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曹操”挨打受重赏 “窦尔墩”披挂上大街

 木柳书屋 2012-08-01

 

 

 “活曹操”挨打受重赏
                       “窦尔墩”披挂上大街
 
2012-05-16 14:35:49  来源:《戏曲艺术》 刘东升  
 
(转自光明网)
 
 

 (一)“活曹操”挨打受重赏

  清咸丰年间,京都有位很著名的净行演员叫李永泉。此人功深艺殊,才华不凡,饰演"白脸奸臣"尤其独到。特别是《群英会》、《逍遥津》、《铜雀台》、《阳平关》等戏中的曹操,经他一演便深刻剔透,入木三分。据载,"其出场后,举凡一颦一笑,一颏一怒,一趋一止,一言一动,眉眼耳鼻,身手足步,无一处不酷似当年孟德",因此享有"活曹操"的美誉,并曾风靡一时使看客口碑载道。
某日,咸丰皇帝,传他进宫侍戏,并指名道姓要看他演的《陈宫计》(即《捉放曹》)。李永泉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喜,特意用尽全身解数,抽丝剥笋,精细毕注地刻画了这位"乱世奸雄"的艺术形象。演出结束后,他满以为咸丰皇帝一定很高兴,于是匆匆卸装洗脸,照惯例由内侍带领"君前请赏"。万没想到咸丰皇帝竟然怒形于色,把脸一沉,手一指,忿忿说道:"拉下去重打四十!"周围的人全都莫名其妙,但谁也不敢发问,更不敢违抗圣命,只好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挨完后,李永泉被搀扶到君前"谢责"。此时咸丰帝问他:"打你冤不冤?"李永泉疼痛难忍,于是也就无所顾忌地大胆回禀道:"奴才实在委屈,不知身犯何罪?"咸丰帝说:"你不仁不义,恩将仇报,无故杀死吕伯奢全家,打你四十大板还不应该?"这时大伙儿才恍然大悟,李永泉此刻也啼笑皆非。身边一位大太监赶忙插言道:"禀皇上,他是戏子,刚才饰演的是戏里的人物,并非真曹操。其实他本人挺善良也挺忠厚,不但没杀过人,平时走路连个蚂蚁都怕踩死……"咸丰帝这时才如梦方醒,问道:"这么说是朕冤枉你了?"李永泉再次连喊委屈,周围的太监们听了也都为之甚感同情。
咸丰帝思索片刻后对李永泉说道:"既然朕屈打了你四十大板,那就多赏你些银子吧,要多少?"李永泉说"一板十两",咸丰帝转向太监道:"照赐"。
李永泉屈挨了四十大板,获得了四百两银子的重赏,回家后在彰仪门外盖了十几间砖瓦房,置买了数十亩水浇地,除吗牲畜农具外还购进两匹大骆驼,从此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歇歌罢舞告别梨园,再也没有登台唱过戏。
 
 (二)“金霸王”养豹遭逮捕
  20世纪30年代,饮誉海内的著名京剧净行表演艺术家金少山,以身材魁伟、嗓音浑厚而称著于世。他能戏甚多,不一而足,特别是在《千金记》中饰演的项羽,惟妙惟肖,令人叹服。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除继承了乃父金秀山的艺术特点外,又有自己超然不类的独特创造,因此被人誉以"金霸王"的美称,并极一时之盛况。
金少山的生活兴趣十分广泛,个人爱好也相当突出。据传,他饲养的家犬可以代替主人传递信函和迎来送往,驯养的猴子能够帮助主人接听电话和开门闭户,喂养的小鸟儿曾为他在《锁五龙》剧中创造单雄信的一句"翻高儿"新腔提供了借鉴,培植的盆花儿更为他在《法门寺》剧中改进刘瑾的全红色服饰和脸谱儿找到了借鉴和依据等等。
抗战期间,梅兰芳旅居香港时,曾一度约金少山同台合作。某日白天没戏,金少山来到大街闲逛,忽见路边围一圈人观看一只幼豹,幼豹主人高喊该豹以五百元现大洋出卖。金少山闻言不假思索,立即将卖豹人领回住所,告诉自己的管事人孙焕庭,从包银中提出足数现金交付卖主。购得幼豹后他每天牵着它大街游转,惹得路人停车驻步,有赞有议,金少山对此颇为开心。
一天夜戏,大轴是梅兰芳、金少山合演的《霸王别姬》,吃过晚饭后金少山带着幼豹由住处去往戏院,沿途很多小孩尾随追看幼豹。不知什么缘故幼豹此时兽性发作,突然张牙舞爪猛朝儿童扑去,吓得孩子们连跑带躲哭叫不迭。孩子们越跑越叫,幼豹越追越吼,闹得街面一片混乱。孩子们失魂落魄,家长们怨声不迭。为此香港巡捕房以恐吓罪为由,将金收押班房。夜场倒二出压轴开演了,人们还不见金少山来后台扮戏,管事的孙焕庭赶快四处寻找,终于得知"金霸王"被捕收监。于是赶快托人说情,并花钱买通警方,才让他迅速回后台匆忙扮戏。第二天"金霸王养豹遭逮捕"便成了当时小报的头条新闻而被读者竞相购买,此事也传作一时议闻。
 
