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而这个人生道路实际上就是规律

 传统文化网站 2012-08-31

【原文】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也。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虽虫能虫,虽虫能天。全人恶天,恶人之天,而况吾天乎人乎!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介者拸画,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夫复謵不饋而忘人,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译文】所谓的道路,是对规律恭敬的称呼,所谓的出生,是对规律的广大,所谓的本性,是生的本质。本性的活动称之为作为;有意作为的称之为人为称之为失。所谓的知,是相互的接触。所谓的智慧,是谋略的表现;有智慧的人之所以不知道,就是看歪了。行动出于不得已称之为规律;行动无非是为了自身称之为治;求名则相反而求实则相顺。羿善于射中最微小的目标却拙于使人不称扬自己。圣人善于顺乎自然而拙于人为。善于顺应自然又顺应人为的,只有完备的人才能做到。虽然虫能象虫,虫能顺乎天。完备的人厌恶天,是厌恶人为的天,何况我把天人对立起来呢?一只山雀飞过羿的地方,羿一定能捕到它,这是他的威力,把天下当作笼子,那么所有的山雀就无法逃脱了。所以商汤用庖人来笼络伊尹,秦穆公用五只羊的皮笼络百里奚。因此不用他们的所好来笼络住他们,是没有的事,独特的人除去谋划,是因为把是非名誉置之度外;小吏没有登到高处而不恐惧,是在于遗弃了死生。那反复恐惧但不愧疚于人而又能忘掉人事,忘掉人事,便可以因此而成为天人了。所以受尊敬而不喜欢,受侮辱而不恼怒,唯有同于天和的人才能成为这样。超出愤怒而不算愤怒,那么愤怒是由不愤怒产生的;超出有为而无所作为,那么有为产生于无为。要想安静就要平静和气,要想奋起精神就要顺应心意。有为要得当,那么这种有为就是缘于不得已而为。一切都出于不得已,便是圣人之道。

【说明】我们所走的人生道路,到底是平坦大道还是崎岖小路?我们不知道。因为这个人生道路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我们只好自以为是平坦大道或者是崎岖小路。说“道”,是因为人们好懂,而这个人生道路实际上就是规律。而说到规律,人们就是一脸茫然了。因为规律是人们所不能理解而且能够把握的。道路和规律是一个体的两面,任何道路都有规律,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规律,根据规律而行为,就是不得已的行为,按自我意识有意识地去行为就是破坏了道路和规律。所以,所谓的有为,就是按自我意识有意识地去行为,所谓的无为,就是按照道路和规律无自我意识的去行为,不得已而为。

本篇《庚桑楚》,庄子着重探讨的是道路和规律,人只有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谈到仁爱与最佳行为方式,连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没有,都不知道是什么,光讲什么仁爱与最佳行为方式有什么用呢?人的本性就是吃饱生存下去,通过男女交配繁衍后代,其实这也是所有人的道路。所以,在吃穿基本上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还想要去索取更多更好的其实并不实用的东西,因而也就引来灾祸。因为欲念支配精神就叫做逞强,过多的欲念就是攀比心理的根源。因炫耀与歧视而出现攀比心理,因攀比而出现了逞强,因逞强就会引来事物的发展壮大,因事物的发展壮大就会引来灾祸。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人生道路上,人们要有恒常的本性,少有“我”、“私”的概念,才能得到别人的谅解。这其中的关键是我们内心的持守与信念,有了内心的持守与信念,才能把握住人生道路。再者,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能用自己狭隘的立场观点来判断复杂的社会。至于我们的行为,不能按照自我意识来行为,而是要根据我们的人生道路和规律来行为,按照天地的、万物的道路和规律而行为。如果我们按照自我意识有意识地行为,就是人为,“伪”,就会破坏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规律。我们的人生道路和规律一旦被影响、被破坏,那么我们的这一生也就是痛苦的一生,失败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