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岁登上健康之路

 大白兔奶奶 2012-09-07

 

2008.03.28.六十岁登上健康之路 - 童聚 - 沙塔
  60岁登上健康之路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对中老年人士的健康忠告

当我们真正学会并懂得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使身体这部机器总是处于正常、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那么,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健康呢?

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有病上医院,有病看大夫,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大错特错。

我们现在有个大误区,什么误区呢?有病上医院,有病看大夫,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大错特错。医生有用吗?有用,可以帮助你,不过很有限,只占8%左右。美国一个心脏病专家说得好,一个病人,当你得病来找医生的时候,医生能给你的帮助很有限,而且任何医生的帮助都不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因此好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

如果60岁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半身不遂、癌症,那你一辈子就会痛苦。最近美国有个研究,发现善于养生的人,基本上没有各种病,也没有什么致病因素,这个人老年以后发病的医药费用是不善于养生的人的1/4、1/3。所谓不善于养生,就是经常讲的亚健康啊、脂肪肝啊、高血脂啊这些。实际上一个人要想百岁健康,核心是60岁以前没有病。

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是幸福第一法宝。

健康不是医学问题,是人文问题,社会问题。

治病不如不病

我们做医生的不能让人不死,但可以让人不早死,让人自然凋亡。

20世纪,医学更多地关注医疗,21世纪,将更多地关注预防;20世纪,人们更多地追求治病,21世纪,人们更多地追求健康。因为治病是下游,健康是上游。从下游走向上游,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医学的第一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我们做医生的不能让人不死,但可以让人不早死,让人自然凋亡。

有人患脑溢血,高科技开颅,打开一个洞,加上激光吸血,人倒救活了,你还是半身不遂。有人得心肌梗死,行,溶栓药打一针,0.1克1.5万元,放支架花了20万元,活是活了,心肌还是坏死,还不如不得病。所以有个美国专家讲得好,好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

健康九成靠自己

有病看西医,养生靠中医。若想寿而康,九成靠自己。

人这一辈子总免不了有生病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感后,最先的发现者,不是医生,而是我们本人。谁也不可能像自己了解自己身体那样清楚。比如说,你吃到什么程度算八成饱?你喝了多少酒为适量?你每天要睡多长时间才感觉舒服?你运动量多大正好?这些,别人是无法替你把握的,唯有靠自己在长期的生活、养生中去体验,去总结,去调整,才能恰到好处。再比如,好多身体不适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很好地解释清楚,特别是许多心理上的疾病,也只能靠自己来调整。

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在这里送给大家四句话:有病看西医,养生靠中医。要想寿而康,九成靠自己。

病多不是因为钱多,是因为保健知识不多。

有人认为现在疾病增多了,都是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造成的。近年北京市调查,小学生已经有了高血压,中学生也有动脉硬化了。我认为,病多了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识缺乏而产生的。

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文明病”并非是文明社会带来的,而恰恰是由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运动过少和心理失衡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造成的。

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不如心补

北京1000多个抗癌明星中,长期生存的经验基本来自两条:第一是乐观,第二是家里人的关心、支持。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有好心情,才能有好身体。

这里我讲两则故事。美国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是一个睾丸癌晚期病人,医生说他存活的概率小于1%,但他说对治疗很有信心,一定积极配合。结果睾丸切除,接受放疗化疗后,依然坚持锻炼,最后获得了7次环法自行车赛冠军。

法国有个26岁的女孩患了子宫癌,子宫切除,两个月后右侧卵巢转移,右侧卵巢切除;又过两月后,左侧卵巢转移,第三次再切除;一个月后,结肠转移,肠子切除,肛门造瘘。前前后后她一共接受了8次手术、6次化疗,头发掉光了,呕吐,贫血,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每天躺在床上只是等死,设计自杀的方式。一位朋友来看她,告诉她生命最珍贵,要有信心,并让她想高兴的事。于是,她想起三年前在法国海边滑水的情景。那天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海鸥从身边飞过,她感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朋友说:好吧,我们为去海边滑水做准备吧。第二天,女孩开始练习站立,两个月后终于站了起来,又练两个月后可以使用滑水板了。于是,她每天都很高兴地练习,越练身体越好。两年后她回医院检查,医生吓了一跳:没想到她还活着,而且各项化验指标都显示正常。1996年,这个法国姑娘还获得了世界女子滑水冠军。

