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天宫梦伊 2012-08-15
 -


满意答案:
马迁在洛阳编写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已经在位五十多年,大汉帝国经过休养生息强大到极点,疆域广大,万方辐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这样一个时代,无疑给文人士大夫以深刻的影响,激励着他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充满希望与自信。太史令司马谈正是怀着这样的激情,准备参加汉武帝的封禅大典的。然而,不幸的是,司马谈在前往泰山的途中病于洛阳,生命垂危。此时恰逢36岁的司马迁出使西南夷归来,赶来洛阳,父子相见。司马谈在弥留之际,对坐在病榻前的爱子执手落泪,从为人之道,谈到为学之理,将他的希望、理想一股脑儿托付给了儿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儿子留下了语重心长的遗言:“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要,典天下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忽?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与其说是司马谈的遗嘱,不如说是时代对司马迁的召唤,是历史赋予司马迁的庄严使命。司马迁接受了这项使命,他俯首涕零向将逝的父亲立下了誓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3年后,果如父亲所言,司马迁接替父职,5年后,司马迁开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编纂工作,也拉开了他英雄悲剧的序幕。
公元前97年,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受宫刑。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公元前95年(天汉二年)投降匈奴。武帝召问群臣,司马迁如实并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汉武帝震怒之下,判司马迁宫刑。本来,对一件事情,君臣有不同看法,实属正常,但对李陵投降一事,武帝为什么对司马迁要动用此酷刑呢?有没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呢?据东汉卫宏《汉书旧仪注》上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降匈奴,下迁蚕食。”《三国志·王肃传》也载:“汉武帝闻其(司马迁)述《史记》,取孝景及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原来,李陵之事不过是加罪于司马迁的借口而已,汉武帝加祸于司马迁的真正原因,是在于他在《史记》中不为尊者讳,剥去这位“神圣”天子头上的灵光,还其刻薄寡恩、迷信方士及对外扩张的本来面目。
然而,司马迁隐忍而蒙受宫刑。他“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受宫刑后,司马迁不止一次想到死,但是,他选定了痛苦、沉重地活着。他牢记父亲在洛阳与他永别时的教诲,要在人生的艰难历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父亲的遗愿,显示自己生命的价值!
于是,司马迁将自己全部的爱、恨、悲、愤,以至全部的血泪,都凝聚在笔端,倾注到一个个历史人物身上。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活剧重现在《史记》里,一个个悲剧英雄活跃在笔端:荆轲告别易水的悲壮,屈原投江的瑰丽,项羽自刎乌江的刚烈,韩信刑前的雄奇,伍员尽忠的哀怨,廉颇饮恨的凄凉……。这些悲剧英雄的身上豪迈奋发、勇于进取、不怕挫折、不怕牺牲,追求事业的成功,显示出生命的光辉,哪一个不是倾注了司马迁自己的感情、气质,溶进了他的价值取向和生命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