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 四

 书楼寻踪馆 2012-08-16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 四
 
 
        甲骨是古代先民占卜使用的一种媒介,有龟板和兽骨,甲骨文是将占卜的内容锲刻在甲骨上面的一种规范化的文字,内容涉及天地山川、祖宗鬼神、年成丰歉、风雨灾害、征伐战争等等,多为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山东省所藏甲骨5000余片,其中重要的有千余片,大家都知道,甲骨集中发现于殷墟,山东省那里来的这么多甲骨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二位与甲骨密切相连的人物:罗振玉和明义士。
19459月,日军投降后,胶东解放区干部赴大连接收日伪的产业,在接收的远东榨油厂内,唯独一位日籍工程师不肯随日本侨民撤离,接连几天在厂区内徘徊,并十分留意工厂院里放置的一个四面焊死的大铁箱。这引起了解放区干部的怀疑。于是就用铁凿撬开铁箱,在场的人顿时惊叹不已,原来里面竟塞满了84盒甲骨,共计1234片。由于当时大连是由苏军管理,环境特殊,为保护这批文物的安全,胶东解放区派专人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将这箱甲骨运送到山东栖霞保存。那个神秘的日本人在甲骨被发现后失去踪影。

建国后,胡厚宣先生鉴定这批甲骨时,发现这正是抗战时期那批不知去向的罗振玉所藏甲骨。这批甲骨经什么人之手,又是什么人将它们藏在日本人工厂的大铁箱里,意欲何为,现在这些疑问已很难弄清楚。

明义士原名叫孟席斯·詹姆斯·梅隆。大学毕业后,他到神学院进修。1910年,接受加拿大教会授予的牧师职务,来到中国河南省北部地区传教。最初他在武安,1914年来到安阳。他借地利之便,收藏甲骨,潜心研究甲骨文。共搜集甲骨五万余片,成为收藏甲骨最多的外国人。1923年,明义士到山东齐鲁大学考古与汉学系教书,为了研究方便,他从历年的收藏品中选出一部分,由安阳运抵济南,并用自己的收藏办了一个博物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匆忙离开齐鲁大学,行前来不及带走的文物则装箱封存在齐鲁大学。


1942年,日本军队占领了齐鲁大学。为了防止日本人发现明义士的文物,他的朋友们将藏品分别存放,其中一箱珍贵的甲骨藏在齐鲁大学的金库里,其他文物埋于校园,同时绘制了两张方位图,正本转交明义士,另一份由外籍传教士安德鲁保存,人们从后来的书信中可知,藏品被至少存放于五个地方。直到1952三反运动中,将要离开中国的原齐鲁大学英籍校长林仰山向学校交出了那份绘制于1942年、标有明义士甲骨埋藏位置的藏宝图副本。按照图中指示,共发现文物140箱、29457件,其中甲骨8080片(有文字的3668片)。至此,明义士收藏的甲骨经过二次出土,重见天日。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10·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11·
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12·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13·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14·山东文物精品大展(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