当她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时,谁能想到她曾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乐观积极的心态所具有的力量能超过我们的想像。

北京癌症协会曾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在1000多个抗癌明星中,长期生存的经验基本来自两条:第一是乐观,心态稳定,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害怕;第二是家里人的关心、支持。

所以说,最关键的是心补。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有了阳光的心态,就有阳光的表情、阳光的世界和阳光的未来。

有病不能自己看

自我保健不是避开医生,而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候应去找医生;即使在名医指导下,也需要靠自己细心理解病情和医嘱,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我在这里说“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能不能说医生没有用了,自己可以给自己看病呢?这是一个误区。

确实,去医院看病比较麻烦,尤其是像感冒这样的小病,经常要花大半天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看得好,跑个两三趟的也经常。一趟下来,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但是,说自己是最好的医生,并不意味着有了病也不去医院,全由自己来解决。特别是当自己采取了一些措施仍不见效时,必须立即去医院诊治。但即使在名医指导下,也需要靠自己细心理解病情和医嘱,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照顾自己的健康,首先在自己,但是自我保健不是避开医生,而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候应去找医生,在求医时如何更恰当地向医生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无病的时候,如何掌握自己的健康状态,做自己最好的医生。

健康生活三个“平”

要想健康快乐一百岁,我们记住三个字就行了。三个“平”: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燕麦瓜果豆腐),平和心态(不争不恼不怒,爱心宽容大度),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

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一个新的口号: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就六个字:一荤一素一菇。我现在就这样,每顿饭有一个荤菜,鱼啊肉啊鸡蛋啊,鸡鸭鱼虾都可以。一个素菜,萝卜啊青菜啊,几个青菜混在一起。第三,一个菇,蘑菇、树菇、金针菇、黑木耳或者海带、草菇都可以。为什么要一荤一素一菇呢?首先,你一定要有个荤菜,因为人是杂食动物,人不能完全吃素,荤菜一吃以后,动物蛋白有了,高级营养蛋白也有了。第二,要有素菜,素菜一吃以后,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也有了。吃素菜很重要,能使大便通畅。第三,还得有菇。菇就是食用菌。现在越来越发现,食用菌在膳食中所含营养特别全面,有三大作用。第一,菇是灵芝,服用会使血脂下降,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血黏度下降,动脉硬化延缓,心脑血管病减少。第二,菇含有香菇多糖,使免疫力提高,癌症减少。所有吃菇的地方,癌症都少。第三,菇还有一种抗氧化作用,使细胞凋亡慢,延缓衰老,使老年痴呆减少。在北京,每死100个人,就有52个心脑血管病,22个癌症,这就占了74个。如果我们经常吃菇,心脑血管病就少,癌症减少,衰老减慢。

燕麦是粗粮的代表。现在很多人钱一多,生活好了,以为吃粗粮都是过去的事。错了,你将来也得吃粗粮。人类就是吃粗粮过来的。细粮是什么呀,就是淀粉。粗粮呢?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什么成分都有。所以大家一定记住,什么时候都要吃得有粗有细。

平和心态:乐观是超级保健药

何为好心情?就是有好心,还得有好情。好心是爱心、善心、真心。科学研究表明,爱心多,内啡肽释放就多,人体微循环得到改善,免疫力提高。爱心使人健康,善心使人美丽,真心使人快乐。好情是友情、亲情、爱情。友情使人宽容,亲情使人温馨,爱情使人幸福。有了这三个心,有了这三种情,你一定有好心情。

乐观积极的心态所具有的力量超过我们的想像。

我调查过北京市200例猝死病人,有50%死亡以前24小时之内生气、着急、情绪激动,20%~25%死以前半小时喝酒、激动、生气,18%死亡发生在30秒之内,刚刚还说着话,说死就死了,30秒就死。就是说,精神情绪影响很大。

心态好,活到老。

有个90多岁的老太太,我们对她进行了调查。她做饭,走路,什么都行,精神特好。人问她怎么这样长寿,她就一句话:没心没肺,有说有笑。她就是心态好。其实她吃得并不是太好,吃什么呢?调查半天,最喜欢吃的就是杂卤面。我们现在天天研究膳食多少卡路里、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都研究透了,心态不注意,吃什么都不行。

