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过多易致病 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是我们身体绝对不可缺少的,但食用不当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伤害。 骨质疏松 饮食中钠盐过多,在肾小管重吸收中,就会有过多的钠离子与钙离子竞争,使钙的排泄量增加。同时,钠盐还会刺激人的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从而激活骨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破坏骨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感冒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氯化钠浓度过高时,钠离子可抑制呼吸道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免疫力降低。同时由于口腔内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这样感冒病毒更易于侵入呼吸道。此外,由于血中氯化钠浓度增高,可使体内干扰素减少以致抵抗力降低。 胃炎、胃癌 摄人过量的高盐食物后,因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损害。高盐食物会使胃酸分泌减少,这样就使胃黏膜易受损而产生胃炎或胃溃疡。同时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细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铵,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科学吃盐有讲究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每日钠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但盐的摄入量常由味觉、风味和饮食习惯决定。据统计,我国的摄盐量已超过正常生理需要的10—25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饮食,减少食盐调味食物的摄入。有条件的,可选用低钠、高钾、富硒、加碘保健盐。 1.习惯重口味的人因为长期对味蕾的刺激关系,一下子降低盐分可能会造成味觉上的不适应。为避免因此影响食欲,可在料理时,改用葱、姜、蒜之类的香料来提味,久了自然就可养成少用盐的习惯。 2.炒菜时可改用低钠盐。低钠盐主要是将盐分内的钠离子减半而以钾离子来代替,口味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增加了钾却可以有降血压、保护血管壁的功能,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危险。但肾脏功能不佳、患有尿毒症,以及使用保钾利尿剂的病人,绝对不可以吃低钠盐。因为低钠盐中的钾含量较高,会积存于患者体内,无法顺利排出,很容易造成高血钾症以及心律不整、心衰竭的危险。 3.多吃水果。大部分的水果都是高钾低钠的食品,常吃些香蕉、葡萄、葡萄干、橘子、苹果、杨桃、番石榴、枣子等这些含有丰富钾离子的食物,以达到控制血压的保健效果。 4.购买调味料如味精、番茄酱、蒜盐、沙茶酱、蚝油、豆瓣酱、豆豉时,必须先看清罐外的标示注意钠的含量。 5.少吃腌制品、少吃方便面。一个99克普通杯方便面含有7.8克盐,一包辣酱面就有6克多(标示含钠量为2500毫克)的盐,所以,一天的盐分很容易就超标了。 坐月子不能忌盐 民间有一种传统的说法,产妇在坐月子乃至哺乳期间不能吃盐,吃了对产妇和宝宝都不好。这样一来,弄得产妇没了胃口,食欲不振,营养缺乏,反而影响了产妇泌乳。 盐吃多了不好,如果产妇每天的盐量摄入过多,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肾不利,会使血压升高。 盐中含有人体内必需的物质——钠,如果人体内缺钠,就会出现低血压、头昏眼花、恶心、呕吐、无食欲、乏力、容易疲劳等,所以,人体内应该保证一定的钠的平衡。 成人每天需盐量约为4.5—9克,正常量的盐摄入人体后会通过消化道全部吸收,不会给人体带来损害。如果产妇限制钠的摄入,影响了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同时就会影响产妇的食欲,进而影响产妇的泌乳,就会影响到婴儿的身体发育。所以,月子里的产妇不能过多食盐,也不能忌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