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山水诗

 问道翰墨 2012-08-08

 

【摘要】王阳明所作余姚、绍兴、西湖、泰山诗作,熔物、性、情、理于一炉,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形态美的亲和力,历显山水的质感和人文底蕴,昭示良知的灵光。诗中充满入世与归隐的矛盾心态与寻求精神自由心路轨迹。艺术上不为世风所染,开明中期以降秀逸俊爽的一代诗风。

【关键词】王阳明;山水诗;余姚;绍兴;西湖;泰山

    王阳明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收入《王阳明全集》的诗作就有600余首,现已发现的散佚诗40余首,有线索但至今尙未发现的散佚诗作还不少。王阳明生前所作诗歌的汇集,由其得意门生钱德洪为主辑成。诗歌在王阳明的文学创作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其山水诗又是重中之重。仅从作品的数量上看,就有220余首。研究王阳明的山水诗不仅能全面地了解他传奇般的经历,而且更能洞察其心路历程、情感方式、审美趣味、艺术才华的语言表征,还原作为哲人兼具诗人气质的王阳明。本研究以收录在《王阳明全集》中的山水诗以及已发现的散佚山水诗作为研究对象。大体以诗人足迹所涉且影响较大的行迹地为行文脉络,时空上纵横交错,勾划出其山水诗的主要框架。本文仅以王阳明咏余姚、绍兴、西湖、泰山诗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山水诗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审美和文化意蕴、艺术特色等方面逐一论述。

    一、萧萧总是故园声——余姚山水诗论析
    明成化八年(1472),王阳明出生于素负盛名的东南名邑余姚——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据钱德洪所编王阳明《年谱》载:先生(指王阳明,下同)十一岁,寓京师。1王阳明自己也在《送绍兴佟太守序》一文中说:成化辛丑(1481),予来京师,居长安西街。2以余姚为起点,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从此起航。有文献可稽,王阳明无论宦游在外,还是赋闲越城,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归姚,或省亲、或讲学、或探胜,与故乡的情缘从未被割断过。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在平宁王宸濠叛逆后,九月归余姚省祖茔。《年谱》载:先生归省祖茔,访瑞云楼,指藏胎衣地,收泪久之……3直至嘉靖四年(1525)九月,归姚省墓。先生归,定会于龙泉寺之中天阁,每月以朔望初八廿三为期。书壁以勉诸生。4这离他逝世仅四年,以上清楚地表明:余姚不仅仅是王阳明的血脉之地、童年启蒙之处,更是他一生情感寄托、心学思想传播、诗情才艺展示的重要舞台。他咏龙泉山、四明白水冲等名胜都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王阳明直接写余姚城区山水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但从现在所能见到的少量诗作中,我们仍能体味到他对故乡山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弘治十八年(1505),王阳明改除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时,曾回忆故园山水胜景,写了著名的《忆龙泉山》: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昼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5诗中,王阳明以一个字,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土按捺不住的激情,恋乡之情言于溢表。