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 怎么选择

 新竹林 2012-07-31

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 怎么选择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5月25日14:17 来源:新民网 
将本文转发至:
|
|
|
|
|
|
|

  专家表示说目前进行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是应选择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仍然存在很大争论。虽然有建议机械瓣膜应用于65岁以下的患者,但这仅是基于循证医学的II类依据。而使用机械瓣膜的I类依据是患者具有较长的预期寿命。

  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平均寿命在不断增加,以美国为例:2002年65岁的老年人预期寿命是17年。所以对于适龄老年人使用机械瓣膜可以避免生物瓣膜衰败导致的再次手术的风险。而随着机械瓣膜质量的不断提高,其栓塞和抗凝引发出血的两大并发症也已经不再困扰医生和患者。因此机械瓣膜会越来越成为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中的首选。

  主动脉瓣

  瓣膜置换术中,对于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的选择,世界各大心脏中心都进行了研究。在手术效果上,2000年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一项随机调查表明: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和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15年死亡率分别为66%±3%和79%±3%,再手术率分别为10%±3%和29%±5%。英国约克大学Lund等也利用荟萃分析风险校正后应用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对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死亡率的影响。

  Lund根据目前指南,并且分析了将机械瓣膜及生物瓣膜进行比较的论文,认为:在血栓栓塞发生率上二者无显着性差异;无论年龄大小,应用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行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在危险因素校正的全因死亡率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因此,置换瓣膜类型的选择不应该严格地根据年龄进行。青中年人和老年人的生物瓣膜衰退的风险将成为重要因素,因为卒中风险主要与患者自身因素相关。耶鲁大学Sedrakyan等对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瓣膜接受者的未校正基线平均生活质量分数低于机械瓣膜接受者,且两组都低于美国人口的标准水平。

  两组的手术后18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显着提高,且与人口的标准水平相差无几。在协变量分析中,校正了基线生活质量、年龄和其他的预后因素后,接受生物瓣膜者和接受机械瓣膜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提高是相似的。在10项被检查的指标中,这两组间唯一有意义的差别是由于身体原因而造成的角色限制(身体角色)的改善,使用机械瓣膜的患者效果更好。

  所以专家表示说,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到底使用生物瓣膜还是机械瓣膜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几乎没有差别。决定使用生物瓣膜还是机械瓣膜应该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瓣膜寿命的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