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病问答知识

 军休强军路 2012-08-11

精神病知识问答

1、精神病和神经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精神病是大脑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精神活动失常,如兴奋吵闹、哭笑无常、伤人毁物、胡言乱语、不知羞耻、猜疑、忧郁、迟钝、痴呆等。通常,人们认为是"发神经"、"神经病",其实不然,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的两类疾病。神经病是神经系统有器质性损害的疾病,例如先天缺陷、炎症、变性、血管病变、瘫痪、抽搐、昏迷等表现。但是两者之间有时也存在着联系,例如脑炎、脑外伤、脑肿瘤,癫痫等病人常可伴有精神症状,某些精神疾病如癔症也可出现某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癔病性瘫痪、感觉障碍、失明等。但结合病史、表现及全面检查,区别是不困难的。
2、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病?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精神病?
引起精神病的因素很多,如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可伴发精神障碍;各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遗传因素,代谢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所致的各种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精神病呢?许多精神病的发生与病前个性有一定关系。例如孤僻、沉默、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的人,便容易得精神分裂症。根据巴甫洛夫神经类型的学说,凡是不容易适应环境,应付困难现实,有显著不平衡的神经类型(个性特征)的人,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容易得精神病。
3、精神病都是遗传的吗?
不一定。因为精神病的种类很多,有些疾病与遗传的关系不大,如器质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它们往往与脑部疾病,例如高血压脑病、脑肿瘤、脑外伤等有关,或与躯体其他疾病,例如严重感染,各种化学物质的中毒,内脏器官的严重病变等有关。即使目前认为与遗传有关的精神疾病,也不能说都是遗传的,只能说遗传因素在有些精神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其家族成员患精神病的机会可能要比一般人群高3-20倍。而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如父母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发病的可能性超过60%。再如情感性精神病,其家庭成员中的精神病患病率可高达10%~25%,超过一般家庭的10~25倍。
尽管精神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的,但它有遗传倾向。因此,对换精神病人的婚姻和生育,尤其是两个精神病患者之间的婚姻和生育,要慎重考虑。
4、患了精神病可怕,而且一辈子完了吗?
社会上有些人对精神病的看法与对待病人的态度还存在不少错误,至今有的人还叫精神病人为"疯子"、"傻子",认为精神病是治不好的,患了精神病就一辈子完了,因而不是加以轻视、耻笑,就是奚落、虐待或弃之而不顾。可以说,若干精神病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怀与治疗,以至不能完全恢复,是同这些错误的观点和态度分不开的。
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对精神病病人采取开放病房,保护性医疗制度、心理治疗、工娱疗和休克治疗等,对早期精神分裂症取得了70%以上的疗效。
5、怎样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关键是要了解精神病的症状,特别是早期症状,同时要善于观察,对有以下症状或现象的人要帮助他尽早诊治:
⑴性格或脾气改变:①原来活泼好动,喜欢社交,性格开朗的人,逐渐冷淡、疏远,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兴趣明显减少;②平时性格温顺,涵养很好的人,变得常常无故发脾气,或无理取闹,或纠缠不清;③原先奉公守法,工作学习勤奋的人,变得工作拖沓,纪律松弛,生活懒散,整日卧床,衣、食、住、行常需他人督促。这些往往是许多精神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⑵情绪反常,特别多疑①情绪异常高亢,爱管闲事,喜与人争执,常提出一些不符实际的构思或设想;②有的病人恰恰相反,情绪异常低落,终日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甚至觉得生不如死;③情绪多变,易哭易笑,变幻莫测,也有情绪紧张恐惧,惶恐不安,坐卧不宁,好似大祸临头,整天疑神疑鬼,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认为周围发生的事都与自己有关;或感被人"控制",或觉爱人不忠,无中生有的怀疑,捕风捉影,对象广泛,内容离奇,而又不听从解释,且坚信不移。
⑶行为和习惯改变,明显的行为异常,如大吵大闹易被识别。但有些病人的早期可表现为,行为减少,动作迟钝或到处闲逛,无所事事,动作刻板重复;或不务正业,甚至经常收集一些废品而奉为至宝,或动作怪异等;有的病人做事丢三忘四,经常失落日用品,忘记许下的诺言或应该完成的任务;工作中常发生差错,工作效率明显减退。
以上表现往往是某种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到专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6、儿童也会患精神病吗?
儿童也有大脑,也有大脑功能,也会受到精神刺激,还有父母祖辈的遗传因素,所以尽管儿童患精神病的概率远远不及成人,但绝不能忽视儿童发生精神障碍的可能。
精神发育不全(迟滞)是儿童精神异常中最常见的行为障碍,其另一类较多见的儿童精神异常(如多食、厌食、异食、遗尿、习惯性抽动、口吃、睡眠障碍)等。有些患儿会表现出强迫症、癔病、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少数儿童可患有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
一旦发现儿童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应尽早就诊或咨询,早期治疗往往能使儿童精神障碍得以消除并控制其发展。儿童期的精神病在症状表现上有一些特点,例如,多以情感和行为障碍为突出,而认知活动不常紊乱,较少出现丰富的思维障碍,幻觉比较单一,妄想内容较不系统、零乱。在治疗上各种药物的剂量也应控制在成人量相应比例之下。
