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寿者的养生诀 老子长寿得益于他“清静无为,归真返璞,顺应自然”的养生诀。 庄子长寿的养生诀是:“静则制怒,静则除烦,静则除热,静则意定,静则养生。” 唐太宗李世民的养生诀:“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让免财伤。” 清乾隆皇帝活了88岁,得益于他42字养生诀:“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运,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清代农学家杨琛活到99岁,他有30字的养生真诀:“心神静,骨力劲;胸宽广,筋骸硬;脊梁直,肠胃净;耳目清,脚跟定;腰腿健,精魄正。” 百余岁的辛亥老人喻育之的三字养生诀是:“夙兴跑,夜寐早。晨半饱,午餐好,晚餐少。读读书,看看报,常笑笑,莫烦恼。勤为宝,恒常要,忙到老,乃寿考。” 清人石成金,自幼体弱多病,常年汤药不辍,后经悉心调养保健,遂摆脱疾患,身体转弱为强。他撰写的《长生秘诀》可谓经验之谈,现择其《莫恼歌》、《乐志歌》如下: 《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和封侯,年年处处埋荒
草。放着快活的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
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睛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
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乐志歌》 世人各有志,惟我听自然。我也不思量为王为霸,我也不思量成佛成仙,我也不思量黄金白米仓箱满,我
也不思量家舍田园阡陌连。但愿草铺一觉眠。但愿布衣常护体,但愿茅屋不穿天。有时薄酒饮几杯,有时
好书读几篇,有时散步明月下,有时高歌好花前,随时皆谷旦,到处是桃源,无荣又无辱,快活似神仙。
如此足矣,更何望焉。 不 气 歌 光绪时内阁大学士阎敬铭写过一首《不气歌》,歌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医/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有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不气歌》劝人莫生气,说动气则伤身致病,危害健康。常哼《不气歌》,犹如服灵丹
妙药,不失为养生之道。
生气是百病之源。人若生气,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气愤时心跳加快,而心悸、心慌、心闷的异常表现,会使心脏受邪气侵袭,诱发心痛;生气时人的呼吸
急促,可导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人处于气愤状态时,会肝气不畅,易导致闭尿或尿失禁;气满之时,胃纳不佳;气愤之极,气血上冲,会导致脑溢血,
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会神志恍惚,无精打采;经常郁闷会让人颜面憔悴,皱纹多生;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总之,焦虑发怒生气是“百
病之源”。人若生气,体内便会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激素、酶、免疫机制和其他生理代谢等失调并导致多种疾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生气呢?这变需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有一种能宽容能体谅别人的心理素质,要有容人容事之雅量;还要善于理智抑制情绪,保持心
境的平和。对非原则鸡毛蒜皮的小事别计较,能让则让。做到心宽不惹气,事急不着气,逆言不多气,怨言不怄气,受挫不泄气,刺耳不馁气,量大不闷气,
对事不小气。 十叟长寿歌 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应璩曾留下一首《三叟长寿歌》:“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可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中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下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要哉三叟言,所以得长久。” 后来,人们又把《三叟长寿歌》改在了《五叟长寿歌》和《十叟长寿歌》。尤以《十叟长寿歌》最为精辟、生动、有趣。现辑录于后,以飨读者:一叟拈须后:我弗嗜烟酒;二叟笑莞尔,淡泊甘蔬糗;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牖;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 《十叟长寿歌》提出了不嗜烟酒、多吃蔬菜、生活自理、安步当车、住宅通风、坚持日光浴、打太极拳、早睡早起、克己利人、心怀坦荡等各种养老保健的修炼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