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阶段性汇报
凤阳县实验小学 数学课题组
我是李xx,受课题组长任荔校长的委托,就《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向与会的各位专家、领导作一简单汇报。
“什么是数学?”----“远远看去,仿佛一个有符号、数字、概念、命题编织的抽象王国。然而,真正走进去,你才发现,原来那竟是一个充满想象、激情、诗意的广袤天地。”这是张齐华老师给出的解。随着课题《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不断地产生追问:“数学是什么?数学课堂可以给孩子留下什么?”这样读着,想着,实践着,我们仿佛沿着张齐华老师成长的路径,在枯燥的符号、数字、概念、命题间找到那一份份诗意,找到数学课堂最为真切的解读。
首先我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介绍课题的开题情况。
一、开题情况:
2009年12月4日上午,在我校阶梯教室进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评议专家有吴琼(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勋刚(县教研室主任)、刘家珍(县教研室副主任)等;参与人员有专家、课题组全体成员。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会前我们我们一并欣赏了部分经典的数学文化,观赏了实验班学生们精彩的讲数学故事比赛;数学老师们专业的作图大赛;最后教研室陈勋刚主任、任荔校长表态发言。开题会议圆满结束,课题研究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构建生本的数学课堂文化。生本的数学课堂文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本课题主要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主动摄取、积极建构的数学文化场景。
2.构建生命的数学课堂文化。生命的数学课堂文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把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教授)”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如何发挥数学的无限魅力,去激发和浇灌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性和好奇心,倾听学生生命的自由感悟,光大学生探究的天性。
3.构建生活的数学课堂文化。生活的数学课堂文化强调数学应与生活联系,在生活和活动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先进的数学课堂文化离不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重点从“营造追寻‘数学文化’的氛围;开展多样性的‘数学文化’活动;体验数学文化带来的乐趣;利用数学史料进行思想渗透”四个维度对“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实施途径:
1、积极营造数学文化氛围,拓宽传播途径,彰显数学文化在教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智慧与理性的管理者、教育者。创设什么样的数学育人环境,实施什么样的数学环境影响,让我们校园处处有数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本人的“数海泛花”博客及六(4)班的班级博客、书馆、图书角、红领巾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数学文化”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耳濡目染,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文化”。
2、每年的四月举办一次数学文化节。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数学+探究=智慧+快乐
(二)活动口号:
认识数学 亲近数学 挑战数学 玩好数学
(三)活动时间:2010年4月19日——4月30日
(四)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数学是知识海洋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是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五)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
2、促进教师思考与实践高效的数学教学与活动该如何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数学内涵,如何在培养数学能力及素养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地展示数学才能,体验数学价值。
(六)活动思路: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文化内涵。搭建各种各样的数学文化平台,展示数学文化魅力;在活动形式上尊崇生动、活泼、实践的宗旨,诠释“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让数学远离枯燥,让数学焕发美丽的光彩。
(七)活动内容:
1.普及活动:八个“一”数学体验活动
(1)看一册数学读物
(2)做一个数学游戏
(3)讲(听)一个数学家故事
(4)编一张数学小报
(5)解一道数学趣味题
(6)玩一玩魔方
(7)找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8)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2.技能类比赛系列
(1)口算王挑战赛 适用年级:一~六年级
(2)解题王挑战赛 适用年级:三~六年级
(3)巧算“24点”挑战赛 适用年级:三~六年级
3.创意类展示系列
(1)玩转拼图 适用年级:一~二年级
(2)数学手抄报制作大PK 适用年级:三~六年级
(3)数学小论文撰写大比拼 适用年级:三~六年级
(八)、活动成果展示:(初定时间:5月10日下午)
3、立足课本,创建校本阅读材料,体现数学文化的本质属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介绍数学文化知识的栏目,诸如“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课外小知识”……等,这给我们的课题研发提供了明确信息。针对此,我校专门编写了学生数学课外读物,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了解中外数学家的聪明智慧,了解数学文化的存在价值。利用数学史料进行思想渗透,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文化带来的乐趣。
4、渗透数学文化于课堂教学中,提升师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课堂是一切教学研究的试金石。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大赛,定期开展家校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此平台,积极尝试着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也及时让家长们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除此之外,我们课题组老师还将实践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积极地撰写成教学论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中多篇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大奖。
汇报至此,我们再次追问:“数学是什么?”“数学课堂可以给孩子留下什么”?《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让我们眼前的数字、符号、概念……等等都赋予了新的“精神元素”,彰显着数学的文化魅力,弥漫诗意的人性光辉,变得灵动与飘逸。“研究源于阅读,收于实践。”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辛苦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