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本类别

 天上星星期二 2012-08-12

刻本

刻本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

详细内容
精刻本

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

详细内容
自刻本自刻本
自刻本

自刻本是中国版本类型。由作者自己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本。

详细内容
坊刻本坊刻本
坊刻本

版本类型。中国唐代至清代各地书坊刻印的书本。编刻图书并经营书业的书坊,唐代已经出现,至两宋而更盛。

详细内容
家刻本

家刻本表示私人在自己家里刊印的书籍。也叫家塾本、书塾本。

详细内容
清刻本清刻本
清刻本

清刻本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清代刻本的装帧形式,最通用的是包背装和线装,宫廷刻书兼有经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详细内容
武英殿刻本武英殿刻本
武英殿刻本

英殿刻本,清代宫中刻书初承明内府经厂之余绪。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西华门内武英殿设立刻书机构,直至清末。在长达200余年的历史中,武英殿先后刊行书籍数百种,此即“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之由来。武英殿刻本 清代宫中刻书初承明内府经厂之余绪。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西华门内武英殿设立刻书机构,直至清末。在长达200余年的历史中,武英殿先后刊行书籍数百种,此即“武英殿刻本”(

详细内容
私宅刻本

  版本类型。历代私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本。私宅、家塾刻书的性质,与书坊刻书不尽相同。书坊刻书以出售营利为主要目的,私宅、家塾刻书则出于自己对圣贤师友的崇尚,要推广某种思想或学说。明、清两代私宅刻书,有时也为了传布某些罕见的版本。例如,宋代黄善夫家塾刻印的《史记》, 蔡梦弼家塾刻印的《史记》,蔡琪家塾刻印的《 汉书集注 》,廖莹中世堂刻印的《河东先生集》、《昌黎先生集》,元代天历间褒贤世家家塾岁

详细内容
官刻本

版本类型。中国清代及清代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某种国家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版印书始自唐代。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

详细内容
《伪刻本》

伪刻本就是前人并没有的,而为后人所臆造的刻本.

详细内容
宋蜀刻本唐人集宋蜀刻本唐人集
宋蜀刻本唐人集

中国南宋中叶在四川地区刻印的若干种唐人诗文集。世称蜀刻唐人集。各集版式相同,皆半叶12行,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各书均钤有元代“翰林国史院官书”长方朱印,明清两代仍藏内府,其他收藏印记甚少。

详细内容
宋刻本《礼记》

北京市文物局藏品。儒家经书,20卷,存9卷,半页10行,行19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存9册。巾箱本即描述其版型小巧,可放入小箱中。

详细内容
元代岳氏孝经刻本

元代岳氏孝经刻本,是为了让岳家后人缅怀先祖岳飞忠孝的遗志,彰显先祖英灵,岳浚决定刊刻《孝经》,以传后世。

详细内容
明崇祯刻本《吕氏春秋》

二十六卷,2册。框高19.9厘米,宽14.5厘米。半叶八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

详细内容
辽刻本《契丹藏》

  《辽藏》或称《契丹藏》,前人著录不祥。辽重熙七年(1038,北宋景祐五年)建西京(今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藏《藏经》 579帙。又宜州(今辽宁义县)厅峪道院,建佛宫,置《藏经》5048卷。据此,可知《辽藏》卷帙繁重。而《东文选》卷一百十二高丽僧密庵《丹本大藏庆赞疏》云:“念兹大宝,来自异邦,帙简部轻,函未盈于二百,纸薄字密,册不满于一千,殆非人功所成,似借神巧而就。”两者所说相差实多,辽刻

详细内容
金刻本《赵城金藏》金刻本《赵城金藏》
金刻本《赵城金藏》

  中国金代(约1149~1173)民间募资雕版的佛教大藏经。因刻于金代,故称《金藏》,又因原藏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又称《赵城金藏》。全藏为卷轴装,以千字文编排次第,自“天”字号至“几”字号,计 682帙,每帙基本上包括10卷,或略有增减,总计约7000卷左右(见图)。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时已有缺佚,存4957卷,其后又有散佚,今仅存4813卷。每卷由若干版连接组成,其中大部分版式为每版23行,

详细内容
明万历刻本《格致丛书》

明胡文焕编,一百七十八种,238册。框高19厘米,宽13.5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白双鱼尾。

详细内容
元刻本《刑统赋》

(宋)傅林撰,(元)郄氏韵释,1卷。框高19.5厘米,宽13厘米。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黑口,双鱼尾,四周双边。宋窦仪在《大周刑统》基础上作《宋刑统》,建隆四年(963)颁行。傅林为便于记诵,韵而赋之。

详细内容
宋刻本《艺文类聚》宋刻本《艺文类聚》
宋刻本《艺文类聚》

  宋刻传世孤本。半叶14行,行27字或28字,白口,左右双边,全书一百卷,今存九十一卷,计卷 5~48、54~ 100,其余各卷,前人以明嘉靖刻本配补。书中宋讳缺笔至构字,刻工中方逵、叶明、王华、潘俊、徐宗、郑敏、严定、陈荣、陈盛、葛珍、陈暹等,又刻严州本《仪礼》、《世说新语》、《刘梦得集》,因推知此书当是南宋初绍兴年间浙江严州地区刻本。   《艺文类聚》为唐代初欧阳询编辑的一部大型类书,收集资

