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三)通调水道

 淄水渔夫 2012-08-13
(三)通调水道

理论阐要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对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通调水道,主要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来实现的。通过宣发,不仅将津液和卫气敷布至全身,而且通过卫气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通过肃降,不仅将吸入之清气下纳于肾,而且将代谢后的浊液下输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化为尿液,排出体外,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临床应用 若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失常,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见痰饮、尿少、水肿等病变,临床可从肺论治。


水肿

陈某,男,30岁,农民。初诊日期:1972年8月20日。时值酷暑之际,腠理开泄,汗出如洗,复受风雨侵袭,肺卫首当其冲,宣肃之令失司,通调之权失灵,风水相搏,上壅于肺,流溢肌肤,面目肿甚,畏寒发热,咳嗽咽痛,胸闷腹胀,纳差便秘,小便短少。住院治疗5天,尚无转机,病势发展,周身浮肿,脉沉细而数,舌淡红苔黄腻。经旨“开鬼门,洁净府”。借用仲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宣肺利水。方药:净麻黄6 g,苦杏仁10 g,粉葛根12 g,净连翘10 g,桑白皮10 g,赤小豆15 g,福泽泻10 g,生白术10 g,车前子10 g,广地龙6 g,生甘草3 g,碧玉散10 g(包煎)。上方进服4付,周身汗出热退,小便清长,浮肿消退明显,脉转弦缓。肺气得宣,故改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加味:云茯苓10 g,生白术10 g,福泽泻10 g,淡猪苓10 g,川桂皮6 g,赤小豆15 g,生甘草3 g,粉葛根12 g。上方进服4付,诸症痊愈,脉细,舌淡红,苔薄白,法当益气健脾,调理善后。方药:西党参12 g,炒白术10 g,云茯苓10 g,陈广皮6 g,赤小豆12 g,粉葛根10 g,厚杜仲10 g,粉甘草3 g。1977年随访,5年来,诸症无复发。(《言庚孚医疗经验集》1980,96)

【按语l本案水肿,病机为肺失宜降,水道不利。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张仲景用治湿热黄疸的处方,现借用此方治风水。风水之因主要在风邪犯肺,肺气壅塞,肺失肃降,水道不利,泛溢而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宣肺利水,清热解毒之功,选用于风水证较为妥当,可算异病同治之范例。本例病发于酷暑,言老医师注意时令用药,加用碧玉散,清暑利湿,用心良苦。粉葛根一味,何以用治水肿?《内经》有“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之训,此即指水由中焦人胃之饮而生成。肾主开合,开合正常,不至聚水为肿。关门不利,开合失司,则聚水而为肿。粉葛根可通关开泄,利水道,故现已成为水肿病之常用药物。


柯兴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胡某,女,31岁。1982年1月19日初诊。半年来病人自觉内热烦躁,口干目糊,心悸少寐,善饥多食,体重由52 kg增至63 kg。神疲乏力,脂肪毛发增多,浓眉,上唇有小须,面颊胀满而赤,下肢紫纹显露,月经超前量少。舌质偏红,苔薄腻,脉沉细。实验室检查:24 h尿游离皮质醇为300ug,血糖正常,血压130/90 mml/g(17.3/12 kPa)。西医诊断:柯兴综合征。治则:宣肺解郁,清热除烦。方药:桑叶、皮各15 g,桔梗9 g,蝉衣6 g,朱连翘9 g,淡竹叶、茹各9 g,水炙远志3 g,夜交藤12 g,柏子仁9 g,青橘叶18 g,蜀羊泉18 g,蛇果草18 g,炒白芍9 g,朱灯芯15 g,生甘草3 g。以后按上方随证加减,共服药年余,病情明显好转。1983年3月复诊:体重恢复正常,内热烦躁已除,面色胀满红赤已退,月经每月来潮。1983年8月12日复诊:月经逾期2月未行,胸闷气塞,口苦,胃脘嘈杂作胀。尿妊娠试验阳性,治愈怀孕。于1984年2月15日分娩一女孩。《辽宁中医杂志》1984;(10):1

【按语】本案柯兴综合征,病机为热邪郁肺。皮质醇增多症一般都具有向心性肥胖,如脸似满月,皮质红润多脂,常有痤疮,背部皮下脂肪增多似水牛背样丰满壮实,严重的可有面肢浮肿。皮肤见薄绷紧,有紫纹,分布于下腹部、大腿、肩、膝等处;毛发增多,表现在浓眉黑发,腋毛、阴毛增多变浓,女子可生胡须。汗少或无汗,大便秘结,妇女月经失调、闭经;男子可见阳痿,性欲减退。分析以上症候,可见病变部位以皮毛和大肠为主,祖国医学认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丁济南老中医认为皮质醇增多症的实质是肺郁。肺郁则肺气不得流畅,毛孑L闭塞,故少汗,甚则无汗。张志聪谓:“肺主气,气主表,故合于皮,毛附于皮,气长则毛茂”。肺郁则实,功能亢进,故毛发增生,甚则女子亦生胡须。肺为水之上源,肺郁则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得以潴留,脾土受困,湿浊逗留于肌肤而成肿胖等症。治疗原则以开腠理,宣肺气为主,佐以理气、清热、化湿及活血之法。


胸膜炎

曹某,女,25岁,干部,1976年6月4日初诊。半月前经某医院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当时给以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现仍胸痛,胸闷,背沉,不能转侧,呼吸浅表,咳嗽则疼痛加剧,体温在38℃左右,周身乏困,纳食不佳,头晕痛,口干思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苔白,脉细数。新感引动伏邪,痰浊郁闭肺络,治宜清化宣降法。方药:苇根18 g,薏苡仁12 g,冬瓜子30 g,杏仁9 g,瓜蒌30 g,薤白9 g,枳壳、桔梗各6 g,云茯苓12 g,金银花、连翘各18 g,蒲公英15 g,牛蒡子、山栀各9 g,竹叶6 g。3付,水煎服。二诊:胸痛、背沉、咳嗽均减轻,上午体温正常,下午体温在37.5℃左右,小便黄。虚热留恋,清肃失司,治用清肺热、降肺气法。方药:桑白皮、地骨皮、丹皮、赤芍、白芍、银柴胡各9 g,苇根12 g,山栀、连翘、竹叶、菊花各9 g,丹参、瓜蒌各12 g,薤白6 g,旋复花(布包)9 g,代赭石(布包)12 g。3付。三诊:近日体温正常,昨日透视提示炎症大部分吸收,但呼吸时仍胸痛,宜用涤痰开痹法。方用:瓜蒌30 g,薤白、郁金、枳壳各9 g,丹参18 g,苇根24 g,桑白皮9 g,连翘15 g,茅根30 g,代赭石(布包)15 g,冬瓜子30 g,桔梗6 g。5付。(《临证医案医方》1981,41)

【按语】本案胸膜炎,病机为痰浊,郁闭肺络。渗出性胸膜炎属于祖国医学“胸痹”、“痰饮”范畴。多由外感引发。初起表卫症状较突出,随即出现胸痛,呼吸、咳嗽时疼痛加剧,胸闷,呼吸急促,低热持续等症状。在治疗上初期应以解表为主;表解后,根据病情以胸痛为主者按胸痹论治,以胸闷气急为主者按痰饮论治。本例虽为渗出性胸膜炎,但胸水并不多,故治疗用清化痰热,宣肺止痛法。随着病情的发展又用清肺退虚热法。先后共服60余剂而收全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