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到来话七夕

 4050szl 2012-08-26
七夕到来话七夕

                                                                        史长军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七夕节,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一天也是一个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时间的崇拜,但是,人们最为熟知的,还是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只有一头老牛相伴。老牛告诉牛郎,等美丽的仙女到银河沐浴时,只要拿走织女的衣裳,就可娶织女为妻。果然有一天,仙女们来到银河沐浴,藏身在芦苇丛中的牛郎就把织女的衣裳拿走了,仙女们发现后,急忙上岸,穿好衣裳惊惶失措地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嫁给了牛郎。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并育下一儿一女。

    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后,勃然大怒,便命令天神下界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担了两个孩子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就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划去,昔日清浅的银河顿时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日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被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所感动,就准许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因此,每逢这一日,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为牛郎织女在银河搭起鹊桥,让他们相会。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在七夕夜深人静之时,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也曾傻傻地听过,但往往都会在秋虫的唧唧声中,安然睡去。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乞巧,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七夕节除了乞巧之外,在全国各地也有着不同的风俗。在湖南江浙一带,有妇女七夕洗发的习俗。在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取银河水一样,因此,在人们的美好愿望中,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后,就能获得织女神的护佑了。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除了供奉巧姑外,还要在七夕之夜,让各家女子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而在闽南和台湾,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过去,闽南人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不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以感谢“七娘妈”对孩子们的保护。

    儿时的记忆中,家乡的七夕节也别有趣味。每年的七月初七,村中就会有七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聚在一起,她们从白天就开始准备晚上祭拜七仙女时的贡品和用小麦面擀好的面条。月亮升起,女孩们最先开始祭拜活动,祭拜完后,再由大人把已下好的面条盛在碗里,放在祭拜七仙女的桌子上,其中,七个碗里只有一碗有面条。七个女孩蒙上眼后,有大人领进屋内,每人根据自己的感觉去摸一碗,谁能吃到有面条的那一碗,谁就是“七仙女”了。这时,屋里屋外会聚集很多人,都在翘首以盼,看看究竟是谁吃到了那唯一的一碗面条。

    而在唐诗宋词中,古代文人墨客对七夕的吟咏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应是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尽管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但在人们心目中分量最重的,还是吟咏了千百年来的那份美好的爱情。七夕,在这个美好而浪漫的夜晚,沐浴秋月,遥望星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