有个老寿星,104岁了。她根本不懂什么是合理膳食,更不懂什么叫卡路里。人家问她长寿有什么秘诀,她耳背,听几遍才听清,就大声回答:儿媳妇好!她很聪明,对人总夸儿媳妇好。她知道儿子、女儿不用夸,肯定对自己好。儿媳妇本来也就是个普通人,这样一夸,到最后想对老人不好都不成了。人家问她还有什么秘诀,她答:政府好!因为她岁数大,政府有规定,民政部门过年过节都得派人看望她。政府也是按规章办事,她这样一夸,街道一看这老人不错,不是过年过节也会常去看她。

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

病人肥胖、高血压,我跟他讲,你一定“超载”。他说为什么?我说很简单,一辆载重汽车可以装5吨,你现在装45吨,中等速度,可以运行10年、20年,装上5吨再高速度走快路,而且常常急刹车再发动,一定坏得快。你现在体重超重,心脏负担就相当于5吨的汽车装上8吨的东西,血压高就等于超载、超重,而且脾气着急就如急刹车再发动,这样车子就一定坏得快。因此必须减轻体重。

肥胖对身体有什么损害呢?简单一句话,上世纪70年代保险公司有个统计数字,超重1公斤,少活8个月。90年代重新统计,超重1公斤,少活4个月。不管少活几个月,超重减寿那是肯定的。肥胖就是疾病的象征,肥胖就是衰老的象征。你30多岁,你就胖,你已经老了,你就是有病。

有人问我,洪教授你说肚皮吸脂好不好,塑身好不好。我跟她说:我们减肥不是为了整容,吸脂是一种整容;减肥也不是塑身,减肥是为了健康。你靠不吃饭去塑身是不对的,应该加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肥胖是健康的大敌

好的习惯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就有好的命运。

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造成的提前死亡(诱发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脂肪肝……)比癌症还要多,对人们自信心、自我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超过任何一种疾病,花在治疗肥胖上的时间与金钱几乎无法统计,肥胖已成为公认的当代社会人们健康的大敌。

怎样算是超重或肥胖呢?按最新的亚洲人体重标准:

超重指体重指数≥24

肥胖是≥28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2(米)。

由于计算有些麻烦,可用简明的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身高(厘米)-105

超重:体重>身高(厘米)-100

肥胖:体重>身高(厘米)-90

消瘦:体重<身高(厘米)-120

人们很奇怪,为什么生活一旦改善,人就很容易发胖呢?从根本上说,这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人有好吃懒动的弱点,容易吃得偏多,动得偏少。随着经济发展,食物越精、越美,含热卡越高;而同时汽车、电梯、电脑天天相伴,高楼林立,远离自然,人们运动减少,肥胖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成了诸多疾病的祸根。

与其耗费成百上千元治疗肥胖,不如不用花钱去预防肥胖。对肥胖而言,预防是最好的治疗,但必须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好的习惯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就有好的命运。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饭前喝汤减肥稳稳当当,不用吃药。

什么习惯呢?就是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人在饥饿进餐前食欲中枢兴奋性最高,越胖者越高,一进餐,狼吞虎咽,5分钟左右已摄入近80%的热卡,等到出现了饱腹感,所摄热量已经超标,此时再喝些肉汤,脂肪进一步超标,必然越喝越胖。科学的做法是:坐上餐桌后,先别忙吃饭,先安静一下,喝一碗汤。研究表明,汤一进胃内,不但占据容积,更重要的是通过胃黏膜迷走神经的传导反射到食欲中枢,使食管中枢的兴奋性下降,食量自动减少三分之一,使饱腹感提前出现而且进餐速度变慢,总摄入热卡减少,形成习惯,日久天长,使人苗条健康。广东人、福建人饭前喝汤就是典型例子,而北方人饭后喝汤,肥胖者也明显增多。

对一些肥胖者的观察表明,只要做到饭前喝汤,不需要任何减肥药,体重每月能下降0.5-1公斤,半年后有显著效果。在两餐之间有饥饿感时可进食少许低热卡食物。对过于肥胖的人,针刺疗法有助于减少饥饿感,使减肥过程更顺利。