寺僧的疏野,山云的舒卷,语言质朴,意象鲜活,妙趣横生。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往事地回忆之中,后四句笔锋一转,一夕别山云, 三年走车马,流露出对宦海的厌倦之意,反衬出王阳明心系故园的真挚情感。龙泉的清泻,蕴涵了诗人对自清审美理想的追求,寥寥数语,不失典雅,真情实感浓缩于这首小诗中。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门胜地的情缘。余姚龙泉山,古名灵绪山,也称绪山,因山腰有微泉,未尝竭,名龙泉,晋时改现名,龙泉山名含吉祥之意。北宋王安石游龙泉山后题《龙泉》诗一首。龙泉寺在山的南麓,滨舜江。寺始建于晋咸康二年(336),依山而建,气势恢弘。王阳明的故居瑞云楼在龙泉山的北面,正对龙泉山。,时常回忆龙泉山的趣事:。龙泉山是王阳明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记忆。王阳明在京师时还写有《忆诸弟》一诗: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百岁如转蓬,拂衣从此去。6此诗同样也强烈地表达了王阳明对故乡,对亲属的深情。他留恋故乡山水,叹惜时间流逝。早在弘治九年(1496),王阳明再试不第。果为忌者所抑。同舍有以不第为耻者,先生慰之曰: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识者服之。归余姚,结诗社龙泉山寺。致仕方伯魏瀚,平时以雄才自放,与先生登龙山,对弈联诗,有佳句辄为先生得之,乃谢曰:老夫当为退数舍。7此间,王阳明与魏瀚等诗社成员,同游龙泉山,留下许多唱和诗。足见王阳明对故乡的深情,以及与龙泉山的不解诗情。
    正德七年(1512)十二月,王阳明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便道归越省亲。《年谱》载:八年癸酉(1513),先生四十二岁,在越。二月,至越。先生初计至家即与徐爱同游台、荡,宗族亲友绊弗能行。五月终,与爱数友期候黄绾不至,乃从上虞入四明,观白水,寻龙溪之源;登杖锡,至雪窦,上千丈岩,以望天姥、华顶;欲遂从奉化取道赤城。适久旱,山田尽龟圻,惨然不乐,遂自宁波还余姚。绾以书迎先生。复书曰:此行相从诸友,亦微有所得,然无大发明。其最所歉然,宗贤不同兹行耳。后辈习气已深,虽有美质,亦渐消尽。此事正如淘沙,会有见金时,但目下未可必得耳。先生兹游虽为山水,实注念爱、绾二子。盖先生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间也。8上述记载正说明王阳明当时游四明山水的初衷是与好友门人通过观物,交流感情探讨自然的机理,但没有如愿;因此,其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五月终,他与门人从上虞入四明寻胜探幽,下陡壑,攀绝巘,扪萝登极,期间写下了《归越游诗五首》9,较集中地反映了王阳明的人生观,审美观以及审美思维方式。其中《四明观白水二首》描绘了白水冲奇观以及探胜的游感,表达了王阳明对故乡山水的挚爱之情,感叹时间的流逝,时世的艰难与无奈,流露出养性归隐的想法。

