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家有女初长成 早熟骗走了她的童年——节选自《 林徽因诗传》

 木柳书屋 2012-07-27

 
牡丹花摄影选1 - 伴月轩主博客

            林徽因诗传

(本文节选自雅虎网·《林徽因诗传》作者:谭水)

 

内容简介

她是富于才情的诗人、犀利的评论家、卓有建树的学者,她的追求者的名字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是怎样的成长使得这个女子如此灵秀,她又有怎样的魅力使得诗人、建筑学家、哲学家对她倾心不已呢?本书将追寻这位旷世才女的生命轨迹,在“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中,追寻那一段莲灯微光里的梦。

 林家有女初长成 早熟骗走了她的童年

1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结婚八年后的第一个孩子。1904 年6月10 日,徽因出生于杭州陆官巷的祖父寓所。她是祖父长子的头生孩子,又是个女孩。祖父听说孙女出生的消息非常高兴,喜悦地吟诵出:“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因此为她起名为徽音。老人的意思,大概是要林徽因继承美德,再引出孙儿满堂吧。徽音改名为徽因是20 世纪30 年代的事情,她那时候经常发表作品,与另一个男性作者重名,所以改名为徽因。

徽因祖籍福建闽侯,祖父林孝恂,字伯颖,清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二甲第111 名进士,与康有为同科,授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那些前清官吏纷纷回老家广置田产以保晚年,林孝恂却客居新开埠的上海,投股商务印书馆以助现代出版事业,始终非同俗流。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林长民是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的文章和书法皆佳,是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他1876 年生于杭州,21 岁时通过了生员(最低一级)的考试,进入杭州语文学校攻读英文和日文。家里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可是后来妻子无出,他就纳了一个妾来给他生子。她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在襁褓中、第二个女儿在孩提时代相继夭折。1904 年出生的林徽因是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林长民和许多同时代有抱负的青年一样,在徽因2岁那年,东渡日本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和法律。当时徽因很小,一直在杭州和她母亲住在一起,由一些成人包围着,却没有父亲和兄弟姐妹。在徽因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长年不在家的人,父亲的含义就是一封封从日本邮寄回来的信札。信都是写给祖父母的,自己和母亲就是那最后的一句问候。

上天给了林徽因一个十分优秀的父亲,为她安排的母亲却是一名极平凡的女性。林徽因的生母叫何雪媛,她的头脑像她那双裹得紧紧的小脚一样,守旧,甚至有点畸形。她出身于嘉兴的一个商人家庭,14 岁嫁给林长民做了妾。林长民才华超群,风流儒雅,善诗文,工书法,可她却是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旧式妇女。她不懂琴棋书画,也不能操持家务,所以也就得不到公婆和丈夫的欢心。孩子的接连夭折,让公爹难免有断后之忧,由此引起的不满当然不言而喻。或许是林长民长年在外的缘故,林家看来相当克制,许久没有考虑再添妾。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的林徽因,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幼年的林徽因和一群表姐妹住在祖父的大院里,她喜欢和表姐妹们在一起读书玩耍。她的启蒙教育落在同住一起的大姑母身上,大姑母出嫁后依然常年住在娘家。几个女孩在一起,有的时候好得像一个人,有的时候又闹得不可开交,大姑母总是任由她们打闹。林徽因异母弟林暄曾回忆:“ 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严格的教育。大姑母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

5 岁的林徽因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林徽因是旧式家族庶出的大小姐,来自族人的倾轧与磨难成为她的必修课。在失宠的母亲之外,她需另寻可倚重的亲情依靠。这位姑母弥补了林徽因母亲性格、文化方面的不足。林徽因很有灵气,大姑母经常夸奖她聪明灵秀,一起读书的几个姐妹中,徽因年龄最小,最贪玩,上课时候也不注意听讲,可是她却总是背书背得最好的。此时林徽因的天地有如祖父的庭院一般阳光灿烂。

徽因6 岁的时候,出了水痘,按照老家的说法,这叫出“ 水珠”。她期盼着有人能来后院,不是她感觉到孤独,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她自己出“ 水珠” 。她竟然不像许多孩子那样感到难忍的病痛,也不觉得这是病,她喜欢水珠这个名字,所以因为这个病多了几分骄傲和神秘。后来徽因回忆说:“ 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 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 这异乎寻常的感受已显露出她天性中的艺术气质。

父亲时常在外,只得留林徽因在祖父身边。她是个聪颖的女孩子,因此深得祖父、父亲的喜爱。她是在祖父身边长大的,平时,祖父经常给她讲这样那样的故事。她6岁开始为祖父代笔,给父亲写家信,成为祖父与父亲之间的通信员。