许多人胖了要减肥,吃减肥药、喝减肥茶等等,现在还有减肥裤腰带,说裤腰带一勒可以定向减肥定向塑身。好多女士都去买,一勒之后,肥还没减下去,痔疮倒长出来了。因为腹压增高,产生静脉回流障碍。要想减肥,大家不妨记住两句话: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只要饭前先喝汤,饱腹感就会提前出现,七八分就觉得饱了。科学观察两组共400多人:一组饭前喝汤,七八分饱,6个月下来,1个月体重减轻1斤,6个月减轻6斤。另一组吃减肥药,1个月减去1公斤,6个月减去12斤。饭前喝汤减肥稳稳当当,不用吃药。

慢慢吃,多咀嚼

多咀嚼,增加脑血流,预防脑供血不足,避免老年性痴呆。

吃饭速度应放慢,不要狼吞虎咽。把吃饭时间延长,细嚼慢咽,吃饭放慢速度,食量就能减少。由于消化腺分泌时间有限,进食慢就能达到不吃的目的。

多咀嚼,更重要。经脑电图测量,人的咀嚼肌一运动,脑血流就增多,可预防脑供血不足,还对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有预防作用。老年人要多咀嚼,当然牙齿不好的人就不行了,只能吞咽。如果牙齿好,就吃点“筋道点的”。多咀嚼,可以增加脑血流,预防脑供血不足,避免老年性痴呆。

对老年、肥胖的人,除了控制体重外,还要经常做腹部按摩。腹部按摩是这样的,将清凉油涂在手上顺时针方向转位,面积由小到大,力量由轻到重,按摩到皮肤有点发红,手心也有点发红。按摩以后,肠子会跟着蠕动。老年人多有顽固性便秘,用这个办法效果较好,同时也有利于腹部脂肪的吸收和肠管的蠕动。

管好你的盐勺子

调查表明,东北人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广东人发病率就低。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吃食盐多少是一大因素。

我国膳食分4个类型,广东人膳食平均一天6-7克食盐,最清淡;第二是上海型,上海人一天8-9克盐,他们喜欢放点糖,不太咸,这也很好;第三就是北京人,一天14-15克食盐,这样就多了,应该砍掉1/3或一半;食盐吃得最多的是东北人,一天18-19克食盐,这就太多了,要减掉一半以上。调查表明,东北人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广东人发病率就低。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吃食盐多少是一大因素。据调查,我国河北、北京地区为心血管、高血压病高发地区,专家认为与食盐摄入多、口味重极有关系。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食用的食盐不应该超过6克。人如果食盐过多,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每天所食盐量应在6克以下。大家注意,这里说的食盐量还得算上调味品、作料、半成品等的含盐量,把它们全部加起来,总量不能超过6克。如果食盐使用量严格控制在6克以下,大多数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降到正常水平。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控制加上饮食控制后,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世界公认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的食盐量为5克。

具体来讲,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下来,食盐消耗量应该控制在300-350克,酱油使用量应该在1瓶到1瓶半之间。

设法限制用盐

牛奶和乳制品消费得多的地方,脑卒中和胃癌的发生率就低。

大家说了,既然吃盐过量这么危险,很多人的口味又偏重,该怎么办呢?别着急,一点点地来,你可以试试下面几种办法。

1.多吃新鲜蔬菜,多用其他调味品。

新鲜的蔬菜味道鲜美,有的还可生吃。在烹调的时候尽量少放盐,就能保存食物原来的味道。在煮菜时,不妨多用醋、辣椒、胡椒、桂皮、八角、芥末、芝麻、核桃、紫菜、香油等调味品。这样一来,味道又够,用盐又少。

2.自己动手,集中放盐。

外卖和饭店的食物大多偏咸,消费者对盐量没法控制。特别是那些自己喜欢吃又偏咸的食物,实在让人难以舍弃。那怎么办呢?有一个办法:自己动手,自己做饭做菜。

每日在6克食盐的范围内,将食盐分别放入各道菜中,结果可能是每一样菜的味道都很淡。因此,某道菜把盐放够,其他菜尽量减少盐量或不放盐,这样盐量控制住了,饭菜的美味照样享受,可谓一举两得。

早餐慢慢吃

早餐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应过快。

人在夜间睡眠的时候,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神经反射处于抑制状态。因此,清晨起床后人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活动开始要慢,再逐渐加快。一般来说,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上厕所,吃早餐;有的人还看看早间新闻。有健康意识的人,最好再进行一定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做体操、打太极拳等,补充每日的运动不足。