(《四明观白水二首》其一)

邑南富岩壑,白水尤奇观。

兴来每思往,十年就兹观。

停驺指绝壁,涉涧绿危蟠。

百源旱方歇,云际犹飞湍。

霏霏洒林薄,漠漠凝风寒。

前闻若未惬,仰视终莫攀。

石阴暑气薄,流触溯回澜。

兹游讵盘乐,养静意所关。

逝者谅如斯,哀此岁月残。

择幽虽得所,避时时犹难。

刘樊古方外,感慨有余叹!
   

    王阳明平生素爱四明山水,尤对白水冲奇观向往久之。邑南富岩壑,白水尤奇观。兴来每思往,十年就兹观四句,前两句从整体上概括四明山的特征以及主要景观,后两句表达他十年前离越重返故乡对游白水冲奇观的急切心情。余姚城南四明山,方圆八百里,重峦叠嶂,竹茂林秀,曾是方士修炼之地。白水冲在余姚让贤白山,白山分冶山、屏山、石屋、云根四峰。白水冲瀑布在石屋与云根两峰之间,瀑布飞流直泻,颇为壮观,附近有潺湲洞。历代都有诗人探胜吟唱,有佳句传世。如:唐皮日休水流万千丈,尽日泻潺湲。(《潺湲洞》);宋谢景初:飞泉悬绝壁,斗绝千万丈。(《瀑布》);元滑寿:白水仙宫也罕逢,十年两度追陈踪。(《流白水宫》)明吴居正:环山知几峰,飞流可千丈。(《游白水宫》);清卢存心:大波掀涛澜,声振林木动。(《潺湲洞》)王阳明探白水冲奇观,行前早有打算。王阳明初计至家即与徐爱等同游台、荡,但因宗族亲友绊弗能行。本想候好友黄绾同游而其不至,又遇大旱之际,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回首坎坷经历,不免有点忧伤。择幽虽得所,避时时犹难,正反映此刻的心境。此诗前半部分写景,用白描的手法,描绘总体印象。尽管大旱刚止,但白水冲并未断流,云际犹飞湍,雨丝霏霏,奇观犹存。后半部分抒情写怀,议论现实人生。与一般的骚人墨客不同,王阳明的思绪不仅仅流连于飞瀑美景,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宇宙人生。逝者谅如斯,哀此岁月残。他以心学家的睿智从即景生发开去,警示自己珍惜时光,直面现实,养性修身,审时度势。同时,蕴含对门生的希冀。刘樊句,借典故寓警世之意。世传后汉刘纲、樊翘云夫妻在白水冲旁的祠宇观向白道人学仙,得道后于大兰山白日缘木升仙。此句的深意在于避世之难,升天成仙并非现实,而养静意所关,才是哲人的情怀。可以看出此时的王阳明对世道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以观物,体悟事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此时王阳明内心的矛盾和忧伤。人生的艰险,命运多桀难免产生惆怅心理。在《四明观白水》(其二)诗中写道: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诗前半部分既写白水冲流动的景色,画面流灵动,色彩斑斓,力显山水之美;又寓时世的艰辛云烟湿”“风雨寒。下半部分借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黍,采薇而食,饥饿而死,以及东晋名士谢安赋闲会稽的典故,隐喻归隐故乡山水之意。反映了正直与乱世的对立。王阳明身为清正的朝廷命官,在污浊的时世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不免感时伤怀,心念隐者,寻求心灵的超越,发出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的感慨,借山水之形,寓归隐之意。表现了王阳明故乡山水诗突出的审美情趣,追求心灵世界的澄明,有庄禅的审美影子。在《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一诗中写道: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杖锡,寺名,今废。整首诗意象迭兴,妙语连珠。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山鸟山花的灵性与亲和,沉浸在山水之乐中的王阳明心情顿感愉悦,暂时忘却了烦恼。碧树秋声,丹岩夕照,雪岭玉帐,云溪环碧,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传达出王阳明对四明山水景观写意式的摹写,以及投身自然怀抱的轻松自在。在诗人的眼里,山水是灵动的画面,是性情的映照。清丽飘逸是王阳明观物的审美情趣所至。此诗的最后两句: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正是王阳明此时此际内心的独白。他善化老庄佛禅精义,用老庄的无限时空看待人生,把一切作为世间流转的东西,透过无限体验人生;并以禅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寻求心灵的平静。观照自然,追求自适的人生。在《又用曰仁韵》10一诗中,他把这种心境推到一个极至:

每逢佳处问山名,风景依稀过眼生。
归雾忽连千嶂暝,夕阳偏放一溪晴。
晚投岩寺依云宿,静爱枫林送雨声。
夜久披衣还起坐,不禁风月照人清。
   

    这首诗题目表明用曰仁韵,曰仁是王阳明的门生徐爱,字曰仁,又是妹夫。诗中反映了诗人一行投宿山林岩寺的情景:风景依稀,雾忽千嶂,夕阳晚照,枫林雨声。面对四明山水奇异的风光,诗人欣喜之情,难以遮掩。山寺寂静,披衣夜坐,月照人清,传达出王阳明心境的明朗和畅达。此诗从写人入手,又以写人出之。意象灵动,画面连贯,气韵澄澈。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与景不是彼此衬托,而是水乳交融,秀逸清丽,触人遐想。此诗在艺术上深得唐诗真谛,诗情丰满,想象奇特,气象万千,蕴涵着王阳明对人生深邃的理解和洒脱的处世态度。诗人总是全景式地把握四明山水地壮观秀美。他那种乐观的审美态度略带婉约的思绪,所营造的阳明意境奇妙无比,诗味无穷。作为心学家的哲人,善于将诗情与审美图式、宇宙时空,物趣、理趣、以及禅趣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反映了王阳明山水诗时空的写实性与审美意识整体性的统一。
    为什么王阳明的故乡山水诗写得如此地质感灵动呢?诗句中跳动着一颗赤子之心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故乡山水风光秀丽所致吗?笔者之见,这与余姚人文昌盛是分不开的。余姚,上古时期是舜的封地,因舜姓姚而名。秦置县,汉属会稽郡,隋入句章县,唐复置,历代因之,明清属绍兴府,此间名人辈出,可谓地杰人灵。东汉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三国《易》学传人虞翻的忠直謇谔,唐名臣虞世南的清正亮直,元明之际史学家宋僖的学而不厌,明教育家音韵学家赵谦的崇尚圣贤等品行,对王阳明心学思想、坚守正直不阿人格精神的形成有内在的联系,更重要地是影响了王阳明的审美思维图式和观物态度。从其家族史看,据姚江秘图山派王氏宗谱表明:自宋代王季从上虞达溪迁徙余姚定居至王阳明已十世11,可谓血脉根基之深。王阳明祖上家风甚严,学养延绵,代有名士贤人相继。祖父王伦,字天叙,因生性爱竹,世称竹轩公,是一位道德文章兼备的隐者。时曾任江西右布政司的同乡人魏瀚为其作传,叙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竹轩公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世。王阳明父王华,字听辉,别号实庵,晚称海日翁,尝读书龙泉山中,又称龙山公。明成化十七年(1481)中状元,仕之南京礼部尚书,封新建伯。家学风范,滋养着少年王阳明的性情。王阳明离乡赴京前,在余姚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蒙师为余姚名儒陆恒,陆恒儒学功底极深,淡泊功利,极受阁臣谢迁(明成化十一年状元,余姚泗门人)和王华的推崇。可见,余姚的人文历史传统,王门家风,硕师的影响对王阳明余姚情结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故乡悠久的历史地理文化养育了诗人的性灵,余姚是王阳明的。因此,王阳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歌咏故乡的山水诗,具有一种归根、洒脱的灵气,实属心灵之歌。王阳明在赣州时曾写有《夜坐偶怀古山》12一诗,其中独夜残灯梦未成,萧萧总是故园声两句,可谓是解读王阳明故乡山水诗的一巴钥匙。

    二、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绍兴山水诗论析
    绍兴山阴府山东光相坊是王阳明自姚迁居后的住地。据《年谱》载:弘治十四年(1501),王阳明以刑部主事身份受命赴江北录囚,事竣游九华。次年八月,疏请告。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先是五月复命,京中旧游俱以才名相驰骋,学古诗文。先生叹曰: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遂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道引术。13王阳明留居越城时间最长的一次,据《年谱》记载为正德十六年(1521),平宸濠之乱后,八月归省至越,是年王阳明50岁,至嘉靖六年(1527)八月受命出征广西思田,在越城整整住了六年。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他被封为新建伯后,敕建伯府第于府山东光相坊。嘉靖元年(1522),王阳明父去世,守制居丧,三年满,未被按时任用,仍赋闲在越。凡王阳明每次在越时,总会与门人好友浏览会稽名胜,期间留下了许多歌咏会稽山水的诗篇。上述提及弘治十五年(1502),王阳明告病归越。在越时,他浏览了山阴名胜浮峰,写了《游牛峰寺四首》14等诗作。

 

(《其一》)

洞门春霭蔽深松,飞磴缠空转石峰。

猛虎踞崖如出柙,断螭盘顶讶悬钟。
金城绛阙应无处,翠壁丹青尚有踪。

天下名区皆一到,此山殊不厌来重。

 

(《其二》)
 

萦纡鸟道入云松,下数湖南百二峰。

岩犬吠人时出树,山僧迎客自鸣钟。

凌飙陟险真扶病,异日探奇是旧踪。

天下名区皆一到,此山殊不厌来重。


(《其三》)

偶寻春寺入层峰,曾到浑疑是梦中。

飞鸟去边悬栈道,冯夷宿处于幽宫。
溪云晚度千岩雨,海月凉飘万里风。

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其四》)
一卧禅房隔岁心,五峰烟月听猿吟。

飞湍映树悬苍玉,松粉吹香落细金。
翠壁多年霜藓合,石床春尽雨花深。

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

 