1909 年,林长民取得政治经济学的学位毕业回国。随着林长民的升迁,徽因一家由杭州搬到了上海。1912 年,他们又搬家了,这次是搬到北京(在中华民国前期,北京称顺天府、京兆地方,1928 年之后改名为北平,1949 年北平和平解放后,9月27 日更名为北京,为叙述方便,以下通称北京)去。在那里,父亲在几届政府中升迁到很高的官职。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他仍然没有儿子来继承香火。徽因母亲曾给林长民生了两个女儿,林长民对两个女儿疼爱有加,对她却十分冷淡。小女儿因病夭折后的第十年,林长民娶了年轻貌美的上海女子程桂林,林徽因叫她三娘。从此,徽因的母亲就开始过着被丈夫冷落的生活。三娘也没有什么文化,却性情乖巧,加上一连生了几个儿子,丈夫便宠爱之至,号“桂林一枝室主人”,并渐渐冷落了何氏。何氏长期被遗忘在冷僻的后院,实际过着分居的孤单生活,脾气越来越坏。幼小的林徽因随母亲在冷清的后院,常常感到悲伤和困惑。梁从诫这么说他的母亲林徽因:“她爱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那个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过她。”

生活并不总是阳光明媚,徽因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三娘接连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有着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的林长民那里,三娘和她的孩子们赢得了他的欢心。他们住在明媚宽敞的前院,这里充满了孩子们快乐的喧闹。徽因和母亲则住在后边一个较小的院子里。前院有弟弟妹妹们的欢笑吵闹声,也有父亲买给三娘的很多稀奇古怪的物品。徽因很小的时候就清楚,父亲不喜欢母亲。母亲经常背着人流眼泪,她的心也很苦。徽因只要去过前院,回来后就会被母亲数落。她数落前院也抱怨丈夫,一边哭,一边感叹自己命苦,哭死掉的小女儿。

徽因的母亲对林长民这第二个妾满怀嫉妒,而林长民又毫不掩饰对程氏的偏爱,这更使徽因的母亲受不了。多愁善感的徽因被夹在中间。她对母亲愤怒的悄悄话表示同情,同时又爱她的父亲,她喜欢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可是她讨厌他们在一起时那无尽的吵闹和苦恼。

她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她的早熟可能使家中的亲戚把她当成了一个成人,她因此而失去了她的童年。父亲的归来一定使她很高兴,而她那敏捷、聪慧、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一定使父亲对她倍加喜爱。也可能是在上海的那些年使他们越来越亲近了。林徽因的早熟,除了由于她的聪慧,主要应该归于几乎是遭遗弃的母亲给她心理蒙上的阴影。虽然她深得父亲以及其他长辈的宠爱,但是,每次回到冷落的后院,面对母亲阴沉怨愤的神情,她不得不过早地体会世


2

 后的人生抉择。

 12 岁的徽因落落大方,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看上去很瘦,但却亭亭玉立,纤细柔美,越来越清秀美丽,并且非常懂事。这个时候的她就已经是一个聪明、有主见、能帮助料理家务的孩子了。林长民感觉她特别贴心,当然也就对她更多了一些体贴和关爱。林家人都说,徽因是父亲最喜爱的孩子。

 家里把她送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三位表姐也都进了培华女中。四姐妹个个亭亭玉立,美丽端庄,星期天上街常有轻薄男子尾随而来,于是不得不叫来身材高大的表兄弟充当保镖。培华女中是所教会办的贵族学校,教风谨严而得法,原本聪慧的林徽因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出色的英语水平即起步于此。徽因和表姐们在一起,是最小的妹妹,可是她却非常活泼,常常让姐妹们笑成一团。只有小表姐语儿知道,徽因其实不快乐。因为在她心里永远有一个结,虽然她每周也盼望着回家,可是每次回到家,她都会感觉非常压抑。

 多年以后,林徽因已经成为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她发表了一篇小说,小说写了一个哀婉的故事:漂亮乖巧的女孩绣绣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没有文化,懦弱狭隘,父亲新娶了新姨娘,生了好多小孩,绣绣每天都在父母不尽的争吵中度日、挣扎,没有温暖的亲情,只能在矛盾和仇恨之间生存,后来因为疾病而死去。小说结尾处以绣绣的小朋友“ 我” 的口吻写道:“ 我对绣绣的父母真是恨透了,恨不得要同他们说理,把我所看到各种的情形全盘不平地倾吐出来,叫他们醒悟,乃至于使他们悔过,却始终因自己年纪太小,他们情形太严重,拿不起力量,懦弱地抑制下来。但是当我咬着牙毒恨他们时,我偶然回头看到我的小朋友就坐在那里,眼睛无可奈何地向着一面,无目的愣着,忽然使我起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悟到此刻在我看去无疑问的两个可憎可恨的人,却是那温柔和平绣绣的父母。我很明白即使绣绣此刻也有点恨他们,但是蒂结在绣绣温婉的心底的,对这两人到底仍是那不可思议的深爱!”