7、家中有了精神病人怎么办?
这是每一位精神病人家属已经面临的难题。给您几点忠告:
⑴尽快承认这个现实,适应"病人家属"这个名称。由于历史上或现实中对精神病存在着不公正的看法,即使家中的病人确诊为精神病,家属也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其实这样只能延误病人诊治,加重家属思想负担。
⑵正确对待,克服自卑。当家庭成员能承认事实后,面对亲人的精神病,需要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实际上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是设法消除病人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在患者急性精神症状控制以后,要多关心病人,多给予鼓励,让病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
⑶争取帮助,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和家庭护理技能。家属可能通过精神卫生机构了解这些知识和技巧。也可以通过家属互助组织来交流知识和技巧。同时也可获得互相的支持,使自己能更有信心去帮助家中患病的亲人。如国外的精神病人家属联谊会、家属俱乐部,国内某些城市的心理康复协会等组织,就可开展这一活动。
8、如何预防精神病的复发?
精神病复发是指精神病治愈后重新出现精神症状。许多患过精神病的人及其家属都很关心这个问题,精神病到底治不治得好?能不能根治?会不会复发?
通常如果精神病起病原因比较明显,那么只要消除病因,治愈后就不会复发。例如症状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治愈身体疾病和脑的疾病后,不再有新的强大精神刺激或脑的重大损伤病变,完全可能不再复发。但是有些精神病的复发机会比较多,治愈后一切正常,但间隔一段时间又会发作,例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周期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与癔症等。这些精神障碍的根本起病原因还不清楚,为什么间隙一段精神正常的时间后又重新发病,这是需要大家重视的一个抗复发的问题。当然也有终生只发病一次,经治愈或自然缓解后就不犯的。
现就为数较多,易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来说,复发的原因主要是:患病后未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彻底治疗;没有坚持维持性服药;对自己病情认识不足和不能正常对待;经受不住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及生活、工作、学习安排得不好,生活不规则等。躁狂症、癔症等的复发原因大致也是如此。
要预防复发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⑴要进行早期的、系统的、彻底的治疗。精神病的早期阶段较易治愈,且复发率降低。
⑵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罹患精神病之后,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⑶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现实环境,妥善处理和对待个人的生活、工作、婚姻、家庭、前途等问题。
⑷定期门诊复查,按时按量服药,坚持维持治疗。
⑸要有良好的疗养环境和康复措施,参加各种形式的工娱疗,使他们接触社会,恢复独立的生活能力,还要教育周围人关心他、照顾他,不要歧视他、嘲笑他。
⑹注意复发的早期症状,如失眠、早醒、多梦等睡眠障碍;头痛、头晕、疲乏、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烦躁易怒、焦虑忧郁等情绪障碍及零星片断的幻觉、妄想和行为怪异等,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⑺要克服个性方面的弱点,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戒除不良嗜好。
⑻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⑼坚持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是预防精神病复发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方法,但还必须配合心理的、工娱的和环境的治疗。只有药物的、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综合措施才能真正防止复发 。
9、病人拒食、拒药怎么办?
病人拒食有许多原因,应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别对待。木僵病人的进食有其特点,有的在细心劝说下可以吃一点,有的白天不吃,晚上会吃,有的喂他不吃,而没人时自行进食、饮水。抑郁病人主要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配吃饭,在心理治疗后能进食;而躁动病人则因兴奋过度,无暇顾及吃饭,可待病人稍安静时进食;对猜疑患者在进行劝说时可先吃一口,消除病人的怀疑后,病人可主动进食。归根结底,病人拒食是有各种原因的,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精神病人拒药是常见的,其主要原因是不承认自己有病,也有的认为药里有毒而拒药,故应针对原因进行劝说。当病人同意服药后应检查病人拒药的原因进行劝说。当病人同意服药后应检查病人的服药情况,防止病人藏药于口中,事后吐掉。对坚决拒服药物的患者考虑注射给药,待症状缓解后再改口服。
10、精神分裂症病人该服多长时间的药?
如果患了精神分裂症,就要做好长期服药的准备。因为此种病的病因至今未明,而抗精神病的药物多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只能达到控制症状的作用。也就是说目前的药物在不同程度预防疾病的发展或控制复发。
一般来说,因为当病情缓解、症状控制后的3-5年内复发机会很大,所以至少在病情好转后维持用药3-5年。如果这几年中情况良好,病情没有波动,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试行逐渐停药观察,如果在维持治疗期间病情有反复,通过医师指导重新加大药量治疗后,才能控制复发,那么维持服药的时间更应延长,甚至必须终身服药。
所以说服药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最好能定期去医院随访,由专科医生来决定服药时间,虽然长期服药是一件麻烦事,但为了避免复发,还是值得的。

2007.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