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银饰

 寒江读舟 2012-08-09


  银饰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常常作为社会交往、民俗活动中表达情感、礼俗的一种载体。客家银饰曾是客家人的婚、丧、寿、诞、年、时、节、庆中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物并创造了灿烂的银饰文化。客家银饰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文化内涵丰富,制作工艺独特精湛,折射出客家人特有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审美价值。
  银饰其实是客家服饰中最具艺术特色的饰品,具有非常强烈的装饰效果。不仅有寓意大富大贵的银元链,还有福禄寿的花鸟链,云水之意、龙蛇之象的螺旋纹链等。据说银是可以避灾驱邪、祛病祈福、保佑佩戴者平安健康成长的,因此客家人佩戴银饰品的习俗。在客家地区,许多地方在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满月和周岁时都会请上亲朋好友给孩子“做满月”和“做周岁”,孩子的外婆或亲戚都会赠送诸如银手镯、银脚链、长命锁、银挂件等小饰品给孩子当作护身符佩戴的习惯。除此之外,有些成年人也会佩戴着各式各样的挂链等银饰品。长命锁上錾刻着梅花、和合二仙、福星、石榴、莲蓬、鲤鱼、柿子和石榴等纹样,象征着和和美美、福星高照、多子多孙、年年有余、事事平安等吉祥寓意,送此平安锁的大人是要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祝福,统统“锁”在孩子的身上,让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成长。
  除了常见的佩戴的银锁、挂链,还有一种是客家人常用的“银三事”。所谓“银三事”,就是三种随身佩带的卫生用具,基本组成是镊子、牙剔、掏耳勺。牙剔用于剔除饭后留下的残渣和牙垢,犹如今天的牙签;掏耳勺用于挖耳朵,也就是今天我们常用的小棉签;镊子是用来清理毛发的,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眉钳差不多。这些工具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常串连在一起成为一种佩饰。因为这些用具能接触人体,有特殊意义,有时还兼用于亲友之间、主仆之间的馈赠之物。具体名称视制作的材料而定,以金制成的称为“金三事”,以银制成的称为“银三事”。也有银五事、银七事等等。这种小挂件在客家地区较常见,现在在一些老人的身上还佩带着这种物件。
  在过去,新娘出嫁时所穿戴的银饰足有一斤八两。而嫁过去的新娘子要挽发插上银簪,形如匕首的刀形银簪既挽住了客家女子如云的秀发,同时也是她们深山寂寂中御敌的武器。而那些竹节镯、云纹如意镯、三叶银耳环、悬铃银耳环在修饰客家女子容颜的同时也流露出长辈的拳拳爱心:每个客家妹子出嫁都得有这么一套银饰陪嫁,据说银饰辟邪、镇妖、泄火,还能验毒,也把长辈对晚辈的爱意融化在这样的一片银白中。
  在客家地区,还有一种镶有银饰的客家花帽,以黑色浆土布为底,铺以红色手工刺绣,花帽四周镶以各种图案银饰。客家花帽,具有传统而典型的客家风格,反应出古朴的客家民俗特色,美仑美奂,人见人爱。花帽绣有各种吉祥图案,如麒麟、鸳鸯、公鸡、鱼、狮子等动物;其间还绣有花卉种种,如牡丹、菊花等;两边各有银吊饰一串,中间一个铃铛,周围挂着六条银链吊坠;花帽后面上部有帽垂,垂沿挂着五条银饰链,以蝴蝶或蜜蜂串三条链子,一铃铛二吊坠;后面正中挂着一或两条长银链,链由几十个梅花图案组成,下面有坠子;最下面分布五个铃铛;帽沿周遭缝满了梅花形银饰,增加了装饰美,也代表着祈求平安的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