   《游牛峰寺四首》,格律严整,节奏和谐,行如流水,一气呵成,将牛峰山的壮美全景式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浮峰,即牛峰。《山阴志》载:牛头山在县西六十五里,……王守仁改名浮峰。此山群峰起伏,云蒸霞蔚,多有名士归隐于此。诗中提到的冯夷,即为隐士。诗中表明探胜的时间是春天,春色覆盖的浮峰,一派生机盎然。诗人按捺不住对会稽山水的游兴,扶病游山。这四首写景抒情的山水组诗,采用步换景移,层层推进的构思,以时间为序,将游踪与游兴,叙事与游感不留痕迹地抒发出来,表现了诗人对古越山水由衷地喜爱。诗人紧扣浮峰的特征写景,以兴寄的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将丹洞、深松、石峰、翠壁、岩犬、萝薜、飞鸟、栈道、溪云、猿吟、霜藓、竹林这些活脱脱的自然意象与情感融为一体。他善于表现山水的空间层次,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面对萦纡的鸟道,高耸入云的古松;飞磴缠空的石峰,如猛虎踞崖出柙;好客的山僧敲钟迎客,诗人如醉如梦。人游此山,身不也在仙境之中吗?千岩雨丝,万里风飘,诗人将缠绵的情思与超然达观的胸襟相贯通,如溪云舒卷,海月朗照。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诗句中的王公是诗人自称,化用唐王维的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山在心中,洞在吾心。对稽山的洞天福地诗人怎能忘怀,归隐是王阳明的一种精神寄托。诗人对稽山花溪一往情深:天下名区皆一到,此山殊不厌来重,天下纵有无限美景佳地,但对浮峰诗人总有百游不厌之感。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有感于自然万物的新陈代谢,时空的转换,王阳明总是以哲人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的变迁。深秋时季,王阳明又一次浏览了浮峰,写了《又四绝句》15。诗中同样描述浮峰秋景特色:深林落轻叶,不道是秋声。(《其一》)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其二》);同时,又强烈地表达了对浮峰深切的情感:翠壁看无厌,山池坐益清。(《其一》)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其三》)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其三》)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其四》)面对风景各异的秋色,王阳明乐而忘返,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困惑,心灵沉浸于越地的山水之中,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之中。王阳明对稽山鉴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即便在京师任上仍深深地思念故地亲友: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闲。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16(《故山》)追忆故乡山水人情:长见人来说,扁舟每独游。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空有烟霞好,犹为尘世留。自今当勇往,先与报江鸥。17(《忆鉴湖友》)以上诗句既有细腻的刻划,又有整体的意境;既有明丽的色彩、隽永的情韵,又有骏爽的意气和遒壮的骨力,体现了王阳明山水诗的又一审美特征。