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

 自学图书馆883 2012-08-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

564619 贵州习水县同民镇卫生院  穆文万

    提要:本文总结了中药“病毒腹泻饮”配合液体疗法或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洁愈。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少等优点。

    关键词:晏幼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

婴幼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的胃肠消化功能紊乱综合症。发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大于4岁者少见。从1996年开始, 笔者采用中药 病毒腹泻饮”配合液体疗法或西药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大大地缩短了病程,现就记录完整的36例整理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最者8个月,最大者3岁半。其中l岁以内发病5例, 占13 9% ;1~2岁发病l5例. 占41.6% ;2-3岁发病13例, 占36.1% ;3岁以上发病3例, 占8.3% 。男孩21例,女孩l5倒, 男女发病之比为1.4:1。农村病例29例,占80 6% ; 城镇病例7倒. 占19.4% 。住院病例l4例. 占38 9% ;门诊病例22例, 占61 1% 。

    本组病例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呕吐腹泻症状.半数病例伴咳嗽, 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8-39之间;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严重脱水酸中毒者较重; 呕吐为胃纳物或干呕,每日1O次左右,少数无呕吐;腹泻每日6~ l0次,严重病例每日超过20次,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镜检大量脂肪滴和少量白细胞;住院病例脱水酸中毒在中度以上,严重者有明显的缺钾症状。诊断主要根据喂养史、病史、饮食卫生情况、临床表现、大便镜检等区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同时考虑发病季节。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配合小儿液体疗法及西药对症处理。

中药治疗:以朴脾健胃,清热利湿为主, 用蔡化理“病毒腹泻饮” (《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1985年版)加减:菌陈、连翘、板蓝根各6- 12g.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党参、五子、黄芩各3~6g.甘草3g呕吐不甚.发热者去半夏、陈皮、党参.加黄连3g。腹胀者加木香3~6g.砂仁3g;食饮差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各3~6g;衰竭严重者党参改用红参;四肢冰冷,体温不升者.去半夏、黄芩,加红参3-6g.附片3g(先

煎), 肉桂3g;水泻不止者加诃子、金樱子、肉豆蔻各3~6g。水煎服,每日1剂。并同时用穿心莲针或黄连素针每日2次肌肉注射。

    西药治疗:住院病例采用液体疗法 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和年龄大小按轻度脱水80~120rnl/kg、中度脱水12—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24小时补给。补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用3:2:1液, 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少数病例给予助消化药和止泻药口服。

    门诊病例有脱水者给口服朴液盐(WHO推荐ORS配方.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氯钠7.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1)频频口服。肌肉注射和口服治疗同住院病例。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991年版)拟定。痊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好转: 大便次数及水份减少, 全身症状改善, 大便镜检偶见脂肪球和红白细胞。无效:大便次数及水份不减少或症状加重。

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短者1天,最长6天, 多数在2~3天治愈。其中1天治愈者7例,占19.4% ;2天治愈者14例, 占38.3% ;3天治愈者12 例. 占33.3% ;4 天治愈者2 例, 占5.5% ;6天治愈者1例, 占2.7% 。随访24倒,一周内未见反复。

4 典型病例

    王X。女。1岁, 因吐泻4天于1998年8月11日上午7时30分入院。病儿入院前曾在外镇医院输液治疗2天无效。入院前一日在我院门诊检查给予庆大霉素2万单位肌肉注射,1日2次;酵母片1.8g、COSMZ~0.48g、维生素 300rag,共研细末分6次.1 日3次服; 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500ml频服不效. 当晚吐泻10余次。烦躁不安.高热不退。入院时查:T39.5℃ .P120 次/分.R.30次/分, 发育正常.营养差.哭声嘶哑,无泪.少尿, 神萎。重病容.皮肤弹性差.干燥灼热,前囟及眼眶凹陷.心律齐。腹凹陷,肠呜音弱。诊断为婴儿腹泻伴重度脱水酸中毒。静脉输入2:2:1液1000ml;3:1液300ml。见尿后用10% 氯化钾10ml于500ml液体中静滴.同时用穿心莲针2ml肌肉注射;并给予中药茵陈、连翘、板蓝根各12g, 茯苓、木香、黄芩、红参、五味子各3g, 白芍、焦三仙各6g,甘草3g,1日1剂水煎频服。次日体温正常.呕吐止.腹泻数量减少。改用口服补液,继续煎服中药,住院治疗4天痊愈出院。

    5 治疗体会

婴幼儿腹泻虽是自限性疾病,数日内呕吐渐停.大便成形, 全身症状消失,无须特殊治疗,但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发展较快, 必须积极治疗。采用抗生素和西药治疗多不奏效, 单纯用中药治疗效果也不理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优势互补,既可防止因腹泻严重造成的脱水酸中毒,循环衰竭,又可调节胃肠功能.从而使炎症消除.吐泻停止.身体康复。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抗病毒为主药; 黄芩清热燥湿; 白术、陈皮、半夏、健脾和胃,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辅药;党参补中益气;五味子补气涩肠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减轻燥性. 为使药。综观全方,有清热除湿,补脾健胃作用。对于由脾胃虚弱.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用本方加减治疗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消炎、止吐止泻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l一07—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