早餐是一天中比较重要的一餐。但是,人从夜晚睡觉到第二天早晨进食,胃内没有食物填充的时间很长。如果在短时间内进食,这时胃的消化能力还没恢复,食物往往不能完全消化,影响营养的吸收,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因此,早餐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应过快。高血压患者的早餐更不能草草吃完,以免增加身体的应激反应,使血压下降。

从从容容出门

一个人只要每天睡眠7-8小时,早起10-20分钟不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相反,人贪睡10分钟甚至5分钟,常常因为时间不足,增加应激反应,对人的血压、胆固醇水平都非常不利。

大家都知道,早起早睡身体好。一个人只要每天睡眠7-8小时,早起10-20分钟不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相反,人贪睡10分钟甚至5分钟,常常因为时间不足,增加应激反应,对人的血压、胆固醇水平都非常不利。

最好是吃完早餐30分钟后再出门上班。但中国人上班时间大多在八点九点钟时,加上离家很远,很难做到这点。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乘车拥挤,堵车严重,时间就更紧了。自己开车呢,上班高峰时间堵车严重,叫人急躁,精神紧张。这些情况都增强了应激反应,使人血压升高。一旦迟到,应激反应会更强,血压升高更明显。

所以,我们上班应尽量做到从容不迫,留出充足的路途时间。

开车血压升高

在城市里,司机开车时的心跳比不开车时快20%。

开车会精神高度紧张,路况一变化,心跳就加快。据统计,在城市里,司机开车时的心跳比不开车时快20%。与此同时,人的血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国外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人观看一个叫“雪中开车”的电视科技节目,监测人的血压变化情况。这是一个模拟开车的环境,但显得非常真实,结果发现所有人的血压都发生了变化。

节目开始的时候,观众的血压收缩压为140毫米汞柱。当前面突然出现一个小孩时,观众血压上升到170毫米汞柱,增加了20%。随后速度增加,观众能看见道路状况,却听不清周围的声音,这时观众紧张地注视前方,双手紧握方向盘,血压继续上升。直到车速下降,离开这个开车环境后,观众血压才逐渐下降。

平日开车,道路的情况可能比电视模拟的还要复杂,加上连续的堵车使人着急上火,人的血压不知不觉就升高了。这时人精神高度集中,血压升高不易察觉。即使到了上班的地方,血压还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高血压患者的一个特点。

做做简单的运动

  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深呼吸,下蹲起,10点10分去看戏。

  现在咱们坐办公室的,天天伏案工作,很累,在电脑前工作一天下来,结果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腿痛全来了。这些病的根本原因是缺少运动。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每工作两个小时,上午10点钟,下午3点半,做做运动,有5-10分钟就可以了。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所有颈椎病都是因为肌肉固定,一个姿势,毛细血管闭塞,造成肌肉、韧带、骨骼的损伤。只要让毛细血管打开,血液改善,什么病都没有。这个运动也很好记的,就两句话。第一句叫: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第二句话:深呼吸,下蹲起,10点10分去看戏。

什么叫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呢?就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一直拍到七十七次。这个动作,如果是年轻人,从后面拍更好。老人从前面拍也行。这样做,马上血液循环就好。

第二句话:深呼吸,下蹲起,10点10分去看戏。我们现在很多中年人、年轻人,植物神经紊乱,头晕头疼,精神、体力不好,蹲着一站起来,眼睛发黑,眼冒金星,有的还摔倒晕倒。有的人睡不好觉,浑身难受。怎么加强植物神经功能呢?古代中国人用气功,一练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印度人练瑜伽,也是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现在我告诉大家,五分钟就可以,可以超过那两三个小时的效果。

深呼吸,下蹲起,10点10分去看戏。 

深呼吸,一种叫胸式呼吸,一种叫腹式呼吸。用腹式呼吸可以锻炼横膈下降。我们平时呼吸,每一次吸入呼出空气500毫升。一次深呼吸就有2500到3000毫升。这个深呼吸,一次就有7次到8次平时呼吸的量。更重要的不仅是氧气多了7倍到8倍,而且横膈一下降,胃、肝、脾、肠等得到温和的按摩,改善肠胃功能,什么胆石癌、胆结石全没有了,还能保护内脏。

