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古道和桥

 寒江读舟 2012-08-07
 

    唐—清  南雄  梅关关楼与古道  位于南雄市梅岭镇梅关村。赣粤两省毗邻。古道始建于秦汉,唐开元四年(716年)开凿扩展。道宽24。路面青石块或鹅卵石铺砌而成。梅关关楼建在梅关古道隘口分水岭南20处,砖石构筑。现存关楼和古道为明代遗物。关墙高5.8、宽6,拱门高3.55、宽3、进深5.5。关楼北门石匾书:“南粤雄关”,南门石匾书:“岭南第一关”,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南雄知府蒋杰题。关楼北面有一关前碑,高2.4、宽1.4,刻“梅岭”等字。1985年后,南雄县政府拨出专款,重修梅关古道,且在路旁重建来雁亭、静心亭、夫人庙及重修六祖庙,并重立碑林等。

    1989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  太平桥  位于潮州市太平路。原为州治前濠沟上的桥梁,因历史的发展而湮没于地下。198712月邮电局埋地下电缆时发现,经文物部门实地调查测量,为3孔石梁桥,中间略拱起。桥长22.5、宽12。各孔桥面又用长约7、宽约0.7、厚约0.4的石梁组成。桥墩外围是条石砌筑,中间填以砂土。

    《潮州三阳志·城池》记载:至和改元九月事,又载“州之子城,依金山为固,前俯而后仰,由南而北,统以壕,东则溪(即韩江)也。”《潮州三阳志·桥道》载:“太平桥在州治前”。据此可知,太平桥至迟当在宋至和元年(1054年)就已存在。《潮州三阳志·桥道》又载:“自太平桥直抵三阳门,桥之四维,旧有四塔,”四塔已不复见。此后,历代对太平桥有修缮,直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太平桥仍在,且有石刻“太平桥”3字尚存的记载。根据潮州古城区耆老提供,民国时期未见有桥,太平桥可能埋没于清末或民国初。该桥是我省现存较好的宋代石桥。

    宋  潮州  广济桥    位于潮州市广济门外。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汪创建。横跨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由86只大船连结江中石墩,维系东西两岸,架舟为梁,始名康济。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1174年)夏,“韩江水涨,康济桥之舟漂没者半,知州常祎重修之,增桥舟为一百零六只”, 又以余资创杰阁于西岸,命名仰韩阁。从此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二年(1229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历任太守相继增筑,完成桥墩的建造。其中,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建桥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故时人将西桥易名为丁公桥。绍熙五年(1194年),太守沈宗禹“蟠石东岸”,筑盖秀亭,并改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12年,建成桥墩13座。开庆元年(1259),太守林世造舟24只,贯以铁缆,接通东西二桥,从而形成了梁、舟结合的基本格局。一桥三称则并用至明宣德年间。

    元代该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桥墩被洪水冲坏。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建”工程。完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桥之上,乃立亭屋百二十六间”,“作高楼十有二”,并分别命名曰: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去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淩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鑑、升仙、仰韩。废除原有桥名,重新命名曰“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伦又增1墩,减浮船6只,至此,便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貌。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铁牛2只,分置西桥第8墩和东桥第12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云:“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铁牛一只溜”。此后,虽又屡有维修,但基本格局再也没有改变。直至1958年,因国道交通的需要,广济桥中段的“十八梭船”被拆除,改建成三孔钢桁架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修建,将原7的桥面作为车行道,两侧各加宽2作为人行道。

    1988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  潮阳  和平桥  位于潮阳市和平镇新和村。横跨练江,史称“虹桥跨练”,为宋潮阳八景之一。宋宣和二年(1120年)僧人大峰筑建16孔后圆寂,乡人蔡贡元续建南北枕岸2孔。石木结构,桥最高墩头为15,最低13。俯览桥成直线,侧看墩头互有错落形成曲线。桥墩构筑分水尖,对潮水涨落的冲力起了分解作用。该桥从元泰定元年(1324年)起经历数次重修。1992年和平镇人民政府主持再次重修。