 虽然这篇小说是虚构的,但它正是林徽因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少女林徽因的心情。她曾说:“ 早年的家庭战争已使我受到了永久的创伤。” 可见,这“ 创伤” 对她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甚至影响了她的一生。林徽因的挚友费慰梅曾回忆:“ 她的早熟使家中的亲戚把她当成一个成人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早熟” 二字概括出了林徽因童年生活的特征。

 惊艳惊世的才女

 林徽因很快就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14 岁的她留着一条小辫子,眼睛乌黑发亮,顾盼生辉,虽然只是朴素的衣裙,却遮挡不住她的美丽和神采。

 1918 年,林长民去日本考察,本想把徽因带在身边,可是一直未能如愿,这让林长民感到非常遗憾。他曾经在给林徽因的信中写道:“ 每到游览胜地,悔未携汝来观,每到宴会,又幸汝未来同受困也。”可见林长民对林徽因的疼爱。

 虽然当时徽因只有14 岁,父亲已经开始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林长民和梁启超是多年好友,1917 年的时候,他们一起在段祺瑞政府担任要职,林长民是司法部长,梁启超是财政部长,因此林长民非常希望日后林徽因能够嫁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梁启超对两家结成秦晋之好也深表赞同。

 1918 年,林长民从日本回国,他们安排了林徽因和梁思成见面认识,两位老人没有直言他们的关系,只是让他们先认识一下,希望他们的感情可以随着时间慢慢培养,水到渠成。梁思成终于见到了林徽因。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门开了,年仅14 岁的林徽因走进房来。梁思成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却仍带稚气的小姑娘,梳两条小辫,双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颊有笑靥,浅色半袖短衫罩在长仅及膝下的黑色绸裙上。她安静的时候娴淑沉稳,活泼的时候生气蓬勃,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是一位谁见了都会心生喜爱的女孩。林徽因和梁思成见面后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说起母亲的少女时光时曾说过,当时的徽因只有14 岁,“这个面部轮廓有雕刻之美,双眸明亮神采焕发的小姑娘给父亲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1920 年春,林长民再次赴欧洲考察西方宪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带林徽因同行。这次远行,其实是林长民引领爱女踏上她新的人生旅程,从此林徽因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他行前明确告知女儿:“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 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林长民对女儿满怀期望,事实证明,他这种超前的教育方法以及开明的态度,让女儿终身受益无穷。懂事的林徽因没有辜负父亲的期许,向父亲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父女由上海登上法国Pauliecat 邮船,航行在烟波浩渺的海上。林徽因纵目远眺,这是她第一次坐船,大海一望无际,视野从未有过如此开阔。其实,开阔的不只是自然视野,还应该是她的胸襟,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宽广,感叹曾经的自己是多么渺小,仿若井底之蛙。万吨客轮在浩瀚的印度洋上行驶了两个多月,每天看见的只能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徽因一直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以至于上岸后也仿佛行走在船上,看什么都是恍惚的。5 月7 日邮船到达法国,父女转道去英国伦敦,先暂时住入Rortland ,后租阿门二十七号民房定居下来,7月上旬林徽因随父亲漫游了欧洲大陆。瑞士的湖光山色,比利时的钻石和动物园,法国的灿烂文化以及德国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满目的战火遗迹,都让她感到惊奇。林长民日记中的日内瓦湖风致显然有别于林徽因儿时的西湖:

 罗山名迹,登陆少驻,雨湖烟雾,向晚渐消;夕阳还山,岚气万变。其色青、绿、红、紫,深浅隐现,幻相无穷。积雪峰颠,于叠嶂间时露一二,晶莹如玉。赤者又类玛瑙红也。罗山茶寮,雨后来客绝少。余等憩Hotel at Chardraux时许……七时归舟,改乘Simplon ,亦一湖畔地名。晚行较迅。云暗如山,霭绿于水,船窗玻璃染作深碧,天际尚有微明。

 林长民带着徽因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的一些城市。他带着女儿参观了每一处文化古迹,甚至包括林徽因根本不感兴趣的工厂和报馆。林长民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发达的地方,可以作为日后改良的参考。每一处参观都给林徽因不一样的感觉。正处于求知时期的林徽因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各地的自然风物、民族风情,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林长民是个喜欢交际的人,交游甚广,将很多的时间用在各种应酬上,家中经常有中国同胞和外国友人来访。自己夫人不在身边,在家里,女儿林徽因自然担当了主妇角色,每天接待很多拜会父亲的客人。虽然林徽因年纪不大,但大家闺秀的气质和举止给来访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林徽因社会交际的开始。这绝非寻常的交际,她所结识的是一批中外精英人物,当时的精英或将来的精英:著名史学家H.C. 威尔斯、小说家T. 哈代、美女作家K. 曼斯菲尔德、新派文学理论家E.M. 福斯特,以及旅居欧洲的张奚若、陈西滢、金岳霖、吴经熊、张君劢、聂云台……

 林徽因起步之时就有这么高的平台,这是同时代众多优秀女性所不能比的。她跟着父亲游历欧洲大陆,先后到过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城市,每一个城市都那么美,让她动容,让她过目难忘。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画,散发着高贵而迷人的气息。