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在经受多年的征尘后,回到绍兴,作《归兴二首》18百战归来白发新,青山从此做闲人。峰攒尚忆冲蛮阵,云起犹疑见虏尘。岛屿微茫沦海暮,桃花烂熳武陵春。而今始信还丹诀,却笑当年识未真。(《其一》归去休来归去休,千貂不换一羊裘。青山待我长为主,白发从他自满头。种果移花新事业,茂林修竹旧风流。多情最爱沦州伴,日日相呼理钓舟。”(《其二》),诗中对历年征战轻轻带过,将诗情重点放在摆脱政治漩涡后的轻松和自由感,从此可作闲人,种果移花,行修竹风流了。诗中所表现的对桃花源向往,以及道家的养生观念。诗人追求一种淳朴淡泊,高远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山水。其背后仍是对现实的忧虑与不安,对人生短促的无所寄托和焦虑。向往隐居生活仍不乏有所作为。一种这是陶渊明式的归隐,满足了诗人精神道德上平静。居越期间,他故地重游,践行他长期来归隐的古越山水宿愿。《再有浮峰次韵》贴切地表现了当时地心态:廿载风尘始一回,登高心在力全衰。偶怀胜事乘春到,况有良朋自远来。还指松萝寻旧隐,拨开云雾翦蒿莱。后期此别知何地?莫厌花前劝酒杯。19山景未变,人已渐老,对时间流逝的概叹,但游兴不减当年。王阳明徜徉于浮峰的山水之中,欣赏野地景色,享受从未有过的轻松:日日春山不厌寻,野情原自懒朝簪。几家茅屋山村静,夹岸桃花溪水深。石路草香随鹿去,洞门萝月听猿吟。禅堂坐久发清磐,却笑山僧亦有心。20(《夜宿浮峰次谦之韵》)宁静的越山佳景抚慰着阳明这颗饱经创伤的心,诗人此刻已经忘却宦海的浮沉,沉浸于山水之间的乐趣。归来是王阳明绍兴山水的一个鲜明主题,世事沧桑,晚年的王阳明在精神已完全反叛了程朱理学,出于佛道,三教汇流于心,倡良知学说,践履知行合一的道德修炼,已进入到心灵澄明的境界。虚淡,静穆,平和成为诗人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无需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意地栖居,冲淡平和,旷洁悠远成为王阳明绍兴山水诗的境界。                     
    绍兴另一名胜——秦望山,也是王阳明十分喜爱的游览地。秦望山位于府城东南四十里,为会稽山众峰之冠。得名于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立刻石颂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之意。王阳明在《从吾道人记》一文中曾记载:嘉靖甲申春,萝石来游会稽,……入而强纳拜也。阳明子因辞不获,则许之以师友之间,与之探禹穴、登炉峰、徙秦望、寻兰亭之遗迹,倘佯于云门、若耶、鉴湖、剡曲。21文中所提禹穴、炉峰、秦望、兰亭、云门、若耶、鉴湖、剡曲皆为绍兴名胜,但王阳明对秦望山情有独钟。他在题为:嘉靖甲申(1524)冬二十一日,再登秦望,自弘治戊午(1498)登后二十七年矣,将下适董萝石与二三子来,复坐久之暮,归同宿云门僧舍。22一诗中,表达了当时再游秦望的心情: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长期经历政坛风云的王阳明,此时更感会稽山水对自己心灵的安抚。诗中表现出超越尘世而又无所滞累、空灵淡泊的心境。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王阳明面对此时此景,感慨万千。山水依旧,人事皆变。历经时世沧桑的王阳明,晚年对人生已大彻大悟,夕阳飞鸟静,少了青年时期的激情,多了陶渊明式的归隐情思。悠悠观化意, 点也可与偕点也句,借用《论语·先进》典故,以示用澄明的心境体悟自然造化妙处,方能进入圣贤的境界。诗中化用陶渊明诗意和孔子弟子的故事,充分表达了诗人与好友门人领悟天地造化,寄情山水的达观意趣。谋篇布局,善于运用虚实相生、忽叙忽议的方法,开阖变幻,意趣无穷。诗题中提到二十七年前登秦望山一事,确有诗歌为证。弘治十(1498)春,时年27岁的王阳明与友好曾游秦望,写有《游秦望用壁间韵》23一诗:

秦望独出万山雄,萦纡鸟道盘苍空;

飞来百道泻碧玉,翠壁千仞削古铜。
久雨初晴真可喜,山灵于我岂无以;

初疑步入画图中,岂知身在青云里。
蓬岛茫茫几万重,此地犹传望祖龙;

仙舟一去竟不返,断碑千古原无踪。
北望稽山怀禹迹,却叹秦皇为渐色;

落日凄风结晚愁,归云半掩春湖碧。
便欲峰头拂石眠,吊古伤今益黯然;

未暇长卿哀二世,且续苏君观海篇。
长啸归来景渐促,山鸟山花吟不足;

夜深风雨过溪来,小榻寒灯卧僧屋。
    此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并未收录。该诗原载万历《会稽县志》卷二《山川》(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59)。此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大气磅礴,想象奇特,意境恢弘,深得唐诗之风韵。诗以时间为序,纵观山势气象,大处落笔,写出久雨初晴后的秦望山气势。雄踞群峰,苍鹰盘旋,鸟道翠壁,飞瀑碧玉,千仞削壁,立体地展示秦望山的雄奇壮观。时空在此交会,人步画中,诗人兴奋之情,跃然纸上,传达出青年王阳明指点江山,奋发有为,乐观开朗,高昂的进取精神。其次,诗人借景抒怀,重在对宇宙、历史的拷问。江山多娇,怎不勾起诗人对宇宙、人生的丰富联想,以及对几千年古国历史的反思:蓬岛茫茫,祖龙何处,仙舟不返,断碑无踪。诗人艺术地概括了对显赫一时的秦皇武功的短暂性,以及求仙问道的荒诞行径作了辛辣的讽刺。同时,诗人以作比,表现出青年王阳明敬仰圣贤,鞭笞暴君的历史观,蕴涵对时世的针砭,以及吊古伤今,忧国忧民的普世情怀,颇具力度感。最后,借苏轼观海诗以自勉,以自强不息、乐观的情怀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长啸归来景渐促、山鸟山花吟不足夜深风雨过溪来,小榻寒灯卧僧屋。结尾的四句诗,表现诗人对秦望山钟爱,洋溢着难以抑制的诗情。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在夜深风雨的衬托下,陷入静思的画面,僧屋的寒灯,辉映着澄明的心灵,耐人寻味,营造了波澜起伏,跌宕跳跃的抒情乐章。此诗在艺术上紧扣秦望山自然气势的特征,融会诗人的艺术思维和真切的感情,提取了会稽山水人文的灵性精神。诗风上深得唐诗真谛,意境开阔,诗情丰满,想象奇特,气势恢弘,蕴涵着王阳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积极的处世态度。特别是诗中表现出来的观物方式,重在展现山水与时空的交错,反映了王阳明审美意识的整体性、时空性的特征。同时,此诗侧重由景到抒怀,容纳广阔的宇宙背景和历史思考,饱含哲理,又做到意象与神韵具辉,文采与境界并魁,这在中国古典山水诗中是少见的。这一期间,王阳明还游览会稽其他名胜,写有《再游延寿寺次旧韵》、《登香炉峰次萝石韵》、《观从吾登炉峰绝顶戏赠》等诗,从不同的侧面多层次地传达出诗人对稽山鉴水的绵绵情思。
    王阳明晚年居越期间,寄情会稽山水,又写了许多山水诗:如《山中漫兴》:清晨急雨度林扉,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24此诗首两句,点出江南雨季变幻空濛的春景,以及乡村田园风光的特征,表现出诗人观物的细腻和恬静的心态。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此两句,意象鲜活明丽,一个字,一个字,映相生辉,将透明艳丽润滑的百春图描绘之极。同时,诗中又有揉入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自足适意,洒脱飘逸的烟霞情怀。又如《山中立秋日偶书》: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此诗写山中秋景,前四句写初秋山中物候变幻无穷,以及心随物趣,自适的感觉。中间六句深得唐王维山水诗的禅味,将自然界的自生自化、充足自由的灵韵,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灵敏刻画,把山水自然所蕴含的人格精神淡淡析出。最后两句又传达出像屈原那种壮志难伸,良知难行的惆怅。一个行啸山林,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呼之欲出,表现出晚年王阳明入世与归隐的复杂心理。一颗博大的心灵能折射出大自然无限美好,在诗人看来,良辰美景皆随于心,无可强求,也许王阳明真正把握了心灵与自然美的同构关系,美和人生只能随性灵而行。此时在艺术上一个鲜明的特征,一驰一张,动静交替,诗意跌宕起伏,刚柔相济,足见王阳明的审美框架的立体性、流畅性和多层次性,包括对古体诗节奏的和谐把握。
王阳明对稽山鉴水的情愫同样源于故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古大禹的伟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精神,东晋兰亭风流,唐诗之路,南宋陆唐沈园情韵;加之江南地杰人灵、水乡秀色,无疑是诗人汲取思想灵感的源泉。王阳明中年曾筑室阳明洞,养性悟道。凡归越,必携门人纵游会稽山水。晚年曾有六年时间赋闲越城,此间授徒论学,寄情水乡溪云。习惯于在山溪石涧寻觅宁静来表现自我的心境,与中青年时期明朗高扬的诗风已不相同。潇洒疏朗、旷达超迈,成为晚年山水诗风的主流。王阳明死后,魂归古越大地,一代哲人、诗人完成了最后的夙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