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立足办案实际,积极探索查案执纪全流程监管的新方法、新思路,以“五三一”(即五个环节、三个关口、一个平台)案件监管模式,实现科学办案、高效办案、安全办案的目标。
一、围绕“五个”环节,推进流程监管规范化 围绕“案件线索、办案流程、文书备案、节点排查、办案安全”等五个关键环节,出台了10多项规章制度。一是实行线索管理。制定了《案源线索排查报送和研判使用暂行办法》,将信访、检查、党风、执法,全市执纪执法机关,以及农村工作室发现的案件线索,全部纳入案管室线索库,对纳入线索库的案件线索集体分析评估,按轻重缓急分为督办、交办、转办和待办(暂存)四类进行分类办理,并全程实时跟踪,确保分流线索得到有效办理。二是规范案件查办。制作了详细规范的查办案件流程图,将线索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案件审批、处分执行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流程规范化,要求办案人员按流程图规范办案行为。编印了《党政纪案件检查、审理文书格式工作手册》,统一了53种办案文书及相关表式格式,减少了办案文书的随意性。三是严格备案制度。实行办案文书备案制度,要求案件承办部门将机关自办案件审批类、决定类、报告类等相关办案文书,在履行完报批手续后的两天内移交案管室备案,使案管室能够全程掌握查办案件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将这一要求作为查办案件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列入全市查办案件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增强监管的实效性。四是注重节点排查。拟定了《关于加强查办案件流程监管的实施办法》,从线索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案件审理、处分执行等五个重要环节中排查出29个权力节点,并以点带面,通过对这29个权力节点运行的细化、规范,使查办案件权力运行始终处于监管之中。五是强化办案安全。制定了《办案点办案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办案安全责任、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实行“三项承诺”,在驻点办案前签署三项承诺书,即办案人员保密承诺书、廉洁自律承诺书、依纪依法安全文明承诺书,确保依纪依法安全文明查办案件。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办案过程的监管,实现办案监督手段的电子化。在办案场所配备了现代化监控设施,安装了摄像视屏,24小时对办案全过程进行监控。对进入办案点、谈话区域、谈话室加装了三套门禁系统,凭卡进出,确保办案安全万无一失。
二、抓住“三个关口”,推进流程监管全程化 我们在认真梳理案件管理制度,制定案件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重点强化案管对“信访、立案、审理”三个关口的监督,确保办案工作始终在制度制约下运行。一是口袋式管理,把好信访线索 “进口”关。所有来信、来访、来电全部由信访室受理登记呈报,收拢投诉举报信息进口,实行台帐动态管理。对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件,由信访室及时转案管室集中管理,分类流转。二是口袋式运转,把好立案审批“扎口”关。所有进入“信访口袋”的案件线索,经初核后需立案的,必须由委局分管案件领导签字确认,并提交常委会集体研究立案,案管室对批准立案的案件适时督办,全程监督。三是口袋式处理,把好案件审理“出口”关。实行查否案件审核制度,对经初核拟信访结案的线索,案管室每月初审一次,内部监督委员会指定成员每季度集中复审一次,卡死案件出口,提高成案率。审结的案件,由审理室将处分决定、处分执行、回访记录等案件资料打包装袋,一并对外。
三、构建“一个”平台,推进流程监管科技化 为了进一步改进监督管理的方式,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科技含量。我们在完善办案制度、规范办案流程、明晰办案细节的基础上,正积极研制开发“案件管理系统”科技平台,将相关办案制度、办案流程、办案细节全部用软件程序固化,系统根据内设程序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超时报警,实现办案监督手段的网络化,提高案件监督管理效果。“案件管理系统”科技平台建成后,将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内容丰富,职责明晰。案件管理系统包括信访管理、线索管理、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申诉复议、督促办理等电子模块,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系统进行在线升级,填加新的工作模块,以满足案件管理工作发展需要。二是分级赋权,动态管理。案件管理系统平台基于委局机关内部网络设置,与其他网络保持物理隔离,同时,针对不同科室职能差异采取授权登陆措施。按照分级赋权原则,纪委书记可对全委局的工作进行网上浏览阅批,分管书记、常委可对分管科室工作进行批办督办,科室主任对所在科室的工作进行批办。非授权人员无法登陆网站查阅资料,确保了办案信息的高度保密性和安全性。通过分级赋权,使每位领导对相关科室工作情况了如指掌。三是程序不可逆转,保证有序流转。案件管理科技平台根据案件线索“进口、扎口、出口”单方向设计,程序一旦启动,不可逆转,保证了查办案件有始有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