 林徽因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孩,她不断汲取来自异国的知识和文化中的养分,这种生活让她感觉既新奇又疲倦。离开祖国,父亲又经常在外演讲,她常常感觉到孤单和无所适从。当夜幕降临,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个人的时候,她就独自依偎在壁炉旁,翻看一本本的英文书刊。这时,她就会想起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是多么好,让她不必费力就可以和英国人沟通,也能自由地阅读。她最喜欢的就是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还是以学习英语为目的,后来当她真正领悟到文学的真谛时,她才发现翻译文本和原著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徽因是一个敏感、细腻

3

后的人生抉择。

12 岁的徽因落落大方,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看上去很瘦,但却亭亭玉立,纤细柔美,越来越清秀美丽,并且非常懂事。这个时候的她就已经是一个聪明、有主见、能帮助料理家务的孩子了。林长民感觉她特别贴心,当然也就对她更多了一些体贴和关爱。林家人都说,徽因是父亲最喜爱的孩子。

家里把她送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三位表姐也都进了培华女中。四姐妹个个亭亭玉立,美丽端庄,星期天上街常有轻薄男子尾随而来,于是不得不叫来身材高大的表兄弟充当保镖。培华女中是所教会办的贵族学校,教风谨严而得法,原本聪慧的林徽因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出色的英语水平即起步于此。徽因和表姐们在一起,是最小的妹妹,可是她却非常活泼,常常让姐妹们笑成一团。只有小表姐语儿知道,徽因其实不快乐。因为在她心里永远有一个结,虽然她每周也盼望着回家,可是每次回到家,她都会感觉非常压抑。

多年以后,林徽因已经成为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她发表了一篇小说,小说写了一个哀婉的故事:漂亮乖巧的女孩绣绣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没有文化,懦弱狭隘,父亲新娶了新姨娘,生了好多小孩,绣绣每天都在父母不尽的争吵中度日、挣扎,没有温暖的亲情,只能在矛盾和仇恨之间生存,后来因为疾病而死去。小说结尾处以绣绣的小朋友“ 我” 的口吻写道:“ 我对绣绣的父母真是恨透了,恨不得要同他们说理,把我所看到各种的情形全盘不平地倾吐出来,叫他们醒悟,乃至于使他们悔过,却始终因自己年纪太小,他们情形太严重,拿不起力量,懦弱地抑制下来。但是当我咬着牙毒恨他们时,我偶然回头看到我的小朋友就坐在那里,眼睛无可奈何地向着一面,无目的愣着,忽然使我起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悟到此刻在我看去无疑问的两个可憎可恨的人,却是那温柔和平绣绣的父母。我很明白即使绣绣此刻也有点恨他们,但是蒂结在绣绣温婉的心底的,对这两人到底仍是那不可思议的深爱!”

虽然这篇小说是虚构的,但它正是林徽因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少女林徽因的心情。她曾说:“ 早年的家庭战争已使我受到了永久的创伤。” 可见,这“ 创伤” 对她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甚至影响了她的一生。林徽因的挚友费慰梅曾回忆:“ 她的早熟使家中的亲戚把她当成一个成人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早熟” 二字概括出了林徽因童年生活的特征。

惊艳惊世的才女

林徽因很快就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14 岁的她留着一条小辫子,眼睛乌黑发亮,顾盼生辉,虽然只是朴素的衣裙,却遮挡不住她的美丽和神采。

1918 年,林长民去日本考察,本想把徽因带在身边,可是一直未能如愿,这让林长民感到非常遗憾。他曾经在给林徽因的信中写道:“ 每到游览胜地,悔未携汝来观,每到宴会,又幸汝未来同受困也。”可见林长民对林徽因的疼爱。

虽然当时徽因只有14 岁,父亲已经开始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林长民和梁启超是多年好友,1917 年的时候,他们一起在段祺瑞政府担任要职,林长民是司法部长,梁启超是财政部长,因此林长民非常希望日后林徽因能够嫁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梁启超对两家结成秦晋之好也深表赞同。