详细内容
宋刻本《周易正义》宋刻本《周易正义》
宋刻本《周易正义》

  南宋初国子监所刻 《周易》 单疏本。为传世孤帙,十四卷全。《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首,三国魏王弼和晋韩康伯均为《易经》作注,唐代孔颖达奉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首即《周易正义》。正义又称疏,系在正经注基础上,融合众多经学家见解,对原有经注进行疏证,并对注文加以注解。唐宋以来,历代科举取士皆以经书及其注疏为依据,故群经注疏之写本、刻本流传甚多。北宋国子监有诸经正义单刻本,称单疏本,南宋时

详细内容
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

  北宋时刻印的范仲淹 (989~1052)诗文集。是现存最早的范集传本。此本半叶 9行,行18字,白口,左右双边,字体端方凝重,避讳谨严,宋讳勖、树、署、顼等字缺笔,而构、沟等字不避。范集传世有南宋乾道刻递修本、元天历、至正间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此本诸家多未著录。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生于端拱二年(989),卒于皇祐四年(1052),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升任吏部

详细内容
宋刻本《孟东野诗集》宋刻本《孟东野诗集》
宋刻本《孟东野诗集》

  中国唐代孟郊(751~814)诗集。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唐人,贞元十二年 (796)举进士,官溧阳尉。   此本共十卷,半叶11行,行16字,白口,左右双边,通卷叶排长号,共 167叶,原版仅存十余叶,余均补版。卷末有“泰兴季振宜沧苇氏珍藏”一行。清中叶归黄丕烈士礼居入藏,黄氏有跋。《荛圃藏书题识》卷七著录,黄氏题称“北宋本”。此书原版无刻工,补版刻工与宋刻《五朝名臣言行录》、《乐全先生文集》、

详细内容
宋刻本《忘忧清乐集》宋刻本《忘忧清乐集》
宋刻本《忘忧清乐集》

  宋徽宗朝御书院棋待诏李逸民编辑。内容包括文字和棋谱两部分。文字部分辑北宋人张拟《棋经》十三篇、宋徽宗赵佶《御制诗》一首、刘仲甫《棋诀》四篇、张靖《论棋诀要杂说》等。棋谱部分精刻三国孙吴至北宋时期所流行的著名“棋图”和“棋势”五十余幅。   宋刻本《忘忧清乐集》是现存最早的围棋著作总集。宋代以前著名的棋局和弈谱资料由此书之记载得以保存,对研究中国围棋史和棋艺有重要意义。原书蝴蝶装,3册。版框高2

详细内容
明崇祯刻本《石仓十二代诗选》

(明)曹学拴辑,二匣又十二函,168册。框高19.6厘米,宽13.6厘米。半叶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单鱼尾。有刻工熊俊等。

详细内容
宋刻本《攻媿先生文集》宋刻本《攻媿先生文集》
宋刻本《攻媿先生文集》

  中国南宋楼鑰文集。楼鑰字大防,鄞县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宋史》有传(见图)。   此本半叶10行,行18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刻工名。原书一百二十卷,今存卷 1~4、8~25、30~37、41~76、80~93、98~120,共一百零三卷。《攻媿集》传世诸本卷数不一,或作百卷,或作八十五卷等。《宋史·艺文志》及《直斋书录解题》皆作一百二十卷。清乾隆修《

详细内容
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
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

  共三十四卷,宋曾巩(1019~1083)撰。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南丰)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传世。《南丰曾子固先生集》是孤本仅存的一部曾巩诗文集,编排门类与《元丰类稿》大不相同。它收录的诗文,有的已见于《元丰类稿》,但与《元丰类稿》文字差异很大,有的未见于《元丰类稿》,此外还保留了不少篇其他书籍中没有的曾巩佚文,很可能是早已失传的 《续元丰类稿》和 《外集》中的

详细内容
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
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

  中国南宋淳熙四年(1177)抚州公使库刻初印本。纸墨莹洁,刻印精湛,刻工俱江西地区良工。半叶10行,行16字,注文小字双行,行24字,白口,四周双边。卷后有刻书人衔名一叶,题“抚州公使库新刊注礼记二十卷并释文四卷”,以下衔名七行,末署淳熙四年二月。书中宋讳缺笔至慎字。黄震《黄氏日抄》有咸淳九年(1273)修抚州六经跋云:“抚州旧板惟六经三传,今用监本添刊论语、孟子、孝经以足九经之数。”今传世抚

详细内容
宋鲍澣之刻本《古算经》宋鲍澣之刻本《古算经》
宋鲍澣之刻本《古算经》

  今存6种,计《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九章算经》 原九卷存卷 1~5、《孙子算经》三卷、《五曹算经》五卷、《数术记遗》一卷、《张丘建算经》三卷。字体、版式、行款全同,俱半叶 9行18字,细黑口,左右双边,惟《周髀算经》四周双边。《周髀算经》卷末有北宋元丰七年 (1084) 校进诸氏衔名 6行,又有嘉定六年(1213)知汀州军鲍澣之后跋,知即当时鲍澣之于汀州(今福建长汀)所刻。按《唐书·李

详细内容
宋刻本《啸堂集古录》

  中国宋代金石学著作,著录商周迄秦汉的青铜器铭文300余种。书凡二卷,上卷录鼎、尊、卣、壶、爵、斝、觚、卮、觯,下卷录角、敦、簠、、印、镜、洗等。卷中摹印各器铭文,并附楷书释文,不附图像。   作者王俅字子弁,生平不详。此书成书在《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之后。收录甚富,著录之器有今已失传者。此本镌印精湛,在宋刻中堪称上乘。唯所录铭文及释文,间有删节或缺释处,收录也有伪器。   卷末有宋淳熙曾

详细内容
明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

明李贤等修,万安等纂,九十卷,八函74册。框高26.8厘米,宽18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双鱼尾,四周双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