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甪直古镇:江南桥都的宁静生活

 紫鸢﹍ 2012-08-22

  江南水乡的古镇宁静清幽,没有市井的喧嚣和城市的高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河边的咖啡馆或客栈里放空自己,可以偶尔体验一下慢生活。在苏州城东南25公里处的甪直古镇,没有乌镇和周庄的久负盛名,却有着独特的宁静和幽美。

水多、桥多是甪直的一个特点,它还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水多、桥多是甪直的一个特点,它还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

  甪(Lu)直的名字有些生辟。关于名字的来由,有人说,是因为有六条河流从镇内穿过,三条横向、三条纵向,正好构成一个“用”字,加上沿着镇一侧流过的吴淞江,就形成了一个“甪”字,每一笔都代表着小镇的河汊。另据传说,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查神州大地路过此地,见这里风水好,就长期落在甪直。如今,进入甪直景区,首先看到的就是甪端的雕塑,形似麒麟,甪直人认为它能辟邪、生财,离开甪直时,摸摸它的脊背和脚爪,能佑人顺心。

  随意停靠的江南“桥都”

  宁静是甪直的特点。“这里不像周庄和乌镇人那么多,特别适合一个人安静地发呆。”在苏州读大学的清远常来甪直。走在窄小的古巷里,斑驳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似乎能闻到时光留下的潮湿味道。

  甪直镇上主街道有9条,街面以卵石或者花岗石铺成,古镇区有58条巷子,其中最深的达150米,深巷两旁多为明清时所建的黛瓦白墙、木门木窗、宽梁翘脊的古建筑。游人可以顺着小河一直走,从西汇上塘街一直走到南市下塘街,街坊要么临河而筑,要么前街后河,天气好的时候或许还能看到在河边洗衣服的妇人,甚至洗头发的邻家女子。

甪直古镇巷两旁多为明清时所建的黛瓦白墙、木门木窗、宽梁翘脊的古建筑。甪直古镇巷两旁多为明清时所建的黛瓦白墙、木门木窗、宽梁翘脊的古建筑。

。水多、桥多是甪直另一个特点。甪直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古镇区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原有宋、元、明、清时代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同样去过周庄和乌镇等古镇的清远介绍说,甪直的船都很小,不像其他地方的船能坐好多人,在这里即使只有一两个人,船娘也会载着你从水乡小镇经过。看两岸带着花纹的石头在慢慢后退,身着蓝色拼接衫、绣花鞋的船娘站在船头,摇着木桨,唱一曲吴地歌谣。

 访文人墨客的遗迹

  如果你是一个文学青年,还可以在这里寻访文人墨客的遗迹。甪直历来养育了不少文人志士。

  比如思想家王韬、教育家叶圣陶、沈柏寒等。到王韬纪念馆,可以看一看精致的江南园林,进门通常会有屏风,将园子里的别有洞天和街上的市井喧嚣隔离开来。进入园子,就能感到苏州园林的雅致和清幽,每一个角落都有细节,石头缝里开出来的小花,墙角长得青翠的竹子,后花园里小溪印着垂柳的倒影,几朵睡莲在阳光下安静地生长。

  再到叶圣陶纪念馆里看看,体会叶老和夫人胡墨林之间“已恋爱始,已恋爱终”的爱情。叶圣陶祖籍虽不是甪直,但曾在这里任教,与甪直结下了不解之缘。叶老的《高高的银杏树》就是在甪直执教期间所写,描写的正是甪直的银杏树。目前镇上一共有7棵银杏树,其中最古老的一棵距今已有1300多年,若秋天到这里来,想必是一片金黄铺地。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里的“万盛米行”原型就是甪直镇南市的万成恒米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里的“万盛米行”原型就是甪直镇南市的万成恒米行。

  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里提到的“万盛米行河埠头”原型就是甪直镇南市的万成恒米行,这个始于民国初年的老字号店铺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粮食供应市场化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