    1985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宋  博罗  保宁桥  位于博罗县城西门外观背村。宋德祐元年(1275年)知县黄保创建。原有建桥碑,碑额刻“保宁桥”3字,下署“宋德祐元年乙亥仲冬吉旦”。“文化大革命”被拆除投进河中。此桥为两孔石拱桥,南北长31.4,东西宽4.5、高7。桥南段用青石砌筑长11.4;北段用红条石砌筑长20。桥拱呈半月形、外形古朴、坚固。因北段红石出现风化部分下塌,1972年当地村民再度维修,至今保存完好。

    1985年博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宋  顺德  明远桥  在顺德市杏坛镇逢简乡。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李仕修回乡兴建。历代有重修。桥为三孔石拱桥,红砂岩石构筑。全长24.8、顶宽4.7、高4.5。桥拱用纵联砌结法,桥栏华板刻有各种花纹图案,两旁望柱各14条,柱头各雕石狮一只,现仅存10只。引桥不砌台阶,利于车马过桥。整齐的石砌金刚墙嵌入河堤,两岸古代店铺宅基历历在目,勾勒出一派繁荣的水乡集市景象。

    1991年顺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  新会  龙溪桥    在新会市城西浇步冲,古称龙溪。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知县蒋宜在此建桥与亭(已废)。桥面由11条花岗岩石并成,长4.6、厚0.4、总宽5.3。桥身正面刻“龙溪桥”3字和桥的始建年代,桥基为红砂岩砌成。两旁有青石台阶下溪边,基石雕工粗扩。有清代重修时记事之碑石。

    元、明  潮安  仙济桥    位于潮安县彩塘镇仙二管理区深坵王公宫前。为四墩三孔石桥。桥长26.4、宽1.5,桥第一孔(靠村落)西面石条上阴刻着“至大二年己酉(1309年)正月吉日重修”,同一孔东面石条侧面却刻有“万历壬子岁(1612年)二月立”的字样。失落在该管理区东池的仙济桥碑,落款也是“□□壬子仲春二月”,由此可知,仙济桥至迟距今也有近700年的历史。

    明  惠州  拱北桥  位于惠州西湖北面的湖水出口处。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知州陈称筑堤围湖时创建,兼有北“泄横槎水”,方便行人作用。拱北桥自创建后,共修建了17次。现存的五孔石拱桥为明代成化年间惠州知府吴绎恩重建。宣德年间桥上曾建迎恩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于桥左建欣乐驿。

    桥长40、宽8.4、高8.7,桥体全部使用红砂岩石,半圆形拱券,桥墩迎水面以青色花岗石砌筑成三角形分水尖,石拱券的砌筑方法为纵联法。1957年至90年代初是广汕公路的交通桥;又因防洪需要,在桥面上加填1.5厚的路土,在靠江边的桥拦改为高3、厚0.5的防洪石墙,桥的下面南侧有五级缓水石级,洪流至此减慢速度,对桥起了保护作用。

    民国14年(1925年)10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城时,此桥一带是主要战场。至今还是交通要道及排洪设施,保存完好。

    1990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明  封开  泰新桥  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据民国年间《封川县志》载:“嘉靖十二年(1533年)邑人陈时用等募缘修建,长十余丈,阔一丈,上覆以亭”。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现桥屋梁底仍有重建时的题记。

    桥为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宽3.4。桥上有涵盖全桥的桥屋。桥屋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抬梁式梁架。四椽栿上置驼峰,驼峰上隐刻栌斗承托平梁,栌斗纵横向上出栱。平梁正中置驼峰,驼峰亦隐刻栌斗承一斗三升斗栱,上承三角形梁枕木和脊榑及顺脊串,题记写在脊串下。脊榑截面为圆形,顺脊串砍作腰鼓形,其两端雕刻花纹。梁架间以驼峰斗栱承托,驼峰上刻如意纹。明间两侧驼峰则雕刻鲤跃龙门、双狮戏球、丹凤朝阳、麒麟献瑞等饰金彩绘木雕。桥屋次间梁架比明间梁架增高,从而使屋架向两端生起,屋檐也形成向两端生起的圆滑曲线。屋脊饰灰塑卷草吻,脊身看面灰塑浮雕卷草花纹。

    桥墩为方形花岗岩石柱,每墩用4根石柱排成一列,共四列,每列相对于桥廊的各缝梁架。柱顶有楣梁,柱间以穿枋连接。各柱列中穿枋与楣梁之间置蜀柱承接。石柱脚以较平整的石块垫承,不施斧凿。柱上架梁,梁上铺以桥板。

