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考试还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写作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中学生,一提到写作就犯难,每次,我走进教室,给学生布置写作练习时,总是埋怨说,又要写作文呀!可见,学生对于写作经常有一种抵触的情绪,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学生不太喜欢写作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呢?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呢? 首先、培养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作文最好的内驱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什么事情只有“乐之”,即乐于去做,那么就有可能做好,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学生乐于作文,才会写出好文章来。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有兴趣,没有兴趣,你逼着他去做,他也不会做得好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热爱一种有意义的工作或事业,就会不怕艰苦,奋力精进,苦中有乐,乐此不疲。写作是一件苦差事,但当完成了具体的任务以后,你就会觉得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写作,有时,动不动,就拿起笔写一些平时的感受,把写作当成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好象一天不写一点东西,似乎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叫学生学会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发身的人或事,尤其要学会观察校园内发生的事,有了真实的生活观察,当然更好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事。通过写自己身边的人或事,学生觉得文章也不是很难写的。这样觉得文章容易写,兴趣就来了。 其次、认真上好作文课 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时,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就叫学生去作文,也不进行写作前指导,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不知所云,胡乱进行写作,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审题不严,要么选材不符合,要么没有真情实感,要么胡乱瞎编,这样的写作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时还可能会危害学生。 鉴于此,语 写作课可能是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事,虽说“文无定法”。但教给学生一定的作文知识还是必要的。比如如何开头、如何选材、如何立意、如何抒情议论等,尤其要从课文中传授有关的写作知识。例如学了《陋室铭》、《爱莲说》、《行道树》等文章后,教师要给学生讲什么叫“托物寓意”,写作这类文章要注意什么。又如学了《雷电颂》和《海燕》后,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是象征手法,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等。学了《藤野先生》,教学生如何写细节,怎样用细节刻画人物等方法。 其三、及时总结学生作文成败之处 学生作文交上来后,教师经过批改后,发给学生时,不要一发了事,而是要进行作文的讲评,指出本次作文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特别是表扬有创新精神和在语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的作文。在讲评学生作文时,教师要以多鼓励为主,不要对那些写得不好的学生的文章,教师不要一味的指责。有的教师采用挖苦的语言讽刺学生,说什么作文写的得“狗屁不通”“一团糟”“简直不像作文”等等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话语。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那怕是某一个词用得好,还是某一个句子写得好,教师都要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处。 表扬总比批评好,表扬的作用是无穷的,我们学生的作文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学生的作文不能与大作家去相提并论,也不能有更高的要求,更不能有苛刻的要求,我认为,只要学生的写出来的文章富有真情实感,做到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言之有理,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应做充分的肯定。 其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其读者对象一般就是老师,间或是班上的同学,他们的作文的读者对象是有限度的,教师看多了一个学生的作文,会产生厌倦的情绪,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得到肯定呢?教师可以在班上编印学生优秀作文集,或者把学生优秀的作文通过张贴在墙报上,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就感,教师也要积极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各类征文比赛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中,更加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其五、放手让学生去写“放胆文”。 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教师在布置学生作文时也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预先给学生设置了作文的框架,学生的手脚被束缚了,写作的动机不纯,这样写作的兴趣全无了,把写作视为畏途,可想而知,学生既不愿作文,也写不出好作文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写作时,不要过分的限制作文的形式和内容,顺乎自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他最想表达的东西,让学生去写平时喜欢写的东西,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样,学生会自然乐于去写。 教师还要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想象作文,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想象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另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有了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加上情感激发力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随之也增强。 其六、教师要敢于“下水”,和学生一起作文。 通常在学生为写作而愁眉不展,忧心忡忡时,教师则总是隔岸观火,悠然自在。这样的情形是不利于学生写作的。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敢于“下水”,和学生一起作文,形成一种师生同作的良好局面,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我曾多次在课堂上学生作文时“下水”同作,学生在作文本上写,我则在电脑上写,写完后,我再把作文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一起探讨、评改。在这样的写作氛围之下,学生还怕写作文呢? 写作是一件苦差使,教师的作用在于除了给学生讲授必要的写作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变苦差使为乐事,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喜欢作文,只有学生乐于作文,勤于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提高。巴金说:“只有写,你才会写。”这句话,对于中学生写作来说,可为精髓。
|
|