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之郡县

 宇宙之右 2012-08-04

西汉之郡县
西汉之郡县
一、秦分三十六郡及以后之增置
秦废封建而行郡县,(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载始皇二十六年从廷尉李斯议,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按之班氏《 汉书· 地理志》 ,列举秦郡,适得三十六。
一,河东。按《 秦始皇本纪》 ,始皇即位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郑,置南郡。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此秦郡有河东之证。据《秦本纪》 ,秦置河东郡,应在昭襄王二十一年。
二,太原。《 秦本纪》 ,庄襄王四年,初置太原郡。三,上党。说见《 河东下》 。据《 秦本纪》 ,置郡应在昭襄王四十八年后。
四,三川。汉河南。《 秦本纪》 ,庄襄王元年,初置三川郡。272
第六章西汉一代之致制
五,东郡。《 秦始皇本纪》 ,五年初置东郡。
六,颖川。《 秦始皇本纪》 ,十七年攻韩,以其地为郡,名日颖川。
七,南阳。《 秦本纪》 ,昭襄王三十五年,初置南阳郡。八,南郡。《 秦本纪》 ,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郑,为南郡。
九,九江。《 水经· 江水注》 ,秦始皇二十四年置九江郡。十,洒水。汉沛郡口《 水经· 唯水注》 ,始皇二十三年置。十一,巨鹿。《 水经· 浊漳水注》,始皇二十五年灭赵,以为巨鹿郡。
十二,齐郡。当为二十六年灭齐后置。
十三,琅邪。亦当为二十六年灭齐后置。
十四,会稽。《 始皇本纪》 ,二十五年王翁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十五,汉中。《 秦本纪》 ,惠文王后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十六,蜀郡。《 水经· 江水注》 ,秦惠文二十七年,遣张仪司马错等灭蜀,遂置蜀郡。《 秦本纪》 惠王后元十四年,蜀相壮杀蜀侯来降,即惠王二十七年也。
十七,巴郡。《 水经· 江水注》 ,秦惠王遣张仪等救直侯于巴。仪贪巴直之富,因执其王以归,置巴郡。又见河东下。十八,陇西。《 匈奴传》 ,昭襄王时有陇西北地上郡。《水2 刀
经· 河水注》 ,秦昭王二十八年置。
十九,北地。见《 匈奴传》 ,秦昭王伐残义渠,于是有北地郡。
二十,上郡。《 秦本纪》 ,惠文王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 水经· 河水注》 ,昭王三年置上郡。
二十一,九原。汉五原。《 赵世家》 ,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撇货韶Po , , 二十二,云中。《匈奴传》 ,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水经· 河水注》 ,秦始皇十三年,因之置云中郡。
二十三,雁门。见《 云中下》 。
二十四,代郡。见《 云中下》 。《 秦始皇本纪》 ,二十五年王责攻燕,还攻代,虏代王嘉。置郡应在是年。
二十五,上谷。《 匈奴传》 ,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水经· 圣水注》 ,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谷郡。二十六,渔阳。《 水经· 鲍邱水注》,始皇二十二年置。二十七,右北平。《 水经· 鲍邱水注》 ,始皇二十二年灭燕,里。
二十八,辽西。《 水经· 濡水注》 ,始皇二十二年里。二十九,辽东。《 水经· 大辽水注》 ,始皇二十二年灭燕置。三十,南海。《 秦始皇本纪》 ,开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274
第六章西汉一代之欢制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三十一,桂林。汉郁林。见《 南海下》 。
三十二,象郡。汉日南。见《 南海下》 。
三十三,邯郸。汉赵国。《 秦始皇本纪》 ,十九年尽定取赵地。置郡当在此年。
三十四,杨郡。汉梁国。《 水经· 唯水注》 ,始皇二十二年为杨郡。
