相同,从文意上看,“不答”是“不想回答,理睬”或“不愿回答,理睬”,而不是无法与他们交流,属望文生义,所以B项错。

2.信息筛选题——排除法

⑴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选文中出现的人名不止一个,而我们在答题时需要熟悉的仅是题干中的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主人公来做初步的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这个人”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例1.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2011年高考福建题)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①句写的是作者到临川的目的,意在引出下文,与新修一柱峰亭没有关系;②句表现的是作者登山的感受。⑥句介绍的是李侯的胸怀与气魄,虽说与新修一柱峰亭有关系,但非直接关系。③④⑤涉及新修一柱峰亭的原因、契机和发起人,故有直接关系。本题解答时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①②⑥的选项均可以排除。【答案】D

例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2010年高考福建题)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立许字以女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从“周维城美好德行”这个方面去筛选,然后辨别各项信息组合的正误。第②句陈述的主语是老人,老人把女儿嫁给周维城,能否间接说明周维城美好德行在文本中体现得不明显,第④句陈述的对象是其家庭情况而非“美好德行”,第⑥句陈述的对象是焦翁。因而使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B。

例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2009年高考福建题)

①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②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③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④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贿以美官,使证元忠  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小人之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解析】阅读文段中“这个人”为“魏元忠与张氏兄弟”,而③中为太后之所为。⑤为宋璟劝说张说之语,假如得罪被放逐,也比党附邪恶、陷害正义以求苟且偷生好得多。⑥为张说据实回答。这样一来,③⑤⑥的叙述对象与题干中的“这个人”无关,故可排除,一下子就可以确定答案为B。

⑵根据关键词,也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例3: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率师而行,惟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解析】曹操作此评价的依据是曹彰在北征中的言行,关键词在“北征中”,而①②③皆为北征之前,况且②是曹操批评曹彰的话。由此,可以确定就是D。

3. 词语解释题---推断法

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了解在高考试卷的命题上,命题人往往比较青睐的三类词语:

1,)有文化味的,有生命力的词语

这些词语随着语言的演变而保留在现代汉语词汇特别是成语中,今天仍广泛使用.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第3小题“子何绝我之暴也”中“暴”字,“突然”之意,现代汉语中就有“暴风骤雨”的成语.2009年高考福建卷第3小题“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中的“了”,现代汉语就有“了然于心”“一目了然”等成语。
   2,古今含义差别大而学生容易弄错的词语。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第5小题中“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中“数”为“责备”之意,而现代汉语中鲜有此意.还有如“贷”“豫”等,在现代汉语中古意少用,学生往往会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
    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第3小题中“县吏怪其意气”项中“怪”在此处应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可解释为“以……为怪”或“为……而感到怪异/奇怪”,“见其面斥人过”中的“面”解释为“当面”这是名词作状语.这些特殊的用法,2009新高考尤为明显。
    其次,对于词语解释,一篇文言文,在没字典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读懂,最为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推断,也就是利用积累的学过的相关知识,结合上下文的语境限制对词义的推断。

1)语境推断法.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实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1年高考福建题)

A.舟次彭泽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C、D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A项“次”解释做动词“排列”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停留”。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A项正确。【答案】A

(2语法推断法.即考查推断该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其意义.

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           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其中D项“贾” 意应为“经商”,名词作动词。解题时,考生要判断出其活用为动词,必须要先判断出句中的“之”的含义为“到”,然后根据语法进行推断。答案为D。

例3.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

C.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

【解析】D项,“见其面斥人过”中的“面”它用在动词“斥”前,名词是不能用在动词前的,那它就活用了,是名词做状语,根据前文的意思解释“当面”是正确的。而C项,“怪”,解释为“责怪”,作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其意气”,显然这里已活用为意动“以……为奇怪”,因此,C项错。

3,句法推断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并列,对偶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和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

如2008年广东卷中“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一句,“穷,乏”意思相近,可以推知“周,振”意思相近,“周”有“周济”之意,所以推断出“振”也有“救济”之意。
   4,联想推断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词语,想想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过,可联系课文对应文句进行迁移。

比如说“豫”的意思,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课文《伶官传序》有名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豫”就有“快乐”之意.另外可以从一些成语中的相关词语进行推断,因为一些成语保留了很多词语的古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不知贫贱之为戚也”中“戚”字,可以联想成语“休戚与共”中“戚”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文言文教学中,利用成语进行文言文词义的教学,既让学生积累了实词,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成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例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选入     怀王不知忠臣,故内惑于郑袖

B.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释          秦城恐不可得……徒

C.以恪为左辅……为四友                      说也,人常疑之

D.使求丸                                    夷门,见侯生

【解析】A组中的第二句出自《屈原列传》,意思为“因为”连词,套到第一句中解释为“于是诸葛恪等人因为(有才能)而被选入”,讲得通,故两个“以”用法和意义相同。B组中的第二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见”是副词,表被动,解释为“被”,而第一句的“乃见释”解释为“于是放走了他”而“见”在这里相当于代词,指代第三人称“他”,因而两个“见”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C项比较简单,第二句出自《石钟山记》意思为指示代词“这”,代入第一句讲得通,因此两个“是”意义和用法也相同。D项的第二句出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过”是“经过”的意思,将这个意思代入第一句“派人寻找经过的弹丸”也讲得通,通过这样的代入推断,我们就可以准确无误地判断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

5,字形推断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义不符.

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

又如《谭嗣同》一文说谭“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加上其他语境因素,可判断这是去“见皇上”。

                                         《作文与考试》20119B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