下蹲起就是站起来再下蹲,蹲下去再站起来,你不能只做两三次,一定要五次十次。到最后,也许能做十五次到二十次。人在下蹲站起的时候,体位变化,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是最好的锻炼。交感、副交感神经一好,以后你突然一下站起来就没事了。上厕所蹲着,一下子站起来也没事。头晕头疼脑袋发蒙也没有了。你每天就先做三五次,以后做八次十次,以后再做二十次。

什么叫10点10分去看戏呢?很多人得颈椎病,到医院里治,做牵引,戴颈托,完了还开刀,没有必要。很多颈椎病都可以预防治疗,比如用10点10分去看戏这种方法就很有效。具体方法是:双臂向身体两侧伸开,和地面平行,类似钟表九点一刻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10点10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九点一刻的位置。重复这个动作,连续做20到30次。你这么练以后,腰肌、背肌、胸肌、颈部肌肉都得到锻炼。什么叫“去看戏”呢?小时候在农村,墙很矮,隔壁在演戏,你想看戏的话就得把脚踮起来,伸长脖子。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之后再反复去做。这样一锻炼以后,肩部、上肘、颈部、脚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

只要你坚持做些动作,你将永远朝气蓬勃,精神、体格各方面都会有全面改善。

缺什么 别缺觉

美国每年有10万余次交通事故与司机睡眠不足有关,其危害不亚于酒后开车。

剥夺睡眠就是剥夺健康,增加体重就是增加危险。过节时,人们吃喝,烟酒,聚会,搓麻,追求刺激,放纵欲望,通宵达旦,乐此不疲,首先侵占的是生命的基础——睡眠。人只有在睡眠时,机体的细胞才能进行结构修复和能量储存,以恢复正常功能。失去了睡眠,就是失去了健康,细胞就亚健康,人体就亚健康。没有一个睡眠不足的人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儿童缺乏睡眠会使夜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睡眠还与人的糖尿病、心脏病高发有关。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进行一项动物实验:用电刺激使年幼猕猴夜间难以入睡,它会产生烦躁,脱毛,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等症状,这只小猴子在4岁时就猝死,尸检证明为急性心肌梗死。今年3月29日英国《泰晤士报》有文章说: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儿童学业,睡眠充足的学童中约有4/5的学业成绩为A和B,而睡眠较少的学生获得较低分数的可能性较大。国家卫生研究院全国睡眠失调研究中心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应睡9个小时。学龄前儿童需睡10-12小时,成人应睡8小时。在英国几乎2/3的儿童睡眠不足,这使他们变得多动和烦躁,而且常在课堂上打盹。

成人缺觉危害更大,整夜娱乐,乐极生悲,实际上就是透支健康,提前死亡。去年,一位24岁的韩国男子连续上网80小时,突然死于肺栓塞。缺觉可以造成人体数十种症状和痛苦,诱发许多严重疾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估计,美国每年有10万余次交通事故与司机睡眠不足有关,其危害不亚于酒后开车。

多什么 别多吃

睡眠越少,身体越胖;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从公共卫生学的观点看,缺觉的另一大危害是使人多食,多食使人体重增加,形成苹果形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可进一步使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美国一个大学教授发现,健康的年轻男子在连续两天熬夜后(每晚睡4小时),他们血中的瘦素水平下降18%,而胃饥饿素水平上升28%,结果是食欲大增,进食增多。睡眠越少,身体越胖;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因此,过节一定别过累,别过食,身体放松但行为别放纵,不要让醉酒、冠心病、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破坏了节日的祥和。古人有言:“起居有时,饮食有节,作息有序,适者有寿。”

闲来多品茶

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清汤绿叶,栩栩如生。闻香观色,融诗情画意于一杯,给人一种清新淡定,心旷神怡的感觉。茶是真君子,“寒夜客来茶当酒”,饮茶需要有一种幽静的环境和悠闲的气氛。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清汤绿叶,栩栩如生。闻香观色,融诗情画意于一杯,给人一种清新淡定,心旷神怡的感觉。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50-200毫克即起作用,每杯茶约含100毫克),使人精神兴奋,思维活跃,消除疲乏。