1918 年,林长民从日本回国,他们安排了林徽因和梁思成见面认识,两位老人没有直言他们的关系,只是让他们先认识一下,希望他们的感情可以随着时间慢慢培养,水到渠成。梁思成终于见到了林徽因。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门开了,年仅14 岁的林徽因走进房来。梁思成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却仍带稚气的小姑娘,梳两条小辫,双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颊有笑靥,浅色半袖短衫罩在长仅及膝下的黑色绸裙上。她安静的时候娴淑沉稳,活泼的时候生气蓬勃,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是一位谁见了都会心生喜爱的女孩。林徽因和梁思成见面后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说起母亲的少女时光时曾说过,当时的徽因只有14 岁,“这个面部轮廓有雕刻之美,双眸明亮神采焕发的小姑娘给父亲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1920 年春,林长民再次赴欧洲考察西方宪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带林徽因同行。这次远行,其实是林长民引领爱女踏上她新的人生旅程,从此林徽因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他行前明确告知女儿:“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 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林长民对女儿满怀期望,事实证明,他这种超前的教育方法以及开明的态度,让女儿终身受益无穷。懂事的林徽因没有辜负父亲的期许,向父亲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父女由上海登上法国Pauliecat 邮船,航行在烟波浩渺的海上。林徽因纵目远眺,这是她第一次坐船,大海一望无际,视野从未有过如此开阔。其实,开阔的不只是自然视野,还应该是她的胸襟,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宽广,感叹曾经的自己是多么渺小,仿若井底之蛙。万吨客轮在浩瀚的印度洋上行驶了两个多月,每天看见的只能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徽因一直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以至于上岸后也仿佛行走在船上,看什么都是恍惚的。5 月7 日邮船到达法国,父女转道去英国伦敦,先暂时住入Rortland ,后租阿门二十七号民房定居下来,7月上旬林徽因随父亲漫游了欧洲大陆。瑞士的湖光山色,比利时的钻石和动物园,法国的灿烂文化以及德国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满目的战火遗迹,都让她感到惊奇。林长民日记中的日内瓦湖风致显然有别于林徽因儿时的西湖:

罗山名迹,登陆少驻,雨湖烟雾,向晚渐消;夕阳还山,岚气万变。其色青、绿、红、紫,深浅隐现,幻相无穷。积雪峰颠,于叠嶂间时露一二,晶莹如玉。赤者又类玛瑙红也。罗山茶寮,雨后来客绝少。余等憩Hotel at Chardraux时许……七时归舟,改乘Simplon ,亦一湖畔地名。晚行较迅。云暗如山,霭绿于水,船窗玻璃染作深碧,天际尚有微明。

林长民带着徽因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的一些城市。他带着女儿参观了每一处文化古迹,甚至包括林徽因根本不感兴趣的工厂和报馆。林长民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发达的地方,可以作为日后改良的参考。每一处参观都给林徽因不一样的感觉。正处于求知时期的林徽因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各地的自然风物、民族风情,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林长民是个喜欢交际的人,交游甚广,将很多的时间用在各种应酬上,家中经常有中国同胞和外国友人来访。自己夫人不在身边,在家里,女儿林徽因自然担当了主妇角色,每天接待很多拜会父亲的客人。虽然林徽因年纪不大,但大家闺秀的气质和举止给来访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林徽因社会交际的开始。这绝非寻常的交际,她所结识的是一批中外精英人物,当时的精英或将来的精英:著名史学家H.C. 威尔斯、小说家T. 哈代、美女作家K. 曼斯菲尔德、新派文学理论家E.M. 福斯特,以及旅居欧洲的张奚若、陈西滢、金岳霖、吴经熊、张君劢、聂云台……

林徽因起步之时就有这么高的平台,这是同时代众多优秀女性所不能比的。她跟着父亲游历欧洲大陆,先后到过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城市,每一个城市都那么美,让她动容,让她过目难忘。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画,散发着高贵而迷人的气息。

林徽因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孩,她不断汲取来自异国的知识和文化中的养分,这种生活让她感觉既新奇又疲倦。离开祖国,父亲又经常在外演讲,她常常感觉到孤单和无所适从。当夜幕降临,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个人的时候,她就独自依偎在壁炉旁,翻看一本本的英文书刊。这时,她就会想起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是多么好,让她不必费力就可以和英国人沟通,也能自由地阅读。她最喜欢的就是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还是以学习英语为目的,后来当她真正领悟到文学的真谛时,她才发现翻译文本和原著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徽因是一个敏感、细腻


 4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徐志摩已深深地被林徽因所吸引。他们从一个话题过渡到另一个话题,是那样自然。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怎么会在感情上如此迷恋这个姑娘,也许是因为只有他能从林徽因那谜一样的眼睛里读到她与生俱来的忧郁,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不管将来如何,她都是他的灵魂伴侣。

 他喜欢徽因淡淡春山般的双眉,他喜欢徽因盈盈秋水般的眼睛,他喜欢徽因脸颊上那一对时隐时现的笑涡,他喜欢徽因那动听的声音,他喜欢和徽因无拘无束地谈心…… 她那纤细的美丽让他心动。她的艺术气质跟她父亲一模一样,她的活泼、她敏锐的洞察力、她的文学爱好都使徐志摩倾倒。他坠入了爱河。徽因空灵的艺术灵感和谈吐见解,常常激发出他写诗的灵感和火花。他喜欢和她沟通,因为容易产生共鸣。林徽因打开了徐志摩内心的狂热和激情,触发了他的诗歌情思。

 徐志摩的才华,他奔放的热情,还有从他的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执着,仿若孩子般的天真,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林徽因。

 徐志摩住在沙士顿乡下。林家和徐家相距不远,这给两个人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和空间。徐志摩有时候会骑着自行车往返,有时候也会坐车,徽因经常陪他走上一段路。

