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设计 安岳县和平乡九义校:周明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典型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责任=代价+回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分析、小品表演、讨论或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能对自己的责任作出最后的选择。 3、知识与能力: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事迹。能够正确评估承担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选择,能为自己选择负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履行责任的代价,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难点: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为了谁》并用多媒体展示歌词以及一些新闻图片,歌曲播放完以后提问:知道这首歌是歌颂什么人的吗?(这首歌是歌颂那些可爱的军人的,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
二、讲解新课: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活动1:“班委改选”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答:参加竞选,是为同学们服务) (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答: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 (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 (答:如果选择承担这个责任,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 (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略) 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作出决定。同时指出,这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问题1: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或: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参见:P14上 活动2:“对选择的评估” 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你能为小柯设想其他选择吗? (答:既当班干部,又不耽误学习;做事公平公正。) (2)帮小柯对他面临的几项选择进行评析。 ①竞选成功,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答:公平公正,同学们拥护,支持,如不公平公正,就做不好,失去威信。) ②不参加竞选,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答:失去锻炼机会,尽管学习成绩提高了,可生活缺少光彩。) ③当上班干,可能得到什么回报? (答:勇于承担责任,虽然失去部分朋友,但却赢利了全班同学的信任。)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2、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担当应负的责任 问题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承担和责任?P14下、P15中 活动3:“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二)我承担 我无悔 1、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活动4:“小青的烦恼” 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1)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 (答:小青这样做值得。值得。因为小青一方面承担了责任,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另一方面,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2)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答:在平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有些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会把它当作是自己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如果是自己遇到小青这样的事情,自己会承担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力争把事情做得出色。) (注意:对承担责任的深化。对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也应该对此负责。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相关链接 苏珊对不喜欢的工作也干得出色 由此看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活动5:“弗兰克的故事” 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1)在你看来,弗兰克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吗? (答: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也可以由其他看法。) (2)如果弗兰克决定不偿还储户的存款,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后果会对哪些人产生影响?产生什么影响? (答:会影响弗兰克的个人声誉;使储户遭到经济损失、影响储户的生产生活;使人们不信任银行,如果人人都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会因此影响国家和社会的货币流通,等等。) (3)弗兰克为了他的决定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如果他知道负责任的代价,他还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吗? (答:用39年的心血来偿还。会。因为弗兰克是个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人。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奉献精神,这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做人标准。) 教师总结:在社会上,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注意: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同时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责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如果多数学生的答案指向第一种人,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2、感激崇敬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 问题3:为什么说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如任长霞、牛玉儒、徐虎、洪战辉、丛飞等等人物。)正是因为有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本课总结:(由学生归纳,教师点评) 三、布置作业: 1、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或: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参见:P14上 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承担和责任?P14下、P15中 3、:为什么说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4、《高效速练》第一课第二框。
板书设计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担当应负的责任 3、承担责任的意义 (二)我承担 我无悔 1、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2、感激崇敬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 3、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既有个人自主探究,也体现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方法上,创设了富有激情的课堂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局限于教材知识和资料,而是补充和拓展了许多最新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去年各类自然灾害中英雄人物的补充级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产生震撼,帮助学生明确了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奉献,才是我们的社会如此美好,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品质和精神。这些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利于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破本课的难点,同时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目标,引导了学生关注身边事、国家事的能力,突破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