有一个针对狗条件反射的实验证明,饮茶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和缩短反射潜伏期,而不破坏对刺激的鉴别能力。这表明茶能使人保持清醒的理智,敏捷的思维和自控能力,使人睿智而更有风度,与酒后大脑皮层抑制,皮层下中枢兴奋性释放而致自控力下降、行为失常、粗鲁无礼有本质区别。因此,当一个人心情抑郁苦闷时,不该“举杯浇愁愁更愁”,而应当通过品茗的“正、清、和、静”的内心自省,亲人友人的促膝谈心和心灵交流来改善和疏解。过节品茶传承了我国南方绍兴一带“吃茶讲理”的淳朴民风,也是构建良好社会风气的一种方法。

洗澡水温度要适中

洗澡水的温度超过42℃后,人的皮肤受到刺激,血压升高。

洗澡水对皮肤过热或过冷的刺激,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洗澡水的温度多少才合适呢?一般认为42℃以下都是可以的,超过42℃后,人的皮肤受到刺激,血压升高。因为人皮肤受到热的刺激后,全身的血管完全扩张,血压下降。当走出浴室遇到寒冷的刺激,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上升,血压波动引发并发症的几率也增多。

浴室的温度冬季和夏季应该有些不同。冬季寒冷,浴室温度要维持在20℃左右,这样进入浴室才不会觉得寒冷。水的温度应该不烫也不冷,在37~38℃就可以,最合适的温度在39-40℃左右。夏季的气温高,浴室的温度多在25℃以上,如果水的温度过高,可使人出现脱水现象。最合适的水温与体温接近,在36-38℃左右。还要注意浴室的通风,防止疾病的发生。

注意“三个半分钟”

美国有个统计,说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非自然死亡,其中有2/3就是因为摔跤引起的。而引起摔跤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体位变化太快。

对付心脑血管疾病,关键是把好三关。第一关,别让它得病;第二关,有了病也没关系,别让它发病;第三关,发病也没关系,别耽误治疗。这三关把住了那就很安全了。

心脑血管疾病的得病因素有9条,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紧张、过量喝酒, 90%的心肌梗死都可以用这9项因素来预测。那么如果能注意这些,基本上减少一半以上的发病概率。

得了病以后没关系,不要让它突然发病,即突然心梗、猝死或脑溢血。即使有心口疼,若注意好好保养,一样可以平安高寿90多岁;若不注意保养,看似健康的中年人,常常也会猝死。不发病有几种办法,一个是“三个半分钟”,这个很重要。

三个半分钟,就是你早上醒过来以后,不要马上起床,而是要有步骤地分三步起床。如果你噌的一下就起来,马上就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血压一低,就会出现晕倒、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等意外。因此,不妨按照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起床以后躺在床上半分钟。因为你躺着的时候,血液循环是比较慢的,而且血液的有形成分都留在你的血管壁,这时候血液黏稠度也高。如果我们刚醒来,先在床上躺一下,伸伸懒腰,使血液慢慢流动,就能减少很多意外的发生。

第二步,坐起来靠在床头半分钟,这个半坐的体位使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开始加重,因为头在上面位置,但是腿还是平的。这是一个适应过程,预热的过程。

第三步,把腿下垂,再等半分钟。这是再一次预热,使心跳加快,改善脑供血状况。

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用闹钟把自己叫起来。这个闹钟一响,有时还不在枕边,就一下起来给关掉了。这个动作极危险,因为严格说来就没有遵循这个三步走。我们收过好些病人,就因为这样的动作,一翻身赶紧起床,眩晕,天旋地转,有的眼睛发黑,当时就摔了。某医院有一个副主任医师,他值夜班,护士叫他说有事,赶快起来,他噌的一下就起来了,走得太猛,刚走到门口当即摔下了,头颅着地,结果颅内出血成了植物人。

“三个半分钟”不单是针对老年人,对年轻人也一样。有一个20多岁女同志,也是因为急着起来,赶紧去关闹钟,结果刚刚到旁边眼睛一黑就摔倒了,两颗门牙摔断了,口唇全裂了。其实慢一点有什么要紧,闹钟响就让它响一会。

“三个半分钟”非常重要,不用花一分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脏猝死、心绞痛、脑出血。如果做到了这“三个半分钟”,然后再去刷牙、洗脸,或者再去蹲厕所,那就安全了许多,好得多。美国有个统计,说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非自然死亡,其中有2/3就是因为摔跤引起的。而引起摔跤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体位变化太快,这点非常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