    桥为穿斗与抬梁混合构架,建筑精巧,造型古朴。桥下部分保留了中国唐宋时期木结构梁柱或桥梁的古制,十分珍贵。

    1989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五华  董源桥   位于五华县华城镇董源村旧新桥河道上。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县李德用建。历代多有维修,现存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桥用花岗岩石砌筑,为三孔石拱桥,全长21、宽4、高4.5。拱孔底宽12,券拱用纵联错缝砌筑法,结构牢固。桥面呈弧形,中间高,两边低,铺成台阶式,桥两边置石栏望柱,中嵌“董源桥”阴刻楷书桥名碑,碑长2、宽0.55,并刻有“光绪十八年仲秋月吉旦重修”等字。此桥地处交通要冲,是兴梅各县古代通往广州的重要桥梁。民国时期修通广梅公路后,此桥交通作用已减小。现保存完好。

    明  澄海  南桥  位于澄海市澄城镇岭亭管理区,澄海县城南门外。始建于宋代,是澄海现存古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石梁桥。据嘉庆《澄海县志》记载:“南桥在南门外,石砌、五拱,旧桥毁于夏岭贼,明嘉靖间知府郑宗古重建,海阳县丞储纶复修,万历九年(1581年)为飓风所圯,十一年(1583年)癸未知县王立道重建。”长50、宽10.5,共五跨,石墩由规格石浆砌拱成长方柱体,高10.5、拱深8.3、宽6.5。南桥横跨护城河,原设南桥关,控制县城排水,今关已废,原桥关改建清凉亭。桥首南面有桥头宫一座,桥末北侧有南寿古庵一座。亭内有《澄海人民南桥抗日碑记》一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澄海农军攻打澄城时曾在此歼敌。抗日战争时期,张震将军带领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南桥战役”也发生于此。

    明  东源  永定桥  位于东源县简兴镇东坝村。原为河源通往连平、和平两县的要津之一。桥建于明代,为柱墩式桥梁。两孔,全部用花岗岩条石砌筑。桥西向有分水尖,伸出约13,全桥长60、宽7.1。两边设有桥栏,高1.3。两旁桥身各有3块石刻栏板,每块长2.6、宽1。一边阴刻“直矢”、“永定桥”、“日升”;另一边刻有“平砥”、“往有利”、“月恒”等字。每块栏板两边桥柱刻有一副对联,字迹已模糊不清。桥面用花岗岩条石铺砌,现桥尚好。

    明  广州  通福桥    俗称五眼桥。位于广州市芳村石围塘秀水河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为户部尚书李待问所建,故又称李公桥。为红砂岩石砌筑的五孔拱券桥,长42.8、宽2.8,中孔拱券较大,其余较小,桥面两侧无设栏板,清嘉庆年间重修,现保存完整。

    李待问,南海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都御史,后因母病辞官归乡。返乡后修省佛通衢大道及兴建五眼桥。

    1993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  中山  双美桥  位于中山市小榄镇北街。明洪武元年(1368年)驻榄都第一任巡检陈冲突建。

    该桥为单孔石桥,长18.5、宽3.16、高4.5。南北走向,南有8级石阶,北有10级石阶。东面上方镶有石刻:“康熙伍拾伍年丙申(1716年)孟冬吉旦岁进士何圣强重修”,下方镶石匾阴刻:“双美桥”,上款:“嘉靖岁次辛酉(1561年)”,下款:“孟秋吉旦重修”。西面镶有石刻:“道光贰拾年岁次庚子(1840年)十月十一日阖乡重修”。是中山现存最早之古桥。现保存尚好。

    1990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深圳  永兴桥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新安县志》载:“……康熙年间建,日久倾颓。……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建。”桥长50、阔3.4,桥洞3个,桥洞高5余。桥面两边立齐腰高的栏杆,望柱上塑形象生动的小狮,栏板浮雕龙凤图案。全桥用花岗岩石砌筑,结构严谨,造形美观,虽历经沧桑,依然完好如故。

    永兴桥下的新桥河与茅洲河相接,流入珠江口,古代往来船只如梭。北桥头设有码头供船只靠岸停舶。《新安县志》载,永兴桥“……当往来要冲,接黄松岗、乌石岩诸路,西连云林、茅洲诸墟。”