 转眼已经是秋天了,伦敦渐渐有了萧瑟的味道,他们慢慢地走在石板小路上,雾气渐渐地笼罩了四周。志摩看到这秋景非常感伤,他对她说自己最害怕秋天,经历了这么多,而自己却仿佛是一片秋叶,不知道要飘到哪里去,不知道哪里是归宿。

 他对她讲了自己在美国求学时的曲折经历。在美国读经济学期间,徐志摩接触到了罗素的哲学,所以投奔到罗素门下,可是罗素却因为和学校意见不一致而被校方解聘。在绝望的时候,他考取了剑桥经济学院。半年之后,他认识了知名作家狄更生。经过一番周折,狄更生将他推荐到剑桥皇家学院,他成为了一名可以随便选课的特别生。

 难怪他的情绪会这么忧郁。林徽因默默地听着,她很想安慰一下他,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她只是听着,他娓娓地讲着这些,表情平静,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 我想,我以后要做诗人了。徽因,你知道吗?我查过我们家的家谱,从永乐以来,我们家里,没有谁写过一行可供传颂的诗句。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入金融界的。徽因,我的最高理想,是想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可是现在做不成了,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想写诗。”

 “ 有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你去温源宁的校舍约他到桥上看虹去,有过这样的事吗?”徽因好奇地问。

 志摩点点头。

 “你在桥上等了多久,看到虹了吗?”

 “看到了。”

 “你怎么知道一定会有虹?”

 “呵!那完全是诗意的信仰。”

 他娓娓地说着,眼睛定定地看着河水,仿佛他的满腹心思已交付给荡漾在水波里的影子。又是这目光,初相识的时候,这目光就让她的心无可名状地颤动了一下。那个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听他说话,看着他镜片后面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他笑的时候很忧郁,那笑容常常在中途就被那长长的、柔柔的下巴很吝啬地收了回去。一个24 岁的青年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有这种笑容。林徽因觉得世界不再那么空虚了,一个热情而浪漫的身影填补了她无聊的时间,一切都变得有激情起来。除了父亲,她从来没有和异性说过这么多话,也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徐志摩慢慢成为林家的常客,在这频繁的接触之中,徐志摩对林徽因“ 倾倒之极” 。平常即使不来登门,也是书信频频,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梦想中的伴侣,因而陷入了狂热的恋爱之中。沙士顿小镇的一家杂货铺是徐志摩的信件收发点,他每天一吃完早饭便奔向杂货铺。每隔一两天,徐志摩便寄出一封信,那些信全部是寄给林徽因的。“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诗人写下一首首这样热情洋溢的情诗。

 .那些日子,林徽因总是被徐志摩的信折磨得辗转难眠。对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诗人的信是一种吸引,这种火一般的爱恋让林徽因感觉到激动、幸福而又困惑。她因为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包容、体贴的“ 大朋友”而庆幸。尽管徐志摩每隔一两天就到林家公寓喝茶、聊天,但他差不多每天都有信寄给林徽因,每一封信都有让她脸热心跳的句子。

 “ 也许,从现在开始,爱、自由、美将会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

 “当我的心为一个人燃烧的时候,我便是这天底下最幸运又是最苦痛的人了,你给予我从未经历过的一切,让我知道生命真是上帝了不起的杰作。”

 除了林徽因,没有人知道徐志摩的心在那么热烈地燃烧着。他们初相识的时候,她只是把他当做“大朋友” ,可是,当这位比自己年长而且已婚的男子向她赤裸裸地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林徽因无所适从,她被这热情所灼伤。

 为了爱,徐志摩可以牺牲一切。此时,他和他的妻子张幼仪住在沙士顿,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镇,有着英格兰古老的韵味。到处都是树,覆盖着高高低低的农舍,这里有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别致而古老的街道和建筑、浓浓的乡土风情。这是一年中最生动的季节,这里古朴、恬静、美丽、自然,风景比画还美。靠村边一所低矮的农舍,就是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家。

 张幼仪15 岁嫁给了徐志摩,那时她还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如果不是这桩婚姻,天资聪颖的张幼仪也是一个新式女学生。她从小受二哥张君劢和四哥张公权的影响,求知欲很强,后来考入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15 年10 月29 日,15 岁的张幼仪被迫退学,披上嫁衣,成为徐家的少奶奶。熟识她的人回忆说:“ 其人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秀外慧中,亲故多乐于亲近之,然不呼其名,皆以二小姐称之。”

 有一天,邮差送来了一封徐志摩的信,张幼仪无意中拆开,读了一半,便觉得天旋地转。林徽因在这封信中说道:“ 我不是那种滥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够爱我,就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真正的选择,你不能对两个女人都不负责任…… ”

 张幼仪明白了这一切,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她恨自己糊涂,徐志摩足足有半年时间言必称林徽因,她见过他们在一起时徐志摩那魂不守舍的目光,这是命运对她最大的打击,因为她肚子里正怀着徐志摩的孩子。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姻是张幼仪的二哥从中撮合的,他也是志摩的好友。从1915 年结婚至今,他们已有了一个孩子,志摩也非常喜爱她,难道这一切他都忍心抛下?她把信交给了徐志摩,平静地看着徐志摩读信,志摩怔怔地发着呆。

