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药店 陈喜儒 文汇报2012-08-21第十版 在日本关东的热海,晚上十点,妻子为我熨烫明天去东京参加宴会的西服时,不小心烫了手指,起了水泡。她在水管上冲了一会儿,虽然疼痛轻些,但开始红肿。我说,去医院看看吧,感染就麻烦了。 我们到这里没几天,人生地不熟,不知医院在哪里,是否有急诊?翻出热海市生活百科地图,发现附近有一家大学附属医院,想带她去那里看看,但妻子说,到药店买点烫伤药试试,不行再去看医生。我知道她是嫌麻烦。 我说,那也行,先去找药店吧。 来日本前,我就为她办理了旅行保险,交了28570日元(约合人民币2400元),除原有老病及牙科外,其他病症,均可凭收据报销,但超过十万日元,需要医生签名,再寄到保险公司,办起来挺繁琐。日本医药费昂贵,花点钱办个保险,心里踏实。但俗话说,再好的刀口药,不如不拉口,最好不用。 外面风很大,穿上风衣,还觉得冷飕飕的。天气预报说,东京8℃,热海12℃,但在日本关东地区,这就算冷天了。街上静悄悄的,没有人影,大部分店铺都关了门,不时有几片枯叶随风飘起。路边有一棵树,寂寞地开着几朵小白花,似乎还有点香味。 走到最繁荣的清水町,那里的几家大药店都关了门。又找几家,都黑着灯,拉着帘子,锁着门。我对妻子说,热海大小也是个市,总不会没有卖药的地方。你先歇会儿,我去找找。大约走了几百米,看见一家临街的药店,里面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低头看书。药店不大,但整洁明亮,看样子是一楼开店,二楼住家,日本随处可见的夫妻店。日本法治比较成熟,各行各业,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理发师,要在专业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参加国家考试,合格后才能开业。卖药不同于卖菜,吃错药会岀人命,想必没有一定的药剂知识是不能开店的。 我和妻子走了进去,一股药店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我问坐店那男子,有没有治烫伤的药。他回头就从药架子上拿过来一盒,说这个就治烫伤烧伤。我看看价签,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百余元。正准备付款时,他问怎么伤的,伤在什么地方。妻子伸岀手,他看了看问,用冷水冲过没有?妻子说冲了十几分钟。他指着柜台上的药说,这种药,主要用于烫伤、烧伤溃烂,作用是杀菌消炎止痛,你的手指皮肤没有破,水泡会自然吸收,如果怕发炎,用创可贴就行了,用不着这种药,也不用上医院。 妻子说,创可贴家里就有,那就不用买了。当我们向他表示感谢,转身向外走时,他低头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几包创可贴,说这是日本红十字会向市民赠送的,挺好用,你们可以试试。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默默地走着,谁也没说话。但我猜,心里想的,可能差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