三十五,薛郡。汉冬国。《 水经· 济水注》 ,始皇二十四年置。《 泅水注》 云二十三年。
三十六,长沙。汉长沙国。当为始皇二十三四年灭楚后里。
上举三十六郡,南海桂林象郡,置于始皇三十三年。九原郡据《 匈奴传》 ,赵有雁门代郡云中三郡以备胡,九原特云中北界,未置郡也。始皇二十五年以前,边郡多仍前旧,不闻增设。三十三年蒙恬辟河南地四十余县,盟少三盖以此四十余县置九原。则九原郡亦不当在始皇二十六年所分三十六郡内。全祖望说。又《秦始皇本纪》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自是九原之名始见。故三十二年始皇之褐石归,巡北边,自上郡人。至三十七年,始皇崩于沙邱,其丧乃从井经抵九原,从直道至咸阳。明始皇三十二年前,未有九原郡也。王国维说。然则上列三十六郡内,南方之南海桂林象郡,北方之九原,皆在始皇二十六2 万
历以
年后。始皇二十六所分天下三十六郡,汉志实尚缺其四也。来考《 史》 者于此颇多争议。或主三十六郡乃秦一代郡数,
班说为信。馨妻纂
或以三十六郡乃始皇二十六年所分,后此
心工汉」
所置者不与。
襄胭
护今从后说,再为补列。
一,广阳。《 水经· 课水注》 ,秦始皇三十一年灭燕,以为广阳郡。全祖望曰:渔阳上谷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皆燕所旧置,以防边也。渔阳四郡在东,上谷在西,而其国都不与焉。自蓟至泳三十余城,始皇无不置郡之理。亦无反并内陆于边郡之理。且始皇并六国,其国都如赵之邯郸,魏之杨,楚之江陵,陈之九江,齐之临淄,无不置郡,何以燕独无之。故知《水经注》 说实可信。
二,楚郡。《 楚世家》 ,王负当五年,秦将王菊蒙武破楚国,虏楚王负当,灭楚,名为楚郡云。其事在始皇二十三四年。全祖望日:秦灭楚,置楚,九江,,水,薛,东海,袭霉落手,五郡。及定江南,又置会稽。楚郡盖自淮阳以至彭城,泅水则沛也,辞则鲁也,东海则郑以至江都也。皆江北地。会稽则江南地。惟九江兼跨江介。又《陈涉世家》 有陈守。全祖望日:楚郡,即陈郡也。楚郡治陈,故亦称陈郡。三,黔中。《 秦本纪》 ,昭襄王三十年,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 汉志》 亦失载。
2 万
一一-- . .一-- . - - - .一― . - - . - - J 二生二鱼里型蟹塑遨四,闽中。《东越列传》 ,秦并天下,废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以其地为闽中郡。据《 秦始皇本纪》 ,二十五年,王菊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则闽中亦当置于是年,而《史》 失载。或闽中之置稍后,故《 史》 不与会稽并及。然至迟亦在二十六年定天下为三十六郡时也。
增此四郡,则适符三十六郡之数。其他尚有秦时郡名可考者,为
五,东海。《 陈涉世家》 ,秦嘉等围东海守庆于郑。守乃郡官名。及《 绛侯世家》 ,因东定楚地泅水东海郡。皆秦时已有东海郡之证。《班志》 东海郡高帝置,盖误。
然东海郡固为何时所置乎。若谓置在始皇二十六年前,则上列三十六郡之数又未可定。若谓置在二十六年后,则史无明文可考。惟《始皇本纪》 三十四年有云:
于是立石东海上脚界中,以为秦东门。
窃疑秦廷分置东海郡,殆即在其时也。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发兵三十万人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又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又北逐匈奴,开初县三十四。即以后之九原郡277
也。三十四年,滴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埋谷直通之。九原之名始见。然则蒙恬虽于三十二年取河南,三十三年斥逐匈奴,而九原置郡,盖有待于三十四年,或迟至三十五年,可知。九原之置郡既然,桂林象郡南海亦无不然。《史》 言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者,特终言其事,未必其事之竟于是年也。三十四年滴戍南越,即继略地而来。然则此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者,亦或络续置在三十四年,乃竟迟至于三十五年也。是时秦之疆土,南北大扩,乃遂于东方立石东海中、标为秦之东门,以夸其盛德广业焉。惜乎其文不传于后世,而其事由于南北之扩地而起,其辞亦或及之,未可知也。于是因立石海中,标称秦之东门,而遂划置东海一郡,其名与南海相映照,其事亦一时之隆典。虽史文疏略,未为大书于是乃置东海之郡,而东海一郡,或者即置于此年,固理有可推矣。是岁,始皇以咸阳宫廷小,乃大营作,建阿房宫。又造丽山。遂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于其时而立石海中,以为秦之东门,其增制东海一郡,固宜尔也。故知桂林象郡南海九原四郡之立,当在始皇二十六年定天下为三十六郡之后,而东海郡之立,则犹在桂林九原四郡之后。至是凡得五郡,合之以前三十六郡,秦郡之确可考信者,凡四十一郡也。