 在徐志摩看来,解除了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关系,就解除了他的痛苦。假如没有这种勇气,怎么能谈得上改良社会、造福人类?他决心“ 勇决智断” ,去争取自己真正的恋爱、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生命。8月初,张幼仪将自己怀孕的事情告诉他时,他要求立即把孩子打掉。他对张幼仪已没有耐心,在没有对张幼仪的生活作任何安排的情况下便离家出走,把她一个人丢在了沙士顿。

 他在写给张幼仪要求离婚的信中说:“ 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他们终于分开了,徐志摩做了离婚第一人。离婚后,徐志摩在报上刊登了《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还有一首诗《笑解烦恼结— 送幼仪》。但是,张幼仪并不买账。她说,如果他真是那种彻底的反封建战士,她会佩服他,但他不是!张幼仪坚持认为,
 

5

 徐志摩离婚是因为爱上林徽因在先,所以这诗打动不了她。

 在张幼仪动身去德国之前,徐志摩频繁收到老父亲徐申如言辞激烈的家书。老父亲一再申明,如果儿子真的抛弃结发妻子,他将登报同他断绝父子关系,并把家政大权交给张幼仪,收她为干女儿,支持她到德国留学。但警告似乎没有一点作用,徐志摩最后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位性格倔强的老人至死也没有原谅儿子。被遗弃的张幼仪仔细思考后,放弃了以死了结的想法,而选择了离开沙士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张幼仪将开始新的生活,可是结在她心上的茧子却再也抽不出丝来。

 面对徐志摩热烈而率真的感情追求,林徽因最后冷静了下来。十六七岁的林徽因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听从了理性的召唤,她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人生沉静而完满。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放弃,大概就发生在徐逼着怀孕的张幼仪签字离婚的一瞬吧。他离婚的想法更加坚定了林徽因拒绝他的决心。少年时代的家庭阴影就像一个梦魇,一直紧紧地追随着林徽因,她忘不了“ 家庭战争”,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徐志摩的爱情,离婚便会让张幼仪痛苦不堪,这不是她想看到的结局。

 她郑重地珍藏起了徐志摩的情感,对这份美好的情感,她永远报以深情的凝视。所以当徐志摩要求林徽因“ 许他一个未来” 时,林徽因乖巧地回绝了,她并非对徐志摩没有感情,但却明白此人终非佳偶:“你能帮我扛心里的重担吗?它会像千斤重担压我一辈子。” 她委婉地说出了对张幼仪的同情和对志摩的不满。但是徐依然不甘心,追问:“ 就为了成就那虚无缥缈的道德?”林徽因巧妙地答道:“ 道德不是枷锁,而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最后加上一句:“我不是没有来,只是无缘留下。”

 徐志摩是可爱的,而于林徽因来说,这不过是朋友式的可爱。他的洒脱、他浪漫不羁的天性,这些是她所欣赏的,可是也是她无法把握的。徐志摩的热情让她着迷,可是她却无法用同样的热情去应和。因为她不知道,徐志摩的热情到底能维持多久。在以后的岁月里,林徽因始终与徐志摩保持着朋友间真诚而纯洁的情谊,林徽因的理解和尊重,使她永远拥有徐志摩的敬重和挚爱。

 唯一之灵魂伴侣

 1921 年10 月14 日,林徽因和父亲乘船准备离开伦敦回国。早晨的阳光,把泰晤士河装点得像一位多情的少女。雾渐渐散去,汽笛声长一声短一声地飘过水面,像是在催促人前行。他们没有告诉徐志摩要离开,徐志摩知道后非常苦恼。林徽因那时的心情,就像她后来写的《情愿》一般。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开船的汽笛还未拉响,徐志摩觉得他的心已经飞到了海天深处。林徽因和父亲站在甲板上。远处的她一袭连衣裙,站在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间。林长民身穿蓝布长衫,手里不停地挥动着帽子,向站在岸上的朋友致意。他结束了一年多的讲学生涯,女儿徽因也读完了中学,现在他不无欣慰地踏上了归国的旅途。这也是他精心为林徽因所作的安排。

 林徽因回国了,徐志摩的心在思念、失望和希望间辗转。正是有了这种相对安静的独处,徐志摩的诗情开始在酝酿中爆发。月的光辉让他感动得落泪,泠泠的溪水让他深感寂寞,薄霜满地的树林让他备觉伤感,强烈的无可宣泄的各种意念燃烧着他,诗行铺满了一页页稿纸。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酝酿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以及许多美丽的诗篇。

 为了继续追求林徽因,徐志摩于1922 年9月回国。他不敢相信的是,林徽因就要同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结为秦晋之好。梁启超在给女儿的信中说,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事“已有成言”。

