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金刚:上海赫赫有名的早点

 沪学 2012-09-08

上海赫赫有名的早点军团“四大金刚”




还有整整八天半我就能回家了 又是一个四个半月

十二年吃到吐的那些东西竟然想念成那样 小笼包 蟹壳黄 鸡头米 冰镇绿豆汤 四喜烤麸 十三香小龙虾 盐水虾 蚕豆 金花菜  饭泡粥 萝卜炒毛豆 雪菜肉丝面 黄天源 素火腿  etc.


原帖地址请点击:http://bbs./simple/704034.html

===================================================

四大金刚之大饼

(转)上海赫赫有名的早点军团“四大金刚”!!!@chuner @6002theCholes

正宗的大饼当然是炉子里烘出来的,现在各种取巧的法子都没法留住她的原味。要知道,常年贴大饼的师傅,手上的都是没有汗毛的——因为离火源太近的缘故。

 

大饼有两种做法,甜大饼和咸大饼。个人最喜欢甜大饼,制作简单但是热乎乎吃的时候,里面流出来的糖液真是回味无穷,配上一碗淡淡的豆浆,真是风味绝佳。咸大饼制作就比较复杂, 擀成长条,刷一层菜油,抹盐花,抹葱花,卷起来,侧过来擀成圆的,就是圆大饼。若是直接擀,就成了方的,烘熟后两头翘起像一块瓦片。因为口味上容易和其他饼类混淆,所以到现在我记忆里的大饼仍然是甜大饼。

 

四大金刚之油条

(转)上海赫赫有名的早点军团“四大金刚”!!!@chuner @6002theCholes

说起油条,一个比较好笑的印象就是过去街道橱窗里宣传画三天两头在数落油条的危害,却并不妨碍这些贴画的阿姨们第二天就领着自己的小孙子上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洋快餐店。众说纷纭的食品卫生且不论,油条在过去那可谓是上海市民每天必见的吃食。

 

因为油条很百搭,所谓一副大饼油条,这哥俩总是一起买回来的,油条包大饼,油条包糍饭,油条泡咸豆浆,都各有不同的吃口。此外,油条可单吃,也可斩成段沾鲜酱油过泡饭吃。老油条在上海方言中,特指那些屡教不改的坏小子,可见油条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当然,老油条确实也是一种吃法,很简单,把炸过冷掉的油条再下油锅炸一下,吃起来口感不逊麻花。因为天天都会买油条,有时候早上吃剩下的半根油条,奶奶会用来晚上做菜。油条炖蛋、油条炒丝瓜,都是油条百搭美名的再次体现。

 

过去的油条多长、多重都是有规定的,质监部门的同志会拿个小皮尺来量,记录在下本子上。现在的油条我吃了半口就吐出来了,传闻某些人为了使油条好看,就在面里和进了洗衣粉,油里一炸,胖小子一个。看着赏心悦目,吃口却差多了,涩嘴。

四大金刚之豆浆

(转)上海赫赫有名的早点军团“四大金刚”!!!@chuner @6002theCholes
(转)上海赫赫有名的早点军团“四大金刚”!!!@chuner @6002theCholes

豆浆要甜的还是咸的?以前卖豆浆的人这么问你,老上海人肯定不假思索地说要咸的。甜豆浆只是一种饮料,咸豆浆那可是可以当作一顿正宗早饭来吃的。一般咸豆浆里有油条片、榨菜末、虾皮、葱花——过去还有紫菜,加一小匙兑了一点醋的鲜酱油,师傅提了一勺豆浆,高高举起,飞流直下般地冲进碗里,最后再淋上几滴辣油。一碗咸豆浆端上来,再买一根油条,掰断了扔进碗里泡着,然后趁热喝,两者交融的感觉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喝完满头大汗,拍拍肚子走人,一顿正宗的上海早饭才算完。

 

至于甜豆浆,现在店家喜欢做成冰豆浆,喝起来虽爽,胃却要当心了。过去的豆浆是温润如玉的,奶奶买回来的豆浆是淡的,自己往里面加糖,然后加火煮上,打几个鸡蛋进去,叫做“水孵蛋”。吃甜大饼的时候,豆浆往往是不放糖的,即使放了也会被糖汁所掩盖,淡淡的好解甜腻。

 

同样一种豆浆,被上海人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吃法,也算是一种创造了。装在花俏塑料杯里的豆浆,永远也没有端着碗喝的那种痛快感觉!

 

四大金刚之糍饭

(转)上海赫赫有名的早点军团“四大金刚”!!!@chuner @6002theCholes

糍饭倒是我吃得最少的。因为制作简易、携带方便,糍饭一度是上班和上学的人的最爱。过去放学路上,常常看见马路旁有一只只保温桶,里面就是放着没包起来的糍饭。有人要买,小贩就掀开盖子,戴上手套捏出个饭团来,往里面加佐料。糍饭也有甜的和咸的之分,甜的里面放的是豆沙、黑洋沙;咸的则往往放榨菜、肉松。不管哪一种,最后都要包上根油条,然后团起来捏成严丝合缝的饭团,套上塑料袋方便带走。

 

因为吃得不多所以味道不好评价,不过糍饭真的很管饱,早上吃上一个足以支撑到中午了。如果不想午休前肚里就唱空城计,那么糍饭是你的首选早餐。

 

 

 

因为市政建设的需要,上海的早点摊拆的拆,搬得搬,原本那种香味缭绕的早市氛围我们已经感受不到了。坐在永和豆浆、新亚大包之类的店里,四大金刚的魅力还剩下多少呢?的确,我对外来人员接过早点摊这行,提供廉价的早点给需要的人士表示部分的认同,他们的努力我们看得到。然而另一方面,他们真的不懂上海四大金刚乃至上海各种早点的精髓,只能说是粗糙的仿制品。君不见,王家沙里老师傅一天做500只老虎脚爪,去晚了还买不到?罢了,连用油条包糍饭都不会的人,跟他争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