278
六章西汉一代之致
二、汉郡及十三部刺史之设置
汉高初兴,惩秦孤立,铲除功臣,大封同姓,而汉廷所有仅得十五郡。
太史公之言日:汉初内陆自山以东尽诸侯地。汉独有三河,东郡,颖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此十五郡者,河东一,河内二,河南三,所谓三河也。东郡四,颖川五,南阳六,自江陵以西至蜀则南郡七,巴郡八,蜀郡九。北自云中至陇西,则云中十,上郡十一,北地十二,陇西十三。而自山以西尚有上党,巴蜀之北尚有汉中,共十五郡。加内史为十六。此高帝五年初定天下时之郡数也。六年以云中属代,则并内史得十五郡。至十一年,复置云中,而罢东郡以益梁,罢颖川郡以益淮阳,则并内史得十四郡。… … 由是言之,则高帝末年之郡,除王国支郡外,并内史唯得十四而已。王氏《 汉那考》 上。
而汉初诸国土地,则大者七八郡,小者二三郡,总计高祖时诸侯之郡,可得三十九。王氏《 汉那考)下。则汉初中央政制之不及于全国,未臻于巩固,即此可见矣。汉郡之增,当在孝景之世。2 四
元年,削赵之常山郡。二年,削楚之东海郡。三年,削吴之会稽娜郡。是岁,七国反。既平其地,又以其余威削诸侯。于是始得平原,千乘,济南,北海,东莱之地于齐。得泳,渤海,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之地于燕。得巨鹿,清河于赵。得太原,雁门于代。得沛郡于楚。得庐江,豫章于淮南。得武陵,桂阳于长沙。而诸侯之地以新封皇子者,尚不与焉。故《史记· 诸侯王表序》 言之日: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滴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阪海,咸纳于汉,诸侯稍微,此实善道当时之大势者也。《汉那考》 上。
故汉自高帝时,中央辖地,不过什二。而王国各自领郡,其时则国大而郡小。及景帝后,裁抑宗室,虽皇子受封,亦不过一郡之地。武帝用主父僵策,使诸王分地封子弟为侯,侯国皆别属汉郡,不领于王国,而王国日益削。故其时遂郡大而国小。郡国之消长,封建郡县比率之升降,亦汉廷政治隆衰一大关键也。
及武帝开广三边,增那见第三章。而又有十三部刺史之制。其事在元封五年。今略举其分部之大略如次。鳖意嚣麦l 拿更梦
一豫州刺史部。颖川,汝南,沛,梁,淮阳,嫌黔少,凡280
六章西汉一代之政
二郡三国。
二,冀州刺史部。魏,巨鹿,常山,清河,赵,广平,真定,中山,信都,河间,凡四郡六国。
三,竞州刺史部。陈留,山阳,济阴,泰山,东郡,城阳,东平,凡五郡二国。
四,徐州刺史部。琅乳东海,临淮,广陵,鲁,缓卖瞬气哭聋轰。泅州,楚,凡三郡四国。
五,青州刺史部。平原,千乘,济南,北海,东莱,齐,蓄川,胶东,高密,凡六郡三国。
六,荆州刺史部。南阳,江夏,桂阳,武陵,零陵,南郡,长沙,凡六郡一国。
七,扬州刺史部。庐江,九江,会稽,丹阳,豫章,六安,凡五郡一国。
八,益州刺史部。汉中,广汉,键为,越隽,益州,拜柯,蜀,巴,凡八郡。
九,凉州刺史部。武都,陇西,天水,安定,北地,凡五郡。十,并州刺史部。太原,上党,上郡,西河,云中,定襄,雁)〕 ,凡七郡。
十一,幽州刺史部。勃海,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冤,乐浪,泳,代,广阳,凡十郡一国。
十二,交队刺史部。南海,郁林,苍梧,交址,合浦,九真,日28 ]
南,凡七郡。
十三,朔方刺史部。朔方,五原,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凡七郡。
其后又置司隶校尉,不在十三部之列。其所察为京兆,冯翔,扶风,弘农,河东,河内,河南,又七郡。总凡郡国百有三。窈望罢支肆:鑫豪霉元草查馨轰气势望慰氛彝鬓淤遂以讫于孝平,询汉之极盛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