 (三)“窦尔墩”披挂上大街

  跻身"净行三杰"之列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侯喜瑞,不仅在《战宛城》、《长坂坡》、《战渭南》、《阳平关》等"三国戏"中饰演的曹操饱享盛誉,其他花脸戏如《取洛阳》中的马武、《法门寺》中的刘瑾、《宇宙锋》中的赵高、《开山府》中的严嵩以及《青风寨》中的李逵、《王宝钏》汇总的魏虎、《宝莲灯》中的秦灿和《取金陵》的赤福寿等等角色,不论主次也都饰演得出类拔萃,风靡遐迩,甚至花脸行当以外的一些老生戏、武生戏、丑角戏和青衣、花旦、老旦等行当的不少剧目,也大都能演能教,称得上是我国京剧艺苑里腹笥渊博,有度有识的一位老夫子。
侯喜瑞的能戏甚多,其中《连环套》尤其不同凡响,值得大书特书。该戏在天津上演时,不论什么园子,什么班底,只要有侯喜瑞出台,连演多少场都满坑满谷,座无虚席。天津观众中过去曾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去看侯爷的《连环套》。"由此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和群众基础之深了。
侯喜瑞饰演《连环套》中的窦尔墩,唱念表演无不特卖力气。其喷口极好,字音清,念白有力等特点姑且不谈,仅一折"拜山"下来,胸前的红扎往往就能湿半截,这一点是任何演员都望尘莫及的。所以"武生宗师"杨小楼,中年每演《连环套》时都要特约侯喜瑞饰窦尔墩(杨饰黄天霸),可是晚年再演这出戏时,就不再约侯而改约别人了,原因就是慑于他的气势。
1937年冬季,天津北洋戏院老板,特从北平约来侯喜瑞与周瑞安两人合演《连环套》,具有"燕赵慷慨悲歌之士"气概的天津观众,获得这一消息后如登春台,奔走相告,为了购得一张戏票,冒着酷冬严寒,通宵达旦地排队等候。当天的夜场戏开演前半小时,场内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连走道都坐满了人,但秩序井然,场内静得可闻落针之声。
这天,外面气候非常寒冷,观众入场后为了尽少占用一点空间,所有各种档次的皮大衣、呢大衣、斗篷、獭帽、围脖、风衣全都存放在前厅衣帽间内,等"拜山"一折戏开演后,窦尔墩(侯喜瑞饰)、黄天霸(周瑞安饰)一净一生各极其妙,观众席里彩声掌声此起彼伏,致使负责看管衣帽间的工作人员,此时也激情难抑而擅离职守,全都挤进观众席中观看《连环套》去了。这时不知什么原因导致衣帽间失火,但无人发现,等滚滚浓烟涌进观众席后,场内顿时秩序大乱,人们争先恐后纷纷夺门而逃,挤撞声呼叫声乱成一团,台上的演员也慌忙不知所措。此时侯喜瑞在众人引助下顾不得卸装,身着黄开氅足登厚底儿靴,匆匆由北洋戏院的后台侧门奔向大街。手疾眼快的记者迅急抢镜头,为他拍了张现场照。此时消防队赶来救火,火势熄灭后,侯喜瑞才踏着满地水洼走进后台。第二天,当地几家报纸除登出了那张现场照片外又登了"昨晚北洋戏院失火,大街上站着窦尔墩"的新闻。

[责任编辑:宫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