 林徽因和父亲比诗人早一年回国,一回到传统的现实社会,那曾经发生过的爱情故事仿佛也变得不真实。家族中人怎么能容忍徽因插足别人的家庭?怎么能容忍这样的名节受辱?林徽因回到了现实,志摩却不愿相信,当这对恋人在松坡图书馆小屋幽会,徐志摩竟然不识趣地常来打扰,忠厚如梁思成也不得不贴一张字条在门上:“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 (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虽如此受挫,怏怏而去,但并未善罢甘休。

 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大概因为双方的家庭更门当户对的原因。林徽因在伦敦时,她与徐志摩的恋情曾经遭到姑母的强烈反对。两个姑姑都很疼爱徽因,认为徽因是名门之女,与刚离婚的徐志摩结婚等于是做了填房,会有辱林家名声。有人如此评价林徽因的选择:她选择了一栋稳固的房子,而没有选择一首颠簸的诗。林徽因与徐志摩分手之后,并未成陌路人,他们仍然保持着比友谊多一点的感情。

 泰戈尔的到来,为徐志摩创造了和林徽因接触的机会。他们一起接待泰戈尔进出会场,一起演出英文戏剧,又恢复了昔日在英国的那种感觉。不过,此时的林徽因已经名花有主,梁思成和林徽因已经有了婚约。国内大小报纸也刊登了林徽因、徐志摩、泰戈尔的照片,形容他们好比“ 岁寒三友” :林徽因如花,是“ 梅” ,徐志摩消瘦如“ 竹” ,留着长髯、穿着长袍的泰戈尔是“ 松” 。徐志摩曾将自己的心事告诉泰戈尔,并让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泰戈尔为自己求情。老诗人询问林徽因之后,转告徐志摩“不可能” 。徐志摩的努力最终依旧是徒劳,他陪泰戈尔离京去太原的一刻,禁不住望着车站上送别人群中的林徽因,泪眼盈盈,写下了伤情的诗歌。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6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的《仍然》可视为她对《偶然》的回应之作。

 仍然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

 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

 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

 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爱情令人疯魔,写诗的人就更添几分疯魔,一心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人简直就是疯狂。可是,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命运对他,正如同他对张幼仪一样无情和冷漠!两个人本来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两个人又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这是世上最凄绝的距离。

 她是从徐志摩诗歌中走出来的女子: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成了诗人心中永恒的素材和梦想的寄托,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化、诗化的女子,一个梦幻的女子。于是,诗人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心想之,梦望之。

 然而,她的理性让她游刃有余地把握着“ 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的“ 那颗不夜的明珠” 。他哪里禁得住璀璨明珠的吸引,纵然一时追求不见成效,又哪能稍许收敛,只会愈加狂热。他对恋爱的态度是:“ 须知真爱不是罪,在必要时我们得以身殉,与烈士们殉国、宗教家殉道,同是一个意思。”

 徐志摩对女人的态度,是完全和雪莱一样的。英国诗人雪莱的恋爱尽人皆知,他的爱不是这一个女人或那一个女人,而只是在女人的容貌声音里见出他的理想的美人。在徐志摩的诗歌里,在徐志摩的散文里,在徐志摩的所有文学作品里,他都在追求美,不论这种美是不是幻象,都是他理想中的美,如同他所追求的女子一样,是一种缠绵悱恻的幻象。徐志摩的爱是为了一样东西— 他理想中的美人。

 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崇拜爱和美,但认为自由同样重要。他在林徽因身上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他幻想着,和她生活在一起,他就能达到自己创造力的顶峰。和这样一种前景相比,他对妻子张幼仪和幼子徐积锴的义务就轻如鸿毛了。

 徐志摩把他的爱情献给他心中的女神,但女神赐予诗人的爱却并不对称。尽管林徽因和徐志摩一起漫步剑桥,和他一起谈论诗艺,和他一起出入剧场。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曾经描述过林徽因对诗人浓烈的爱:“ 她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情感所迷住了…… 对他打开她的眼界和唤起她新的向往充满感激。徐志摩对她的热情并没有引起同等的反应。她闯进他的生活是一项重大的冒险。但这并没有引得她脱离她家里为她选择的未来的道路。”

 说起林徽因的才,自然绕不过徐志摩,尤其是文学诗歌方面。林徽因爱不爱徐志摩无证可查,但她的文学创作受徐志摩的影响还是有据可查的,说来徐志摩也可以算得上是她的文学启蒙老师。就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来说,林徽因受徐志摩的影响非常明显。徐志摩的诗感情丰富,丰富中又有思维的跳跃,而林徽因的诗更加跳跃,充满丰富、活跃的想象力,有如她永远灵动活泼的个性一样。

 林徽因了解徐志摩的想法,可是对于她来说,生命中的这一章已经结束,尽管这书中的内容让她愉悦,令人难忘,可是却不能翻回去重读。无法厮守终生的爱情﹐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来去匆匆的中转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要离去。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