    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恩平  官路桥  俗称拱桥,位于恩平市圣堂镇象山脚下。据民国《恩平县志》记载:“广济桥即官路桥,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复修。”现为石筑单拱桥,长24、宽2.8、高9.8,由180块凿制精致的花岗岩石块迫拱而成。桥头分别砌三级阶梯。现保存完好。

    1986年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龙川  仙塔桥  位于龙川县佗城镇塔西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因为正相塔脚下左边有一条小河流入东江,此桥正好建在塔脚下边,俗称“仙塔桥”。古时这里为龙川至河源的交通要道。

    桥为三孔石梁桥,长46、宽3。两桥墩用花岗岩条石垒砌而成,筑分水尖,以减弱桥墩对河水的阻力。上端不设挑梁,桥面直接用长条形花岗岩石块砌于桥墩上。全桥分3段,每段用7条厚0.42花岗岩条石并排衔接而成。每块石之间凿有铆榫,其作用是互相扣紧,避免摆脱或松动。造型简洁明快。至今保护完好。

    清  连平  福兴桥    位于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五月十五日,因洪水冲坏,当年重修。

    桥为石砌拱桥,合计两拱,长66、宽6.6、高7.8,拱跨12。墩侧作分水尖状,均用青麻石条砌筑。桥栏碑镌刻“荡民利济”、“砥柱”及修桥碑记,碑刻道光元年州庠生吴超拔等倡捐建,并记载福兴桥及至洪水冲坏,复倡捐维修事宜。此桥在建成之时,是惠州府规模最大的石桥,称“通府石桥之冠”。

    1985年连平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鹤山  惠济桥  位于鹤山市沙坪镇西、玉桥村北,沙坪至龙口的公路旁边。是江门市范围内保存完整与最长的一座石拱桥。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四墩三孔,桥身长26,引桥11(现仅存东引桥,西引桥已被堤围覆盖)。桥墩用长条石料错缝平铺叠砌。两岸金刚墙平面为梯形,上边宽5.5、下边宽7。水中两墩有分水尖,桥墩之间,用条石纵联砌置,形成3个弧形拱,中高旁低,跨度均为7。拱门之下可通船只。桥面宽3,两侧各以15块潮石组成拦板,高0.6。栏板之间设望柱连结,用榫卯使其互相紧扣。现主体完好。

    1983年鹤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博罗  长庆桥  位于博罗县泰美镇良田村。因桥有七孔,又称七眼桥。《长庆桥碑》记载,桥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是博罗县现存最长的一座石桥。为七孔梁式石桥,南北向。长70、宽2、高10。桥面每一截均用56.18长的青花岗岩石条直铺。桥墩砌分水尖。桥下青溪发源于象头山。

    1985年博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阳春  那乌石桥  位于阳春市春湾镇那乌村。坐落于那乌河上。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监生莫振东、高明法、梁泽魁等人倡建,为三孔石拱桥。全长43.8、宽4、高6.9,拱跨10.7、墩直宽4.2、横宽9.2,由大理石砌成。历时100多年,现仍保存完好。

    1984年阳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湛江  广济桥  位于湛江市湖光镇新坡村。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当时雷州官道桥梁之一,有碑记建桥缘起。为19孔柱梁式石桥,又称“十九孔桥”。桥长41.80、宽1.30。主柱、辅柱、横梁相互穿插榫合,组成框架承托桥面。桥面共19段,每段均用玄武岩石板5条并排组成,两侧石条凿槽勾连,各石条又有榫铆与横托石梁上下相连,成一整体,结构科学,经久耐用,为湛江现存最完好之古石桥。

    1986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博罗  会仙桥  位于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前,白莲湖畔。相传苏东坡在此与揶揄麻仙姑相会,故得此名。该桥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至今保存完好。为单孔石梁桥,桥长6.5、宽2.9、高3。桥面为青石条铺砌,两边施栏板、望柱。栏板长1.6,板面平素。望柱由青石雕成,共4根。栏板高0.52,上刻“会仙桥”3字,右款为“梅积善堂,捐银壹佰大圆”。落款“宣统三年岁次辛亥首厚月丘逢甲书”。桥的造形古朴雅致,为罗浮山胜景之一。

