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吃的鸡头米姓“南”还是姓“北”(图)

 苏迷 2012-09-07

  首席记者 谷雨 实习生 滕沐颖

  晚报记者:

  眼下正是鸡头米上市时节,我也买了些回去尝鲜。不过食用时却发现,有的鸡头米口感太特别了,不但一点也不糯,而且还硬,怎么煮都煮不烂。通过与别的邻居交流发现,他们也遇到了相类似情况。后来从经销鸡头米的摊贩那里了解到,不糯的鸡头米原来不是苏州本地产的,来自苏北。据说鸡头米也有南北之分,所以口感才有不同。我家吃的鸡头米究竟姓“南”还是姓“北”?

  市民:王先生2012年9月4日

  市场销售鸡头米南北齐来

  9月5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了竹辉桥东堍的鸡头米临时交易市场。

  虽然已过了鸡头米交易的高峰,但此时,市场里还是熙熙攘攘,数十个摊贩面前摆放着一袋袋的“鸡头”,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有顾客在讨价还价。记者一圈走访下来发现,这里“鸡头”的销售价格有高有低。

  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价格卖得贵的,是苏州地产鸡头米。“我是车坊人,这鸡头米是自己种的,包你买回去剥了吃会很糯。”摊主操着一口地道的苏州话,向记者推销口袋里的鸡头。而整个市场走下来,记者发现,在市场里经销“鸡头”的,除了一部分是本地鸡头米种植农户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操着外地口音的摊主。

  在凤凰街友谊菜场边上,好几位商户,除了经营正常生意,还在门口剥着鸡头米。记者了解到,剥好的鸡头米,一斤售价85元左右。就记者提出的所剥鸡头米是本地还是外地这一问题,一位摊主说,他批发的鸡头米都是本地产的。“我剥鸡头米已经好多年了,来买的客户都是老客户,我是不会去拿外地鸡头米糊弄客户的。”这位摊主如实说。谈起是否有方法区别本地和外地鸡头米?这位摊主表示,对于一般人来说,还真的很难,尤其是剥开壳后,鸡头米差不多都是一个样。不过,他因为接触这行时间比较久了,所以还能从个头、外形上进行识别。

  几天前,苏州有媒体披露:苏州一家经销鸡头米的企业,从苏北宝应收购大量剥好的鸡头米,装在印有该公司统一标识的包装袋里,然后再运回苏州进行销售。该企业的袋装鸡头米,并没有标注鸡头米产自苏北宝应。而市民反映口感不同的,也正是这些产自外地的鸡头米。

  为何市场上存在大量外地鸡头米?

  为何外地鸡头米会大量在苏州市场上销售?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大量外地鸡头米冒充地产鸡头米销售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最近几年鸡头米的紧俏行情引发的:一方面,鸡头米是越来越供不应求。前些年,鸡头米还是苏州市民尝鲜的时令货,这几年,随着苏州的发展,大量的新苏州人也开始喜欢上了它,也加入到了食用鸡头米的行列。在古城区的街头巷尾,几乎都能见到商贩临街剥鸡头米的场景。记者与这些剥鸡头米的商户交谈后得知,刚剥好的新鲜鸡头米非常走俏,往往是刚剥好,就被顾客买走了,如果一次要想买上几斤的话,那必须提前预订。接到定单后,他们会发动家人,连夜去剥。另一方面,因为供不应求,所以鸡头米身价也是一涨再涨。像今年,鸡头米卖到了八九十元一斤,而苏北、安徽等地的鸡头米,价格比苏州便宜了一大截。因为存有巨大利润,所以才有人想到了把外地鸡头米运到苏州销售,赚取差价。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由于鸡头米行情一直水涨船高,种植鸡头米的水田也很紧张,一亩地的承包费用要在1200元左右,而对于苏北一些地方来说,每亩田地承包费用只要700元左右,考虑到这些因素,一些苏州的鸡头米种植农户便选择了到外地包地,或者直接收购外地的鸡头米。比如,在苏北宝应,一斤剥好的鸡头米价格只有50元左右。虽然口感有不同,但外形却相差不大,正因为如此,一些商贩瞄准了这个商机,在外地专门收购鸡头米,进行包装后,再销往苏州。
 品种相同口感差别大苏芡难克隆

  “同样的鸡头米品种,为什么在外地生长,与在苏州生长的口味相差那么大,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李海林表示,鸡头米学名芡实,分南芡和北芡,北芡是野生品种,在福建、浙江、安徽、苏北等许多地方都有种植,苏州地区种植的鸡头米叫南芡,也叫苏芡,是北芡经过人工驯化和培育后的品种,北芡由于僵硬,口感差,一般烘干后作为药用,而南芡由于嫩滑,口感好,成为苏州特有的滋补食材。

  李海林说,由于北芡是野生品种,它的果实比较小,从外形来看,它的茎和鸡头外面有刺,而南芡不同,不但果实大,而且鸡头比较光滑。据他了解,苏北的不少鸡头米,是苏州芡农带着南芡品种去种植的,等收获后再运送到苏州销售。品种相同,不过口感却有如此大的变化,也说明了一个情况,影响鸡头米口感的除了品种外,还有土壤、水质等因素,而如此情况更加说明,苏州的水土最适合南芡的生长,具有独特性。“不是苏州地产的鸡头米,可以上市经销,但绝不能打着苏州地产的招牌,那样就是故意误导消费者了。”

  鸡头米申报原产地保护已在行动

  李海林表示,从法律上来讲并没有规定北芡不能到苏州来销售,至于商家冒充产地,有证据就可以查处,但是,大多数商家都是口头忽悠,所以很难监管。所以,鸡头米的保护,最好实行原产地的保护。而这样的提议也正是许多苏州鸡头米种植农户的迫切愿望,在许多种植农户看来,鸡头米如果能像碧螺春茶叶、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实施原产地地域保护,那样,外地鸡头米也不敢乱打招牌来误导消费者了。

  那么,鸡头米申请原产地地域保护可行吗?记者了解到,吴中区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吴中区质监局沈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目前鸡头米遇到的严峻问题,政府部门也在进行积极的考虑。两个多月前,吴中区已经成立了申报小组,提出对以鸡头米为主的水八仙产品进行原产地地域保护的论证,并提交了申请,首批保护的面积在5000亩左右。“如果能够通过的话,那么鸡头米也将像碧螺春一样,除了对品种、种植进行规范外,对于产品的大小、颜色、口感等,也会进行统一的规定,最关键的是,要突出原品种、原工艺和原产地地域保护的标识。”沈华明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