    1988年博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新会  见龙桥  位于新会市双水镇富美村。石桥横跨富美坑,是富美与邦龙的重要通道。始建于明,原为木桥,后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建石桥,由张钟沛等倡议捐建,桥长25丈,宽4.5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被洪水冲塌。翌年监生张元、张仰龄等倡议捐款修复。桥9孔、10墩、长25丈,宽6尺。民国22年(1933年)重修。现桥跨河面64、桥长73、宽2,为9孔悬臂式石桥。建桥石材有沙岩、青石、花岗岩等石质。两端设台阶式引桥,桥面两侧置望柱栏板,桥中央栏板分别刻有《见龙桥》和“民国廿二年重修”等铭文。是为新会尚存最长的古桥梁。

    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梅县  云车桥  位于梅县松北镇下坪村。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为单拱石桥,南北向,横跨山涧河流,长27.6、宽3.85。桥栏高0.8,桥面厚0.21,距山涧河床9.8,全桥以优质花岗岩石料精工筑砌,至今完好,是嘉应州(今梅州市)通往福建等地的主要通道,“云车夜月”成为当时松口八景之一。桥头南端崖壁上凿刻:“云车桥”3个大字。左边署:“大清乾隆九年甲子岁次季冬建,倡建人文端瑶、童文洲、曾维周、廖桔生,造石谢授纲”。

    清  乐昌  应山石桥  位于乐昌市黄圃镇应山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三孔石拱桥。拱圈石采用纵联砌法结砌。桥长49.85、宽6.5、拱跨16.9、桥身厚1.15。引桥两头石砌金刚墙和各置步阶5级。

    1987年乐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新丰  麻埔桥  位于新丰县石角乡路下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原为新丰、连平通往龙门、广州必经之路。单孔石桥,长14、宽3.2、高6,用厚0.4青麻石条精工拱砌而成,桥面仍保存原鹅卵石砌筑的原貌和建桥碑记。

    清  广州  毓灵桥  位于广州市芳村大冲口。北接芳村古道,连广州、佛山;南接石道,经西朗赤岗可达南海平洲,是芳村的主要通道。地属钟秀乡,取“钟灵毓秀”之意,故称毓灵桥。桥建于清中叶,花岗岩石砌筑的梁式石桥,长25、宽2.04。分三段,中段长7.6,砌2见方的石桥墩承托石梁,桥墩下端砌分水尖。桥面两侧砌高0.72的石栏板和0.90的石望柱,风格简朴。

相传过去凡中举人、进士的士子,都乘船途经这里,乡人龙船竞渡也以此为终点。认为毓灵桥有灵气。1991年政府拨款进行重修。

    1993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  鹤山  彩虹古道  横跨鹤山市皂幕山彩虹岭。清雍正十年(1732年)鹤山建县后,首任知县黄大鹏因为县属的双桥都(今鹤山市的宅梧镇、双合镇一带)与附城都(今鹤山市鹤城镇)两地高山阻隔,羊肠小道交通不通,往返费时两日,据道光《鹤山县志》载“倡双桥都人凿而通之,并为之记。” “……自是双桥至县者,必由斯岭而上,县至双桥者,亦必由斯岭而下,虬蟠千仞,如一道长虹,藻彩缤纷,另开生面”。古道全长约15公里,大大缩短了两地往返路程。建成后,黄大鹏据山道如长虹,以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意,将该地域取名为彩虹岭。山顶路旁石壁刻有“彩虹岭”3个大字。

    山腰有风雨亭供歇脚。接近山巅有村落遗址。登至山顶,极目四望,嶂峦叠翠,有“参天黛色三千丈,锁地烟霞十二重”之感。彩虹古道现已为公路所取代而成古迹。

    清  潮安  婆姐岭古道  位于潮安县文祠镇婆姐岭。古道自婆姐岭北麓逶迤而上,直至岭上的永安门,长约180,古道由天然石块不规则铺砌而成,凡170余级。石级上遍刻各种各样的图案,如坐禅观音、戏耍孩童等人物,鱼、蟹等水族动物,以及花卉、棋盘等,石刻的大小均依石而定。构图不拘一格,线条简朴洗炼。

    永安门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是一座古关隘,墙高约4、厚1.23,以石砌门呈拱型,高2.8、宽1.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